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337調查背後:中國企業如何應對USITC的"趕盡殺絕";釘釘D3...

2020-12-24 集微網

今日揭幕!2020集微半導體峰會參會指南;華為供應商急尋9月15日前出貨完畢;大疆337調查背後:中國企業如何應對USITC的"趕盡殺絕";釘釘D3評測

1.同意交付半成品!華為供應商急尋9月15日前出貨完畢

2.【芯觀點】大疆337調查背後:中國企業如何應對USITC的「趕盡殺絕」

3.集邦諮詢:下半年小米、OPPO等品牌將「瓜分」華為中國市佔

4.路透社:加拿大「無作為」禁止華為進入當地5G市場

5.【集微拆評】釘釘D3評測:智能門禁/無人前臺/考勤多功能一體機,5000多元值不值?

6.2020集微半導體峰會——嘉賓參會指南

1.同意交付半成品!華為供應商急尋9月15日前出貨完畢

集微網消息(文/小山),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消息人士透露,華為正在努力儲備5G移動處理器、Wifi、射頻和顯示驅動IC以及關鍵晶片開發商聯發科、瑞昱、聯詠、立積等的其他器件。

根據美國商務部最新禁令,晶片供應商9月15日之後將不能再出貨華為,而今僅剩下不到三周的時間。

消息人士稱,為趕在禁令期限前交貨,部分晶片供貨商甚至同意交付半成品或者尚未經過測試、組裝的晶圓。

知情人士還透露,華為最近經常在凌晨4點打電話給供貨商,或召開午夜電話會議。據悉,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內存晶片供應商,以及大立光、舜宇光學等相機鏡頭廠也正試圖將早些時候的訂單在9月14日截止日期前發貨給華為。

(圖源:網絡)

另一位熟悉內情的華為供應商的高管表示,許多預測顯示9月15日後訂單將降至為零,加上並非所有零部件都能賣給別人,因此整個供應鏈仍在為將承受連帶損失做準備。同時,供應鏈仍在消化整體需求的下行空間。

該消息人士進一步說道,問題是「在截至最後期限的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推進太多先進晶片。現在只能進行細微調整。」

據日經早前報導,華為此次的庫存構建主要是針對其智慧型手機業務的移動晶片相關產品,因為該公司已經為電信設備業務儲備了可用多達兩年的晶片。

儘管餘承東曾坦言,今年秋天上市的Mate 40,將搭載的麒麟9000可能是華為高端晶片的絕版。

但華為至今仍在為生存而戰。

(校對/零叄)


2.【芯觀點】大疆337調查背後:中國企業如何應對USITC的「趕盡殺絕」

點擊進入專題報導:

【芯觀點】北鬥天線為何要突破基礎理論?

北京時間8月21日凌晨,曠日持久的大疆(SZDJITechnologyCo.Ltd)無人機被訴侵犯專利權的337調查基本上落下帷幕,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最終決定不會對大疆發布有限排除令(limitedexclusionorder)和禁止令。

兩年以來,大疆收到美國ITC「337調查」一事引發了業內和媒體的廣泛關注,直至美國當地時間8月20日ITC公布最終調查結果並宣布調查已經結束的情況下,此案依然不能說百分百畫上終點,而是留了一個「小尾巴」——決定不發布有限排除令還要有個前提條件,即等待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出具最終的書面裁定文書(Final Written Decision)。

二十多年來,尤其是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企在對美出口過程中遭遇美國ITC主導的337調查已經屢見不鮮,甚至在某些特殊年份,中企作為被告方佔所有美國337調查(主要為涉侵犯專利權)案例的一半左右,但大疆這次的337調查依然可以稱得上是一樁「奇案」。

首先,它的時間跨度特別長,自2018年8月底開始,從原告與被告進入控辯與ITC正式調查環節,一直到到今年8月20日畫上休止符,經歷了差不多24個月,完全超出了337調查案一般情況下12-16個月的上限。

其次,此案的控辯雙方都是中企。原告Autel Robotics USA,它其實是位於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深圳道通的子公司。深圳道通大隱隱於市,總部就在深圳西麗的智園,與大疆總部所在的南山科技園比鄰而居,走路也就20分鐘左右的距離。

美國Autel Robotics公司的母公司「深圳道通智能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圖源:證券時報)

成立於2014年的道通智能本來是做汽車電子研發的,後來進入無人機市場,與大疆構成了同行競爭關係。2015年以來,道通智能與大疆的專利權戰場從國內一直殺到歐盟和美國,雙方多次發生專利訴訟摩擦。限於篇幅,本文不再贅述雙方的「交往史」,但仍有必要簡述此次337調查的整個過程。

2018年8月30日,美國Autel Robotics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申請,指控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無人機及其組件(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其專利權,請求ITC發起337調查並發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自此,337調查的戰火被點燃了。

彼時,大疆已經從2006年的一家初創企業迅速成長為估值數百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佔據全球消費級無人機七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國內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上,大疆更是佔據九成以上的份額。作為中國無人機研發的明星級企業,大疆已經引起了美國商務部和國防部的高度重視。而且這場專利訴訟案的發生時間恰好發生在中美貿易摩擦剛剛升級的時刻,這給大疆的337調查塗上一層別樣的色彩。

通過梳理此次調查的核心問題走向,可得知Autel Robotics控訴大疆侵犯了其三項專利,簡述為174專利、184專利和013專利。其中174和013這兩條主要與避障和無人機電池專利有關,而184專利則涉及到電機槳葉片。

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的大疆Mavic Air無人機,售價739美元

集微網從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查詢得知,174專利的授權文本共17項權利要求,獨立權利要求3項;184專利的授權文本共11項權利要求,獨立權利要求1項;013專利的授權文本共24項權利要求,獨立權利要求1項。

原告也就是Autel Robotics對於這三項專利的申訴,其中174專利和013專利的主張很快敗下陣來,ITC不予支持。但初步對184專利權的某些局部主張支持原告的專利救濟,於是,184專利成了此次337調查的焦點。

本案之所以曠日持久,主要也是因為ITC在184專利權問題上的調查費時過多,而且大疆委託美國飛翰律師事務所向PTAB提出雙邊覆審。這是今年5月份之前雙方控辯的主要態勢。截止到當時,這次337調查還出現了兩個小插曲,一個是ITC的首席行政法官(ALJ)3月20日在有關174專利問題上出現了一個無傷大雅的小錯誤,不得不再發一個勘誤公告示眾。

在ITC認定原告就184專利主張部分有效的情況下,深圳道通智能委託的律所就迫不及待地宣布337調查很有可能以大疆的失敗而告終,因為一旦184專利主張被ITC最終認定,那麼等待大疆的依然會是一張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意味著相關產品無法進入美國市場)。然而,到5月29日,PTAB最終的裁定結果是原告的184、174和013專利主張均無效,如下圖(來自8月20的最終裁決令):

於是,歡呼勝利的一方變成了大疆,宣布距離337調查「勝利結案」只有一步之遙了。

問題是,如果我們細細追索涉及到ITC和PTAB雙方共同裁定的337調查案就會發現,後者宣布原告的專利有效性並不直接導向337調查案的最終結果。換言之,即便是PTAB宣布原告主張無效,但ITC依然可以對無效的專利給予臨時性救濟(比如頒髮禁止令),而且從ITC的判決歷史上看,其首席行政法法官幾乎從未因PTAB有了仲裁結果而中止調查。

對此,彭博社國際專利訴訟專家EricJ·Fues專門就「ITC與PTAB的合作範圍內涵與外延」撰寫過多篇論文,就337調查本身而言,這兩個機構是未能縫合在一起的兩張皮。

如前文所述,ITC調查的平均解決時間是12-16個月,智慧財產權程序始於提交請願書和簡短的審查期以接收提交日期的通知。如果從這個節點開始算,一般是18個月的時間,其中包括專利權人的初步審查。理解了這一點,也就明白為何ITC宣布結案並不意味著337調查最終走向了終點,因為PTAB最終書面裁決書要比ITC的調查晚上幾個月。

更值得注意的是,PTAB對專利權的侵權主張相當謹慎,認為原告的專利權主張無效的概率高達75%,在對比過去10多年裡國企業337調查中60%以上的敗訴率(勝訴或者庭外和解佔40%),這兩個百分比之間有著巨大的落差,75%減去40%,寬泛意義上,ITC推翻PTAB裁決結果至少存在35%的可能。

所以說,無論是道通智能還是大疆,任何一方在5月份的時候宣布勝利的舉動都有些孟浪。

雖然說8月20日的最終裁決結果依然遵照了PTAB的判定——原告對184、174和013專利主張均為無效。但從理論的概論上講,除了圍繞有關專利權本身的討論,另外一些附加因素也會影響ITC的判決結果,其中就有一些「口袋罪」,比如「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或者公共健康與福利(public health and welfare),這些都可以成為判定被告專利侵權或者不正當市場競爭的論據,屬於專利權技術判定之外的,帶有強烈社會屬性的「兜底條款」。

綜上所述,ITC和PTAB啟動的多方覆審程序(IPR)在337調查中互相纏繞,後者對前者的判定標準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但無法撼動ITC判決的獨立性,所以說,無人機專利337調查案,大疆可以用險勝來形容。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與中國的「緣分」

如前文所述,大疆無人機的337調查在某種程度上屬於「奇案」,因為控辯雙方本質上都是中國的企業。但就337調查的外延來說,該案依然帶有普遍的樣本意義。

2019年美國對華發起的337調查總計26起,較2018年增加7起,是歷史上第二多的年份(2011年達到最高峰,為27起),而且連續中國連續15年成為美國發起337調查最多的國家。合理推斷,隨著中美經貿關係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和特殊的地緣政治背景,中國企業在未來「出海」的過程中遭遇337調查的概率也越來越大。

1995-2019,中國企業每年遭遇到337調查數量,2011年和2019年是兩個高峰(@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熟悉中美商貿政策法律糾紛的讀者,平時肯定會注意到美國單邊貿易保護調查的手段有好幾種,除了「337調查」之外,還有「301調查」和「201調查」。後兩者,一個是美國針對某個行業的智慧財產權和不正當競爭做出的商貿救濟性調查,一個是對進口至美國的產品進行全球保障措施調查,對產品進口增加是否對美國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作出裁定。

其中由USITC所主導的是337調查和201調查,只不過前者針對的是企業之間點對點的商業糾紛,而201調查則帶有鮮明的反傾銷、反補貼等「雙反」性質的政府行為,所以201調查最後一般由總統籤字生效,而337調查則通常不會上訴到高級別的行政部門,而是由聯邦巡迴法庭受理下一輪的上訴,正因為如此,337調查的頻率和密集度要遠高於政府間行為的201和301調查。

乍看上去,這三種調查手段的權責和範圍的邊界比較清晰,在對外發起智慧財產權調查,防止其國內市場遭受進口商品的「不公平貿易」方面,337代表了微觀商貿領域,而301和201調查代表了宏觀領域,但集微網仔細檢巡這三種單邊商貿救濟手段的諸多案例,雖然主導部門和程序流程存在不同,但可以基本判斷出三者經常出現「嗆行」的狀況。

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USITC把自己定位於行政機構,而非司法機構,它的官方表述為「獨立、非黨派的準司法聯邦機構」(independent,nonpartisan,quasi-judicial),所以它發布的所有有關企業之間,或者美國政府對他國某整個行業的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的裁定均為行政命令,而非司法認定,理論上337調」案也可以由總統過問並且修改裁決結果的,所以USITC時不時會出現對智慧財產權保護過度延申而濫訴的現象。

根據我國商務部官方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從1995年到2017年6月,USITC就以專利侵權為由發起337調查起訴我國企業230起,佔比86.14%,也就是說,依然有大約存在14%的非專利性起訴案件由USITC審理,其中不少都涉及到商業洩密和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反壟斷和反補貼)。更令人咂舌的是,USITC還有所謂的「域外管轄權」,2008年的我國天瑞集團遭遇337審查是證明USITC帶有「長臂管轄」特色的典型案例。基於此,我們才能理解為何甚至道通智能控訴大疆侵犯其專利權的訴狀中有帶有」domestic industry」的表述:

也就是說, 原告的商貿救濟範圍已經不限於美國的市場,還延伸到了中國本土,這就有點「趕盡殺絕」的意味了。

除此之外,337調查存在費用高、時間短、程序複雜等特點。2019 年美國對華337 調查的單個案件從立案到作出初次部分終裁的平均時間為112.3天,平均不到4個月的時間,從立案到部分終裁的最短時間僅為50天,留給被告應訴的時間是非常短的。

從攻守博弈的角度講,這對應訴方非常不利,因為原告可以有充足時間搜集證據準備訴狀發動突然襲擊。就大疆337調查案本身來看,集微網查詢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得知,原告道通智能的174專利於2017年10月28日買自霍尼韋爾國際公司,然後在2018年4月18日由母公司轉讓給了美國的子公司;而184專利原專利權人為多軸無人機製造商Draganfly Innovations,也是道通智能於2017年12月5日買的,只有013專利是該企業的原發性專利,從4月18日美國子公司拿到174專利權之後,再到8月底控訴大疆,之間只有4個月的事件,這其實也可以理解為道通智能對大疆的一次突然襲擊。

此外,USTIC不斷修改起訴條款,以降低門檻刺激中小企業「碰瓷」的欲望,使得專利權訴訟案件的產權涉及方由小變大,有關於此的絕佳案例是去年9月底,商務部網站公布消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決定對半導體設備及其下遊產品發起兩起「337調查」,涉及TCL集團、海信集團、聯想集團和深圳萬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OnePlus)。

集微網在上半年也曾報導過此訴訟案,原告Innovative Foundry Technologies LLC(IFT)在單獨的某一輪337調查中,「碰瓷」臺積電、高通等包括中芯國際、海信、Vivo在內的20多家手機和晶片製造企業,如下圖:

關於中國高科技包括半導體企業出海如何應對337調查的問題,集微網採訪了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教授,博士生導師戴勝,他在採訪中認為,在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大背景下,通過所謂的單方國內「立法」,形成獨立調查機制,然後用所謂的獨立調查員的報告向美國兩院發起制裁計劃,之後兩院再出臺相關經濟和政治上的制裁措施,再由美國相關的行政機構加以執行,這已經形成了一種慣常套路。

應對337調查,中國大陸企業的「起訴應訴比」相對來說是很低的,尤其是起訴數量只有5起,是日本的七分之一(@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對此,中國企業應該一改以往放棄應訴的消極做法,有證據、有事實、有底氣、有依據,是可以去提起對美訴訟的。相反,如果他提起訴訟而你缺席審判,就好像本來我們有理的事情變成了理虧的事情,在法庭的規則之下這其實是一種能力不足的表現,很有可能你就會喪失寶貴的法律救濟機會。這就是為什麼我堅持認為接下來我們要勇敢地走出去,因為你不走出這一步,永遠都不知道失去了什麼,或者是能夠得到什麼。我們不能讓我們中國的國際法課程永遠停留在課堂上和教科書裡,國內目前很缺乏這樣的國際法律師團隊。」

結論

大疆無人機337調查案具有一種「非典型樣本」意義,映射出了美國USITC的組織架構和運作機制,配合了美國貿易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理念的抬頭。長期以來,我們形成了一種似是而非的常識,認為一國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在國際或美國申請更多專利可以降低被337調查的概況,事實情況恰恰相反。和337調查正相關的因素是美國市場佔有率和美國貿易赤字增長率,海外專利申請越多,遭遇337調查的概率反而有可能越高。

中國高科技半導體企業未來「出海」,要有勇氣拿出充足的信心應訴,並且可以適當增加起訴同質性競爭公司的可能。和晶片產品的打磨研發雙規並驅,在了解國外競爭對手智慧財產權狀況的基礎上搭建符合自身特點的預警機制,知己知彼才能模擬推演可能發生的智慧財產權訴訟,這樣才可以加大起訴方的訴訟成本,降低自身遭遇337調查的概率。

(校對/零叄)


3.集邦諮詢:下半年小米、OPPO等品牌將「瓜分」華為中國市佔

集微網消息(文/holly),集邦諮詢(TrendForce)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總數為2.86億臺,同比下降16.7%,為歷年來單季最大跌幅。

圖源:集邦諮詢

從廠商排名上看,三星產量5500萬臺居冠。華為排名第二,生產量約為5200萬臺。排名第三的蘋果生產量為4100萬臺。排名四到六的品牌依序為小米、OPPO(包含OPPO, OnePlus, realme)及vivo,其第二季生產數量依次為2950萬臺、2750萬臺、2650萬臺。

不過集邦諮詢同時指出,各大品牌將在下半年陸續發布旗艦新機,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將會加據。另外,美國對華為的制裁持續擴大,除了使華為海外銷售銳減外,還將大幅削弱其自主研發移動處理器的優勢,未來零組件取得的難度恐將大幅增加,對於銷售市場單一的華為而言,預計將由小米、OPPO、vivo等其他中國品牌瓜分其市佔。

另外,集邦諮詢預估202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總量仍維持12.43億臺,5G智慧型手機數量將快速提升至約2.38億臺,滲透率達19.2%。

最後,集邦諮詢還對蘋果即將發布的iPhone 12規格和價格做了預測,如下圖所示:

(校對/零叄)


4.路透社:加拿大「無作為」禁止華為進入當地5G市場

集微網消息(文/小山),據路透社報導,在「五眼聯盟」成員中,美國、英國、紐西蘭和澳大利亞都已正式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而唯一未作表態的加拿大其實也已經跟進,因為該國無限期推遲表態時間,迫使當地電信商將華為排除在外。

報導指出,當地最大的兩家無線運營商加拿大貝爾 (Bell Canada)和Telus已在6月份選擇和立信及諾基亞合作,儘管兩家公司均採用了華為的4G設備。而另外一家大型無線運營商羅傑斯通信 (Rogers Communications)則在2018年宣布了使用愛立信的5G設備。

有六名直接知情人士對加拿大保持「中立」 態度發表了言論。

(圖源:路透)

其中,一位直接了解特魯多政府的消息人士表示,「缺乏解決方案最終將解決所有問題,」。

消息人士指出,「加拿大的運營商認為,美國的禁令意味著他們別無選擇,至少就目前來看,只能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加拿大運營商們基於政治考慮,認為現階段最好的做法就是無作為。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加拿大總有一天要做出決定。對此,另外兩名消息人士表示,他們認為渥太華公布禁令只是時間問題。

但也有一位直接了解政府工作的消息人士強調,加拿大政府尚未得出明確結論,不會倉促行事。加拿大似乎正避免像英國一樣陷入尷尬處境。

(校對/零叄)


5.【集微拆評】釘釘D3評測:智能門禁/無人前臺/考勤多功能一體機,5000多元值不值?

集微網消息(文/葉子),隨著科技進步,辦公硬體智能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今年以來很多企業在經歷過在線遠程辦公後,職場人對於辦公軟體、硬體的認識更深刻,對這些產品的價值也更深。此前企業的打卡機被很多人吐槽太low等等。

這裡又不得不提釘釘。釘釘的智能辦公硬體已經覆蓋考勤、門禁、會議、前臺、網絡、列印等等場景。筆者在關注釘釘硬體的過程中,發現一款釘釘的新產品,魔點D3人臉考勤門禁機,顧名思義,具備人臉識別功能,又能做考勤又能做門禁的設備,還能作為智能前臺來接人待客。接下來我為大家詳細講述。

外觀:輕便易安裝

不同於傳統印象中按鍵、指紋門禁機的刻板印象,魔點D3在工業設計上更為精美。魔點D3採用8寸LCD光學全貼合高清觸控螢幕,厚度僅18mm,燈帶位於整個屏幕的下方,搭配六個呼吸燈,支持閘機、立柱、玻璃、大理石牆面等安裝場景。也就是說無論是牆體安裝,還是坐地閘機以及玻璃門都能實現,這對企業來講選擇空間更大。

魔點D3主打人臉識別門禁、考勤、訪客接待,因此搭載了紅外+寬動態+掃碼攝像頭,三攝皆具備200萬像素,可滿足活體識別、人臉識別、掃碼及刷卡等功能需求,無論是刷工卡、二維碼還是人臉出入,企業的各類權限管控需求都能滿足。

性能:安全高效又智能

據悉,魔點D3內置8核NPU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採用先進的機器學習處理能力,採用biglittle方案,對比上一代產品D2,性能更卓越,識別速度提升三倍。

魔點D3搭載紅外+寬動態+掃碼攝像頭,三個攝像頭的設定也分別對應著不同的作用。紅外攝像頭保證活體識別,可抵禦照片/視頻攻擊,安全保障。筆者嘗試用照片來破解魔點D3,但完全騙不過它,這就解決很多企業擔心的造假問題。

寬動態攝像頭可保障在複雜光環境下的識別,強光、背光、暗光下均可以輕鬆識別,相較目前市面上的考勤設備更加安全高效。掃碼攝像頭支持多碼制,針對掃碼場景,誤碼率在萬分之一以內。

魔點D3的人臉識別最遠距離可達3米,在多人同時打、運動狀態打卡,局部面部打卡靈敏度上表現優異,極速識別面孔只需0.3秒,多人並行走過,匆匆一瞥即可完成打卡。告別管理員綁卡,新員工可在設備自助激活卡片。考勤數據與釘釘智能人事無縫對接,考勤、薪資、查詢一步到位,薪資結算更高效。

魔點D3還支持訪客接待功能。在「看到」非釘釘組織內員工或者未錄入人臉後,會判定為訪客,並自動「開口」引導訪客進行自助登記,同時進入訪客登記過程中D3會主動發起釘釘視頻通話給被訪人,視頻方式快速完成身份確認;被訪人在視頻通話頁面直接點擊接待,訪客即可刷臉進出企業門禁。並且,被接待的訪客在一定時間內可以自由通行這些門禁,無需接待人來回代刷門禁。

而且來訪記錄也做到了徹底線上化,人臉信息真實可靠,依託釘釘APP上的「魔點訪客」應用,可以將訪客預約和記錄沉澱到線上,實現無紙化的訪客接待。同時支持一鍵導出大大提升統計效率。

魔點D3還支持電子門鈴。可一鍵呼叫前臺,臨時拜訪不等待,點擊快速發起呼叫。當然,D3還支持二維碼通行,訪客可憑受訪人從釘釘「魔點訪客」生成的訪客二維碼即可獲取通行權限。

除此之外,來訪記錄也做到了徹底線上化,人臉信息真實可靠,魔點D3支持無縫對接釘釘,將訪客預約和記錄保存到線上,實現無紙化的訪客接待,一鍵導出大大提升統計效率。

系統:多模態交互技術能聽會說

語音交互是魔點D3人臉門禁最大亮點,這是業內首款多模態交互應用的智能辦公硬體,號稱「前臺殺器」。那這樣一款神器是如何打造的呢? 

多模態交互技術即將多種感官融合,通過文字、語音、視覺、動作、環境等多種方式進行人機互動,充分模擬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方式。這一交互方式複合機器人類產品的形態特點和用戶期待,打破了傳統PC式的鍵盤輸入和智慧型手機的點觸式交互模式。

魔點D3人臉考勤門禁將業界領先的達摩院語音識別能力結合釘釘的組織通訊錄,優化算法智能匹配企業通訊錄裡的人名,不僅會聽會看還會說話,基於多感官的融合協同,具備會思考的能力,在訪客接待、人機互動上更貼近人。筆者體驗中,D3不需要像智能音箱等設備一樣用語音關鍵詞喚醒,進入大約1.5米範圍內後就會自動識別是員工還是訪客,再根據不同身份主動發起問候。而且如果公司的釘釘通訊錄有發音重名的員工,來訪時還會引導訪客進行選擇。

總結:一機多用,簡單高效

魔點D3支持遠距離、毫秒級精準辨認、活體識別、多人同時識別的智能人臉識別功能,還搭載了全新的語音交互、無人訪客功能,支持遠程預定會議室、支持考勤高效錄入及管理等功能。魔點D3簡單高效,一機多用,解決多場景員工考勤、訪客接待、門禁管理、會議室管理、投屏等多項企業辦公需求,並與釘釘實現軟硬體一體,是中小企業智能前臺的理想選擇。

體驗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這款魔點D3確實很智能,企業使用後也會方便很多。它與其它同類型產品最大的不同是,硬體設備背後有一個強大的軟體體系來支持,也就是釘釘。無論是訪客接待場景的找人,還是考勤後能夠自動算薪,背後都是軟體端的數據連通與協同。

第二就是功能很強大,從企業採購視角看很友好。一臺設備能夠解決訪客接待、門禁管理、會議室管理、投屏、員工考勤等多項企業對辦公終端的需求,實用性更強。這一點對中小企業很具吸引力,也能將訪客登記、做工資表等重複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交給硬體,降低HR、行政等崗位的精力損耗,節省人力成本開支。

(校對/零叄)


6.2020集微半導體峰會——嘉賓參會指南


相關焦點

  • 與釘釘、大疆齊名 虎博科技入選2020中國最佳創新公司50
    近日,《快公司FastCompany》發布2020中國最佳創新公司50榜單,虎博科技憑藉在NLP領域以及智能搜索技術方面的創新成果,與釘釘、大疆創新、網易有道、理想汽車、Bilibili等知名企業共同上榜。
  • 當阿里郵箱遇到了釘釘 如何打造全新的體驗
    釘釘產品總監麼麼茶在會上講述了「阿里郵箱+釘釘」的組合如何打造了一個全新體驗。釘釘產品總監麼麼茶  針對企業使用郵件痛點  郵箱+企業IM,這個組合在移動互聯時代並不是一個新鮮的事物,那麼,阿里郵箱在釘釘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 釘釘電視版如何下載?當貝盒子如何下載安裝釘釘TV版
    釘釘電視版如何下載?當貝盒子如何下載安裝釘釘TV版 釘釘電視版如何下載?釘釘電視版如何下載?
  • 遭日本小學生「毒打」的背後,隱藏了釘釘怎樣的野心?
    山川異域,日月同「釘」。就在日本宣布全國中小學生停課前一天,釘釘官方微博發布消息:「今天,釘釘正式發布日語版在家辦公軟體指南,希望能為日本各大企業、學校、機構在疫情期間能夠正常運轉盡一份力量。」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上一秒還在羨慕中國學生可以在家上網課,下一秒的態度就發生了三百六十度大轉彎,瘋狂在應用商城給一星差評。原來,全天下的學生都是一個樣的!
  • 讀懂阿里釘釘「數位化工作方式」背後的含義
    阿里釘釘的全鏈路數位化辦公解決方案釘釘CEO陳航在發布會上說,數字經濟的規模正在飛速增長,企業在實現經營管理的在線化和數位化方面需求巨大,釘釘的目標就是拿下這個這個大市場。毋庸置疑,當前中國企業已進入數位化時代。
  • 「藍洞商業」阿里雲+釘釘=?
    Teams背後,有微軟的Azure雲平臺,其正與AWS展開競爭。所謂的雲釘一體有何不同?1在張建鋒看來,雲釘一體絕不是雲計算與即時通訊應用的簡單相加,原因在於,阿里雲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雲計算平臺,也不能把釘釘只理解為一個溝通工具。
  • 釘釘逐夢演藝圈
    一系列操作的背後,是釘釘和阿里巴巴打造智能數位化平臺的野心。「阿里總裁,釘少爺已經被您扔到B站鬼畜區三個多月了。」「他知道錯了嗎?」「釘少爺現在已經是百萬UP主了。」這一系列操作的背後,是釘釘和阿里巴巴打造智能數位化平臺的野心。釘釘*演藝=?「如果說釘三多代表的是許三多又傻又天真,不拋棄不放棄的鐵漢精神,那麼釘哥釘妹則代表著釘釘面向 00 後、 10 後活潑柔情的一面。」
  • 釘釘:我家釘哥釘妹美如畫
    怪就怪釘釘及時有效地推出了「網課平臺」。眾多假期閒在家中無事可做的小學生們發現突然又可以上課了,感激萬分,湧到各大應用商店評分點讚。造福了國內小學生之後,釘釘不罷休。成功打入日本市場,再次收穫一群小學生的喜愛。「我要回學校上課!在家用釘釘不如殺了我!」
  • 釘釘M1智能考勤機評測:299元 買一個最理解企業的考勤機
    一直意圖企業市場的釘釘推出釘釘M1智能考勤機,不僅是看中了這個上百億元的智能辦公剛需市場,同時也是和釘釘軟體進行配合,形成一個企業從軟體到硬體的服務閉環。那麼釘釘推出的M1智能考勤機有足夠的實力撬動這個市場麼?PS:需要注意的是釘釘M1智能考勤機必須配合釘釘軟體管理使用。
  • 秦學教育:「員工釘老闆」體現釘釘平等理念
    釘一下老闆是什麼感覺?釘釘裡面這項曾被評價為「反人性」的功能,到了秦學教育集團副總裁才斌那裡,完全是另一番感受。他說,員工可以釘老闆這個功能,體現出釘釘相對平等的產品理念。秦學(北京)網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大數據驅動的教育科技企業,總部位於北京。
  • 宗寧:智連未來,阿里釘釘4.0開啟企業管理智能硬體時代
    近兩年迅速興起的辦公app釘釘,其實是一個跨界成功的典型,讓網際網路公司可以更快的滲透到了原有的企業管理的軟體領域,並且形成了非常高的效率和非常好的運營效果。目前釘釘企業組織數量超過500萬家,成為全球最大的企業服務平臺。而根據釘釘運營的大數據,他們得出了關於企業管理中最高頻最麻煩的幾個領域,開始用新的硬體產品 延伸和拓展,帶來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辦公新體驗。
  • 釘釘躍居 App Store 榜首背後,全民雲辦公時代來臨?
    從 2 月 5 日開始,垂直於移動辦公的釘釘、企業微信、騰訊會議先後衝上 App Store 免費 App TOP 3 寶座。在企業辦公領域角逐許久的釘釘和企業微信,一定都沒有想到會有一天,一起領頭為全國人民做好服務,而騰訊另一新興產品騰訊會議也迅猛出擊。
  • 飛信轉型推出企業版 釘釘和微信怎麼看?
    今年5月,這款產品一度傳出停止服務的傳言,隨後中國移動作出回應,關於停止服務一說嚴重失實。近日,有消息稱,中國移動將在12月推「企業飛信」,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企業級服務是當下的熱點,從新興公司到傳統企業級服務提供商都在這一領域進行著非常激烈的爭奪。三年前阿里推出即時通訊產品來往,挑戰微信在移動社交領域地位。
  • 競品分析報告:飛書 VS 釘釘 VS 企業微信,移動辦公哪家強? - 人人...
    預計未來三年內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將保持39.0%的年複合增長率,到2021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654.2億元。資本趨向理性,市場逐漸成熟2018年,中國企業級SaaS融資筆數由上年的368筆下降至287筆,資本市場熱度有所降低。
  • 釘釘公布「酷公司」標準 聚焦三大關鍵詞
    釘釘中國「酷公司」    「用釘釘,讓工作重回專注」,相信不少人都聽過或看到過這句廣告語。    「釘釘作為這些酷公司工作方式的共享體,早已集合了他們優秀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思考方式。我們會毫無保留地把釘釘各行各業優秀的工作方式免費分享給所有中國企業。」無招稱,「我們傳播這些酷公司的目的不是傳播公司本身,而是傳遞他們背後工作、管理的理念。」
  • 英語趣配音與釘釘達成戰略合作,智能教學產品入駐釘釘
    近日,英語趣配音宣布與釘釘正式籤署合作協議,促成雙方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英語趣配音自主研發的智能在線口語練習產品正式入駐釘釘。
  • 人臉打卡機考勤機 釘釘M2S西安最新報價
    (中關村在線 西安行情)釘釘考勤機M2S基於多模態交互,設備具備能聽、能說、會認人,甚至會思考的能力,智能化滿足訪客接待、員工考勤、自動算薪等企業場景化需求。    釘釘考勤機M2S的主體呈圓形,像一面鏡子,比成人手掌略大,厚度還不如一枚硬幣的直徑,十分小巧,背後底座內置強磁,小巧穩固。
  • 阿里釘釘在深圳
    釘釘,是阿里巴巴集團為中國企業、組織打造的一個商務辦公及溝通協同的多端即時通訊平臺,上線兩年來,用戶遍布全國超240萬家企業組織,是目前中國企業社交第一品牌。 釘釘不但免費,而且解決了企業工作中的痛點,消除了管理中的弊端,讓眾多企業從紙質、IT辦公時代直接跨入到雲和移動時代。如今,全國已有眾多知名企業如復星集團、統一企業、海底撈等均為釘釘用戶。
  • 山川異域,日月同釘?釘釘在日本意外火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0日召開全球高級別教育官員視頻會議,來自中國、法國、伊朗、義大利、日本、韓國等72個國家的代表分享了不少方法和最佳實踐,以便在學校停課期間確保學生學習的連續性。目前「教科文組織」支持各國實施大規模的遠程學習項目,並向各國推薦開放教育應用和平臺,使學校和教師可以為學生遠程授課。
  • 釘釘授客學堂學習型組織 北京分享會 完美收官
    與在場數百位企業高管進行互動,共同探討了未來企業智能人才培訓、企業培訓賦能發展趨勢和如何開展標準化人才複製等內容,現場氣氛輕鬆且熱烈。特別是當釘釘授客學堂的聯合創始人——張曉華,分享了釘釘授客學堂的未來產品規劃,並在現場進行了模擬場景化的智能培訓,輕鬆實現人才標準化複製、一鍵式智能培訓和萬人萬卷自動考試功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