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旅途,往往從一張車票開始。
歌曲:野子 - 蘇運瑩
買了10號的高鐵,先到上海。從上海到拉薩硬座400多塊就可以。硬座還是可以買到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48小時的硬座,但我沒事,我熟悉那個環境和節奏,我從溫州到廣州36小時的硬座,後來42小時從上海到哈爾濱,我都坐過。
我的心開始澎湃起來了,就像歌裡唱的那樣「大風越狠,我心越蕩」。這是旅行之前的興奮,是聞到冒險的味道和對陌生環境帶來的期待。
每年國人旅行人數都逐年上升,或許骨子裡也是渴望一成不變的生活,能有所改變。
我背著一個大背包,還有個小挎包。小包裡是證件,護照和銀行卡,信用卡。起點站是在上海中心的上海站,我先在附近的便利店買了點乾糧和方便麵,大家都知道火車餐貴,而且最重要的還不好吃。我這是要坐48小時,怎麼也得買個5-6桶面。最後吃了份正新雞排,算是先回味一下了,之後怎麼也是不可能吃到普遍的小吃了。
走進車站,有特別的指示標誌把我引到了單獨的一個候車廳,這裡只有兩個簡易的檢票口,習慣了高鐵的我,還有點不自然。可能離開車的時間還有點早,於是我就坐在凳子上休息,順便觀察一下去拉薩的都是什麼樣的人。
剛開始右邊來了一個父親帶著一個孩子,也是滿身戶外裝備。應該是去體驗生活的,畢竟在課本裡讀過的,和親眼讓孩子看到,更來的直觀一些。我看過一篇報導,杭州有個爸爸帶著孩子去了俄羅斯,一路上體驗各種風土人情,後來孩子寫作文的時候,描寫的冬天比那些南方的孩子,更具體也更有畫面感。
後來又來了一個導遊,後面跟著幾個五六十的老人,一看就像是城市裡來的離休人員。聽口音像是杭州、寧波一帶的,還帶了燒酒,打算在車廂裡喝上一杯。另一個大媽一個勁在在問著導遊,幾點到呀,會不會高反呀,需要注意什麼呀。臥鋪能不能換到下鋪呀。臥鋪?當我聽到這裡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拉薩的臥鋪,早就被旅行社搶購一空了,根本沒有散客的份。
候車室裡人開始慢慢多起來了,多了許多裹頭巾的婦女和戴帽子的穆斯林。想來是因為經過甘肅、天水、西寧地區,那邊倒是生活著很多的回族群眾。我一直想去戈壁、沙灘看看,那種荒蕪大漠的感覺,很有金庸武俠中的異域風情。
離出發還有半小時,我站起來,向後走走,活動一下筋骨。發現後面的角落裡,兩個回族男人在鋪一塊小毯子。擺好方向,然後他們一臉肅穆,脫鞋,跪下開始祈禱。我意識到,這應該是5點了。
我曾經看過《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裡面以中國穆斯林為主角描寫了穆斯林的思想和觀念,書中新月的媽媽一直持守著這個功課,無論家裡發生什麼變化,都不會改變這個習慣。在他們一生中這種祈禱,每日要做五次。無論他的社會地位是什麼樣的,都必須完成這種宗教禮儀。所以某些國際機場,會為他們建造單獨的祈禱室,一開始我以為是基督教的,後來才知道是為穆斯林建的。
當然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穆斯林的功課,感覺他們很認真和虔誠的對待信仰這件事。而大多數中國人,是沒有信仰的,他們的價值觀是以金錢至上,這也成為社會評判一個人有沒有成功的標準。
可錢並不能讓人感到心安,也無法讓人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