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過專家的贗品製造者,名畫偽造大師,漢·凡·米格倫的傳奇!

2020-12-21 小談歷史說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騙子行業中一位登峰造極的人物,漢·凡·米格倫。一提起這個名字,肯定有不少朋友們會紛紛表示,這個人我熟啊!他不就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荷蘭人,外界稱呼他為「名畫偽造師」。

不錯,他的一生幾乎完全是以偽造名畫為生,但他的偽造和別的還有所不同。他的仿製技藝並不是去研究如何臨摹那些原畫,而是模仿原畫家的風格和技法,自己創造一副新的畫。這麼一來,這副新的畫,誰也沒見過,只能根據原畫家的繪畫風格來判斷是否為真跡,而這也是米格倫仿製的高明之處。

米格倫不僅自己仿製世界各種名畫,而且還能把它當作真畫給賣出去,可見他的仿製技藝有多高超。因此也有不少人這麼評價他,「藝術界的騙子,騙子界的藝術大師」。可是問題來了,米格倫究竟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得做到這般呢?這故事還需要從他小時候開始說起。

1889年,漢·凡·米格倫出生在荷蘭的一座小鎮。不過他的運氣還算不錯,出生家庭當時還算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再加上父母親友都是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因此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接觸了許多帶有宗教色彩的油畫,而他對繪畫的熱愛也是從這裡開始。

可是他的父親並不覺得學繪畫,長大之後會有出息,因而在米格倫的少年時期便被父親明令禁止不允許學繪畫。然而米格倫也是十分倔強,並沒有聽從父親的話,經常自己偷偷買顏料畫畫。父親看到他是那麼的執著,訓誡了幾次之後,也就聽之任之了。

之後到了高中時期,米格倫遇到了他藝術道路上的恩師,畫家巴特斯·科特林。不少朋友們可能有所耳聞,科特林自己本人對荷蘭黃金時代畫家維米爾的畫作情有獨鍾,花費了不少時間來研究他的風格和技巧。因此米格倫從恩師科特林這裡學得最多的就是有關於維米爾畫家的,也為他之後仿製維米爾畫作無人能分辨奠定了基礎。

米格倫的父親原以為孩子長大之後便能夠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可是只見已經上了高中的米格倫更加的痴迷與繪畫,因此十分生氣。當米格倫選擇大學所學專業時,父親強迫他選擇了建築系,決斷了他與藝術的緣分。剛開始,米格倫內心是十分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因為他對建築真的是談不上一點興趣。而支撐他度過大學四年時光的唯一理由就是建築系也開設了繪畫課程。

令人意外的是,米格倫竟憑藉自己繪畫領域的天賦在建築領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甚至他在大學時期為一家划船俱樂部設計的船形建築,直到今天,依舊保存完好。如果他繼續在建築領域深耕,很難不取得令人驚羨的成績。但他始終對繪畫念念不忘,用我們現在的話就是牢記初心,在學習建築的第六年,他便前往海牙藝術學院深修繪畫。

在這裡,他每天勤奮刻苦的練習繪畫,繪畫水平也是日益提高。畢業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之時一位畫師的助理。但憑藉他在繪畫上的天賦和付出的努力,很快便在荷蘭繪畫界創出了一番名聲,甚至開辦的自己的第一次畫展,也頗受好評。但此後的很長時間裡,他的繪畫水平仿佛遇到了瓶頸,始終難以提升。

而恰巧外界的一位評論家這時候發表評論,「漢·凡·米格倫就只是一個二流畫家」。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就這麼一句草率,不具專業性的評價竟將一位優秀的畫家打入了萬丈深淵,使得米格倫成為了一名造假者。走上造假之路後,之前的藝術瓶頸就此消失,米格倫的繪畫技藝可謂是一日千裡,直到之後一次名師聚會中,他拿出自己仿製維米爾的《耶穌和他的門徒》,那些專家們愣是沒瞧出來。

而米格倫也像是打開了魔盒的潘多拉,在造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到這裡,造假大師漢·凡·米格倫的故事就結束了。喜歡小編的朋友們,可以點個關注,咱們下期見。

註:本文部分內容參照B站X調查,如有侵權,請聯繫修改;

註: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荷蘭大畫家維米爾趣聞:畫作被人偽造,鬧出了大名堂!
    是一個叫做漢 凡 米格倫的人,那麼這個米格倫是誰? 他應該算是史上最著名的「贗品大師」,以偽造維米爾的畫作聞名於世。米格倫原本是個二流畫家,他花六年時間鑽研了造假的技巧,之後畫了一幅《以馬忤斯的晚餐》冒充維米爾的作品,被專家興奮地鑑定為「真跡」,還被評價為維米爾早期最傑出的一幅畫作。從此,米格倫就走上了偽造名畫的「康莊大道」。
  • 藝術圈造假大師等級鑑別和行騙指南
    今天我們就來侃侃藝術圈中的那些「造假大師」的偽造水準,以及他們是怎麼騙到那些「冤大頭」的。  偽造者的5個分類  在「藝術造假界」並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大師」,一件的造假作品能否長留在大雅之堂成為一個重要指標,被常人一眼識破的都是幽默地笑話。
  • 電影《蘇富比偽畫大師》傳奇名畫造假大師,騙過世界各國鑑畫專家
    電影《蘇富比偽畫大師》是一部藝術紀錄片,最讓人驚奇的是該片中的男主角馬克吐溫卻是在監獄服刑時拍攝的,而他在現代藝術家眼中更是一位頗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傳奇,因為他偽造的畫作被世界各國鑑定過,卻沒被發現,最讓人驚奇的是他可以偽造任何人,任何時代的名畫,他的畫作曾被當作真跡展出
  • 他偽造大師油畫狂賺4億美金,暴露被捕後,公眾卻稱讚他是英雄
    評論家們對立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等具有前瞻性的藝術家更感興趣;他們評論說,米格倫沒有好作品,因為他只關注過去。他收到了一些評論,認為他缺乏獨創性,只是「模仿者」,沒有成為大師的才氣。1945年,米格倫宣稱,由於我的作品不被認可,我陷入了焦慮和沮喪的狀態,忽然有一天,我決定通過做些東西來報復藝術評論家和專家。
  • 荷蘭造假大師,用偽畫換52棟房子15棟別墅,人氣爆棚力壓王子
    而第二名令人大跌眼鏡,竟然是名畫偽造者:漢·凡·米格倫。1889年,米格倫出生在荷蘭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從小就喜歡繪畫,長大後卻被父親逼著學習建築。為此,米格倫一直試圖反抗父親,在成親後的第六年,他遷居到了「美麗的無聊城市」海牙。
  • 歷代造假大師們的傳世高仿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下面就請大家欣賞歷代造假大師們的得意之作。*文章節選自《騙局:歷史上的騙子、贗品和詭計》( [美] 麥可• 法誇爾 著 三聯書店2020-7)。同樣是荷蘭人,漢·凡·米格倫(Han van Meegeren)曾經以維米爾的名義模仿他的風格繪製了6幅聖經題材的作品。藝術界一度為之沸騰,各大博物館花重金把新發現的「維米爾真跡」搶購一空,凡·米格倫一時財運亨通。但是當其中一幅畫落入一位納粹高層藝術愛好者的手中之後,凡·米格倫險些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 趕廟會意外發現世界名畫《蒙娜麗莎》,難道羅浮宮裡掛的是贗品
    今天一大早,相信不少網友都被微博上的一條熱搜給驚呆了"蒙娜麗莎驚現武侯祠"這是什麼情況,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怎麼會流落到中國民間難道是哪位中國俠盜大展身手,夜闖羅浮宮盜取名畫,以報當年法國火燒圓明園之仇?
  • 天才還是騙子,他偽造了五十位大師三百幅畫作,騙過了無數專家!
    德國人,沃爾夫岡,貝特萊奇有著驚人的繪畫天賦,然而他卻不好好地去繪畫,為了錢,他模仿大師的畫作,像什麼畢卡索,塞上,梵谷等繪畫大師,他是一個都不放過!可是那些大師的作品都是年代久遠的,為了以假亂真,他研究原作品筆觸,並且調配處符合時代的顏料!為了達到進一步的以假亂真,他還將灰塵嵌入畫框與畫布之間,做出畫作年代久遠的假象,而且這種做法登峰造極!他騙過了無數的專家與大師,模仿了五十位大師的作品,曾經14副假畫,賣出了15億的天價!
  • 最厲害的造假大師,模仿過達文西等大師的名畫,還被鑑定為真品!
    古往今來,都會有人拿造假的畫去騙人,以謀取更高的利益,有時候這些造假物會被發現,而有時候,會騙過所有人,幾年前有一部電視劇《霧裡看花》也是關於這種造假的故事。有人所造的假物,以假亂真,所有人都會認為這是真品,可最後在電視裡,真相還是出現,即使會很遲,一直以為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電視劇裡,或者出現在小說裡,不過在法國就真實存在這麼一位偽造大師,他就是沃爾夫岡,世界上最囂張的造假大師。
  • 世界上最囂張的藝術偽造大師,最後因為細節不到位而鋃鐺入獄
    世界上的藝術名畫是很值錢的,但是大多真跡難得,很多時候都是贗品,由於得不到原作,又受到金錢的誘惑,很多人就打起了名畫造假的主意。藝術偽造也就隨著文物收藏的發展壯大起來,由於其中有著巨額利益,加上收藏家眼光獨到,偽造也就越發的困難起來,所以藝術偽造者的水平也越來越高超,甚至經常出現以假亂真的情況,導致贗品本身也極具藝術價值。
  • 偽畫大師貝特萊奇 偽造50位大師300幅畫作
    他和妻子海倫娜(Helene Beltracchi)在1970年代至2010年間締造了戰後最大規模的偽畫案,偽造了50多位大師的約300幅畫作,騙過了無數藝術史學者、藏家和經紀人。2011年,貝特萊奇和其妻子的偽造行徑被發現,被分別判以6年及4年有期徒刑。今年1月,鑑於他在獄中的良好表現,貝特萊奇被批准提前出獄,再次引起了藝術世界的關注。創作於2014年的紀錄片《貝特萊奇:偽造的藝術》(Beltracchi:The Art of Forgery),從藝術界及貝特萊奇的雙重視角對這位傳奇偽造犯一窺究竟。
  • 他偽造300幅名畫被成功拍賣,250幅還沒被發現
    他仍然是個惡作劇專家。貝特萊奇聲稱沒有什麼藝術家是他無法複製的,只需要好好研究它們。「但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比現代藝術家更難」,在這一點上他很坦白。在威尼斯,貝特萊奇接受了《藝術新聞/國際版》的專訪,談及倫理、藝術市場,以及如何成為一名偽作製造者等爭議話題。 採訪沃夫岡·貝特萊奇
  • 超越仿畫,已是偽畫創作的巔峰《蘇富比偽畫大師》
    而在德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蘇富比偽畫大師》中的故事主人翁沃夫岡貝特萊奇,與前述最大的不同在於,他的偽畫作品,既不是走仿畫,也不是走系列偽作,而是從畫家作品史中,找出斷層,重新以畫家的用色筆法與創作精神,創作一幅具有原畫家精神的新作品,以致買家、畫商見獵心喜,也瞞過諸多鑑畫師的雙眼。
  • 自學成才的偽畫大師,揭開藝術界醜聞!騙倒拍賣行,FBI束手無策
    沃爾夫岡·貝特萊奇(Wolfgang Beltracchi)被稱為世紀最強偽畫大師,他擁有世界上最神乎其技的偽造技術。他畫的假畫騙過了鑑賞家、騙過了拍賣行、騙過了博物館,他本人的故事,還被拍成電影。實際上,沃爾夫岡·貝特萊奇的結局並不美好,他因為偽造14副名畫,在德國判入獄監禁六年,他的妻子Helene也被判了四年,並且夫妻兩個要償還受害人將近4500萬美元。而另外一位偽造大師肯·派雷尼(Ken Perenyi),他和沃爾夫岡·貝特萊奇比起來,結局就完美多了。
  • 你聽說過本世紀最「偉大」的偽畫製造者Beltracchi嗎?
    這位當今最神乎其技的偽畫大師,用他的偽畫迷惑了蘇富比、佳士得等拍賣行,騙倒了巴黎、倫敦、柏林和紐約的專家,讓藝術圈富人們的損失高達3億人民幣。然而,貝特萊奇高超的偽造技藝,卻因為一管顏料中的二氧化鈦和鈦白,被抓包了。
  • 北京故宮博物院鎮院之寶是贗品?一幅名畫失而復得真相揭秘
    曾有一段時間,有消息傳聞,這幅中國家喻戶曉的曠世名畫竟然是贗品。中國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是贗品?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其實,這個傳聞也不是空穴來風,從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問世的900多年,歷朝歷代有很多畫家臨摹仿畫的多種版本。
  • 鑑寶專家劉巖:17萬「騙畫」後轉手8700萬賣出,後來咋樣了?
    不過隨著時代發展,一些名畫的交易卻逐漸變了味。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逐漸提高,物質得到解決之後,人們便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而古董收藏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近年來古董市場湧入許多新人,這些人古董知識相對不足,很多只是看了皮毛的書籍便自認為懂行,這也導致了古董的質量參差不齊。贗品賣天價,真貨白菜價都是常態。
  • 偽畫大師貝特萊奇:藝術史的趁虛而入者
    他和妻子海倫娜(Helene Beltracchi)在1970年代至2010年間締造了戰後最大規模的偽畫案,偽造了50多位大師的約300幅畫作,騙過了無數藝術史學者、藏家和經 紀人。  創作於2014年的紀錄片《貝特萊奇:偽造的藝術》(Beltracchi:The Art of Forgery),從藝術界及貝特萊奇的雙重視角對這位傳奇偽造犯一窺究竟。在片中,貝特萊奇和妻子公開講述了他們的 制偽經歷及對藝術、藝術市場的理解;也展現了藝術界人士對這位傳奇「藝術騙子」的看法。
  • 知名畫家李禹煥的贗品風波:涉案達數百億韓元
    自己沒有親自加入籤名或序列號、交由畫廊負責的事情頻繁發生」陷入贗品爭議的畫家李禹煥(80歲)在上月30日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出了上述這番話。為什麼唯獨李某的畫作陷入了尖銳的「贗品真實攻防戰」呢?因涉嫌偽造李某的畫作而被逮捕的畫商玄某(66歲)在接受警方調查時供述表示,「來往於釜山和日本之間活動的古董商李某(68歲)2011年找到他說『製作贗品拋售給愛好李禹煥畫作的日本某集團會長吧!』」玄某坦白稱,自己與另一名畫作負責人李某(39歲)一同在京畿南楊州市的工作室製作了50多件贗品。他們在贗品上用1978、1979年的作品加入假籤名和序列號,並製作偽造了檢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