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導讀:「三菜一湯」蘿蔔絲蝦米鹹湯圓暖心暖胃,元宵魚鰾補身!大雪後,多給家人做它吃,養血止血,暖心暖胃,我三天兩頭做一次!
湯圓的歷史悠久,起源於宋朝的明州,也就是現在的浙江寧波,人們開始用糯米粉加上了糖做餡,當時的元宵都比較迷你,就像珍珠一樣,漂浮在水面之上,因而稱其為浮圓子或是湯圓。
現代人吃元宵可以分為兩派,一般北方人吃元宵,而南方人吃湯圓,元宵是「搖」出來的,而湯圓是「搓」出來的!
不過,糯米較不易消化,升糖指數較高,食用前後血糖值的變化較大,所以適量即可。
今年最強寒流來襲,來一碗熱呼呼的湯圓,軟Q的湯圓與蘿蔔絲、蝦米結合,還可加進自己喜歡的各式蔬菜,撲鼻而來的香味,喝一口湯便覺齒頰留香,暖心又暖胃。
蘿蔔絲蝦米鹹湯圓
材料:
糯米粉1包、白蘿蔔一公斤半、蝦米3兩、臘腸4兩、香菇適量、香菜適量、蔥花少許、西芹碎少許、鹽少許、糖少許、胡椒粉少許
做法:
1.白蘿蔔削皮切絲,臘腸切絲,蝦米磨碎。
2.水和糯米粉比例1:2,開始攪勻,搓揉成小顆。
3.熱鍋爆香蝦米、臘腸、香菇,加入熱水,加入蘿蔔絲,再放進湯圓。
4.湯圓與白蘿蔔絲煮軟,西芹碎灑在上面,完成。
魚鰾不僅是筵席上的名菜,還有滋補和藥用價值,主要成分為膠原蛋白和多種維生素及鈣、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是高級滋補品,與燕窩、魚翅齊名,列為「八珍」之一。
中醫學認為,魚鰾味甘性平,具有養血止血的功能,口感柔嫩潤滑,味道鮮甜豐腴,不少人吃過一次便念念不忘,更被日本人視之為珍饈,是秋冬的人氣食材!
將鹹魚切小塊狀,加入魚鰾與調味一起拌炒,「鹹魚蓉蒜仁魚鰾煲」的風乾的鹹香滋味和魚鰾的鮮味融合,營養價值均衡,一上桌更能收服全家人的胃。
鹹魚蓉蒜仁魚鰾煲
材料:
鹹魚二兩、蒜子六兩、魚鰾一斤、指天椒一支、姜、蒜茸、蔥粒適量、蠔油適量、糖少許、生抽少許、胡椒粉少許
做法:
1.將鹹魚切細粒,指天椒切絲備用。
2.魚鰾用清水洗淨,起油鑊將魚鰾煎香備用。
3.鹹魚起油鑊爆香後落姜、蒜茸、蔥粒,以慢火煮香。
4.加入魚鰾、蠔油、糖、生抽、胡椒粉猛火炒至幹身即成。
煎雞排佐沙拉醋珍珠
材料:
雞排一塊、生菜一大碗、草莓4顆、聖女小蕃茄4顆、紅蔥頭少許、顆粒狀巴薩米克醋兩匙、鹽少許、糖少許、淡醬油少許、太白粉少許、
做法:
1.雞排劃刀,鹽巴、淡醬油和太白粉拌勻醃製。
2.熱鍋煎雞排至兩面金黃色,放進紅蔥頭熱炒。
3.雞排與紅蔥頭取出,雞排切塊。
4.生菜跟草莓放進盤中,雞排鋪在上面,淋上顆粒狀巴薩米克醋,完成。
拍蒜生炒大芥菜燒肉片
材料:
大芥菜1斤、脆皮燒肉150克、蒜75克、姜適量、太白粉適量、糖少許、淡醬油少許
做法:
1.芥菜和燒肉切塊。
2.燒肉一片片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3.薑片爆香,丟進芥菜,加入少許水,炒熟裝盤。
4.燒肉丟進鍋裡,芥菜一起炒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