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上海熱線」 可以訂閱哦!
海外滬籍華僑華人留學生
如今,百萬餘上海人遍布全球——
可你知道嗎?這其中,
竟然出了一位
非!洲!酋!長
會說上海話的非洲酋長
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首先咱們得先弄明白,
酋長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影視作品裡,
酋長有自己的領地,
有自己的子民,
有自己特殊的權力,
一位上海人
在非洲做了酋長?
問題是,他是怎麼做到的?
他為什麼做?
(難道是——)
下圖中
這位華人面孔
就是傳說中的首位非洲華人酋長
他叫胡介國,1948年出生於上海
如今,作為非洲酋長
他擁有由他全權指揮的
近百人的私人武裝警衛隊。
人員由胡介國親自挑選,
但工資由當地政府負擔。
據了解,中國在當地的建築公司和其他企業
都可以由這支警衛部隊來進行武裝保護
同時國內的代表團去非洲
這支警隊也可以做一些
禮節上的保護、開道工作
「酋長的特權,就是可以隨時
見州長、見總統。
但主要是做貢獻。」 胡介國說
當地有個酋長委員會,相當於「議政會」
如果群眾有什麼意見
酋長們就可以代表他們
向政府部門提意見
奈及利亞實行酋長終身制
胡介國的「酋長」特權終身享有
他能以酋長的身份和政府談判
為同胞爭取更多的利益
「當然,這個終身的酋長不領薪水,
最大的特權就是大家很尊重我」
胡介國曾對媒體如是說。
曾是一位上海教師,笑稱當年:
像「被綁架到了非洲一樣」
胡介國與非洲結緣,要從30多年前說起。胡介國出生在上海一個書香門第,父親先在香港做紡織品生意,後來到奈及利亞。1975年,父親寫信給當時在上海學校當老師的他,希望他能到奈及利亞來幫他打理生意。3年後,胡介國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奈及利亞,他笑著說,當時自己像「被綁架到了非洲一樣」。
圖| 奈及利亞城市拉各斯
非洲原來根本不像想像中那麼窮
不承父業,卻建成奈及利亞
最豪華的酒店
出了機場的那一刻,胡介國就發現,非洲根本不像想像中那麼窮,大象滿街跑,到處塵土飛揚。當時,市區到處都是三層的高架橋,就連工廠值班老大爺都有一臺雙卡錄音機聽。胡介國心想,這回來對了。父親想讓他來經營棉紡織業,但他對這個不感興趣。「我更喜歡對著人,而不是機器。」
胡介國在奈及利亞的創業是從打工開始的,他應聘到奈及利亞最好的商業中心城市拉各斯的「香格裡拉」飯店。該店的開辦者名叫Doctor Hammer,是第一個用熱氣球飛過長城的人。
剛開始,胡介國是這個酒店惟一的一個華人員工。之後,他聘請了很多中國廚師。在尼克森訪華後的「中國熱」中,中國菜風靡整個世界,「香格裡拉」也因此贏得了眾多客戶。憑著勤奮聰慧,胡介國很快脫穎而出,從普通員工成長為飯店總經理,並且獲得飯店的股權,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1997年,胡介國決定單幹。他投資數百萬美元在拉各斯建了一家大酒店——金門大酒店,這家酒店雖然只有6層樓,卻是奈及利亞最豪華的酒店之一,酒店門口一對漢白玉的石獅子標明了這是一家中餐酒店。酒樓的一整層被用來當餐廳,裝潢富麗堂皇。奈及利亞的很多政府官員經常來這裡吃飯,包括總統、 外交部長、文化部長等都成為了他的好朋友。
圖| 胡介國投資建造的奈及利亞金門大酒店
在他眼中,這個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遍地商機
來打下的家業「兩代人都吃不完」
如今,家族中的紡織業已日薄西山,他的酒樓卻因為地處黃金地段而價值暴增了不知道多少倍。即便入夜時分,街道上依然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胡介國坦承,近40年來打下的家業「兩代人都吃不完」。在他眼中,這個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遍地商機。
非洲人普遍不愛吃魚、蝦等海鮮。一尺多長的螃蟹、大蝦隨地爬,爛在海裡也沒人吃。魚就更不用說了,豐產期,捕魚時根本不用漁網,拿著魚叉往河裡一叉,到處都是魚,用簸籮一兜就沉甸甸的。但是,通過中式烹飪方式,把這些魚和海鮮烹飪成美味,一下子就能賣出好價錢,很多在奈及利亞的外國人也常來光顧。
「不過這錢虧得好。我打出了一個好名聲。」
免費給當地建4所學校
在非洲待了近40年,胡介國發現,奈及利亞和中國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注重家庭和教育。
1999年,胡介國得知,奈及利亞政府有一個給山區建學校的工程。胡介國心想,既然是小學,就算賠錢也得幹。選址都在深山裡的熱帶雨林。「這麼潮溼的地方建水泥房子很難,地基打了十幾米還要繼續往下打,但打得更深,意味著成本更高。」當時,政府給的工期是一年,但胡介國和工人們加班加點,吃、住都在工地上,用了6個月時間就把4所學校建成了。
這個工程,他虧了2億奈拉(奈及利亞貨幣),折合成人民幣大約3000萬元。「不過這錢虧得好。通過這個工程,我打出了一個好名聲。」從此以後,他再也不用找別人要工程,政府會把上好的工程送上門來。投資建學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得人心。校舍建成後,胡介國明顯感覺到,當地人對他的好感倍增,「學生們知道學校是中國人建的,中國人和非洲人的友好種子就代代相傳。」
貢獻突出,2001年成非洲首位華人酋長
近日迎來當酋長15周年紀念日
因為胡介國的突出貢獻,2001年,胡介國被奈及利亞大酋長埃米爾正式任命為酋長。授勳儀式當天,胡介國身著奈及利亞當地傳統服飾,頭戴具有特殊意義的小帽,長老用樹枝在他身上灑下香水,他從幾位酋長手中接過了酋長任命書,身邊當地民眾載歌載舞。他也成為非洲首位華人酋長。
如今,6萬多名奈及利亞華僑華人,沒人不知道胡介國這位華人酋長。每當遇到有關中國人的問題,只要當地相關部門覺得棘手或難以處理時,他們首先會給胡介國打電話。
酋長身份是榮譽也是責任
胡介國曾帶三名警衛星夜追擊持槍匪徒
2001年11月,數名中國駐尼外交官被匪徒持槍劫持,由於匪徒的火力很猛,當地警方也一時無計可施。大使立即打電話給胡介國。
胡介國帶了3名均配備有衝鋒鎗的警衛就追了過去。一路上匪徒不斷開槍射擊。當時已是夜裡10時多,路很黑,且一路上都是高高低低的草叢,匪徒的兇猛使隨行的警衛一時也近身不得。
快到邊界時,胡介國及其警衛被奈及利亞警方攔住。於是胡介國和使館其他人商量決定,告訴奈及利亞警方,如果能幫我們解救人質,他們就會得到豐厚的獎金。
等到了邊界時,匪徒已把扣押的人質扔在了邊界逃之夭夭。後來,直到把人質送回使館,胡介國才離開。
曾有一位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感慨道:「胡介國就像熊貓一樣稀缺,要善加保護。」
圖| 2011年,胡介國日前獲得奈及利亞2010-2011年度「國家榮譽獎」,以表彰他對促進中尼兩國人民友好和奈及利亞經濟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給一個華人冠以酋長的稱號,在胡介國看來,恰好說明了中國對奈及利亞的影響力。因為,「中國的今天已經不是中國的昨天了」。在任命胡介國為酋長時,非洲友人提出了「今天的中國就是明天的奈及利亞」的口號,希望引進中國的技術,還希望中國人去非洲投資。
對於華人融入當地的程度,胡介國認為,還遠遠不夠。
很多人只是把這裡當作短期賺錢的地方,把自己當做過客。「華人企業要在這裡做大做強,必須融入當地社會。」
新聞連結——酋長制度
酋長,在非洲被稱為「傳統領袖」。在古代,非洲各國都有完整的酋長制度。國王(即大酋長)是各部族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擁有絕對的權力。許多非洲國家獨立後,出於穩定社會和安定民心的考慮,保留了酋長制度。
今天的酋長,雖然失去了往日的顯赫,但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也享有某些特權。對酋長王國來說,國家可以沒有總統,但不能一日沒有酋長。
綜合相關網絡素材整理而成,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傳播海派文化,服務上海市民;大城小事,家長裡短,盡在上海熱線!
特別提示:掃下方二維碼,下載熱線APP 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