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的最高成就:整個宇宙都是佛的壇城 ——萬福之源(法不孤起,必...

2021-01-06 騰訊網

密宗的最高成就:整個宇宙都是佛的壇城

——萬福之源(法不孤起,必仗緣生)之二

(此乃歷史文章)

佛陀與歷代祖師,都是開示學人「歇卻狂心,不從他覓;依他作解,塞自悟門。」正如佛經所說:「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

難怪禪宗宗旨是「即心即佛、是心作佛」;淨土宗三經中的《觀無量壽經》之宗要,亦是實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中國古代的大藝術家趙子昂,特別擅長畫馬。他畫出八駿圖(形態不一的八匹馬)之前,曾想畫出一匹打滾的馬。

他便讓人牽一匹馬在自己周圍打滾,他本人也時時揣摩馬的動作及當時的心態。

因此,他行也是打滾的馬,住也是打滾的馬,坐也是打滾的馬,臥也是打滾的馬……

一次,他在床上模仿馬打滾,把自己當成一匹真馬,馬頭如何用力、四支馬蹄如何用勁、馬身如何打滾等。

他正在出神入化地打滾時,他的夫人開門喊他吃飯,竟見一匹馬在她的睡床上打滾,不禁大叫……

趙子昂被吵醒後,方知自己模仿駿馬打滾,心念專一而變成了馬。他原本是佛門居士,略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如今現量親證「是心作馬、是心是馬」的真諦。

他因此下決心此生不再畫馬,改畫佛像。

歷史上,蓮花生大士、瑪爾巴、密勒日巴、熱羅扎瓦等大師,精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密意,而即身證得人人可見的佛菩薩色身廣度有情。

所以,佛見人都是佛,善良人見人都是好人,騙子見人都是騙子,婊子見人都是色鬼……

捫心自問:我自己「是心作佛?」還是「是心作鬼?」

具足神通的那位川僧告訴我:「你一定要徹底放下世間的求不得苦,一心一意欣求涅槃。

「要證聖道第一義諦(即涅槃),必須先證得禪定,最低要證得未到地定才有力量起觀(定中思維我空、法空的妙理,方有可能契入一念妄想頓歇,徹見自心本來清淨無物、圓滿光明、寸絲不掛、輕安自在、無雲晴空、光明寂照);若毫無定力,則止不能止、觀不能觀。你一定要證到第四禪,那時你可以隨自己心願向任何佛、菩薩求法求印證。

「你只須進入色界第四禪後,僅僅作念觀想,諸佛菩薩即會現前——你可以祈求觀音菩薩幫你消災;亦可祈求文殊菩薩為你灌頂傳法;亦可向彌勒菩薩學習《瑜伽師地論》……

「當然啦!亦可請求財寶天王開示你獲得財富的障礙在哪裡,你如何消業修福才能得富貴……要成就禪定,有兩種修法:一是傳統修法——依戒發定、持戒修定,而成就四禪八定;二是依《金剛經》中『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在日用(日常生活)中觀照一切萬物的暫時存在,都是待緣而有、相依相待、眾緣所生,緣散則滅,其性本空,皆是因緣有而畢竟空。從而如如不動(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時節因緣成熟時,剎那成就四禪八定。」

最令人振奮地是:當年,唐老為我一個人獨授金剛心法時,當講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時,我於剎那間放下一切——真是「聖諦亦不為!」一切身、口、意行(造作),頓覺不值半分錢;一切外求、外馳的心頓息;一切貪、瞋、痴、慢、疑等,猶如大便,令人嘔吐!頓覺身心安泰、輕安自在、光明朗照、寧靜安詳;至此方知什麼叫「不與萬法為侶」之真意;頓覺一切有為法的造作,全是小兒的積木遊戲。

至此方真正地體味出什麼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當時,我一聽之下妄念盡消,既沒有過去的一絲痕跡,也沒有未來的半分影像,更沒有凡聖等思想意識,僅僅是輕安、清明、清淨、安詳。一切能緣之心和所緣之境一時滅而不生;一切文字相、名字相、心緣相、分別相等,猶如夢境,夢醒則當體即空:「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原來就是這麼回事(當下這一念就是自性清淨心、就是諸佛法身)。

難怪六祖惠能大師、聽五祖弘忍大師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一念相應,豁然大悟,一口氣暢言五個何期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諸佛菩薩與眾生的區別,原來竟在當下這一念心上面的悟與迷。因為同樣一件事物,能夠使人死,也能夠使人活;它可以是流轉生死的根本,也可以是寂滅涅槃的根本——即在同樣一件事物上的迷與悟而已。

難怪二祖慧可找不到當下這一念心的實體,而被初祖達摩祖師印心、安心。

事實上,真心無相、妄心無體;妄心既無實體,我們當下這一念妄心,就是真如本體、就是佛的清淨法身!

離開當下這一念妄心,到哪裡去求佛、找佛、拜佛、見佛?!要你斷什麼妄念?你在分別什麼?

體妄即真,一真一切真!離妄無真、離真無妄,真妄一體不二,真妄同源。

眾生迷,則全真即妄;諸佛悟,則全妄即真。迷則一切都是痛苦煩惱;悟則處處皆為涅槃寂滅!

永嘉大師早都告訴我們:「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意謂無明的實性就是無有實體——即見到了佛性;我們此身亦虛妄不實,不過是五蘊的暫時緣合而已——此身就是法身。

《華嚴經》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妄無實體,以真為體;於真如上不生虛妄分別,當下即見佛(法身),見佛即當下呈現自性清淨心。

唐朝時,新羅國(即現在的朝鮮)的一位大師叫元曉,他年輕時,曾不辭千辛萬苦,步行來中國向唐代玄奘大師學習唯識宗的教義及修行方法。

一天晚上,元曉大師一行走得筋疲力盡,只得在荒郊野外露宿。當時,他們渴得要命,幾個人便摸索著找水喝。

由於天黑,他們很難見到附近的情況,只能用手、用腳探找。他們終於找到了一點點水(一個小水窩),便盡情飲用,而且那水還從地中汩汩流出。

他們覺得十分甘甜,好像從未喝過如此清涼、甘甜、可口的妙水,感到十分舒服、解渴。喝飽之後,他們美美地睡了一覺。

次日,他們醒來後,竟發現他們昨晚喝的水,居然是從一個死人的棺材縫中流出來的。

他們立刻噁心嘔吐,吐得天昏地暗、頭昏腦脹、周身酥軟……

剎那間,元曉大師如夢初醒、豁然大悟:「原來『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竟是這樣!」

他當下現量親證:「心裡有妄想、分別、執著,一切痛苦、煩惱就起來了;心裡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則寂靜安詳,法住法位。」

於是,他決定不去中國向玄奘法師求學了,立刻返回新羅(朝鮮),依自己此時的所悟(諸法所生,唯心所現;若無妄想、分別、執著,則當下涅槃寂靜)去專修。

他後來學有所成,成為朝鮮唯識宗的創始人。

正如《維摩詰所說經》云:「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行文至此,上根利智者一定會剎那契入!此刻,一切語言文字,皆成了擦屁股紙!!!

於2009年10月10日

附幻獅王關於《密宗的最高成就:整個宇宙都是佛的壇城》的評論:

《少女一句謾罵「禿頭驢」,引發年輕僧人聞偈證果》一文,真實地再現了佛陀時代,人性純樸及普遍性的大根器,聞佛說偈,當下證果。

寧瑪派當代智者慈誠羅珠堪布,雖然沒有傳授大圓滿灌頂的資歷(他說自晉美彭措法王去世後,已沒人具大圓滿灌頂資歷);但作為講經說法的高僧大德,卻是絕對一流水平。

他寫的《十二緣起完全停止,是在成佛的時候一文,是佛教解脫道,及菩提道的空性解脫基礎;若不實修實證「緣起性空」的緣起法,極難徹證空性而解脫。

在密宗,尤其是無上密的生、圓二次第證悟後,大成就者眼所見的一切萬事萬物等萬法,不再停留在表面現象,不再執著於「實有」、「頑空」的「邊見」;而是直接透過現象看本質,直透萬法的法性本空及明覺。

輪迴眾生見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汙染的、痛苦的、生滅的五濁惡世;而大成就者五根所觸的此世界,是清淨無染、常樂我淨、不生不滅的諸佛淨土。

為您對「緣起性空」有所契入時,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所嗅所嘗、所觸所思等,無不是如夢如幻的空性覺受,不會再妄生貪嗔排拒的分別心了。如此,朋友,您已位列肉身菩薩的聖階了,祝福您!

大家今天見了年輕和尚聞偈證果;我今天上傳的幾年前寫的文章中,有多少佛身佛心密意啊!哪個不是我們「見解脫」的無上妙法?

尤其是趙子昂畫馬,哪個真正的修行者、信仰者,甚至於沒有任何信仰的網友,不能從中現量體悟人生及宇宙的真理實相呢?!

附幻獅王關於《生死自在》評論:

中國禪宗,出現了燦如繁星般的無數大成就者、大解脫者,生死自在,無拘無束,何其瀟灑!

我們襄陽鹿門寺側的龐居士一家,光耀千古!

今天,特向大家感恩半年來的無偽善舉:自從微信公眾平臺開通「讚賞」功能的半年以來,認識的多年學生及朋友,不認識的眾網友們,一直堅持每天給我打賞,令我活了五十多年來,第一次沒有了內心的掙扎及尋覓;可是從今天開始,蘋果公司的調整,讓微信公眾平臺被迫關閉了「讚賞」功能。

當我接到這個通知時,第一反應就是巴楚仁波切那首震撼人心的福報偈語: 藉由福德的力量所實現的目標, 將如陽光般不依附於任何事物; 藉由辛苦的努力所實現的目標, 將如油燈般要仰賴於眾多因緣。 我若具足福力,僅僅只需做一件小事,依然輕鬆愉快的財富圓滿;我若無福消受,既使累斷脊骨、耗盡心力,也照樣吃了上頓沒下頓。

一切隨緣吧!

相關焦點

  • 勝樂金剛壇城
    壇城,是佛教文化中最吸引人的精華部分,理解了「壇城」,其他的佛教知識就會迎刃而解。通過虔誠地觀想,藏傳佛教密乘修行者往往可以從中得到本尊的加持,獲得滌蕩身心的純淨力量。藏密的很多重大的儀式,往往都是用彩沙壇城或用唐卡壇城或用立體壇城來舉場開道的。
  • 藏傳佛教壇城圖集,過目增福!
    因此,聚集佛菩薩的聖像於一壇,或描繪諸尊於一處者,都可以稱之為曼荼羅。 在古代印度,原指國家的領土和祭祀的祭壇。但是現在一般而言,是指將佛菩薩等尊像,或種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方式加以配列的圖樣。 壇城源於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其眷屬聚集的道場。
  • 【末法辨證】密宗雙修法於佛法修為境界之誤
    因為少花時間和精力可以得大受益,特別是「即身成佛」理念的誘惑與誤導,其實根本上就是世人的貪慾所致。淨土總體來說修法似乎簡單易方便切入,迎合了世人去繁就簡的業性。密宗有很多方便世道劣根機緣的類似法術的如財神法、祛病法、長壽法、頗哇法(遷識往生)、雙修法等,更迎合世道人性慾望,更易成就末世業性相感的機緣。
  • 十二生肖本命佛之:密宗大日如來佛
    大日如來,梵音名號Maha^vairocana,是佛教密宗至高無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階層的佛,為佛教密宗所尊奉最高神明。密宗所有佛和菩薩皆自大日如來所出,在金剛界和胎藏界的兩部曼荼羅中,大日如來都是居於中央位置,他統率著全部佛和菩薩,他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大日如來依梵音可譯成毗盧遮那佛,「如來」即是「佛」的意思。大日如來名稱出現在公元七世紀善無畏三藏翻譯的《大日經》裡。「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萬物,能利養世間一切生物,大日之光為不生不滅。「大日」之意勝於太陽。
  • 《小乘》《大乘》《大乘密宗》修行的成就果位
    所謂的解脫,就是指脫離輪迴的大苦海,獲得阿羅漢,菩薩,圓滿成佛的任何一種成就果位,因為這些修行獲得解脫的成就者們,都已經能夠自在地超越六道輪迴的束縛,再也不必被動地真實遭受一切痛苦煩惱的困擾。4.阿羅漢果,也稱為殺賊,應供,不生,一切思惑斷盡,是聲聞乘的最高果位,由於斷盡三界的一切見,思二惑,所以稱為殺賊(煩惱賊),應受人天的供養,所以,也稱應供,一世的果報盡,就永入涅槃,不再來三界投生,所以稱為不生。獲得阿羅漢果位,雖然脫離六道輪迴的束縛,但是,並不是究竟的成就,以後,還要發菩提心進入大乘的修持軌道。
  • 藏傳佛教壇城圖集,過目增福!
    因此,聚集佛菩薩的聖像於一壇,或描繪諸尊於一處者,都可以稱之為曼荼羅。 在古代印度,原指國家的領土和祭祀的祭壇。但是現在一般而言,是指將佛菩薩等尊像,或種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方式加以配列的圖樣。 壇城源於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其眷屬聚集的道場。
  • 讓修行人難以料想的特徵-密宗的虹身成就和飛身
    很多人都知道密宗是即身成佛法門;同樣很多人也知道大圓滿的虹身成就,這不是一種傳說,而是有根有據的事實。在大圓滿的歷史上,曾經湧現過很多這樣的事例,前幾年也出現過這樣的成就者。  我想很多人都應該看過——整個人的身體,包括頭髮、指甲都全部化為虹光,從而使有血有肉的身體超越於凡夫肉眼的視線範疇——這是密宗特有的證悟成果,是顯宗修行人難以料想的特徵。
  • 震撼心靈的美|藏傳佛教壇城圖集
    因此,聚集佛菩薩的聖像於一壇,或描繪諸尊於一處者,都可以稱之為曼荼羅。但是現在一般而言,是指將佛菩薩等尊像,或種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方式加以配列的圖樣。 壇城源於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其眷屬聚集的道場。古代印度密宗修習「密法」時為防止「魔眾」侵入,修密法時就在修法場地修築起一個圓形或者方形的土壇,在土壇上修法,安請邀請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親臨作證,並在土壇上繪出他們的圖像,於此以祭供。
  • 略談密宗的見解和修法
    榮森班智達講過,雖然在小乘經典裡,也有釋迦牟尼佛如何發心、成佛,以及諸多菩薩如何修行、成道、度化眾生的記載,但因為缺少相應的方法,所以小乘行者無法成就諸佛菩薩的果位。      同樣,雖然顯宗也談到了世界的本來清淨,卻無法令八地以下的修行者親身感受到這種境界。但是,因為密宗有更直截了當的、生起次第的修法。
  • 密宗不神秘!絢麗的曼荼羅,奧妙的佛界宇宙!
    本是密宗法師做法事時,為防魔眾侵入而築起的圓形或方形的土臺。後來引申為設壇以供佛菩薩聚集的場所,即道場或壇場。密宗用它來象徵宇宙結構的本源,可看做佛教理想中的極樂世界。由於曼荼羅是真理之表徵,猶如圓輪一般圓滿無缺,故又稱之為「圓輪具足」。它們的形式大都是十字軸線對稱,方圓相間,四向設門,中心為圓輪,輪中按「井」字分隔為九個空間。
  • 密宗非常適合現代人
    密宗學得比較好的人,在剛剛開始的時候,雖然他的眼、耳、鼻、舌還是能感覺到不清淨的現象,但在他的意識中,卻並沒有不清淨的觀念,因為他知道一切都是本來清淨的。密宗生起次第的修法,就是專門針對這一目的而修的。藉助於生起次第的修法,首先不需要等那麼久,其次凡夫也可以修成,當修到最高境界以後,就能看到周圍全都是佛的現象,沒有任何不清淨的現象。
  • 沒想到密宗還分4種,他們都是如何修行的,都有什麼樣的規矩
    密宗弟子修行的規矩在藏密中被稱作「儀軌」。儀軌,即威儀的軌範。密宗有各種儀軌,其中修法儀軌為重要儀軌之一。東密儀軌比藏密儀軌複雜,但藏密儀軌也不簡單。顯宗弟子有行、住、坐、臥四種威儀,藏密行者除此四種威儀之外,還需觀想自身時刻都成為本尊的威儀。修法儀軌等於歷代祖師及前人修持成就的足跡,後學應踏著這些足跡前進,才能不走錯方向,達到即身成佛的目標。整個密宗法系,有作密、行密、瑜伽密、無上瑜伽密四種區別,因此,就修持儀軌而言,也有此四種儀軌。
  • 密宗金剛界的五方佛介紹
    五方佛源於「本初佛」,他們不是獨立存在而是對「佛」的概念的抽象表述,即密宗金剛界密法「五佛轉智說」。金剛界曼陀羅,分為佛部、金剛部、寶部、蓮花部、羯磨部等五部,各以五佛為部主。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五方的概念,即把東、西、南、北加上中央合稱為五方﹔與五方相配的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了五方,自然就有了統治和管理五方的五方之神。
  • 原來密宗修本尊法前需要學習這些:淺談密宗中的「行」和「瑜珈」
    了解藏傳佛教密宗的朋友知道,密宗修的是本尊法,在修習本尊法前是需要經歷和學習「侍」、「行」和「瑜伽」三部分的。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行」和「瑜伽」兩個部分。「侍」之後是「行」。「行」就是我們要將佛菩薩的道場觀全部觀想出來。
  • 曼荼羅壇城,不是佛弟子能恭請嗎?
    曼荼羅又稱為壇城,曼荼羅藝術是公元8世紀時隨著藏傳密宗一同傳入中國的,其圖形無論是在氣魄規模上,還是在取材、形象的刻畫上,表現力之高超,想像力之豐富都令人驚嘆。在大部分非佛弟子的現代人眼中,密宗佛像壇城造型之美,遠比其宗教意義的體現更有意義,其美觀別致的裝飾作用也是非佛弟子選擇恭請密宗佛像壇城的一個主要原因。
  • 《密宗》:藏密的秘密修持之法
    就具體而言,人們如果依法修習「三密加持」,即修行者手結印契(特定的手勢和坐法,即身密),口誦本尊真言(咒語,即語密),心觀本尊神(佛),就能使自己的身、語、意「三業」清淨,與本尊佛的身、語、意相應,即身成佛。這在整個佛教中是一種速成法,對廣大修行者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因為這種密法使修行者不須經累世修行,即可「佛身圓滿」,而達到「即身成佛」的最高境界。
  • 密宗佛像中地位最高的,竟然是這尊佛
    大日如來是法身如來,為密宗佛像中的最高本尊,密宗的最高之佛,故又稱密教始祖佛德卻能遍照周遍一切,佛光不生不滅,恆古長存,範圍惠及十方法界,故稱之為&34;。,象徵著我們的自性菩提,是我們的自性佛, 進而可演化出種種相。
  • 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薩迦寺舉行普巴金剛法會
    僧侶們進行了誦持普巴金剛儀軌、表演普巴金剛神舞、製作彩沙普巴金剛壇城、朝拜奔波山等宗教儀軌,供養神靈,祛邪送祟,祈願世界和平、利樂眾生。薩迦寺普巴金剛法會起源於公元8世紀的蓮花生時代,每年藏曆七月初八至七月二十三之間都要舉行,是該寺最重要的法事活動之一。該法會也稱「夏季大法會」。2014年的法會自9月1日開始。
  • 大日如來壇城
    其意義就世俗象徵性壇城而言,即對於所依本尊無量宮殿中心做周圍圍繞,或者對於能依主尊,眾多聖尊圍繞。壇城作為象徵宇宙世界結構的本源,是變化多樣的本尊神及眷屬眾神居住處的模型縮影。壇城就外相而言:象徵密續本尊安住的宮殿;內在含義是:此宮殿正中央的本尊,就是我們清淨的佛性。對修行者而言,壇城代表整個修證的過程──基、道、果。每個細節及圖案,涵蓋了從凡夫到證悟成佛的整個修行次第。
  • 這才是確保佛教徒成就的真正的無敵金剛法
    (莫知尊者合掌恭敬而白羌佛提問的中文翻譯:首先弟子莫知頂禮南無始祖報身佛佛陀師父!弟子今天在這裡想求佛陀師父說法。我知道佛陀師父經常在說法的時候都流露出對西藏密宗有不好的看法,但是在我的貧乏的知識裡面,藏密裡面有很多的法,而且根據我的理解,密續部裡的金剛法是最高的,十大金剛法,是統率整個佛法取得成就的核心和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