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完那部在央視播出關於夢想青春的微電影《星空日記》,心裡都會自問:我有夢想嗎?
你們呢,有夢想嗎?你現在做的職業是你最初的夢想嗎?
我的回答:「我也不知道,怎麼就做這行了,也算不上夢想,只是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生活也還過的去。」想必大部分的回答也跟我差不多,當然也有少部分職業是從小立下的夢想,最後實現了。
夢想實現過程雖曲折,但是起碼你有夢想。
電影中何曉冬,從小就有摘星星的夢想。但是因為這個大家都認為不切實際的夢想,被父母打罵,同學老師的無數次質疑和嘲笑。
雖然靠努力考上北大,但是無數次與夢想插肩而過,因為現實的打擊,放棄了天文學保送研究生的機會。但是心裡卻從沒有一刻放棄過摘星星的夢想,在王老師的幫助下,他明白了現實雖然骨感,但是夢想才是真正的現實,夢想的實現過程就是一個現實。最後他實現了夢想,拿到了天文學學位雙學位。
大部分的人只有現實,沒有夢想。
以前在我的概念你,夢想就是天才的選擇,而且不僅有天賦,而且還有特別多的時間去追求。而現實只是普通孩子該走的路,可以短期實現個人需求,滿足未來幾年的人生規劃。比如買漂亮的衣服,昂貴的護膚品,買車,付首付,結婚等。
夢想的開端沒有啟蒙老師,只有現實引導者:父母。
從高考完選專業,父母就告訴我,以後出來當醫生,護士也可以,最好是出來可以分配工作,可以在事業單位上班,有五險一金的,退休了有退休金的。不然你出來工作特別難找,怎麼養活自己。沒有夢想的我,也就乖乖的聽了父母的話,最後選了當護士,但是那會的我卻不了解護士是幹嘛的,只知道以後是可以賺錢的,可以養活自己,有了錢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會有人問你的夢想是什麼,你以後想選什麼專業來實現夢想?
被現實同化:有錢才是硬道理,夢想不重要。
工作的我接觸了臨床,明白了當醫務人員的辛苦,雖然工資還可以,但是工作壓力大,還要熬夜。因為工作的第一年工作壓力實在太大,多次想轉行,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但是不知道轉行了自己能幹嘛,我又沒有什麼夢想。如果我有夢想,也許我大學不會選擇這個專業,但是也可能找不到像這份工作工資這麼高的了。想到我還要付房租,吃飯,買衣服,買護膚品,還要養貓。想想這些,辭職對我一點好處都沒有。實現財務自由,有錢才是硬道理
現實的誘惑很大,它具有短期實現財務自由的特點。而夢想的實現過程特別長,通過夢想實現的財務自由我們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堅定的毅力。所以我們總是首先思考問題從現實出發,做選擇時現實是首選。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沒有夢想。
大家都說夢想很遙遠,其實夢想一點也不願,只是心中沒有夢想的人才會覺得遠。你說夢想不現實,那是因為你沒有夢想,你沒發體會夢想實現過程的現實和艱辛。夢想可以支撐現實,但是只有現實卻支撐不了夢想。因為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需要強大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