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除了有我們美好的回憶,也有那些不堪回首的「童年」,童年記憶固然美好,但是也有許多想忘記的事情,但對於吃而言,我相信沒有一個農村人是拒絕和排斥的,今天就跟著我一起來了解記憶中的美食「涼粉子」。
涼粉子
「涼粉子」是當地的叫法,學名「霹荔果」,它可以製作類似「果凍」的飲品,具有降火等功效。這種涼粉子分布較為廣泛,在我國農村很常見,喜歡生長在圍牆、樟樹上面。果子掛在藤枝上面,因為藤枝互相纏繞著,很難看見它的根,至今我也是不大清楚它是如何生長的。
圍牆中的霹荔果
涼粉子花果期在5~8月,每到這個季節,農村人都喜歡去山上打涼粉子泡水喝,涼粉子採摘時會流出白色的「汁液」,粘稠稠的,甚是反感,每次採摘時都會格外小心。
採摘回來時都會將涼粉子切開,會發現裡面有許多瑩剔透的籽,數量非常多,取其籽曬乾,然後將茄子花、米飯和涼粉子放到水裡進行攪拌均勻,數個小時以後就會結成「果凍」似的飲品了,這個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夏季飲品了,絕大部分農村朋友都吃過。
涼粉子除了製作「果凍」飲品食用,同時也是一種藥材,涼粉子對治療「遺精」、「月經不調」有一定的作用,也有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等功能,可想而知涼粉子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因此每到夏季都會有許多人去山上採摘野生的「涼粉子」。
採摘時要格外注意別採摘錯了,因為有一種極其類似涼粉子的品種,稱為「秤砣」,因其跟秤砣類似,故得其名。採摘時如何區分呢?
第一:看形狀,涼粉子尾部比較尖,秤砣果比較扁平。
第二:看大小,涼粉子小,秤砣果相對比較大。
第三:食用,涼粉子可以製作夏季飲品,秤砣果則不行。
採摘的霹荔果時流的「汁液」
雖然涼粉子在農村地區分布較為廣泛,但數量還是很缺乏,有的村民則會種植涼粉子,貌似種植涼粉子要有技術,因此很少有人種植成功。
繁殖方式是種子繁殖,裡面晶瑩剔透的籽就是其種子,一般在春季和冬季播種,成功率要提高很多。
霹荔果
看見這種涼粉子,是否想起兒時在農村的生活呢?是否能勾起你美好的回憶呢?歡迎各位評論、轉發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