1億多年前這裡有大量恐龍,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亞洲足跡屬恐龍...

2021-01-09 中國荷都網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研究員汪筱林帶領團隊在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現了世界最大亞洲足跡屬恐龍腳印。汪筱林說:「此次發現進一步證實在距今1億多年前的早白堊世,準噶爾盆地生存著多種包括獸腳類恐龍在內的大量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類群。」

此次新發現的大、中型獸腳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亞洲足跡屬代表獸腳類恐龍的足跡類型。其中,大型足跡還建立一個新種——牛氏亞洲足跡,中型足跡則歸入已知的跟墊亞洲足跡。汪筱林說:「這一亞洲足跡新種比已知最大的亞洲足跡大約1.5倍,是目前世界上亞洲足跡屬中最大的類型。」

準噶爾盆地烏爾禾翼龍動物群的發現和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2006年以來,汪筱林帶領中科院古脊椎所科考隊,對吐哈盆地與準噶爾盆地等中生代古生物和地層連續進行10多年考察。

「此次發現既有骨骼等實體化石,也有足跡等遺蹟化石;既豐富了烏爾禾翼龍動物群的組成和多樣性,也豐富了這一地區的化石類型。」汪筱林說,此次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保存在長約12米、寬約7米、面積約80平方米的灰綠色細粒砂巖層面上。足跡化石層有上下兩層,上層保存6個足跡,下層僅露出7個足跡(大部分被上層所覆蓋),共組成3條行跡和4個孤立足跡。

科研團隊推算,牛氏亞洲足跡臀高約2.3米,體長近6米,屬於大型獸腳類恐龍;跟墊亞洲足跡臀高約1米,體長約2.5米。通過進一步對恐龍的行走速度估算,牛氏亞洲足跡、跟墊亞洲足跡的造跡恐龍行走速度分別約為8公裡/小時和6.5公裡/小時。同時,根據推斷,新發現的足跡化石是兩類造跡恐龍漫步行走於濱湖環境形成。

汪筱林說,下一步我們要和地方政府合作,在做好研究的基礎上,還要保護好、合理利用好這些發現成果,助力地方經濟社會和文化旅遊發展。

編校:韓立群

相關焦點

  • 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亞洲足跡屬恐龍腳印 1億多年前這裡有大量...
    新疆日報訊(記者謝慧變報導)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研究員汪筱林帶領團隊在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現了世界最大亞洲足跡屬恐龍腳印。汪筱林說:「此次發現進一步證實在距今1億多年前的早白堊世,準噶爾盆地生存著多種包括獸腳類恐龍在內的大量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類群。」
  • 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亞洲足跡屬恐龍腳印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研究員汪筱林帶領團隊在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現了世界最大亞洲足跡屬恐龍腳印。汪筱林說:「此次發現進一步證實在距今1億多年前的早白堊世,準噶爾盆地生存著多種包括獸腳類恐龍在內的大量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類群。」
  • 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亞洲恐龍足跡化石
    新疆網訊(記者 梁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團隊近日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了兩類獸腳類恐龍足跡化石。其中一類恐龍足跡命名為牛氏亞洲足跡,其大小是之前發現最大化石足跡的1.5倍,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亞洲恐龍足跡化石。
  • 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上最大亞洲的恐龍足跡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了獸腳類恐龍足跡。新發現的大型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並建立一個新種「牛式亞洲足跡」。其大小比已知最大的「亞洲足跡」大了1.5倍。統治了地球兩億年的恐龍為何沒有進化具有智慧的「龍人」呢。
  • 新疆發現世界最大亞洲足跡屬恐龍腳印
    《科學通報》2020年第18期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團隊的論文「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上最大的亞洲足跡」。新發現的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其中大型足跡為一新種:牛氏亞洲足跡,是世界上亞洲足跡屬中最大的類型。
  • 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
    原標題: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中新網北京6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取得最新研究進展:新發現的大型、中型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
  • 史前地質博物館——準噶爾盆地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恐龍足跡
    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佳木河下遊烏爾禾礦區。這是一處獨特的風蝕地貌,在荒涼的原野上聳起無數座城堡,形狀詭異;走進城堡群中,卻是一座座奇形怪狀的方形山的,高不過百米。多數山的都是四面壁立,只有極少數可以攀上去。這魔鬼城竟是重重疊疊浩瀚一片。
  • 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 (1/4)
    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 (1/4) "← →"翻頁
  • 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
    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 2020-06-04 16:20:16 中國新聞網
  • 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最大亞洲足跡—新聞—科學網
    團隊發現了新疆準噶爾盆地早白堊世烏爾禾翼龍動物群中最新的獸腳類恐龍足跡,新發現的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Asianopodus)。 汪筱林告訴《中國科學報》,從足跡的大小和形態特徵分析,兩種足跡類型均歸於亞洲足跡屬。由於大型足跡與已知亞洲足跡屬的兩個種相區別,因此建立亞洲足跡屬一個新種——牛氏亞洲足跡,種名贈予足跡的主要發現者牛春旺。
  • 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亞洲足跡
    @中國青年報6月5日消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團隊近日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取得最新研究進展:新發現的大型、中型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其中,大型足跡還建立一個新種——牛氏亞洲足跡,也是目前所知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
  • 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圖」
    6月4日報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取得最新研究進展:新發現的大型、中型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其中,大型足跡還建立一個新種——牛氏亞洲足跡,也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亞洲足跡。
  • 在四川宜賓發現巨大恐龍足跡 我國還有哪些著名的產龍聖地?
    10月23日,古生物學者邢立達宣布,在四川宜賓發現巨大恐龍足跡,在考察現場發現了雷龍、異樣龍和翹腳龍足跡,其中雷龍足跡長度約55釐米,邢立達說這是首次在四川盆地發現侏羅紀晚期大型食肉恐龍足跡。恐龍是遠古時代的霸主,雖然已經滅絕了數億年,但是仍然吸引著很多人追尋它們的足跡,那麼除了宜賓我國都還有哪些著名的產龍聖地呢?四川省自貢市四川省自貢市與宜賓相距不遠,這裡是我國著名的恐龍化石發現地,自貢發現的恐龍化石雖然不是最多的,但大多是精品,我國最著名的恐龍幾乎都出自這裡。
  • 河南恐龍的九個"第一" 有世界上最大最小最兇猛恐龍
    2009年,大河報推出大型系列報導「尋龍記」,揭開了1.6億年前中原地區恐龍家族的奧秘。6年過去了,河南省恐龍化石發掘和研究工作,又登上一個新臺階。那麼,6年來,我省恐龍研究又有哪些新發現?1.6億年前,哪些恐龍在中原地區生活?它們到底長什麼樣子?
  • 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 隱藏著大自然什麼秘密?
    巴中市通江縣毛浴鎮一個小山坡的石板上發現了疑似恐龍腳印,經過古生物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現場鑑定,這些腳印確係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距今約1.3億年。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留下腳印的恐龍連同那個遠古時代,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透過1.3億年的腳印,我們能洞悉大自然的哪些秘密?
  • 廣東發現大量白堊紀時期恐龍化石 恐龍為何偏愛這裡?
    近幾年來,茂名市先後在銅鼓嶺的表層發掘出恐龍蛋窩、恐龍蛋化石和恐龍骨骼化石碎片等珍貴遺址。據初步考證,這裡屬於紅砂巖層地質結構,或曾是恐龍聚居的地方,為研究白堊紀晚期地形地貌提供了極好的地質依據。南雄:南雄市是著名的「中國恐龍之鄉」,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發現了大量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其中,最激動人心的就是當地有我國最晚期恐龍足跡群。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稱號 世界恐龍發掘研究史上近20年來的最大收穫、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恐龍公墓 時代 中侏羅世(1.35-2.1億年) 規模
  • 侏羅紀時代,恐龍在內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二連浩特:亞洲最早發現恐龍的地區之一人們熟知的「恐龍之鄉」——二連浩特,是亞洲最早發現恐龍化石及恐龍蛋化石的地區之一,是世界最大的白堊紀恐龍化石埋藏地,境內擁有134平方公裡國家級地質公園。內蒙古二連浩特市國家地質公園恐龍化石埋藏現場二連盆地的上白堊統地層比較發育,產豐富的恐龍化石和其他爬行動物化石。
  • 呼和浩特哪裡可以看恐龍?揭秘!恐龍與內蒙古2億年的故事藏在這
    2億多年前,曾有一類驚人的爬行動物,在內蒙古漫步,那就是恐龍。它們統治了內蒙古1.6億年左右,直到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突然滅絕了。直到今天,無論大人還是兒童,都對恐龍情有獨鍾,仿佛恐龍始終在我們身邊。恐龍化石,依然在講述著那個久遠時代的故事。
  • 又發現一處侏羅紀公園!1億多年前,山東為啥這麼多恐龍…
    最近,電影《侏羅紀世界2》正在熱映,暴走的恐龍、狂奔的人類給人視聽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