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流放老爹起家 曾把織田信長打得屁滾尿流

2020-12-15 漢周讀書

一提起戰國,我們就會想起蘇秦、張儀合縱連橫的奇謀異策,戰國七雄此起彼伏的中原問鼎,以及秦王掃六合的龍盤虎踞之勢···

其實日本也有一個同樣精彩紛呈的戰國時代,雖然由於國土面積和古代人口的限制,日本的戰國在中原看來有點小打小鬧了,一城就是一國,一個縣、一個村也能成一國。但那並不妨礙它是一個豪傑輩出、群雄逐鹿的史詩般的時代。

日本是天皇「萬世一系」的社會,承平日久的世界需要亂世來打破,歷史的長河,因為有亂世的存在,原本死水般的社會泛起朵朵漣漪而分外精彩。

隨著1467年應仁之亂的爆發,日本各地的武士開始了逐鹿中原的決鬥,英雄豪傑如流星般閃過。日本雖小,卻被劃分成了六十六國(分國制是奈良時代的一種行政區劃,實力強勁的大名一人可擁數國,一國也就咱們一個縣市那麼大)。

從日本本州島中部的關東山地一直往北,是遼闊的越後平原,大致劃分為甲斐、信濃、越後三國。這時候在甲斐國出現了一個傳奇武士,他熟讀兵法久經戰陣,被後世尊稱為「戰國第一兵法家」、「日本孫子」(不是罵人哦,是指大兵法家孫武)。

他的赤備鐵騎所向披靡,幾乎轉動了整個日本的歷史車輪;他開創的「甲州流」兵法被沿用至今;他的風林火山軍旗曾經插遍日本每個山頭,直指京都···

此人就是號稱「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

01

武田信玄又名武田晴信,信玄是法名,他的乳名叫勝千代。據說信玄出生時,他父親武田信虎正在上條河原以寡敵眾,全殲今川家大將福島正成的四千人。勝利後,兒子出生的喜訊也傳到軍營,便有了「勝千代」的乳名。

武田信虎

武田信玄的一生,也正應了這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乳名。

俗話說:國之將興必有祥瑞,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古代日本人更是迷信得不得了,傳說信玄降生時,人們看見一個戴著烏帽子、穿白色狩衣的神秘男子出現在他家門口,身上停著一隻白鷹,正是傳說中的諏訪大明神模樣(日本神祗,常以頭部為男性生殖器形狀的大蛇或蜥蜴姿態出現),信玄降生的那一刻,那神秘人就消失了,人們都說,信玄便是諏訪明神轉世。

差不多長這樣

但是不知何故,信虎非常不喜歡這個嫡長子,卻親近庶子信繁。也許是因為信玄的母親乃是信虎曾經手下敗將的女兒,這個妻子雖然是明媒正娶的正室,卻是以戰利品的方式來到他身邊的,所以在信玄的父親心中,這對母子地位很低,有幾次還差點被趕出家門。

一次信玄兄弟倆一起侍奉父親,一向高高在上的信虎這次故意扮演慈父,親自給兒子斟酒,他先倒給信繁,一向脾氣溫吞的信繁見到父親難得的和藹模樣,還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事,竟然害怕得手一抖把酒給撒了。

日本戰國等級森嚴,父子之間往往敬畏多於親情,看到自己對兒子的震懾那麼大,信虎洋洋得意。

又給信玄倒酒,信玄卻氣定神閒、穩如泰山。看到兒子絲毫沒有畏懼之心,信虎一怒之下奪過酒杯,狠狠摔在地上,並拔出刀來,要砍了這個不知好歹的兔崽子,鬧了好大一場風波。

此事之後,儘管信虎仍然認為大兒子不中用,但武田家的許多家臣卻認為少主信玄寵辱不驚,有大將之風。

信玄長大以後,父親在繼承人的選擇上仍打算廢長立幼,為了給小兒子信繁上位消除障礙,信虎打算把信玄流放到外國去,但這個時候,家臣已漸漸向信玄靠攏,信玄得到消息後決定先發制人。

此時信玄羽翼漸豐,在家臣的支持下發動兵變,逼著老爸退了休,自己做了家督,反而把老爸給送到農村去頤養天年了。

武田信玄傳奇的後半生,由此拉開帷幕。

02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信玄成為武田家家督以後,不僅清洗了老爹的舊部下,而且改變了他爹時期實行的南下與北條家和今川家爭鋒的策略,與他們重修舊好,並於1545年成功地調和了南方北條家和今川家的紛爭,結成了三家同盟。

此後,武田信玄把戰略進攻重點轉向北方信濃國。當時信濃內部紛爭不斷,原本的信濃守護小笠原家統治不穩,諏訪家、木曾家和村上家都虎視眈眈,幾大家族為了搶地盤打得不可開交。

雖然諏訪家的家督諏訪賴重娶了信玄的妹妹,信玄又娶了諏訪賴重的女兒,還生了長子信賴,(呃,這輩分有點兒亂)兩家有秦晉之好,但是武田信玄是什麼人吶!那可是連自己老爸都敢掀翻的傢伙,當然不會顧及這個。

乘其不備,信玄於1542年6月首先進攻這個妹夫兼嶽父,輕輕鬆鬆把他打敗後帶回甲斐囚禁,不堪其辱的賴重最終切腹自盡。

隨後信玄進攻村上家,村上家和信玄可沒啥親戚關係,而且家督村上義清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兩軍交戰於上田原。武田軍先鋒貪功冒進,致使全軍被村上軍分割包圍,大敗而歸。

兩年後,武田信玄捲土重來,包圍了村上家的戶石城。就在武田軍攻城正酣之際,村上義清瞅準了機會背後突襲,武田軍再次大敗而歸。這次戰役堪稱信玄軍事生涯的滑鐵盧,武田大軍喪失大批精銳。

信玄沒有氣餒,他改用蠶食政策對付信濃,許多豪族被信玄逐個擊破後,村上義清終于堅守不住,連同小笠原家一齊投奔了北方越後國強大的長尾家。

03

武田信玄自此終於遇上了他終生的對手:長尾景虎,也就是後來改名上杉謙信的那一位。

上杉謙信

一個被稱作「甲斐之虎」,一個被譽為「越後之龍」,兩人棋逢對手,掀開了戰國最精彩的一場龍爭虎鬥。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一共在信濃國的川中島決戰了五次,史稱「川中島合戰」。

戰爭的過程冗長繁雜,在此不作多述,反正每一次都是平局。

信玄在作戰中不斷整頓軍隊,大力發展了精銳騎兵,全軍上下清一色紅色盔甲,號稱「赤備」,熟讀孫子兵法的信玄把屬中國所提到的「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四句話繡在戰旗上,從此武田赤備騎兵和「風林火山」的獵獵戰旗縱橫關東二十幾年。之後的德川家康、真田幸村都為鼓舞士氣模仿武田的做法,組建赤備軍。

與上杉謙信的五次對決均以不分勝負結束,眼見北上無望,信玄重拾南下戰略。

由於盟友今川家的家主今川義元命喪桶狹間,金川家已經走上了下坡路。(桶狹間之戰是初出茅廬的織田信長同學幹的漂亮一仗,以後有機會詳談)武田信玄又一次背信棄義,向今川家撿漏,佔領了他家地盤,吃了頓飽餐。

「風林火山」旗

隨後,信玄向北條家發動攻勢,北條氏康不愧是一代梟雄,他一方面高掛免戰牌,堅守不出,一面又和信玄老對手上杉謙信結盟,後院起火,信玄只能撤退。但是北條軍從後面追殺,武田信玄可能屁股後面長了眼睛,早有準備,在一個叫三增峠的地方殺了個回馬槍,北條軍大敗。

不久,北條氏康病死,他兒子北條氏政舉白旗重修舊好。

04

1570年日本戰國大名勢力分布圖

武田信玄南徵北戰十餘年,勢力遍及甲斐、信濃、駿河、上總、美濃等藩國,達到鼎盛時期。

這個時候,人稱「尾張大傻瓜」的織田信長同學也收起鼻涕哈喇子,開始崛起了。

1572年,應幕府將軍請求,武田信玄從老家帶著三萬五千大軍進京,準備討伐織田信長,織田同學跟老哥們德川家康聯軍,與武田軍會戰於三方原,雙方一度膠著,隨後織田的援軍被信玄的赤備騎兵突破,德川家康割須棄袍,狼狽而歸。

眼看大勝在即,織田軍已無翻身可能,信玄卻倒了血黴,患上了肺結核,不得不停止進攻,織田信長逃過一劫。

織田信長

經過一個月的休養,信玄的病情仍然沒有好轉,不得不返回甲斐老家,返回途中病情惡化,在信濃一命嗚呼,享年五十三歲。

織田信長真算好命,病魔就這麼帶走了他一生最危險的敵人,讓他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所向披靡,叱吒風雲。

俗話說「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信玄不愧是戰國第一兵法家,臨死的時候還安排了一齣好戲,命令家臣秘不發喪,織田信長不知道武田已死,面對突然撤軍也就不敢追擊,赤備軍安全回到甲斐。

據說得知信玄死訊,上杉謙信大哭了三天,說失去了一生的對手,從此再不與甲斐作戰。

雖然武田信玄沒有完成統一日本的夢想,但他憑藉他的用兵方略在戰國史上留下了濃重一筆。他善用騎兵,開運動戰之先河;他熟讀兵法,開創「甲州流」沿用至今。

信玄還以培養人才著稱,他自己雖然是個老奸巨猾擅長背信棄義的傢伙,但他手下的「武田四名臣」、「二十四將」卻是戰國時代最優秀且忠誠的家臣團體,成為後世日本武士的典範。

人無完人,信玄也有失策的時候,比如說,他秉持著孫子兵法以攻為守的原則,從來不修築城池固守,這是建立在他個人的強勢基礎上的,所以他死後才兩年,兒子武田勝賴就在長筱合戰中敗給了德川織田聯軍,武田家走向衰落,很快滅亡。

織田信長曾說:「武田家的旗幟動起來的話,富士山也會跟著動搖;武田家的軍隊動起來的話,全日本都會為之震動。」

織田信長很幸運,在立於必敗之地時靠畫圈圈咒死了對手,撿回一條命然後繼續到處徵(撿)戰(漏)成為一代雄主。

武田的神話結束了,織田的時代開始了。

相關焦點

  • 他靠流放老爹起家 曾把織田信長打得屁滾尿流
    當時信濃內部紛爭不斷,原本的信濃守護小笠原家統治不穩,諏訪家、木曾家和村上家都虎視眈眈,幾大家族為了搶地盤打得不可開交。雖然諏訪家的家督諏訪賴重娶了信玄的妹妹,信玄又娶了諏訪賴重的女兒,還生了長子信賴,(呃,這輩分有點兒亂)兩家有秦晉之好,但是武田信玄是什麼人吶!
  • 織田信長性子急躁,家臣信盛拖延被流放,豐臣秀吉卻安然無恙?
    摘要:織田信長性子急躁,家臣信盛拖延被流放,豐臣秀吉卻安然無恙?眾所周知,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織田信長是位性格急躁的主君,他對於任何事情都是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因此,他對家臣同樣緊迫地要求他們完成交付的任務,對於拖延的家臣毫不留情。不過,同樣是拖延完成任務,為何家臣佐久間信盛被流放,豐臣秀吉卻安然無恙?
  • 安土桃山時代,原來你是這樣的織田信長
    在中國,明朝經歷了正德早逝、嘉靖無為、萬曆怠政,資本主義開始在江南地區悄悄發芽,讀書人紛紛拜倒在王陽明心學理論之下,慢慢引導人們走向解放,北方的後金悄悄崛起,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叫做努爾哈赤的少年帶著十三幅盔甲起兵,攪得大明王朝天翻地覆,後來他的子孫入主中原,建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在歐洲,英法斷斷續續的百年戰爭即將結束,英國大破橫行大海百年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取得海上霸權,法國在歐洲大陸上打得德意志諸邦惶惶不可終日
  • 看似無敵的信長包圍網,並非滴水不漏,看織田信長如何破局
    而被包圍的目標織田信長,也並非孤立無援,他的鐵哥們德川家康分攤了包圍網的部分壓力,幫助織田信長撕破包圍網。武田信玄即使再強大無比,但誰叫他的死敵鄰居——「越後之龍」上杉謙信死盯著他不放。這個打了一輩子都幹不掉的對手沒處理好,怎麼上洛?而北條氏康可以看著武田信玄把自家親戚今川氏真打敗都不出兵,這樣的利己主義者怎麼可能千裡迢迢派兵參戰。
  • 「尾張的大傻子」到「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的「開掛」人生
    ,那些於亂世之中起家的梟雄之輩多半早早就鋒芒畢露,年少時期身邊就聚集了一大批追隨者,而日本同時期的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更是如此。織田信長老爹意外早死,身為嫡長子的織田信長順理成章的成了新的家督,為了不讓織田信長帶領織田家走向滅亡,織田信長的兄弟叔伯,發動了不止一次的叛亂,可惜最終都失敗了,值得一提的是,日後統一日本的德川家康從小就一直在織田家做質子。
  • 看似無敵的信長包圍網,並非滴水不漏,看織田信長如何破局
    而被包圍的目標織田信長,也並非孤立無援,他的鐵哥們德川家康分攤了包圍網的部分壓力,幫助織田信長撕破包圍網。武田信玄即使再強大無比,但誰叫他的死敵鄰居——「越後之龍」上杉謙信死盯著他不放。這個打了一輩子都幹不掉的對手沒處理好,怎麼上洛?而北條氏康可以看著武田信玄把自家親戚今川氏真打敗都不出兵,這樣的利己主義者怎麼可能千裡迢迢派兵參戰。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去年12月,從名古屋入境日本,首先想到了織田信長。織田信長,出生於尾張國的那古野城(現名古屋市)。從這裡他一步步走向全日本,並留下了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合稱「日本戰國三傑」。另兩人相比織田信長的光芒萬丈,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 織田信長為什麼那麼受歡迎?那是你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厲害!
    本能寺之變前,織田信長統一天下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出意外的話,在幾年之內日本將重歸一統。然而,在這個時候織田信長卻遺憾地在本能寺喪命,著實可惜,無論怎麼看,織田信長都是日本難得的一代英主。  長宗我部家因為與織田家關係惡化,即將遭到討伐,本能寺之變前夕,織田家的四國討伐軍團剛剛成立,正準備攻打四國。不過長宗我部元親在這時寫信給明智的家臣齋藤利三,表示「我方會按照信長公的要求放棄阿波國一宮城,但是希望保留海部城與大西城,作為防衛土佐的屏障。」  此前信長曾要求長宗我部退出四國各地,只保留土佐與阿波南部,被長宗我部元親拒絕。
  • 日本戰國時期10大名將,第一織田信長,第二武田信玄
    1、織田信長: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大將,可以說沒有之一,而且無論在日本國內還是國外,他都是最受人喜愛和尊敬的歷史人物。2、武田信玄:武田信玄被稱為日本戰國時代第一兵法家,而且心狠手辣,他流放自己的父親從而奪取權力。
  • 織田信長是傻瓜?與齋藤歸蝶新婚之日他還在樹上掏鳥窩
    相反,他天天帶著一幫熊孩子到處玩嗨,什麼下河抓魚啊,上樹掏鳥窩啊等等。他還經常幹一些壞事,讓當地的百姓十分討厭他們這個城主。而經常跟著信長玩的那些熊孩子卻十分喜歡信長。十五歲的織田信長,在當年的日本已經舉行過成年禮了,但別人依舊叫他吉法師。前面我們也都說過,吉法師是他的乳名,這不是在諷刺信長嘛。
  • 相較德川家康,為什麼織田信長那麼受歡迎呢?
    長宗我部家因為與織田家關係惡化,即將遭到討伐,本能寺之變前夕,織田家的四國討伐軍團剛剛成立,正準備攻打四國。不過長宗我部元親在這時寫信給明智的家臣齋藤利三,表示「我方會按照信長公的要求放棄阿波國一宮城,但是希望保留海部城與大西城,作為防衛土佐的屏障。」  此前信長曾要求長宗我部退出四國各地,只保留土佐與阿波南部,被長宗我部元親拒絕。
  • 織田信長(1)——尾張大傻瓜
    日本天文三年(公元1534年),尾張三奉行之一的織田信秀迎來了自己的嫡長子,他將這個孩子取名為吉法師,元服後取名信長,而這個孩子,在未來五十年內,將會徹底改變日本的格局。現在讓我們聊聊信長含著的金湯匙,作為嫡長子,家族的繼承者,有必要知道關於三奉行是個什麼概念,簡單來說,如果說織田家是尾張的皇帝,那麼織田信秀就是外封的王,手上有實權,但是需要侍奉居住在皇城(清州城)的本家。仗著「王世子」的這個身份,信長童年階段過得有恃無恐,對於上層社會必須學習的禮儀他不學,對於成為一家之主的文明教養他沒有。
  • 他娶了日本戰國第一美女,背叛織田信長之後被製成酒杯
    淺井長政是淺井家第二代家督淺井久政的兒子,淺井久政武力軟弱,被六角家打得慘敗,無奈臣服。淺井長政在成年之時,獲得了六角家家督六角義賢的偏諱,初名淺井賢政。在父親的安排下,淺井賢政娶了六角家臣女兒為正室。淺井家實際上成為了六角家的附庸。
  • 【霓虹國專欄】從尾張的大傻瓜到第六天魔王 ——織田信長
    作為日本戰國時代的一代霸主,織田信長的一生波瀾壯闊,他總是能在逆境當中迸發出新的活力,最後卻在不幸中隕落。青少年時期的他被稱為"尾張的大傻瓜"(織田信長青少年時期總是奇裝異服,為人處事與常人大相逕庭,從而被人稱為尾張的大傻瓜),但在父親信秀去世之後,卻以雷霆手段統一了尾張一國、並兩次挫敗其弟信行的反叛。
  • 做人,不能太織田信長
    它的國主,叫織田信長。織田信長是個很奇怪的人,總愛搞一荒誕不經的事情,令人費解。比如在父親的葬禮上,他閒得沒事,往祭壇裡投擲香灰;比如打仗前,就像鬼魂附體一般,手舞足蹈蹦來跳去,嘴裡還唧唧噥噥。意思是,兄弟們啊,咱不能被人欺負啊,要死磕啊,咱們是一家人吶……但是,不得不說,信長是個有才幹的人。
  • 統一事業的開創者織田信長——正德寺會見
    1553年(天文22年),織田信長繼任織田家之主的地位不過兩年光景。[1]尾張以北的美濃國之主齋藤道三捎來訊息,想在富田的正德寺(今愛知縣一宮市、聖德寺遺蹟)會見織田信長。齋藤道三以一介賣油商的微賤之身,在美濃內亂之中誅殺重臣,流放守護,於十年前做了美濃國主。[2]向來心狠手辣,能謀善戰,人稱「美濃蝮蛇」,是有名的厲害人物。
  • 織田信長是傻瓜?與齋藤歸蝶新婚之日他還在樹上掏鳥窩
    相反,他天天帶著一幫熊孩子到處玩嗨,什麼下河抓魚啊,上樹掏鳥窩啊等等。他還經常幹一些壞事,讓當地的百姓十分討厭他們這個城主。而經常跟著信長玩的那些熊孩子卻十分喜歡信長。十五歲的織田信長,在當年的日本已經舉行過成年禮了,但別人依舊叫他吉法師。前面我們也都說過,吉法師是他的乳名,這不是在諷刺信長嘛。
  • 織田信長的妻子濃姬怎麼死的?
    1549年時,嫁給織田信長做正室。由於她從美濃嫁來,後來她被通稱為濃姬,也被稱為鷺山殿。由於母親小見之方本姓明智,因此有說法指出她與明智光秀是表兄妹的關係,但這個說法只是部份學者的推測,並沒有實據。  雖然她是戰國大名織田信長的正室,但是在歷史上卻幾乎不見關於她的相關事跡記載。
  • 日本戰國時期10大名將,第一織田信長,第二武田信玄
    1、織田信長: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大將,可以說沒有之一,而且無論在日本國內還是國外,他都是最受人喜愛和尊敬的歷史人物。2、武田信玄:武田信玄被稱為日本戰國時代第一兵法家,而且心狠手辣,他流放自己的父親從而奪取權力。
  • 德川家康殺繼承人,全是織田信長的錯?信長:怎麼又怪我?
    綜合織田家及德川家的記錄來看,德川信康試圖謀反確有其事,唯一的分歧在於到底有沒有出現織田信長下令處死信康之事。從織田家的各種記錄顯示,信長並非愛管閒事的人,沒人求上門,他一般不會插手麾下及盟友之事。就連寫信大罵秀吉是禿鼠一事,也是因為寧寧寫信「投訴」,信長才大罵秀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