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南海海溝地震預計30年內發生 沿海超4成地區向高地轉移
人民網東京12月22日電 據《朝日新聞》報道,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曾表示「南海海溝大地震」在今後30年內發生的概率高達70%~80%。《朝日新聞》調查顯示,其中特別擔心會出現海嘯災害的太平洋沿岸139個市町村中,超過4成共計62個市町村在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已經實施或正在計劃將公共設施轉移至較高的地方。 據日本政府推測,如果日本南海海溝發生大地震,最高震級可達9.1級,這種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死者及失蹤者人數最高可達23萬1000人。
-
日本熊本地震應急響應分析及借鑒
2016年4月14日20時26分、16日0時25分,日本熊本縣先後發生裡氏6.5級、7.3級地震,依照日本震度級別計算,其中人口較為密集的熊本縣益城町、西園村達到了最高級7度,截至24日9時,直接造成48人死亡,2人失蹤,重傷267人,輕傷1018人,民房全毀1527處,半毀1414處,部分受損2718處。
-
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 重災區重建工作任重道遠
新華社東京3月11日電(記者郭丹 華義)3月11日是日本遭受「3·11」特大地震災害9周年紀念日。日本警察廳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大地震共造成15899人死亡、2529人失蹤。日本復興廳說,目前仍有4.7萬餘人在日本各地避難。福島、巖手、宮城縣等重災區的重建工作仍任重道遠。
-
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 近4.8萬人仍過著避難生活
中新社東京3月11日電 (記者 呂少威)11日為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紀念日。據統計,目前尚有近4.8萬人仍過著避難生活,災區住宅等建設計劃幾乎完成,但人口減少、福島核事故的後續處理問題仍是現實難題。
-
熊本地震1年後 仍有4萬5000人住在臨時安置房
人民網東京7月31日電 據《讀賣新聞》網站報道,2016年4月14日是日本熊本發生7級大地震的一周年紀念日。 去年4月14日,熊本發生7級大地震,直接造成50人死亡,間接造成170人死亡。包括去年6月發生暴雨導致因「二次災害」死亡5人在內,共造成225人死亡。
-
2019年日本地震逾千次 日氣象廳呼籲做好防災措施
原標題:2019年日本地震逾千次 日氣象廳呼籲做好防災措施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據日媒報道,截至12月25日,2019年日本共發生「震度1」(隻有屋內部分人可感知的地震)以上的地震1539次,日本氣象廳呼籲民眾要做好防災措施。
-
日本京都大學團隊在大阪集中設地震儀監測地震活動
原標題:日本京都大學團隊在大阪集中設地震儀監測地震活動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為研究6月18日發生的日本大阪北部地震的發生機制,日本京都大學、東京大學、九州大學等的研究團隊在震源附近的高槻市等集中設置臨時地震儀,開始監測地震活動。
-
熊本地震活動不斷 6天發生660次有感地震
人民網東京4月20日電(趙松)日本熊本地震自14日發生以來已經過去6天,目前災區地震活動依然非常活躍,目前已累計發生逾660次震度1度以上的有感地震。 14日晚間,日本九州地區熊本縣發生震度7度的強烈地震,16日凌晨再次發生芮氏7.3級、震度6強的大地震。
-
日本2019年地震上千次,未來30年7級以上地震概率90%,9級沒有?
作者:文/虞子期 在科學中,地震的發生可以說時常都有,從全球範圍來講,其實大多數地震都是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當然除此之外,其他多數都是發生內陸地區的板塊之間或者斷層帶附近。
-
日本氣象廳:今後1周或再出現震度6強地震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當地時間9月6日凌晨8時8分,日本北海道發生芮氏6.7級地震。日本氣象廳6日早晨5點多緊急召開記者會,表示餘震較多,呼籲民眾警惕較大地震發生。此次震源在北海道膽振地區,當地截至6日上午7點鐘發生過2次較大餘震。
-
平均一天4次!日本2019年地震超1539次 氣象廳這樣說
圖源:NHK日本是一個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據日本氣象廳統計,僅在2019年,該國就發生了1539次日本標準震度為「1」的地震,平均每天就有4次。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網站30日報導,今年,日本國內觀測到日本標準震度5弱以上的地震為9次,其中,今年6月在山形縣海域發生的日本標準震度6強的地震中,就曾造成多人受傷和建築物損壞。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截止本月25日,該國國內觀測到日本標準震度超過1的地震共發生1539次。其中,觀測到震度在5以上的地震共有9次。
-
2016年地震活動盤點: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16次 中國最大震級為6.7級
2016年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16次,活動水平與往年相比大體相當並稍弱。在地震災情方面,2016年中國大陸地區地震共造成災害事件15次,全年發生較大地震災害事件3次,一般地震災害事件12次,直接經濟損失約65.5億元。
-
5.11日本又地震了!本月已3次5級以上地震,會有9.3級大地震嗎?
為何日本這麼多地震? 從5級以上的地震數據來看,5月日本已經發生了3次地震,等級分別為6級,5.4級,5.5級。主要還是因為日本所處的地理位置原因,所以導致日本的地震較多。同時除了這麼板塊運動或斷層帶帶來的滑動地震之外,日本與全球其他國家一樣,可能也出現過「人工地震」模式,這種地震相對較少,但是有,主要是因為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同時在全球範圍之中,人工地震也是比較普遍的。
-
日本大地震5年來餘震約1.2萬次
新華社東京3月9日電(記者華義)日本氣象廳最新發布的「3·11」大地震餘震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5年來,共發生1.2萬次餘震,雖然餘震次數逐年減少,但仍處於較高頻率。日本氣象廳統計的餘震指的是震度1以上的地震。
-
日本JR北海道全線特急恢復運行 未定區段存廢引發擔憂
原標題:日本JR北海道全線特急恢復運行 未定區段存廢引發擔憂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因裡氏6.7級地震而全線停運的日本北海道鐵路公司(JR北海道)所有線路的特急列車9月14日恢復運行。重啟的線路逐漸增多,但仍有部分線路恢復時間未定。
-
日本氣象廳:2016年日本地震數量高達6500多次
12月30日電據俄羅斯衛星網30日報導,日本氣象廳發布消息稱,過去一年日本震級1級以上的地震數量達6566次。這比去年高2.5倍。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後,一年內記錄到1萬餘次震級1級以上地震,地震數量穩步下降。2015年為1842次。
-
中國2016年共發生33次5.0級以上地震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 董子暢)中國地震局數據顯示,中國去年發生33次5.0級以上地震,大陸18次,臺灣及海域15次,與歷年平均水平持平。 2017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17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表示,中國2016年防震減災工作在震情監視跟蹤和預測預報、震災綜合防禦能力、地震災害應急救援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日本預測:其太平洋沿岸今後可能發生特大地震和海嘯
日本內閤府21日公布了有關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情況,認為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和近30米高海嘯。資料圖,新華社供圖據《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報導,內閤府預測,位於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巖手縣和北海道可能分別遭受最高29.7米和27.9米的海嘯襲擊。此外,青森縣和福島縣附近海域也可能分別出現高達26.1米和19米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可能出現最高13.7米海嘯。
-
2016年中國5級以上地震33起 四川僅有1次(圖)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龐瑩) 日前,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發布2016年全國地震活動情況報告:2016年我國發生6級以上地震5次,5級以上地震生33次,最大震級為6.7級。最高震級6.7 發生在臺灣和新疆2016年我國5次6級以上地震分別為1月2日黑龍江林口6.4級(深源地震)、1月21日青海門源6.4級、10月17日青海雜多6.2級地震、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6.7級地震和12月8日新疆呼圖壁6.2級地震;臺灣地區15次,最大為2月6日臺灣高雄6.7級地震。
-
北海道又地震!日本今年已地震幾次?赴日遊該注意啥?
另據統計新華社消息,今年日本已發生了6次6級以上的地震。那麼去日本旅遊的遊客,都需要注意些什麼呢?新華社記者鄧敏攝 報導稱,這是北海道自震度等級修改的1996年以來首次發生震度6強的地震,也是日本國內繼2016年熊本地震之後再次發生震度6強以上地震。據日本媒體的報導,地震目前已經造成札幌等多數地區停電,北海道電力公司稱,地震造成了約525萬戶居民家中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