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金鄉訊 (通訊員韓洪波 唐恆志)初見張金挺,最大的感覺就是其憨厚寡言,2008年他從濟寧技術學院畢業後,依靠熟練的電工技能,在遼寧紅河核電站找到一份好工作,月薪近6000元。創業致富的衝動,回家團聚的渴望,促使張金挺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去年5月他辭去核電站的工作,回到了家鄉金鄉縣雞黍鎮。
在深入考察中,踏實的張金挺發現村裡的狐狸養殖已經有相當規模,並且發展了養殖合作社。在與理事長張海民的溝通中,張金挺對狐狸養殖的認識也更加深刻。
為慎重起見,張金挺對狐狸市場進行了更深程度的調研,回來自己算了筆帳:狐狸每年食料費用約260-280元,疫苗等費用20元,每隻每年總投資在300元左右。賣時,每隻狐狸可賣700-800元,淨賺400元上下,且狐狸市場較為穩定,皮革價格波動不大。收穫季節,購貨商更是絡繹不絕,不用過於擔心狐皮出售問題,風險較低。張古洞村組建的養殖合作社,在山東狐皮市場已有相當影響,口碑較好,這一優勢讓張金挺心裡有了底。2012年7月初,金挺拿出6萬餘元,購進養狐設施,買進公狐6隻,母狐40隻,開始了創業之路。
然而,創業路上並非一帆風順,在狐狸養殖過程中著實遇到了不少疑難病,養殖合作社通過邀請專家,及時治癒了狐狸的多發病,並且提前聯繫了收狐狸的河北客戶。這些都讓創業之初的張金挺順利度過了難關。
眼看到了收穫的季節,憨厚的張金挺難掩喜悅。提到將來的發展,張金挺有自己的想法:一是想著來年擴產,將狐狸養殖發展到500隻,建設一個衛生的狐場,安裝上自動採食器,減少勞動力投入;二是依託合作社建立銷售網站,將養殖出籠的狐狸拍攝成照片投放在網站上,方便聯絡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