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18日電(袁馨晨)藥品質量關乎國計民生。《「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提出,全面提升藥品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藥品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盤龍雲海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茗日前接受新華網專訪表示,公司自創建起,就把「為了質量全力以赴」確立為生產經營的重要宗旨,20多年來堅持嚴格把控產品質量,通過對藥品生產全流程的層層把關、逐級監控,持續、系統、動態地維護排毒養顏膠囊等產品的品質。
盤龍雲海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茗。新華網 楊鍩攝
質量控制貫穿藥品生產全程
「藥品是特殊的商品,其質量和人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高茗表示,作為盤龍雲海的拳頭產品,排毒養顏膠囊自投入生產以來,公司始終堅持按照藥品管理法、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開展生產,在產品原材料採購、中間產品質控、成品包裝出廠、上市銷售、消費者投訴處理、不良反應監控等諸多環節,都有相應的操作規程來加以規範。
「中藥材的性狀、有效成分等品質過關是基礎,只有保證了藥材質量,才能生產出優質、高效的製劑產品。」高茗介紹,在取材上,排毒養顏膠囊的原藥材必須選用道地藥材,比如青陽參、小紅參來自雲南,大黃來自青海等。藥材供應商既要能夠保證藥材供應,更要保證藥材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和企業內控標準要求,在其所提供的藥材小樣經性狀、含量測定等檢驗顯示合格後,才有可能被列入盤龍雲海的供應名單。
在生產過程中,具體到每種藥材需要泡多久?要煮多少次、每次多長時間?用水煮、還是用乙醇煮?用70%的乙醇,還是80%的乙醇?……每個生產人員在每道工藝環節都要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生產,如果國家標準沒有明確規定,就要嚴格執行公司內部的工藝操作規範。「我們在反覆試驗論證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和完善了排毒養顏膠囊的工藝規程,每隔幾年還會根據新的驗證數據進行修訂。」高茗強調,只有每個生產環節把好質量關,才能最終保證成品品質。
加強產品質控關鍵在人
「在產品生產過程中,要避免出現差錯、汙染和交叉汙染,人員是關鍵,做好人員培訓是重中之重。」高茗表示,目前在盤龍雲海藥業公司中,負責質量監督(QA)和質量控制(QC)的工作人員共有近30人,約佔全體員工的十分之一,「這個比例還是比較高的」。她介紹,盤龍雲海非常注重員工培訓,對於新員工進廠培訓、崗位操作技能培訓、政策法規知識培訓等,公司都是常抓不懈。
據悉,除了強調標準化操作,盤龍雲海還要求每個崗位、每道工序做好生產記錄,保證整個生產流程可追溯;質量監督員、質量控制員可以隨時對生產現場進行「飛行檢查」;在充填環節,利用電子天平定時監測裝量是否穩定……而隨著國家質量標準不斷提高,企業也不斷提升自身的質量檢測能力。高茗表示,過去盤龍雲海只有一臺液相色譜儀,現在又新添置了三臺,提升了產品檢測能力和檢測覆蓋率,類似的「小改小革」在盤龍雲海20多年的發展進程中比比皆是。
資料顯示,盤龍雲海自開創排毒養顏這個新品類起,深耕排毒產業已有20多年,截至目前,拳頭產品排毒養顏膠囊的銷售總額累計已逾80億元,全國有6億人次選擇服用。而在產品市場份額持續增加的過程中,不間斷地進行產品安全再評價實驗,也是排毒養顏膠囊等產品得以維持質量、品質的一個重要原因。高茗透露,目前盤龍雲海正和多家研究機構合作開展排毒養顏膠囊安全性再評價與再研究,現已完成3000例入組,該研究將為消費者提供更有效的臨床數據,為排毒養顏膠囊的二次開發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