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過年啦
今年不如邊旅遊邊度過新年?
B姐最近發現一部寶藏美食紀錄片
《澳門食光》
看了就想去他們那過年!
都說澳門的風光在於最原始的風土民情
想要體驗澳門的特色風土
一定要到街巷裡走走
01
/
雅憩花園餐廳
這裡的招牌菜
是一道油香四溢的葡式烤乳豬
橄欖油、葡萄酒、胡蘿蔔等配料的醃漬
保證肉的鮮美味道
和層次分明的細膩油脂
經過師傅們精心烤制半小時
刷一層油再翻個面
肉香漸漸飄出來
刀工熟練的師傅
能切成均勻的肉排,鋪上綠色菜葉
油脂發亮的烤乳豬整齊的擺盤
讓人食指大動
肥的部分一口咬出肉汁
瘦肉部分香脆中帶著嫩,回味無窮
店裡的美食當然不止這一道菜
餐桌上總有那麼幾道
讓人印象深刻的菜餚
有時候遇上在海邊喝酒唱歌的店主
和他一起唱歌談天
一路相隨到店裡吃上一餐
偶然能吃到店主的拿手好菜——醉蝦
澳門的風情也許在這些一菜一湯中
盡能體會
02
/
石獅美食
大部分澳門美食在街頭巷尾裡
偶然光顧的小店
嘗到令人驚喜的好味道
但是有些美食是街巷藏不住的香氣
以豬骨煲聞名的夫妻店
兩人搭配著把美食和生意做得越來越好
店裡每天要採購300斤豬骨
熬製大約150份煲湯
一份味道鮮美的豬骨煲
需要耐心的熬製
老闆在後廚忙個不停
有時候還要研究出客人喜歡的味道
在1999年創造出來
招牌糯米酒豬骨煲
至今20年仍舊是老客的必點佳餚
03
/
表嫂美食
隱藏在小街巷裡的美食太多
這一鍋鮮香四溢的海鮮
也是澳門少不了的好味道
他們家的招牌味道就是
鮑魚蟹海鮮雞鍋
一份小鍋就有
四隻鮑魚、兩隻有膏的蟹
十多隻大蝦和大量的沙白蜆
一鍋上桌滿是驚喜
還有許多家常炒菜
更是食客們的意外之喜
年輕的夫妻經營著這家小店
每天都要去菜場買新鮮的海鮮
一天到晚忙活的停不下來
街坊鄰居看在眼裡吃的更加放心
新鮮就是海鮮的訣竅
04
/
肥仔文
年輕時胖乎乎的老闆經過20年的打磨
最終也變成了愛好養生的劉哥
而手打竹生面是他的養生之道
打好的面煮熟之後過冷水更加勁道
擺上雲吞和蝦籽
這道雲吞蝦籽撈麵才算完成了
但是小店只靠一道面
確實難以經營
劉哥這麼多年支撐下來
也得靠一些創新菜
椒鹽玉米幾乎是每桌必點的小吃
他們的招牌菜水蟹粥
更是有食客專門過來吃
大火半小時、中火半小時
再轉慢火一小時熬出來的粥
加水蟹、撒瑤柱
香氣飄呀,味道妙呀
這都是肥仔文能經歷20年的精髓
05
/
廣興號
以前專賣海味的陳老闆
後來開了這家專做海味的店
送去美國留學回來的小兒子
也用心的學著怎麼挑好的海味
做出好的菜餚
傳承父親這一輩的美味
海參香菇煲
就是這家的招牌味道
經過幾道工序處理乾淨的海參
做出來的煲都是熟客記憶中的好味道
而陳老闆想做的也就是這味道的傳承
如果這一輩無人接手
這個味道也就沒有了
而他們店裡的招牌小吃
就是這道香而不膩的花枝雞
撒上麵包糠
油炸至兩面金黃
隔壁的小孩都能饞哭了
好好吃飯每天喝湯
這都是陳老闆對熟客的惦記
06
/
勤記糖水
80年的老招牌
其實是街上的一個小推車
深秋的澳門已經有些涼意
最適合來一碗暖和胃
又甜而不膩的甜湯
每天現做的麻蓉餡料
由芝麻花生慢火炒香混合豬油製成
制好的餡料口感如流沙一樣
外皮口感粘糯軟滑
好幾十年做出來的大眾口味
大家都知道
07
/
九魚舫
全澳門唯一獲得「廚藝勳章」
和「旅遊貢獻勳章」的頂級大廚盧子成
就是這家店的主廚
想在澳門吃地道的葡萄牙菜
來這吃大白烚準沒錯
「烚」在粵語裡就是沸水煮肉
這道菜相當葡國版本的「東北亂燉」
用中國臘腸臘肉臘鴨和
雲南火腿、白蘿蔔
代替葡國的傳統配方
不同材料不同火候
掌握時機是做好菜的必要性
看看湯色,戳戳熟肉
就能知道這鍋菜行不行了
08
/
官景正宗葡國餐廳
由葡萄牙主廚改良過的現代葡菜
在澳門也是很受歡迎的菜式
耗時八小時的的醬汁
選取多汁細嫩的和牛
風乾36個月的火腿
這些才是最正宗的葡式煎牛排
做菜認真細緻的主廚
在創新上也很大膽
這些促使他的菜做得更好
餐廳更受歡迎
09
/
葡韻軒
老闆熱衷於做出食客家鄉的味道
許多菜式看過一遍就大膽的做
吃飯的時候也很喜歡互動
讓餐廳更有家庭的感覺
經典的葡式海鮮燴飯
與常吃到的西班牙海鮮燴飯口感不同
吃起來更加綿軟多汁
老闆以前是個警察
做事更加注重責任
但是現在做菜
更重要的是興趣
才能不斷做出好吃的菜餚
--今日話題--
澳門的美食不勝枚舉
想要了解更多好吃的
趕緊去看《澳門食光》吧~
你最喜歡哪道菜?
評論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