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廈門4月19日電 記者項開來在廈門市五緣灣前哨鹽場徵地過程中,廈門市至業評估有限公司提供虛假評估、出具虛假證明,致使政府在徵地拆遷中多支付補償款1335萬元。日前這起案件被查處。這是新刑法施行以來,福建省首個中介機構因出具虛假證明獲罪的案例。
至業評估案件是廈門市重拳打擊中介違法行為的典型案例之一,涉案黨政幹部4人均被開除黨籍,追究刑事責任。廈門市工商局在2008年查處了21起中介違規行為,涉案金額達11.75萬元,共處罰沒款4.758萬元。
目前廈門全市有27類共2005個市場中介組織、13632名市場中介從業人員納入行業主管部門監管。為實現標本兼治,廈門市分步驟對2878家中介機構進行清理整頓,至今已經實現了會計師事務所、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工程造價諮詢及房地產交易經紀等四個重點行業1162家中介機構的「四分開」工作;其餘的1716家中介組織將於今年5月底前全部完成分開工作。
制定出臺《廈門市市場中介機構管理辦法》,廈門市創新了中介機構執業備案、行業自律、獎懲機制、責任追究等制度。相關負責人表示,管理辦法有效解決了幾個難題:一是實行備案制度,便於掌握中介機構的基本情況,解決職能部門監管缺位問題;二是強化行業自律,便於行業管理,解決中介行業無序競爭問題;三是推行獎懲機制,扶持誠信者做大做強,讓失信者處處受制,解決中介市場良莠不分、誠信缺失問題;四是落實問責制,對行政監管部門失職、信息披露不及時等行為由紀檢監察部門予以追究,解決了職能部門監管不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