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金剛界的五方佛介紹

2021-03-01 寧瑪派旺加上師

五方佛源於「本初佛」,他們不是獨立存在而是對「佛」的概念的抽象表述,即密宗金剛界密法「五佛轉智說」。金剛界曼陀羅,分為佛部、金剛部、寶部、蓮花部、羯磨部等五部,各以五佛為部主。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五方的概念,即把東、西、南、北加上中央合稱為五方﹔與五方相配的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了五方,自然就有了統治和管理五方的五方之神。

戰國時代,遠古的五帝被附會為五方之帝,他們的佐臣則是五方神。而佛教在宇宙空間概念上提出三千大千世界的觀念,認為宇宙在空間上無量無邊,在時間上是無始無終,在方位上提出五方世界,五方世界各有一佛主管,即為五方佛,又稱五智佛、五智如來。

我國的嵩山地處中嶽(屬土),其它四方分別為東嶽的泰山(屬木)、西嶽的華山(屬金)、南嶽的衡山(屬火)、北嶽的恆山(屬水)。五嶽既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相配,又暗合佛教中的五方布局格式。

五方佛是密宗修行的主尊,象徵的五種智慧中以法界體性智最重要,只有大日如來才具有這樣的智慧。根據唐不空所譯《菩提心論》記載,大日如來為教化眾生之方便,化現為五佛,並轉識所生其餘四智:

中央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代表法界體性智;

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金剛不動如來),代表大圓鏡智;

南方歡喜世界寶生佛(寶相佛),代表平等性智;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代表妙觀察智;

北方蓮花世界不空成就佛(微妙聲佛),代表成所作智。

此五尊佛代表中、南、東、西、北正方。其中東、南、西、北四萬的佛又稱作「四方四佛」。他們同樣都穿戴完整的八珍寶十三種莊嚴,安坐在蓮花月墊之上。

五方五佛是佛教密宗最高級別的五尊神祗分別是:

中央毗盧遮那佛即釋迦牟尼法身大日如來佛祖,兩旁依次為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南方歡喜世界寶生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成就佛,合稱五方佛,也叫五智如來。

有了五方佛,便有了「五佛冠」。密教中的「大日如來」、「金剛薩埵」、「虛空藏菩薩」等造像,頭上都戴「五佛冠」,冠中有五化佛,以示五智功德。

佛門中還有一種「毗盧帽」,帽上有「毗盧遮那佛」的小像。每逢農曆七月十五日僧眾舉辦盂蘭盆法會時,首座僧要裝扮成「毗盧遮那佛」,頭戴「毗盧帽」領僧眾誦經施食。

中央大日如來

毗盧遮那佛,為梵語VairOcana的音譯,意為"遍一切處"、"光明遍照"。由於毗盧佛智慧之光遍照一切處,能使三幹大幹世界永放光明,能開發眾生之善根,成辦世間和出世間之事業,因此又得"大日如來"的尊號。依《大日經疏》卷一記載,大日如來的名稱有三種意義:
大日如來是法界智慧的代表,可去除各種煩惱、止息各種災難,又可增長定力和智慧及種種福德,能使世界和平、人民安樂、風調雨順,並得諸佛菩薩之庇護。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身處在五方佛的中央,是五方佛的主尊,也稱之為中尊,在他身坐的中央部位稱之為佛部,顏色的分配是白色,中央佛部所掌管的功能,尊稱為「法界體性智」,這個法界體性智的特色,正好與白色相匹配,那是人類世界之中無法體會的特質。

東方不動佛

東方不動如來,梵語為Aksokhya,音譯阿憴,意為"不嗔恚"。是初期大乘經典中主持東方淨土的佛陀。阿憴佛在因地時,受大日如來的開示而萌發"對眾生不起嗔恚"的誓願,經過累劫的修行,終於在東方的阿比羅提(妙喜)世界七寶樹下成佛,佛剎名為"善快"。由於他的願力所感,這一佛剎中沒有三惡道,大地平正柔軟,一切人都行善事,環境極其殊勝。依《大寶積經》所說,往生妙喜世界的因緣多種,但是最根本的因緣則是"應學不動如來往昔行菩薩行,發弘誓心願生其國"。釋尊時代著名的維摩詰居士就是從阿憴佛的妙喜世界轉生此土的。因阿憴佛的妙喜世界轉生,故能使人們生活快樂,身體清淨,內心安靜祥和。阿憴佛(不動如來)坐在東方的位置,他所掌管的是金剛部,顏色的分配是藍色,從唐卡的各類金剛的特色,表現出來金剛部所管轄的,是處理人類的災難和醫療方面的功能,因此擁有息災和醫療的特色。

南方寶生佛

寶生佛,梵語Ratnaketu的意譯,在一些顯教經典裡又稱作"南方寶幢佛"或"南方寶相佛"。因其"從寶光幢笑之四金剛菩薩司一切之財寶"故名。他象徵大日如來的平等性智,代表一切諸佛的廣大福德,能加持眾生成就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大寶福德,圓滿無上正覺是密教的重要膜拜對象。密教經典《守護經》記載說,寶生佛左手持衣角當心,右手仰掌,象徵寶生佛"滿足眾生所求"的本願。因此寶生佛不僅能生出一切菩提心寶,也能生出一切眾寶,濟助眾生的貧苦,圓滿世間與出世間的福德資糧。寶生佛(寶生如來)坐在南方的位置,所掌管的是寶部,顏色的分配是金黃色!所謂寶部的特色,是人類的財富、權力和壽命等等福報所在地。

西方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梵語Amitaba,意譯為無量光或無量壽佛,乃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在中國漢地佛教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觀世音與大勢至兩大菩薩為脅侍,在極樂世界教化眾生,接引有情。阿彌陀佛悲願廣大,慈心深切,而其念佛法門,又簡單易行,因此,歸依者極為眾多,故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之說。阿彌陀佛成就光明無量之願,其威神最為第一,能使一切眾生愉悅歡喜,面貌莊嚴,身意柔軟,而生善心,無復苦惱,延年益壽,命終之後皆得解脫。阿彌陀佛是坐在西方,他所掌管的是蓮花部,分配的顏色是紅珊瑚色,而蓮花部的特色,是管理人類的情緒,他們經常使用的是悲心和慈心,其中以觀音菩薩的大悲心是最為聞名。

北方不空成就佛

不空成就佛,梵語Amogha-sidhi的意譯。在五方佛中,此佛的方位在北方,代表大日如來的成所作智,所以也象徵能以大慈的方便,成就一切如來事業及眾生事業。據密教所傳,此佛的印契為施無畏印,即左手執衣角,右手舒掌,豎起五指,掌心向外。這一印相象徵這位佛拔濟有情與所作成辦的功德。依佛經所載,修行者在此佛的加持下,能成就諸佛事及有情事,也能成辦自利利他之行,遠離煩惱,成就事業。不空成就佛坐在北方,他所掌管的是羯磨部或者稱之為事業部,分配的顏色是綠色或者是黑色,而事業部掌握的是人類事業的成就,和運氣的好壞,唐卡之中以綠色為代表的有綠度母、綠財神等。

相關焦點

  • 「五方佛」在佛教密宗裡代表什麼意思?
    一是三論宗,二是瑜伽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今天咱們就來講講這密宗中的「五方佛」,提到「五方佛」那就得說說密宗了。
  • 「五方佛」在佛教密宗裡代表什麼意思?
    一是三論宗,二是瑜伽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今天咱們就來講講這密宗中的「五方佛」,提到「五方佛」那就得說說密宗了。
  • 五方佛:大日如來、寶生如來、不空成就如來、不動如來
    在佛學的文化傳承中,五方佛主要指的是:一、中央大日如來,是密宗金剛界五方如來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體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大日如來的佛土是第一佛土,此佛土名色究竟淨土。所謂五方佛,是指密教中以大日如來為主尊的五尊佛。其中,大日如來身白色,位於中夾;網身青色,位於東方;寶生佛身黃色,位於南方;彌花售身紅色,位於西方;不空成就佛身綠色,位於北方。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至高無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階層的佛,為佛教密宗所尊奉之最高神明。
  • 匠師界-陳志其玉雕作品五方佛
    黃加綠三彩翡翠五方佛,此作品出自於陳志其玉雕大師之手。作者以五方佛為題材,把中,東,西,南,北這五方佛雕刻在了這塊黃加綠的三彩玉石上,雕工精湛,每一線條的雕刻力度都把握得非常精準、流暢,有層次感,再通過磨砂加亮光拋光,使作品的觀賞性再一次的得到升華。五方佛,又稱五智佛、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
  • 大話如來之五方佛
    「五方佛」,又稱"五智佛"、「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 五方佛:大日如來、寶生如來、不空成就如來、不動如來
    在佛學的文化傳承中,五方佛主要指的是:一、中央大日如來,是密宗金剛界五方如來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體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大日如來的佛土是第一佛土,此佛土名色究竟淨土。所謂五方佛,是指密教中以大日如來為主尊的五尊佛。其中,大日如來身白色,位於中夾;網身青色,位於東方;寶生佛身黃色,位於南方;彌花售身紅色,位於西方;不空成就佛身綠色,位於北方。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至高無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階層的佛,為佛教密宗所尊奉之最高神明。
  • 密宗五方佛介紹
  • 匠師界-陳志其玉雕作品五方佛
    黃加綠三彩翡翠五方佛,此作品出自於陳志其玉雕大師之手。作者以五方佛為題材,把中,東,西,南,北這五方佛雕刻在了這塊黃加綠的三彩玉石上,雕工精湛,每一線條的雕刻力度都把握得非常精準、流暢,有層次感,再通過磨砂加亮光拋光,使作品的觀賞性再一次的得到升華。五方佛,又稱五智佛、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
  • 佛學知識:大同華嚴寺的五方佛,座次對嗎
    五方佛,又名五智如來。為金剛界五智所成的五如來。五智,本是如來一生所具的福智,為引攝眾生,從本體出生四方四佛,而以法界體性智住於本位,成為中央大日如來。法界體性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就大同華嚴寺的五方如來佛(大殿五尊主像)來看,自右至左(由北至南)依次是: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那麼華嚴寺五方佛座次是否符合《華嚴經》的教義呢?下面首先介紹一下五方佛大日如來(灌頂部),又名毗盧遮那佛,是轉奄摩羅識為法界體性智所成。
  • 五方佛:大日如來、阿閦如來、寶生如來、阿彌陀如來、阿彌陀如來
    在佛教密宗裡,供奉的主尊佛是"五方佛"。密教以五智配於五佛,稱為五智如來。大日如來為教化眾生,將其自身具備的五智變化為五方五佛即:中央大日如來中央大日如來代表法界體性智:佛身顏色:白色,代表自性清淨,淨土名號:色究竟土,所轉煩惱:無明煩惱,所淨五蘊:色蘊,所成佛智:法界體性智。
  • 全方位了解五方佛之寶生佛!
    在一些顯宗經典中,祂又被稱作「南方寶幢佛」或「南方寶相佛」。由於顯宗經典對祂的記載很少,所以漢地的寺廟也較少供奉這尊佛。寶生佛是密宗崇奉的五方佛中的南方佛,為密宗金剛界五部之一的寶部部主。寶部又稱摩尼(即如意)部,象徵佛的福德無邊,如同摩尼寶藏。
  • 供奉密宗五方佛的南方寺廟,院內有大樹生長,卻1300年寸草不生
    佛教寺廟在我國的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但是佛教的分支非常多,因此每個佛教當中供奉的佛也並不相同。在南方似乎只有一座供奉密宗五方佛的寺廟,這座寺廟位於福建泉州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寺廟,在這座寺廟的院內有大樹生長,卻1300年寸草不生。
  • 佛學知識:大同華嚴寺的五方佛,座次對嗎
    五方佛,又名五智如來。為金剛界五智所成的五如來。五智,本是如來一生所具的福智,為引攝眾生,從本體出生四方四佛,而以法界體性智住於本位,成為中央大日如來。法界體性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就大同華嚴寺的五方如來佛(大殿五尊主像)來看,自右至左(由北至南)依次是: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那麼華嚴寺五方佛座次是否符合《華嚴經》的教義呢?下面首先介紹一下五方佛大日如來(灌頂部),又名毗盧遮那佛,是轉奄摩羅識為法界體性智所成。
  • 佛教: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中的根本佛?至高無上,能力強大
    在佛教的密宗中,有著諸多菩薩、天神以及佛,但是這些神靈都由一個至高無上的本尊佛所領導,這尊佛是大日如來。大日如來在佛教密宗有著非常高的地位,是其中地位最高的佛尊,也是佛教密宗中所信奉的最高神靈。無論是金剛界曼茶羅還是胎藏界曼茶羅中,大日如來都是處於最中央的地位,所有佛、天神、菩薩都由大日如來所出,所以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中的根本大佛,地位之高且無法動搖。大日如來,意為佛光普照的意思,也有意為無上榮耀還有光明照耀,在漢地可以意為毗盧遮那佛、毗盧舍那佛等等。這尊佛象徵著無上的真理,最為真摯的佛理。
  • 五方佛:大日如來、阿閦如來、寶生如來、阿彌陀如來、阿彌陀如來
    在佛教密宗裡,供奉的主尊佛是"五方佛"。密教以五智配於五佛,稱為五智如來。大日如來為教化眾生,將其自身具備的五智變化為五方五佛即:中央大日如來中央大日如來代表法界體性智:佛身顏色:白色,代表自性清淨,淨土名號:色究竟土,所轉煩惱:無明煩惱,所淨五蘊:色蘊,所成佛智:法界體性智。
  • 《中國密宗神》_佛學書店_華人佛教_鳳凰網
    主要著作還有《中國佛菩薩文化大典》、《紅樓夢大辭典·哲理宗教部分》、「馬書田說神」系列、「中國全神譜大系」(撰寫中)等。全部著作500萬字。《中國的神靈世界》被譯成德文、法文、英文等介紹到西方。本人業績被載入《世界名人錄》等。
  • 密教五方佛介紹
    五方佛源於「本初佛」,他們不是獨立存在而是對「佛」的概念的抽象表述,即密宗金剛界密法「五佛轉智說」。金剛界曼陀羅,分為佛部、金剛部、寶部、蓮花部、羯磨部等五部,各以五佛為部主。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五方的概念,即把東、西、南、北加上中央合稱為五方﹔與五方相配的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了五方,自然就有了統治和管理五方的五方之神。
  • 佛教中的本初佛是否就是宇宙中的第一尊佛呢?
    本初佛,音譯為阿提佛陀,意譯又作本初覺者、第一覺者、勝初佛。本初佛為宇宙中的第一尊佛。這種說法是一種方便說法,並不是宇宙中有了第一尊佛之後再出生其他的佛。印度後期密宗金剛乘,是以本初佛為諸法的本源,並認為五方佛都是本初佛所流出。但是在金剛乘諸派中,有人以本初佛為五方佛之一,也有認為普賢王如來、金剛薩埵、普賢菩薩或持金剛是本初佛。在《大日經》胎藏界毗盧遮那如來說:「我一切本初,號名世所依,說法無等比,本寂無有上。」金剛界大日如來則是依廣大普賢行,成就善願之意,所以名為普賢如來,又名普賢法身。
  • 五方佛一覽表,常拜五方佛多福祿智慧
    一些遼金時期的古剎大寺,在大雄寶殿或毗盧殿內供奉五佛或七佛為殿內主尊,如大同華嚴寺、泉州開元寺、北京法源寺都供奉密宗五方佛,而遼寧義縣奉國寺、山西交城玄中寺則供過去七佛。關於七佛的布置較為少見,這裡對於相對比較常見的五佛略加解釋。
  • 五方佛是什麼?五方佛是哪幾尊佛?
    毗盧遮那佛,位於五方佛的中央,代表法界體性智。毗盧遮那佛為梵語(VairOcana)的音譯,意為「遍一切處」、「光明遍照」。由於毗盧佛智慧之光遍照一切處,能使三千大千世界永放光明,能開發眾生之善根,成辦世間和出世間之事業,因此又得「大日如來」的尊號。毗盧遮那佛坐在有蓮花、月輪為墊,由八隻雪獅抬著的寶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