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嘗試"火鍋外賣" 火鍋外送仍需市場考驗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呷哺呷哺火鍋外賣初試水

  昨日上午,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呷哺呷哺」)送出第一單外賣。這是繼呷哺呷哺上市,調整門店之外推出的又一新舉措。據悉,此次外賣只是在望京兩家門店做嘗試,後期做何規劃將根據試水情況來定。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呷哺呷哺火鍋外送目前不包括送鍋,只限食材。呷哺呷哺方面表示,食材能涮能炒能生吃,因此,「送的不僅是火鍋,而且是新鮮蔬菜」。據悉,菜品的價格及分量和門店保持一致。在銷售上藉助第三方平臺配送,目前是和美團外賣合作,未來不排除跟其他外賣平臺合作。

  呷哺呷哺做外送並不是火鍋行業首次涉足外送領域,在呷哺呷哺之前就有一些公司做火鍋外賣。像來一火、挑食這種O2O火鍋外賣公司,提供食材並上門服務;也有線下門店提供外賣服務的,如海底撈的「Hi撈送」;還有像董火鍋這樣的自營火鍋外賣公司,由中央廚房提供食材,自建物流配送。目前火鍋外賣市場競爭也很激烈,失去先機的呷哺呷哺能否在火鍋外送領域闖出一片天地,仍需市場考驗。呷哺呷哺方面表示,今年內北京會增加一些門店提供火鍋外賣服務。(記者 賀陳慧 實習記者 周寧)

(責任編輯:施曉娟)

相關焦點

  • 呷哺呷哺又一新舉措 與美團合作試水火鍋外賣
    昨日上午,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呷哺呷哺」)送出第一單外賣。這是繼呷哺呷哺上市,調整門店之外推出的又一新舉措。據悉,此次外賣只是在望京兩家門店做嘗試,後期做何規劃將根據試水情況來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呷哺呷哺火鍋外送目前不包括送鍋,只限食材。呷哺呷哺方面表示,食材能涮能炒能生吃,因此,「送的不僅是火鍋,而且是新鮮蔬菜」。
  • 呷哺呷哺推出火鍋外賣 不過學的不是海底撈
    吧檯式小火鍋品牌呷哺呷哺9月1日起與美團外賣合作推出火鍋外送服務,50元起送,目前外送區域僅限望京新一城及華彩兩家門店附近的區域。消費者在該門店附近區域打開美團外賣,通過位置搜索定位就可以下單,分量及價格與門店保持一致,每單需支付8元外送費,呷哺呷哺向界面新聞表示,今年內北京會增加該項業務的若干家門店,並保持穩步擴張,未來不排除接入其他外賣平臺。
  • 外賣O2O引發餐飲大戰 火鍋外送掘金餐飲細分市場
    火鍋外送:掘金餐飲業細分市場伴隨著餐飲O2O的熱潮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革新,火鍋這個餐飲業的類別,正在發生例如外送這樣的變化——一些新的商業模式開始出現。在微店平臺完成下單,半個小時後,配送員就抵達家門口。中農莊園家家送火鍋上線於2013年10月,今年在河北石家莊市正式上線,實現市內一小時送達,不再局限於網上團購、到店消費的O2O模式,而是讓人們在家或是在KTV聚會、在外露營時,都能吃上美味的火鍋。在這個項目運營前,中農莊園家家送團隊做市場調研發現,一般的火鍋外賣服務對象為家庭年收入8萬元以上、25至48歲的城市人群。
  • 呷哺呷哺上線餓了麼 火鍋試水外賣O2O
    近日,國內最大的在線訂餐平臺餓了麼宣布正式牽手呷哺呷哺旗下外送品牌——呷哺小鮮,讓小火鍋愛好者們動動手指即可輕鬆享受美食。據悉,此次合作已首先覆蓋呷哺呷哺北京地區的23家門店;未來,餓了麼將逐步上線全國200餘家呷哺呷哺的外送業務。
  • 呷哺呷哺2018上半年財報:外賣火鍋提升120%
    原標題:呷哺呷哺2018上半年財報:外賣火鍋提升120% 導讀 小火鍋市場今年上半年依然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呷哺呷哺火鍋上半年的財務報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擴張「呷哺小鮮」 外送業務收入提升近120% 上半年收入大幅增長,除了持續擴張之外,外送業務的快速拓展也為呷哺帶來了可觀增長。
  • 一人一鍋涮全球 呷哺呷哺做透火鍋市場
    依託「小火鍋」的特殊商業模式及先發優勢,呷哺呷哺在火鍋界佔了一席之地,8月29日晚,呷哺呷哺公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公司實現收入27.13億元,同比增長27.4%。上市五年,全國開出近1000家門店,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餐飲市場中,呷哺呷哺是如何成為火鍋行業的一大霸主的呢?
  • 呷哺呷哺死磕海底撈:在火鍋外賣上大戰300回合
    呷哺呷哺也終於上外賣了。  繼海底撈、挑食、來一火等品牌之後,呷哺呷哺終於在9月2日宣布上線外賣項目,由此加入了火鍋外賣的探索大部隊。  其品牌為何選擇在此時上線外賣項目?對於已經在市場打拼一陣子的同類外賣是否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背後又隱藏著哪些更大的野心?
  • 火鍋外送,對於外賣O2O的另類思考
    李聘熙認為同樣是外賣,但火鍋外送和熟食外送有著本質區別;既然是做外賣,配送是關鍵,但他沒有把來一火定位為跑腿公司,他們可能和走出和到家美食會、餓了麼這類外賣平臺不同的模式來,原因在於火鍋品類的特殊性和他對火鍋業態的理解,這是他所強調的平臺優勢和真正的門檻;具體分析和關於來一火的相關介紹請見下文。
  • 呷哺呷哺旗下湊湊火鍋極速擴張 火鍋+茶飲靠譜嗎?
    對於湊湊加快開店速度的做法,有業內人士認為,湊湊第一家門店驗證了新店模式,因此湊湊需要加速開店布局市場,以快速提升市場佔有率。另外,呷哺呷哺在小火鍋市場已經佔有一定的市場地位,競爭優勢明顯,而湊湊若要快速布局中高端市場還將面臨著與海底撈等火鍋品牌展開競爭的局面。背靠呷哺呷哺的湊湊有供應鏈以及資金的支持,使湊湊快速複製開店的難度相對較小,這是湊湊的競爭優勢之一。
  • 火鍋毛利大,催生的火鍋外送
    目前,專注於火鍋外送的平臺不多,下文將說一說為什麼火鍋外送這個點切得很準、這種模式的核心及存在的弊端是什麼、未來能往哪個方向走。為什麼說火鍋外送是門好生意怎麼定義「好生意」?應該至少滿足兩個條件:用戶需要它甚至離不開它,那就是所謂的剛需;利潤高,賺錢輕鬆。
  • 連鎖火鍋第一股對陣川味火鍋龍頭:海底撈與呷哺呷哺,各自精彩著
    根據各自年報的披露,2018年,海底撈和呷哺呷哺的人均消費額分別為101元和53元,分別定位中高端火鍋市場和大眾火鍋市場。根據Frost&Sullivan的調查,以2017年營業額計,大眾火鍋市場佔據的份額最大,高達70%(約3,068億元),其次為中高端火鍋市場,佔據了28%的市場份額(約1,240億元)。
  • 一個案例解析火鍋外送行業
    火鍋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個餐飲業態,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三國時期的「銅鼎」;但以2010年海底撈在北京試水「Hi撈送」為代表的火鍋外送只在最近幾年興起,伴隨著餐飲O2O的熱潮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革新,火鍋外送正在發生著新的變化,新的商業模式開始出現。
  • 萬億「火鍋市場」,駛入新戰場
    火鍋這個市場已經成為餐飲業的最熱賽道。海底撈、呷哺呷哺的不斷加速擴張,火鍋門店數呈現井噴式增長。再加上盒馬等加入了火鍋市場的爭奪。萬億級的火鍋市場可以說好不熱鬧。1火鍋是餐飲的一支「主力軍」火鍋已經成為了正餐,越來越被消費者接受。
  • 順豐同城急送火鍋專送 為火鍋旺季再添一把火
    許多人選擇在家自製火鍋過嘴癮,不過繁瑣的食材採買、備菜操作,還有流程化加工的佐料,毫無特色的味道讓眾多美食愛好者望而卻步,這也讓火鍋外賣成為了吃貨們的首要選擇。火鍋消費場景的多元化發展建立在消費者需求上,隨著秋冬季的到來,火鍋外賣訂單必將迎來高峰,這也對同城配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務專業度與運力效能成為最大的衡量標準。
  • 呷哺呷哺賣火鍋底料價格超海底撈 擴張後遺症顯現
    早在去年10月18日,呷哺呷哺就宣布將與董事會主席賀光啟成立合資公司,主要為呷哺呷哺生產火鍋底料、火鍋蘸料及調味醬等調味料,並通過呷哺呷哺渠道進行銷售。4個月後,呷哺呷哺的火鍋底料出現在了超市貨架上,速度之快令業內震驚。同時讓市場感到意外還有呷哺呷哺袋裝火鍋底料的零售價。
  • 巨頭加速布局 重慶火鍋卻為何淡出外賣市場?
    日前,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是海底撈布局到家市場,延伸外送業務。   無獨有偶,盒馬繼今年9月註冊「盒馬火鍋」品牌後,最近又放出話來:將繼續加碼線上。盒馬3R事業部總經理寧強稱,盒馬火鍋將作為今冬第一大品,對火鍋的投入將不設上限。
  • 呷哺呷哺「自救術」:緊急加碼外賣、微商 總裁司機一天賣肉50斤
    日前,呷哺呷哺發布的2019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擁有人應佔淨利潤預計減少約28%到38%。對此,呷哺呷哺在公告中表示,減少主要是租賃相關的國際會計準則變化所致。2014年,呷哺呷哺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火鍋品牌。登陸資本市場的呷哺呷哺啟動快速擴張策略,2016年曾提出,到2019年實現一千家門店一百億營收的目標。
  • 復工後,上海的火鍋外賣清單
    【上海火鍋外賣清單】小龍坎【下單平臺】餓了麼、美團外賣、官方公眾號、小程序【下單tips】1⃣️.公眾號及小程序起送費80元,大約40分鐘送達。【推薦菜品】空運鮮毛肚、澳洲雪花肥牛海底撈【下單平臺】餓了麼、美團外賣、海底撈外送公眾號【下單tips】1⃣️.2月16日起上海部分門店恢復外賣服務。
  • 圖解|海底撈vs呷哺呷哺,火鍋江湖的突圍競賽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火鍋市場正由增量向存量競爭過渡,優勢逐漸向具備品牌效應的火鍋門店集中。隨著頭部企業突圍,火鍋行業的整合正在提速。對其他火鍋品牌,尤其是中高端市場,造成了強力壓迫。我們可以將海底撈的經營數據,與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呷哺呷哺進行對比。值得說明的是,呷哺呷哺本身已是「火鍋界」的龍頭企業,2014年上市以來,一直保持著穩健增長,各項財務數據也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 呷哺呷哺升級,小火鍋開創者要從「快餐」變身「輕正餐」
    呷哺呷哺變了,細心的食客首先會從新門店的logo上發現端倪。四個漢字取消了黑色邊框,拉開了字間距,從圓潤、親切轉而輕盈、優雅,恰如這個創立19年的品牌正在走向新的「人生篇章」。在火鍋這個標準化程度最高、盈利能力最強、競爭也最激烈的超級紅海市場,「快進快出」是行業常態。正因如此,生存19年的呷哺呷哺既是巨大的成功,也不得不應對品牌老化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