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唐代梨園盛況 梨園遺址博物館近日建成開放

2021-01-18 東方網
  位於臨潼華清池內的梨園遺址博物館近日建成開放。該館建於唐華清宮梨園遺址之上,佔地面積1千餘平方米,為全國首座梨園文化專題博物館。

  梨園遺址博物館陳列由小湯遺址、梨園模型、梨園文物、梨園樂舞、梨園鼻祖等五部分組成,展出了梨園遺址出土的85件珍貴文物及15幅樂舞壁畫,同時較為完整地保護並展出了專供梨園弟子沐浴的「小湯」遺址。展覽通過翔實的文物資料,生動再現了唐代梨園盛況,為研究唐代文化和梨園發展提供了實物依據。

  唐華清宮梨園始建於開元11年(公元723年),坐落於華清宮津陽門內,為封閉式院落建築,是唐明皇與楊貴妃教習梨園弟子演練歌舞的地方,也是目前全國惟一發掘出土的梨園遺址。唐代梨園文化是中國古代音樂舞蹈發展的裡程碑,華清宮梨園遺址是梨園文化的發祥地。目前,海內外眾多梨園弟子紛紛前往梨園遺址博物館尋根祭祖,探尋梨園藝術之源。

相關焦點

  • 唐代梨園遺址被垃圾堆滿 遺址村被「垃圾圍城」
    唐代梨園遺址垃圾隨意堆放 本報記者 沙莎 攝  漢長安城遺址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又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為了保護這片遺址,人們一直做著努力。然而,保護之下還有垃圾成片,遺址之上還有「遺忘」,就在遺址區緊鄰二環一片約400畝的垃圾堆放場地,赫然挑戰著人們對遺址的想像。  36平方公裡,漢長安城就是一座沉睡的城市。  初春的一場大雪,讓漢長安城遺址仿佛有了穿越歷史的力量。
  • 武漢地鐵建成梨園綜合體開放試運營
    中新網·湖北武漢地鐵建成梨園綜合體開放試運營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29日 17:22 來源:中新網湖北今日熱點:仙桃市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主任王軍娥被雙開未來5年 湖北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力爭超
  • 李隆基開元盛世時開設的梨園,對後代梨園產生的影響
    705年前後,在皇家禁苑中,有與棗園、桑園、桃園、櫻桃園並存的一個梨樹園,人們叫它梨園。在這些果樹園裡,設有離宮別殿、酒亭球場等,是專供帝後、皇戚、貴臣宴飲遊樂的場所。後來,李隆基大力倡導,要在梨園裡教育培養藝人。梨園就由一個單純的果木園圃,成了唐代宮廷練習歌舞戲曲的地方了。
  • 這裡是臨潼 |往事越千年,梨園故事是首百聽不厭的歌……
    您啊就跟著臨潼君一起聽聽這唐代梨園的故事……「梨園」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舊唐書·中宗本紀》一書中,如今,離梨園初建已過千年,千年固然漫長,但是這千年對梨園來講,早已變成了一面折射輝煌的鏡子,從這裡,戲曲發揚光大,從這裡,「梨園」成了中國戲曲的代名詞。看一眼梨園,我們仿佛穿越回了那個氣勢恢宏的盛唐。
  • 為什麼把戲劇界稱為梨園行?
    說到京劇總會與梨園掛上鉤最有名的戲班叫「梨園」戲劇演員被稱為「梨園子弟」藝術世家又被稱為「梨園世家」難道是因為他們喜歡吃梨嗎?以前真的是這麼想的但現在才發現原來不是「梨園」這個名稱原來大有來頭梨園最初真的是因為遍種梨樹而得名的。梨園是唐代皇家的一處苑囿林園,種滿了梨樹,園中設有離宮別殿、酒亭球場等,供皇帝宴飲遊樂。
  • 唐明皇是梨園的祖師爺嗎
    老北京前門外原有精忠廟,內有梨園行會修建的喜神殿,裡面就供奉著唐明皇。唐明皇與梨園 圖源網絡梨園,是古代對戲班子的別稱,它指唐代的皇家園林,與棗園、桑園、桃園、櫻桃園並稱,唐玄宗將培訓樂工的機構設在此地,安史之亂後,其中演員多流向民間。
  • 滕州旅遊必去之地,「劉村梨園」「蓮青山」
    昨天我們說到了微山湖溼地的美麗風景,這次我帶大家去的還是我家鄉滕州的另一個旅遊可以去的地方,它就是位於我滕州市柴胡店鎮劉村的梨園,梨園種植年代久遠,可追溯到明洪武3年(1370)年,由於梨園佔地面積廣被人叫做「萬畝梨園」梨園一出產「酥梨」而被大家廣泛知道,「劉村酥梨」還被認證為有機食品
  • 「文化辭典」梨園
    【文化辭典】梨園梁文俊梨園,原是唐代都城長安皇家禁園中與棗園、桑園、桃園、櫻桃園並存的一個果木園。後因唐玄宗李隆基在此教演藝術,梨園便與戲曲藝術產生了直接聯繫。《新唐書·禮樂志》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史傳李隆基是戲曲、音樂愛好者,他自己不僅愛聽、懂欣賞,還能唱上兩口,玩玩樂器,指揮排練。
  • 國慶假期齊歡樂,老城小梨園、老城博物館客流回暖
    老城小梨園位於天津市老城博物館內小梨園內時不時傳來觀眾們的歡聲笑語、陣陣掌聲,遊客們對小梨園的演出表示非常精彩,同時領略到了天津博大精深的曲藝文化,為假期旅行增添了一抹歡樂祥和的氣氛。老城小梨園所在的老城博物館
  • 梨園懷古——泰山梨園賞花遊
    驅車80公裡到了泰山腳下西南位置,漫山遍野的梨園,梨樹虯枝橫疏,梨花冰清玉潔,在微風中輕搖淺舞。山坡梨園中,偶有幾間簡陋的瓦房,住著看園的人家,我們在梨園呆了大半天也只看到幾個老人在收拾梨園。梨園裡的繪畫寫生、古箏彈奏為梨園增添了一份文化色彩,段先生的「梨花落硯」書法更是為梨園書院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3月25日冠縣中華第一梨園風景區迎來第十五屆梨園文化觀光周活動
    3月25日,久負盛名的冠縣中華第一梨園風景區迎來第十五屆梨園文化觀光周活動,在這特殊時期,萬畝梨園用花開盛景喜迎八方來客。阡陌連接的梨花,如皚皚白雪。微風吹過,淡香醉人。在這片梨花的海洋中,慕名而來的遊客徜徉其間,不停地拍照留影,感受著濃濃的春意和醉人的花香。
  • 花的海洋 永州藍山大洞梨園萬畝梨花開放(圖)
    (遊客在大洞梨園賞花。)(藍山大洞梨園萬畝梨花開放了。)  紅網藍山3月20日訊(通訊員 楊雄春)三月飛雪,梨花迎春。3月20日,伴隨著暖暖的春風,藍山大洞梨園萬畝梨花徐徐開放,白如雪,潤如玉,引來四面八方的遊客爭先遊園賞花,踏春郊遊。    「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麼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啊!」現代作家彭荊風曾在散文《驛路梨花》中這樣由衷地發出對梨花的讚嘆。藍山大洞的梨花以黃花梨為主,間以翠冠、清香等優質品種,花開五瓣,呈星形,素潔淡雅,花蕊微紅。梨花三月中旬開放,下旬花落,花期持續7-10天。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梨園春》新年戲曲晚會在京隆重上演
    中國真有戲,梨園又春風。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唱響河南精彩故事,禮讚祖國偉大變革,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廣播電視臺主辦、河南衛視承辦的「中國真有戲——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梨園春》新年戲曲晚會」於 2018年12月19日晚上19:30在北京天橋劇場隆重上演。
  • 古梨園開滿「旅遊花」
    當地農民採用「刮樹皮、塗泥巴、攀樹、撣花、高位嫁接」等栽植技術,歷經數百年的辛勤勞作,培育成蔚為壯觀的萬畝梨園。在上車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屬於自己的梨園,園子裡的有些梨樹樹齡已有兩三百年,樹身粗壯、樹冠高大、枝繁葉茂。圍繞園子的水路也是四通八達,溝渠裡流水潺潺,將上車村的梨園澆灌成綠蔭一片。
  • 大理世外梨園-茈碧湖
    從茈碧湖對岸眺望梨園村,看到的只是一片山窪裡的綠樹,看不出一點村落的痕跡。暮春時節,梨花競相開放,梨園與村莊相倚相偎,融為一體,滿樹潔白如銀的花朵裝點著遠處古老的宅院,花瓣撒滿房前屋後、村裡村外,整個小村莊被梨花填滿。
  • 梨園山莊農家樂
    梨園山莊農家樂環境優美和縣梨園山莊位於香泉鎮泉水村,獨山水庫邊,獨山腳下,山青水秀,風景獨特。梨園山莊建有生態經果林(梨、桃、桑、萄、莓、茶)種植區、水產養殖垂釣區和優美的園區景觀,是一家集餐飲服務、旅遊觀光、休閒度假、農事體驗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三星級鄉村農家樂。
  • 唐朝就建立音樂教坊,唐玄宗除了開創大唐盛世,還是梨園祖師爺
    梨園原來是皇帝在禁苑中種植果木園圃,內有涼亭、球場等以供遊玩。唐玄宗選了出身於音樂世家的子弟三百人,在梨園培育宮廷歌舞人員,學習內容以歌舞為主的教坊不同,梨園主要是以器樂演奏為主,大多是由男性擔任。 玄宗皇帝親自授課要求非常嚴格。在梨園學生們合奏的時候,只要音聽起來讓他一點點不舒服,學生們等著滾蛋,立即糾正!
  • 萬州江南新區梨園最新進展曝光
    梨園入口中央牌坊已建好 園區部分步行梯道建好 7月10日,記者在萬州江南新區梨園施工現場見到,入口景觀區的門庭中央牌坊已完成,步行梯道、園林景觀正在抓緊建設中。
  • 因為一個男人,中國「戲子」跟「梨園」有了關係,且至今都在延續
    梨園,泛指戲曲行,也可以以此來稱呼戲班。那些戲曲工作者,被時人稱作「梨園子弟」,那些世代從事戲曲演藝事業的家族,則被叫做「梨園世家」。《新唐書》記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
  • 金色什川 百年梨園
    世界第一古梨園,地處黃河沿岸的皋蘭縣什川鎮,歷史悠久,氣候溼潤,素有「隴上小江南」之稱。什川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栽植梨樹,梨園面積3939畝,園中樹齡百年以上古梨樹 9423 株,樹齡達 300 年以上的有 2000多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