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以「絲路情緣,『埃』上中山」為主題的第十四屆江津區中山古鎮「千米長宴」民俗文化活動在中山古鎮舉行。活動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5萬多名中外遊客和當地居民齊聚古鎮老街,共享當地特色的團年飯。
第十四屆江津區中山古鎮「千米長宴」民俗文化活動現場
據了解,「千米長宴」系中山古鎮傳統民俗,最早源於宋朝。每逢重大的民俗節日,在古鎮的商販、遊人、挑夫、力漢等因為離家較遠而暫時不能趕回家中,古鎮居民就沿街設宴,為他們免費提供吃住。由於古鎮街道長度超過千米,「千米長宴」由此得名。
中山古鎮千米長宴現場 賀奎 攝
「開宴囉!」在傳統的祭祀祈福儀式後,「千米長宴」正式開席。880多張席桌,1100多米長的老街香氣四溢,人聲喧譁。身著紅色對襟外套,光腳穿著草鞋的61歲老人楊光祥展現了他的絕活——「打盆上菜」。9份熱氣騰騰的菜餚盛放在了一個長約2米、寬約20釐米的木託盆裡,楊光祥頂在頭上,飛快地穿梭於席間,為大家上菜添飯,利落的身手贏得席間一片叫好。
中山古鎮千米長宴現場 吳剛 攝
當「最美小鎮」遇上「埃及文明」,一場傳統與現代、本土與異國的交融註定不同凡響、別具特色。上午10點,記者來到中山古鎮長宴路,琳琅滿目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產和美食誘人至極,中外仿真動植物標本展稀奇搶眼。待來不及品嘗完各種美食,「絲路情緣•『埃』上中山」文藝演出已拉開帷幕。非洲特色舞蹈《幸福的節奏》、《埃及肚皮舞》、《轉裙舞》讓觀眾大飽眼福,而來自中山的本土原創山歌《中山情歌》、《情定中山》等讓觀眾直呼「再來一遍」。西少林帶來的武術表演《武定乾坤》、歌舞《故事中山》、《四面山水》、雜技《水韻江津》等節目則盡展江津風土人情,讓人嘆為觀止。
古鎮當地的特色美食材
「去年,中山古鎮接待遊客1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5.617億元,同比增長10.3%和10.8%。」江津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啟動4A級景區創建工作,圍繞『文化+旅遊』對古鎮進行打造,著力整合『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嘗試『鄉村古莊園』旅遊形態建設。目前,中山下道口和四面山高速公路連接線已全線開通,進出古鎮將不再走「回頭路」。
光明融媒體記者 李宏
[責編:孫滿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