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2020-12-20 人民日報

  廣東,背靠南嶺,面朝南海,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出發地之一,長期以來得風氣之先。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這片熱土見證了中華民族追趕時代、邁向富強的壯闊歷程,也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改革創新、開拓新路的執政奇蹟。

  深圳經濟特區,就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開篇傑作。

  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後首次離京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就來到這裡,發出「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動員令。

  2018年10月,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這裡,號召「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努力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2020年10月,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來到這裡,出席慶祝大會並在潮汕地區考察調研,釋放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時代強音——

  「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南海之濱,又是春潮湧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彩演繹」

  「啊!中國!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

  10月14日上午,《春天的故事》那熟悉而深情的旋律在深圳前海國際會議中心奏響。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這裡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40年春風化雨,40年春華秋實。當年的蛇口開山炮聲猶然在耳,如今的深圳經濟特區生機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

  在近一個小時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回顧了40年來深圳經濟特區實現的歷史性跨越,總結了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寶貴經驗,對新時代深圳經濟特區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熱情洋溢的講話在全場激起一次次熱烈掌聲。

  會後,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詳細了解深圳40年來的滄桑巨變。

  展廳內,一個由深圳新老照片對比組成的「時空隧道」,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

  「1962年從香港看深圳·2020年從香港看深圳」「1982年從梧桐山遠眺深圳市區·2020年從梧桐山遠眺深圳市區」「1984年107國道南頭段·2020年深南大道」……

  「真是滄海桑田啊!」今昔對比,令總書記感慨萬千:「40多年前,我來深圳,去中英街,看到兩邊差距確實太大了,一邊是破爛木板房,一邊是帶空調的氣派小樓。當時就感覺到老百姓有著強烈的改變生活和命運的願望。」

  「時空隧道」盡頭的電子屏幕上,隨著年份的跳動,深圳同國內其他主要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對比的柱狀圖不斷變化,進一步詮釋了40年來鵬城的騰飛奇蹟。

  「深圳經濟總量位居亞洲城市第五位。剛看到這個排名時,我還不太相信,但認真查了一下,看到這些數據後,讓人不得不信。這就是改革開放的力量,下一步要再接再厲。」

  蓮花山上,秋風送爽。

  鄧小平同志銅像矗立在山頂平臺上,深情注視著腳下這片土地,健步向前的姿態激勵著人們繼續前行。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登上蓮花山,向鄧小平同志銅像敬獻花籃,並在不遠處親手種下一株高山榕。

  2020年10月1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這裡敬獻花籃,同大家一起向銅像三鞠躬,表達對鄧小平同志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

  站在山頂平臺上,習近平總書記俯瞰深圳全貌,眼前一座座摩天高樓拔地而起,勾畫出一道現代化大都市亮麗的天際線。正如總書記在慶祝大會上所說的:「深圳是改革開放後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

  「經過40年的發展,深圳還是一個年輕的城市,蓬勃向上、欣欣向榮。」習近平總書記對圍攏過來的市民群眾說,「黨中央賦予經濟特區新的內涵和使命。我們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我們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那時的深圳又將是另外一番景象。深圳發展到今天靠的是大家,深圳的未來還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8年前種下的那棵高山榕已是亭亭如蓋、枝繁葉茂,展現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走到樹下,深有感慨地說:「8年了,彈指一揮間啊。選的這個地方很好,樹冠能展開,樹長得也快。」

  「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潮州是世界最大陶瓷生產出口基地。10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考察了一家因瓷而興的電子元件生產企業——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展廳裡,多層陶瓷片式電容器、IC封裝劈刀、光纖連接器插芯、智慧型手機與可穿戴設備用陶瓷件等公司特色產品,展現著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長期以來自主創新的成果。

  「這些產品都是自主研發的嗎?市場佔有率怎麼樣?」習近平總書記拿起一塊陶瓷基板邊看邊問。

  企業負責人告訴總書記,公司成立50年來專注做一件事,就是堅持自主創新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目前90%以上的設備是自主研發,光通信連接器用陶瓷插芯佔全球市場用量75%以上,電阻器用陶瓷基體等多項主導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第一。

  測試分析室裡,科研人員們正在對材料進行納米級的微觀分析。聽說他們中有5名博士,其中2位還是「海歸」,總書記十分高興。

  「企業現在有多少工程師?」總書記問。

  「600多個,我們每年都在國內外招聘200多名學生進行培養。企業發展,關鍵是人才。」企業負責人回答。

  在生產車間,習近平總書記詳細了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上半年實現利潤5億多元。」企業負責人介紹說,「有高技術就有高質量,高質量帶動高效益,我們淨利潤在35%以上。」

  看著牆上「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標語,習近平總書記點點頭:「你們對這幾句話理解得很透。」

  看到總書記來了,企業員工們紛紛圍攏過來。

  「你們企業辦得不錯,在創新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習近平總書記停下腳步,「自主創新是我當前最重視的,也是黨中央最重視的事情。企業要發展,產業要升級,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都要靠自主創新。現在我們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難免遇到競爭和種種挑戰壓力,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歷史總是螺旋式地上升。過去我們的開放是『跟跑』,現在我們的開放是要『領跑』,這是更高水平的開放。」總書記接著說,「我們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希望大家深刻領會黨中央的戰略意圖,在大的戰略格局中找準選好自己的定位,為國家富強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各自的貢獻。」

  「愛這個城市,就要呵護好她、建設好她」

  潮州,自古有「嶺東首邑」之稱,三山環抱,韓江如帶,文脈連綿,底蘊深厚。

  千年古橋廣濟橋畔,廣濟樓巍然矗立,襟江控嶽,護邑鎮橋。10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考察古橋古城修復保護等情況。

  廣濟樓展廳內,刺繡、木雕、陶瓷、泥塑、手拉朱泥壺、麥稈剪貼畫……一件件潮州非遺作品美輪美奐、巧奪天工。

  「真精緻!」「這個要耗費不少心力和時間吧!」「潮州人不愧是做工夫的!」總書記連連稱讚。

  習近平總書記同現場幾位潮州非遺傳承人代表親切交流。

  潮州木雕傳承人金子松告訴總書記,自己從事木雕這一行已經47年了,現在有國家政策支持,希望把這門手藝繼續傳承下去。

  「現在市場情況怎麼樣?」總書記問。

  「大家生活條件好了,像新房裝修都喜歡用一些木雕,需求量很大,一些小件也很有市場。」金子松說。

  「這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東西,民間的福願都在上面。這種原創性的作品,有很深的文化內涵,一定是受歡迎的!」總書記肯定地說。

  見到總書記,70多歲的潮州繡娘康惠芳十分激動。

  「2015年,我參加了聯合國舉辦的一個展覽,被授予『文化大使』的稱號,為潮繡爭了光。」康惠芳動情地說,「沒有國家的強大,不可能有這樣的舞臺展示我們的民間技藝,衷心感謝國家對我們這些非遺傳承人的重視。」

  「你們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傳承人,這個『文化大使』當之無愧。感謝你們作出的貢獻!」總書記說。

  廣濟樓下,23座古牌坊連接起51條古街巷,商鋪林立,古色古香,傳統的潮州文化和熱鬧的商業氣息交融匯聚。

  見到總書記來了,古街一下子沸騰起來。「總書記好!」「總書記辛苦了!」歡呼聲此起彼伏。

  習近平總書記沿街步行,不時同商家、遊客親切交流:「乾鮮果賣得怎麼樣?」「你這個烤肉廣告做得好!」「海蠣煎,我在廈門也吃過,很好吃!」「牛肉丸10塊錢一份,挺實惠!」「我也愛喝工夫茶,可惜沒有那麼『閒工夫』啊!」……風趣的話語引來陣陣歡笑聲。

  大家告訴總書記,常態化疫情防控之後,生意逐漸恢復了,尤其是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假期,生意特別好。

  「1978年,我來過潮州,當時路不好走,從廣州到這裡坐車走了一天。今天再次來到這裡,看到潮州發展欣欣向榮、蒸蒸日上,感到很欣慰。」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家說,「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潮州有很多寶,潮繡、木雕、潮劇、工夫茶、潮州菜等,都很有特色,彌足珍貴,實屬難得。我們愛這個城市,就要呵護好她、建設好她。」

  廣濟樓上,遠眺煙波浩渺、筆鋒如畫的美好山水,總書記若有所思。

  潮州市的同志向總書記介紹當地的歷史典故:千百年來廣濟橋就「廣濟百粵之民」,但真正實現這個夙願、讓群眾安居樂業的是中國共產黨。潮州人民感謝黨,感謝新時代。

  「每個時代都要做出每個時代的事情來。做得好、做得壞,貢獻大、貢獻小,青史可鑑啊!共產黨人一定要為人民做好事。」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意味深長。

  「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奮鬥」

  沿著韓江而下,入海處就是汕頭市。這是近代中國最早開埠的港口之一,也是我國改革開放後最早建立的經濟特區之一。

  10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考察。

  走進開埠文化陳列館,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從160年前在西方列強炮火的威逼下被迫開埠,到40年前在改革開放春雷中創建經濟特區,一張張照片、一段段史料,記錄了汕頭的苦難與輝煌,也折射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曲折歷程。

  「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把我們的國門打開,當時我們是被動開放。改革開放40多年,我們取得如此輝煌成就,靠的是主動開放、全面開放。」鑑古知今,總書記十分感慨。

  潮汕地區是著名僑鄉,素有「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之說。當年設立汕頭經濟特區,一個重要考慮就是可以發揮華僑資源優勢。40年來,華僑在助推經濟特區發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汕頭市負責同志向總書記匯報了特區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及下一步的發展思路,提出要立足僑鄉、打好「僑」牌,加快發展、奮勇爭先的決心。

  「新時期如何打好『僑』牌,要深入調查研究、摸清實際情況,拿出能夠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舉措來,調動廣大華僑的積極性,引進先進技術和高水平產業。特別是要結合汕頭實際,搞清楚揚長避短要抓什麼,只要路子走對了,就要久久為功,就一定能出彩。」習近平總書記勉勵道。

  一紙「僑批」,一段海外僑胞的艱辛創業史。

  當年,大批潮汕人「過番出海」、打拼異鄉,將連帶家書和匯款憑證的「僑批」寄回國內,也留下了大量具有珍貴文獻價值的華僑家書。

  在僑批文物館,館長林慶熙向習近平總書記詳細介紹了寫批、寄批、送批、回批的具體流程,以及一封封「僑批」背後的感人故事。

  「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發展建設事業同大批心系桑梓、心繫祖國的華僑是分不開的。」總書記深受感動,「華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愛國愛鄉。他們在異鄉歷盡艱辛、艱苦創業,頑強地生存下來,站穩腳跟後,依然牽掛著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有一塊錢寄一塊錢,有十塊錢寄十塊錢。這就是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中國心。」

  開埠區街道上,擠滿了熱情的僑鄉市民,大家爭相向總書記問好,紛紛拿出手機拍下難忘的瞬間。

  站在街道中央,面對湧動的人群,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說:「我此行到廣東考察,來到潮汕,參加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就是要向海內外宣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將繼續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奮發有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鍥而不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父老鄉親們,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奮鬥!」

  (新華社記者張曉松、朱基釵,本報記者杜尚澤)

相關焦點

  • 新年評論丨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在祝福的鐘聲裡,在希望的晨曦中,我們一遍遍品味習近平主席發表的新年賀詞,感念將要「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不禁默念起那句哲語: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是的,剛剛過去的2020年,恰如冰封雪蓋的嚴冬,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都真切感受到了寒意。
  • 羅彬榮:爭做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的「接棒人」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並強調要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40年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來之不易,凝聚了無數先輩辛勤的汗水、奮進的足跡。
  • 中工網評:2021,用奮鬥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原標題:中工網評:2021,用奮鬥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習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指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詮釋了人間大愛,用眾志成城、堅忍不拔書寫了抗疫史詩。我們克服疫情影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
  • 用雜技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用雜技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雜技藝術周在深圳舉行手持「魔法棒」,倒數「三二一」,大屏幕中一隻金色大鵬展翅高飛,扶搖千裡。11月20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雜技藝術周開幕式暨精品雜技綜合晚會在深圳舉辦。
  • 為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支撐
    為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支撐 2020-10-26 1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蔣開儒:筆耕不輟續寫更多 「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中國夢》……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帶著不同時代的鮮明烙印,成為每個中國人記憶中不可磨滅的旋律。蔣開儒作為這些紅遍大江南北的歌詞的創作者,他寫的歌詞不僅緊貼時代脈搏,還以老百姓的視角歌頌祖國、歌頌黨,為深圳乃至全國的主旋律創作注入了一股「活水」。
  • 人民日報評論員: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論學習貫徹...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人民日報10月19日評論員文章: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四十載波瀾壯闊,新徵程催人奮進。
  • 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2021-01-05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工網評:2021,用奮鬥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改革開放創造了發展奇蹟,今後還要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既定步伐,增添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困難和不確定因素。過去的日子裡,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以奮鬥者的姿態,依靠奮鬥書寫了華麗篇章;未來的徵程中,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要以奮鬥者姿態,依靠奮鬥去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奮鬥永遠是每一個中國人不變的本色。(郭振綱)
  • 兩岸同胞將在新時代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新聞頁-臺海網] 兩岸同胞將在新時代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綜述
  • 在更高起點上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從此,春天的故事一次次續寫,一次比一次精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深圳起到了探路者、先行軍的重要作用,濃縮了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探索歷程和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推動了深圳發展。
  • 用雙手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我省幹部群眾紛紛表示,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啟之時,當繼續奮鬥,勇往直前,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用自己的雙手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只爭朝夕,全力以赴創新創造1月2日,元旦假期第二天,湖北長江電氣有限公司智能車間一片繁忙,工人們正加班加點裝配智能配電櫃。
  • 改革開放再出發,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深圳綜合改革試點...
    改革開放再出發,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傳遞出重大信號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經濟界面】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
  • 《續寫春天的故事》系列訪談今晚走進深圳光明
    《續寫春天的故事》系列訪談今晚走進深圳光明 2020-11-12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文化+」模式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華僑城集團榮膺「全國...
    原標題:以「文化+」模式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華僑城集團榮膺「全國文化企業30強」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17日訊 (深圳商報記者 董芳芳)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11月16日至20日在「雲上」舉辦,華僑城集團
  • 【地評線】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前進路上,讓我們一如既往保持發展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改革在新發展階段不斷打開新局面,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陳河兵 編輯:錢江
  • 改革開放再出發 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
    「在新起點上,經濟特區廣大幹部群眾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讓廣東廣大幹部群眾備受鼓舞。  南粵大地熱流奔湧,匯聚起磅礴的實幹力量。
  • 人民論壇網評|揚帆起航 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本文轉自【人民論壇網】;「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強調改革開放創造了發展奇蹟,今後還要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 元氣滿滿 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元」來有你》跨年直播與數十萬網友一道,講述了2020年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回顧了一個又一個溫情瞬間,親情、友情、愛情、鄉情常讓我們熱淚盈眶。「援」來有你,攜手共渡難關;「圓」來有你,見證奮鬥成就;「緣」來有你,傳遞人間真愛;「源」來有你,不忘來時初心。在年終歲末之時,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它告訴我們,2020,每個人都在努力向上,每個人都了不起!
  • 案例賞析:廣田集團牢記囑託,努力續寫春天的故事
    日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深圳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勉勵特區廣大幹部群眾,要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