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中華眾志成城,齊心協力, 3月13號全國新增僅為11例,而同一天,韓國新增剛好10倍,110例。
疫情下全球經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韓國首爾南九老市場,是一個傳統的綜合性大市場,每個國家都會有類似唐人街,中國人聚集區等。 在韓國首爾的大林,九老剛好是最大的中國人聚集區之一。所以整個市場裡的中國食品店也尤其多,中餐廳也非常多。 而這個每天人員流動量很大的市場旁邊,就是韓國高麗大學九老醫院,一所有確診者訪問過的醫院。 而首爾13號的新增也剛好是13人。 在這種疫情還在籠罩的氛圍下, 南九老市場又是怎樣的情境呢?事實上,妥妥的幾家歡喜幾家愁!
韓國首爾南九老市場支路
上圖是13號南九老市場的一條幾乎無人問津的支路。 不像國內因為疫情而各種居家隔離,反正是韓國並沒有相關的休業的要求,沒有確診者出現就不會關門,即便附近有確診者,只要不是同一個建築,也會影響甚微。 所以九老區作為首爾感染非常嚴重的一個區域,最大的傳統市場是營業,並且可以看到,每一個店鋪都是開門的。
雖然很多觀光景區和外國人來訪比較多的地方可能會出現前所未有的清淨,但是首爾的南九老市場並沒有。 所謂的幾家歡喜幾家愁, 這些服裝店的老闆,應該是憂愁的吧, 疫情使得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變得可有可無,相比較之下, 偌大的市場如此情景我也是之前幾年未曾見過,人來人往總是比肩接踵的局面。雖然今天是周五,但是服裝路確實是門可羅雀!
有憂愁就有歡喜, 菜市場的人來人往,就相對要熱鬧的多了。
南九老市場的東宴門
這是從南九老市場的東宴門拍的,正門應該算是在西門,還有南門。相對來說,東宴門進去後的主路,人還是蠻多的,只是從前眼前的這個地方也是人來人往, 根本看不見路的程度。 這是一個平日裡都是爺爺奶奶,周末年輕人和孩子們也很多的市場,平時熱鬧,周末擁擠那種。 周五的今天這種情景,從外看有一點點休息日的味道。
蔬菜海鮮肉食之類的在很多家庭都是生活必需品,所以食品為主的市場主路人還是很多的。 特別是蔬菜區域,人非常之多。 為了方便,我找了一個人比較少的位置拍了照片。 在這條大路上,上上個周還看不到幾個戴口罩的, 而且,初期主動帶著口罩的,大都是中國人。 如今來來往往,偶爾遇到幾個不戴口罩的,竟然還是賣家。 而忙著採購生計用品的人們, 都戴上了口罩。 我本以為她們會不以為然到底,終究還是口罩戴上了。韓國最近的新聞不斷的提醒,也算是在現實生活中見效了。
韓國的物價一直要比中國的物價高很多, 但是,部分產品尤其是這種大型的綜合性傳統市場, 價格也會非常的合適。再加上這邊的中國人比較多, 要比超市的價格合適很多,比純韓國人居住區也要合適很多。 雞蛋最便宜的一盒30個,只要24元人民幣。一盤牛肉腱子肉,也只要60人民幣,大概有一斤多。這邊的草莓我覺得價格很合適, 30元可以買三大盒,或者一小筐。 其實我經常光顧的是下面這家,我一般稱呼畫畫家, 雖然店鋪很小, 但是一根西葫蘆6元, 一捆韭菜12元, 一紮大蔥6元錢。 在物價高昂的首爾這簡直太美好了。 而且,卡通圖案畫的特別可愛,買菜的心情就很好。 疫情對韓國的蔬菜物價上漲影響並沒有體現出來。 反而是覺得很多東西今年格外便宜。之前我一度吃不起大蔥 ,兩三根 15元~25元,今年一捆有10根才6元錢,也是非常美好了。
「畫畫家」蔬菜店
其實上周的韓國,在輿論裡的確是水深火熱,但是在市場裡,尤其是蔬菜水果市場,並沒有感受到這種衝擊。 疫情對很多中餐館的影響其實反而比較大。韓國人很多還是繼續聚餐聚會,部分人已經很慎重,甚至是父母住院,都禁止子女探病。但是中國人是相當注意,中餐館的客戶以中國人居多,所以突然之間就顯得尤其冷清。
隨著中國的局勢日趨好轉,希望韓國也儘快好轉,畢竟,菜市場作為生活必需品總是會被需求。但是餐廳和各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商戶的衝擊,已經很大了。13號的金浦機場甚至出現了0起飛,0降落。 當全球新增為0,當全球確診隔離為0 ,希望我們一起歡喜,沒有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