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枚一元硬幣或刷一下卡,就能把一大桶純淨水提回家,近幾年,自動淨水機在居民社區遍地開花,而這種新鮮玩意兒卻是不折不扣的「費水機」。本報記者調查發現,每產出一升純淨水,淨水機就要排掉大約三升尾水,而面對《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要求淨水機安裝尾水回收裝置的規定,淨水機廠家和經銷商往往置若罔聞。
此外,純淨水業用水價格本應為61.68元/立方米,但由於小區內的淨水機多數私下接入小區水管,按居民用水的4元/立方米繳納水費,這也直接造成了淨水機廠家不怕浪費。因此,不能單獨計量收費,也是淨水機成費水機的重要原因。
水老虎調查 浪費
淨水尾水比例約1比3
近年來,各種品牌樣式的淨水機遍布居民身邊,在網上,記者鍵入「淨水機」關鍵字,能搜索到相關新聞880多萬條,而其中大部分是淨水機廠家介紹產品信息的。「花一塊錢,刷一下卡,帶回家5升純淨的活水。」類似的宣傳比比皆是。
據廠家宣傳稱,這種淨水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反滲透技術,將水中細菌、雜質過濾出去,使水質達到直飲水標準,而這一過程必然會產生大量尾水。對於這一點,記者在朝陽區安慧北裡小區採訪時遇到的一位來接水的老爺子都知道,「按說咱北京不應該裝這玩意兒,太廢水。」
制淨水要產生尾水,兩者間的比例是多少?為此,記者諮詢了多家淨水機廠家或經銷商。在通州新潮家園,記者致電廠家人員,得到的答案是1比3,「由於每個小區每臺機器的使用情況不同,所以耗水量也不同,但肯定會浪費一些水。」而位於望京的一廠家銷售經理胡先生則稱,他們公司產品採用的是最新技術,淨水和尾水比例可達到1比1,不像其他一些產品,淨水、尾水比例可能在1比3,甚至1比4。而機器已布局在安苑裡等小區的康基嘉華公司客服稱,他們公司機器淨水和尾水比例在1比3左右。也就是說,4噸原水可過濾出1噸純淨水,排出3噸尾水。
今年1月5日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稱,「保守估計目前北京有4萬臺淨水機,即使按照每臺機器每天生產一噸純淨水排出2噸尾水來計算,每天全北京排出的尾水就有8萬噸,對於北京這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來說,這個數字無疑是觸目驚心的。」不過,「4萬臺」的數字記者未得到證實。
本市規定尾水須回收
其實,淨水機風靡時間並不長,經營者或是廠家直接進駐小區,或是加盟代理商。前幾年,小區淨水機因衛生問題被媒體曝光,此後北京市出臺《北京市現場制、售飲用水衛生管理辦法》加強監管。此後,淨水機又因浪費水被多次曝光。去年,北京市水務局局長程靜做客城市管理廣播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時透露,新節水辦法將實施,其中明確小區淨水機必須安裝尾水回收設施,同時將逐步安裝計量水錶,單獨計價。
去年7月1日,北京市水務局實施《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規定「現場制、售飲用水的單位或個人應當安裝尾水回收設施,對尾水進行利用,不得直接排放。」同時規定,為了給一個緩衝期限,《辦法》實施6個月內安裝。屈指一算,今年元旦正好剛過6個月期限,按理說所有淨水機都應安裝尾水回收裝置,並開始單獨計價。而實際情況又如何?
加裝尾水回收成天方夜譚
在安慧北裡小區,淨水機的進水管和排水管均直接連到旁邊理髮店內,在店內洗手間,記者見到了兩根管子,進水管直接連接自來水龍頭,排水管則是一根細小的白管子,尾水直接被「譁譁」排掉。記者先後在朝陽、通州6個小區調查了十幾臺淨水機,發現沒有一臺機器安裝了尾水回收裝置,均是將尾水直接排掉。
北京財翔科貿有限公司銷售淨水機的一位銷售經理道出實情,安裝尾水回收裝置一般就得另外安裝一個儲水箱,考慮到使用年限和侵蝕等原因,不能使用鐵質的,而必須是不鏽鋼的。「光買那個不鏽鋼水箱就得幾千元,加上安裝費和其他材料,差不多夠再買一臺淨水機了。」他透露,除非一些企事業單位為怕用水超標且財政上根本沒有壓力,或許會考慮安裝一個回收裝置,將收集的尾水用作保潔員拖地等他用,「而在小區裡的這些淨水機,基本是廠家或經銷商安裝的,誰會主動花這筆錢安裝?即使將尾水收集起來也沒人用,最後還得白白排掉。」
水老虎調查 價格
投一元硬幣接5升水
連日來,記者在通州西上園、香林郡,朝陽安苑裡、安慧北裡等多個小區走訪調查,發現淨水機還真有一定市場,尤其受到重視健康的中老年居民歡迎。每臺機器佔地約1平方米,一人多高,側身有「過濾」、「滲透」、「礦化」等關於淨化流程的介紹以及「24小時自動售水方便快捷」等宣傳語。由於機器多被擺放在小區角落、甬道等露天環境,經風吹日曬,多數機器已顯破舊,有些機身已能看見斑斑鏽跡。
「每天都有人來這兒提水,以老年人居多。」在通州西上園,保安透露,小區有幾百戶居民,每天有固定十幾位居民專程來接純淨水。
而在朝陽安慧北裡小區,淨水機上生產廠家貼出的促銷通知稱,凡購買200元、300元和400元以上水卡的用戶,可獲贈水桶、不鏽鋼電水壺等禮品,「最低面額的是100元,但沒有折扣。」售卡員稱,他所稱的沒有折扣,也就是原價購買,沒有任何禮品相贈。「每天都有人來,每次就是一桶。」一旁理髮店老闆稱。
說話間,一位老先生提著水桶前來接水,將桶放在出水口下,投進一個一元硬幣,「譁譁」的水灌滿一個5升的桶內。「我基本每兩天來接一次,只是用來泡茶喝,沒有水鹼,做飯啥的還得用自來水。」老爺子說,小區這臺淨水機已安裝兩年多,他一直來接水喝,而他身邊好多鄰居家中都買了水卡,少則一兩百元,多則三四百元。
售賣淨水利潤超10倍
尾水回收不靠譜,單獨計量收費更是無從談起,記者發現,淨水機都是從小區直接接入自來水管,用水成本也是按居民用水價格4元/立方米來計算。
記者在北京市水務局網站查詢水價發現,目前北京市居民用水銷售價格為4元/立方米,行政事業用水價格為5.8元/立方米,工商業、賓館、飯店、餐飲業用水價格為6.21元/立方米,而洗車業、純淨水業為61.68元/立方米,最高的是洗浴業,為81.68元/立方米。
「他們從我店裡接水管子,單獨安了一個水錶,每次交水費都是他們把錢給我,讓我一起交。」安慧北裡的美髮店老闆說,因為店前那臺機器使用率並不是特別高,所以半年時間水費才交了600多元。
記者粗略計算,600元水費按照4元/立方米居民用水價格來算,一共使用了150噸自來水,以4噸原水出1噸淨水計算,共賣出淨水37.5噸,小區中淨水兩毛錢一升,一噸淨水可賣200元,廠家實際收益為7500元,即使扣除電費和其他維護費用,相比600元的水費成本而言,利潤也超過10倍。
水老虎調查 風險
機器壞了充值卡廢了
「我辦過水卡,結果機器壞了,卡裡還有不少錢呢。」這是通州市民董女士半年前的遭遇,淨水機剛進小區時,她曾辦過價值百元的水卡,可水卡還沒消費完,機器就壞了,並且遲遲沒人修。因為損失不大,董女士只好作罷,事後她再沒用過這臺機器。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通州西上園郝女士身上,她回憶稱,2011年年底,她們小區安裝了一臺淨水機,她向鄰居打探了一下,並自己投幣買過兩桶水後,最終在2012年年初花600元辦了一張水卡。令她想不到的是,辦卡不到半年,淨水機就出了問題,無人管理了。「我打電話給機器上的兩個電話號碼,一個是無人接聽,一個是關機。」卡裡還有200多元餘額,卻找不到維修人員,郝女士一氣之下,將電話打到淨水機公司投訴。「工作人員答覆我說,這卡並沒作廢,可以到附近小區使用,只要是他們家的機器就能用。」郝女士鬱悶地說,「在小區買水卡本來就圖個方便,結果讓我走路甚至坐公交到別的小區打水,實在不值。」
在記者走訪的多家小區中,約兩成的淨水機已壞掉,無人問津。在網上,也有網友吐嘈,「哪位親居住的小區有卡沸龍的淨水機,麻煩告訴我下,我家小區的沒人管理了,剩下的水卡不知道怎麼辦。」類似的求助在網上並不鮮見。
進出小區到底誰說了算
淨水機壞了只能向廠家或經銷商反映,如果對方不維修,居民就只能死等,而當初進駐小區,又是誰說了算?
一廠家人員證實,他們進駐小區時經過小區物業同意,「我們的機器用的是物業的水和電,所以每月會向物業交納水電費,還要交一定管理費。」記者試圖詢問管理費的多少,但對方三緘其口。
在通州新潮家園小區物業,記者就淨水機入駐小區時程序及機器的使用情況採訪物業,被對方拒絕。而該小區居委會則證實,「淨水機所有事宜都是由物業負責。」
京貿國際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小區共設有4臺淨水機。「一年前,物業在對淨水機公司相關資質進行確認後,才允許他們入駐小區。只有經過物業同意審核才能入駐小區,因為這是一項便民措施,所以物業在他們安裝機器時還給予過一些協助。但水費、電費等都是他們自行交付到相關單位,物業並不知情。」該負責人解釋。
而在朝陽區安慧北裡,淨水機廠家的答覆則更直接,要是需從物業用水電,那就得經過他們同意,如果恰好有底商店鋪、理髮店店主同意接水管,他們甚至可直接越過物業,當然也會給店主一點小恩惠,「他們每周都有人來巡檢,每次打開機器時,我都會接上一桶水,不要我的錢。」店主說。
朝陽大屯街道辦宣傳負責人也證實,淨水機進小區他們不管,街道辦各個科室也沒有該職能,「但在小區安裝之後,如果位置不合理,比如擋住消防通道等,城管科可能會介入,否則我們不會管。」
■相關說法
自來水集團:
淨水機違規接居民用水
居民用水價格為4元/立方米,而純淨水業為61.68元/立方米,兩者相差十幾倍,負責收水費的北京自來水集團是否知情?
北京自來水集團新聞發言人梁麗告訴記者,自來水集團只負責供水,如果廠家或經銷商私下接入小區水管,或從居民家中直接用水,那收費價格肯定是4元/立方米,只有經過申報手續明確是純淨水的,才按照61.68元/立方米的價格來收取。即使發現有淨水機違規接入居民用水,因為並不屬於自來水集團能力範圍內,所以建議諮詢市水務局。
另外,梁女士也表示,除了應加強對淨水機的管理外,還應該對廠家好好管理一下,很多廠家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甚至不惜歪曲事實,肆意誇大產品功效,不惜造謠本市自來水水質問題,以此忽悠老百姓。梁女士說,北京自來水完全符合國家水質標準,用戶只要燒開飲用就非常安全,請市民不要被廠家誤導。
水務局:
廠家各自為戰造成管理困難
而北京市水務局宣傳處負責人稱,此前小區淨水機管理歸在城管部門,而現在剛移交給市水務局,「我們接過接力棒,會繼續管理下去。」但其坦陳,對於這塊的管理的確比較繁瑣和困難,首先因為廠家各自為戰,目前連全市淨水機整體數量尚不明確。其次,管理起來涉及的部門又比較多,誰準許它進的小區?水源從哪裡來?是否通過衛生許可?廠家有無工商營業執照?這一系列問題都有待解決。
不過這位負責人也表示,因為去年本市頒布實施了《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首次涉及到了小區淨水機的內容,也為日後管理提供了相關依據,「至少我們在檢查和處罰時是有法可依的。」
政協委員:
提案拆撤全市淨水機
今年市兩會時,市政協委員、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鄭春梅就提交提案,建議北京拆掉全部淨水機。她稱,北京市「十二五」時期綠色北京發展建設規劃中提出要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大力發展民生水務,不斷深化水務改革,高標準建設節水型社會,打造中國特色的水務發展模式。而北京作為水嚴重缺乏的城市,節約用水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鄭春梅說,自來水如果只是用來燒開飲用,造成的浪費非常少,甚至可忽略不計,但這些淨水機的存在,卻讓大量自來水白白排掉,令人心疼。
雖然《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規定要安裝尾水回收裝置,但顯然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實現,所以鄭春梅建議,北京應拆掉這種並不符合本市市情的淨水機。「由各區縣水務部門和工商部門負責,開展集中處理;根據不同區域人口和產業情況制定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區域取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嚴格審查各種生活、生產設施的節水情況,不允許浪費水項目上馬;另外還要普及飲用水知識和淨水設備知識,提高人們對生活用水的認識水平。」
本期策劃 劉瑩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嶽亦雷 曹晶瑞
本版攝影 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