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前11月重慶新增減稅降費近500億 民生領域佔比過半

2021-01-09 華龍網

本網原創報導:

重慶11個月新增減稅降費近500億 民生領域「佔大頭」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孫瓊英

重慶市稅務局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重慶新增減稅降費498.8億元。其中,2020年新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289.7億元,2019年年中出臺政策在2020年的翹尾新增減稅降費209.1萬元。

在新增減稅中,提供公共運輸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政策和支持復工復產湖北省外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從3%降為1%政策帶來的新增減稅佔減稅的一半以上。

「您的外賣到了!」2020年,用手機點外賣成為很多市民就餐的常態。位於沙坪垻「國際創客港」園區的重慶瑞恆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便是這樣一家與「美團」合作,以外賣餐飲派送服務為主的公司。自疫情發生以來,該公司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在做好外賣小哥疫情防控的同時,也降低了市民外出的次數。

「稅惠政策的大力扶持,不僅給了企業發展信心,更給了外賣小哥們更多的安全保障。」公司負責人張立新表示,2020年全年,公司共享受免徵增值稅45.7萬元。「減免的稅款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公司運營資金的壓力,節省下來的錢買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我們的外賣小哥安全了,客戶才安全!」張立新說。

2020年,國家先後出臺了7批28項稅費優惠政策,惠及各行各業,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

作為最後一批覆工復產的電影放映行業,也有「量身定製」的稅惠政策。2020年5月13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提供電影放映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文化事業建設費,對於電影行業企業2020年發生的虧損結轉由5年延長至8年。

2020年7月20日起,低風險地區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營業。此時,距離南坪協信商圈的金逸影城從開始停業已過去了5個多月。該影城每個月僅租金和物管費就高達60多萬元,資金壓力巨大。

「好在稅務工作人員及時向我們宣傳了各項稅收優惠政策,93萬多元的稅費減免減輕了我們的成本負擔,幫我們挺了過來。」金逸影城財務負責人王磊介紹,疫情發生後,公司堅持不裁員、不拖欠工資,為每一位員工提供了生活保障。2020年7-11月,金逸影城營業收入達400萬元,日均排片量達到23場次,日均觀影人數900人,不但「活過來」,更「火起來」了。同樣受益的還有重慶萬達國際電影城有限公司,2020年1-11月該公司享受電影放映服務免徵增值稅、免徵文化事業建設費、階段性減免社保費共計219.6萬元,負擔減輕了,公司復工復產的步子更快了。

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弱,但數量大,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戰場。重慶稅務精準落實各項稅惠政策,服務好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和持續發展。

湖北省外小規模納稅人減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新政策出臺後,重慶稅務系統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微信公眾號、網絡「雲課堂」、稅企聯絡群、上門走訪等線上線下渠道向全市中小企業宣傳政策,確保企業及時享受、足額享受。

重慶宏邁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市政園林工程設計施工、裝飾材料及建築材料銷售的小規模納稅人。「建築工程墊資較多,好在有國家的政策支持,資金壓力得以緩解,我們11個在建項目都享受了減免優惠。」企業負責人張東元表示。

「2020年我們享受了21.8萬元的增值稅減免,我們把少繳的稅款用來招用工人、改進設備組合,提高工作效率,下半年加足了馬力,總算沒延誤工期,可以如期趕上約定工程進度。」張東元表示,得益於減稅降費助力,2020年公司按期完成各項工程進度,工人的工資也順利發放,沒有拖欠。

重慶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程俊峰表示,稅務部門將持續跟進減稅降費政策執行情況,確保稅惠紅利落實到戶,加強後期監督檢查,提質增速,不斷優化納稅服務,為企業紓難解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三民活動|今年前11個月民生支出914億,減稅降費268億
    越是艱難越向前,青島市財政局克服困難,統籌配置資金、資產、資源,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為民生保障託底,為市場主體紓困,為區市基層減負,為經濟發展賦能。民生支出914億,用在百姓急需處財政收入越困難,越要把保障民生放在優先位置,把疫情對民生的影響降到最低。截至11月,全市民生支出914億元,佔到七成。
  • 國稅總局局長王軍: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人民日報 》記者 王觀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5045億元。具體看,累計新增減稅5414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9631億元(含新增非稅收入降費259億元)。在新增降費中,由稅務部門組織落實的達5129億元,佔53.25%。上半年減稅降費有何成效?
  • 濟南今年已新增減稅降費294.31億元
    聯合網訊 12月9日,記者從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以來,濟南實現新增減稅降費294.31億元。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2019年新增減稅降費233億元,2020年截至目前新增減稅降費294.31億元。
  • 減稅降費政策效果主要體現為「一降兩增三穩」
    11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從今年以來減稅降費的執行情況看,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措施直達市場主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的目標任務可預期完成,政策效果主要體現為「一降、兩增、三穩」。
  • 寧夏前三季度新增減稅降費99.9億元
    11月26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獲悉,隨著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的全面落實,前三季度寧夏累計為納稅人新增減負99.9億元,減負紅利加速變為市場活力。今年以來,寧夏財政部門圍繞「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目標,全面落實大規模減稅降費以及應對疫情防控國家出臺的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創新出臺地方政策措施,強化基層調研和檢查評估,確保減稅降費政策執行「不打折、不走樣」,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激發市場活力。
  • 減稅降費落地生根市場主體輕裝上陣 - 伊春
    減稅降費落地生根市場主體輕裝上陣 2020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截至10月末,涉及減免、緩徵各項稅費共計7.2億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按照省委深改委關於將減稅降費有關政策落實情況納入2020年度重點改革督察和市地經濟責任目標考核內容的總體要求,市財政局牽頭組織召開了減稅降費工作專題會議,明確市直各相關單位職責、分工,落實工作任務,建立減稅降費長效保障機制,增強了減稅降費工作合力。(二)加強政策宣傳,提高公眾知曉度和覆蓋面。
  • 國務院促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各地方政府要堅持過「緊日子」,嚴...
    每經記者:張鍾尹 每經編輯:陳旭10月1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今年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匯報,同時要求確保為企業減負擔、為發展增動能。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今年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狠抓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前8個月全國減稅降費1.5萬多億元,促進了企業減負、居民增收和就業增加,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對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做好「六穩」、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據測算,今年全年我國減稅降費總額將超過2萬億元。
  • 河北固安:減稅降費政策紅利從「紙上」落到「帳上」
    廊坊華夏新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在國家政策扶持下,稅收優惠給力、退稅到帳迅速、企業資金充足,真正做到了減稅降費政策紅利從「紙上」落到「帳上」。  固安稅務部門積極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推動減稅降費,確保各項優惠政策落實落細,最大程度釋放政策紅利,激發市場活力,為固安縣實體經濟保駕護航。此舉助力了一大批像華夏新城這樣的地方特色產業鏈條上的相關企業快速發展。
  • ...新增減稅降費額相當於去年全年財政收入的兩成多,相當於黃島區...
    通過減稅降費、「放水養魚」,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惠企惠民,成為對衝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舉措。來自青島市財政局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至10月,全市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68億元,其中,新增減稅103.4億元,減免企業社保費127.2億元,減免醫保費25.1億元,其他降費12.5億元。
  • 國家稅務總局成都高新區稅務局切實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助力企業發展
    原標題:國家稅務總局成都高新區稅務局切實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助力企業發展   為切實落實
  • 改善民生 重慶花了1.6萬億元
    12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財政局了解到,2016年,重慶財政支出為4002億元,2020年預計支出約4800億元,五年時間增長了20%,總量超過2萬億元,其中80%左右用在民生上。據了解,2016年到2019年,重慶財政收入分別為2228億元、2252億元、2266億元、2135億元。
  • 貴州落實減稅降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稅費負擔減下來,發展動能加...
    「今年以來,公司已享受到1000多萬元的減稅優惠,不僅減輕了生產經營成本,更為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11月21日,銅仁市海螺盤江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劉美周說。  提振信心 增強企業發展動力  「截至今年9月,我們公司實現產值5600多萬元,同比增長52.31%,這多虧國家減稅降費優惠政策支持。」貴州飛雲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師玉激動地說。  從2017年起,黨和國家連續出臺增值稅降稅率政策,特別今年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大大減輕了醫藥製造稅費負擔。今年1至9月,飛雲嶺藥業就獲得增值稅稅收優惠近50萬元。
  • 2020年1-11月新增減稅降費498.8億元 來瞧瞧重慶稅收營商環境有...
    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重慶新增減稅降費498.8億元,新增民營市場主體44.2萬戶,同比増長13%。這些創新,為企業和群眾帶來了哪些便利? 納稅人「獲得感」如何?對此,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辦稅方式不斷升級財行稅合併申報、「點即報」秒申報「一個入口一張表就搞定了,這辦稅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倍!」
  • 減稅降費268億元,為企業「留得青山」!青島交出減稅降費有力答卷
    通過減稅降費、「放水養魚」,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惠企惠民,成為對衝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舉措。來自青島市財政局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至10月,全市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68億元,其中,新增減稅103.4億元,減免企業社保費127.2億元,減免醫保費25.1億元,其他降費12.5億元。
  • 成本降幹勁足!農產品加工小微企業嘗到減稅降費的「甜蜜」
    地處長江以北、中原腹地的河南省長葛市,是我國最大的蜂產品加工基地和集散地,目前有蜂產品加工企業200多家,其中蜂蜜年加工量6000噸,位居全國出口前6位,蜂蠟年加工量佔全國總量的85%,蜂膠年加工量佔全國總量的80%,全年蜂產品實現銷售收入30多億元。今年以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落地,也讓甜蜜之鄉更加「甜蜜」。
  • 近2萬億元!剛剛國家宣布減稅降費 這4點讀懂它!
    來源:小白讀財經在3月5日的大會報告上,總理宣布將實施更大規模減稅,同時下降企業養老金費率!根據大會報告,2018年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2019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可見,2019年的減稅降費幅度非常之大。那麼我們如何來理解本次降稅降費呢?一、國家為什麼要減稅降費?
  • 寧波象山:減稅降費不停步 留抵退稅再提速
    據了解,收到減稅降費「大紅包」的銘匯科技是近年來該縣引進的重點項目之一,一期投入 2 億多元,今年年初正式投產,預計全年實現產值 1 億 元、銷售 7500萬元,明年產值將達到 2 億元。該公司實施全新的溫芯盒殼型鑄造工藝,成為國內鑄造行業領域工藝改革的引領者和實踐者。
  • 減稅降費政策疊加 地產企業收益大
    早報6月10日訊 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這些優惠政策也為地產企業帶來了明顯的降低稅負的效果。近日,青島市市北區稅務局走進萬科集團青島公司,請企業給算了一筆帳,僅增值稅改革等三項稅費就減負1782萬元。
  • 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為山西現代服務企業增效益添動力
    大規模減稅降費實施以來,我省的現代服務業呈現出了怎樣的變化?企業有何感受?在促進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上,減稅降費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我省稅務系統以及相關企業,就前三季度的現代服務業稅收數據做了分析,從中一窺山西服務業變化。
  • 北京去年個稅減免超764億
    減稅降費如同一個開關,啟動了實體經濟的循環:越來越多的新登記企業湧入,小微企業成長之路更加順暢,科技企業有了更多資金投入研發,「高精尖」逐漸成長為「新動能」,助推首都高質量發展。  為什麼要減稅降費?現在我們可以用結果去回答這個問題。2019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2.36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2%,實現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