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今天去吃一家北京的百年老字號早餐店,增勝魁。通過之前的幾篇發文,看到許多網友的留言。 不少朋友都說,如今的北京老店,稍微有些年頭的,許多都大不如當年。
時代在不停的變化,這些老字號同樣也是。蘿蔔快了不洗泥,許多的店生意是越做越大,但口味卻變得越來越不如從前,甚至有的還瞎糊弄。出現這種情況,原因自然有很多,初創者或者其 後代肯定希望能一直傳承最初的味道。但在歲月中,保持始終如一,不是僅靠自己的一身熱血或初心就一定能保持下去。
增勝魁,一個三代傳承的老店。我們去看看如何。
百年三代傳承——增勝魁
增勝魁,就賣兩樣東西:糖油餅和豆腐腦。兩樣小吃賣了近百年,這真是讓我比較吃驚。小吃跟其他 生意不一樣,像搞房地產的,通常還涉及旅遊、酒店、商貿什麼亂七八糟的,但搞餐飲的,最好是有一個招牌的口味,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我覺得這句話在餐飲上再適合不過了,例如「肯德基」、「北京烤鴨」等等。能靠「一招」,就吃遍天的,得真是有東西。
來到北京,給人印象深刻的,還有「排隊」。吃個啥都得排隊,大家的口味都是這麼的一致,就愛往人多地兒湊。增勝魁這裡也是一樣,早上七點多,正是高峰期,隊伍都排到了大馬路上好幾米遠。
「增勝魁小吃」簡簡單單的牌匾,一個小門門,這就是增勝魁了。人是真多,門兒都進不去,真是讓人有些著急。
快排到我們時,我聽到前面有位大爺喊:「六個糖的,四個白的。」重點是這位大爺還端了個鍋,我的媽,我真是第一次見吃早餐來端個鍋盛回去的,看來是要給全家買,這真是有些「壯觀」……
終於排進去了,不大的小店內是熙熙攘攘,人挨人,接踵而至,生意真火!這感覺,讓人不免想起來 春運,得趕緊佔座兒。
「您吃什麼?」
「兩碗豆腐腦,兩個糖油餅。」
直接端上來,得了您吶。
店內一塊「金牌」上書:「三代傳承《增勝魁》,始創於1928年,糖油餅 豆腐腦,2014年頒發」,看來是那個食品認證協會的認證牌匾。始於1928,三代傳承,將近百年歷史。這三代人真厲害,就賣糖油餅和 豆腐腦了。嘗嘗……
用小勺挖一勺豆腐腦,豆腐腦彈性十足,有勁兒,不散,凝固比較好。滑溜溜白嫩嫩,放到嘴裡,品一下,「出溜」一聲,直接就下到胃裡了。非常的入味,豆腐腦裡有肉,是葷的。這個類似於河南這邊的早餐「兩摻」,用白豆腐腦和胡辣湯配在一起,有鹹有甜。廣東人肯定喝不了,因為我姐夫就是廣東人,第一次喝胡辣湯,自然難以接受,一口未嘗。看到「兩摻」,嘗了一口裡面的豆腐腦,還是覺得不行,就沒再繼續喝了。這增勝魁的豆腐腦,不能攪和,一攪就洩了,一攪這豆腐腦就散。再想吃成塊兒的口感就沒了。
糖油餅,一張油餅上深色的坑坑窪窪覆蓋一層,應該就是紅糖或者白糖。據說有的用紅糖,有的用白糖,其實傳統的應該用是白糖。咬一口下去,糖和油餅吃到一起,真的是不錯,來到北京,這是目前吃過最好吃的糖油餅,比糖火燒還好吃。
糖油餅一面是鹹的油餅,一面是甜的糖,甜鹹搭配,油餅韌勁兒十足。吃起來到嘴裡有脆的,有軟的,有鹹味有甜味,滿足你不同的口感和味蕾。這東西的味道,可就跟河南一帶的「兩摻」,有異曲同工之妙了。看來廣袤的中國大地上,不同地域的人,也有著相似的味道追求。
「嘎吱嘎吱」,吃著這油餅,喝著豆腐腦,真是太棒了。
寫在最後
豆腐腦三塊錢,糖油餅兩塊五,在北京這個價格,真是可以了。不少來買的,看起來像是附近的,大爺比較多,應該就是這家店的「忠實粉絲」了。
店怎麼樣,好不好吃,實不實惠,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話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