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在體驗摩託艇
教練在指導學員體驗水上飛人
在浩海間被拖傘艇帶上天空,鳥瞰美麗的海天一色;在碧波蕩漾的海面上,享受著皮划艇、摩託艇所帶來的自由暢快……隨著濱海旅遊的不斷發展,平潭旅遊業態不斷推陳出新,開拓出形式多樣的海上娛樂項目,給予遊客更多的旅遊體驗。
8日,正值周末,平潭又迎來了濱海度假的小高峰,各類特色的海上旅遊項目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體驗。當天下午,記者來到大福灣景區,感受豐富的海上旅遊項目帶來的旅遊熱。
換個視角看海
想像飛翔的鳥兒一般在高空盡覽平潭壯闊海景嗎?除了日前平潭引入的直升機體驗項目外,大福灣景區內推出的拖傘艇項目為遊客高空看海尋覓到了新玩法。當天,記者和遊客們一行10人在教練的帶領下搭乘拖傘艇向大海進發。置身大海中,陣陣清風颯颯吹來十分清爽,令人感受到濱海度假的快感。
此時,教練們在船尾處撐起了一個巨大的傘,在風的帶動下,傘趁勢直衝雲霄。而傘的一頭是用粗繩固定在船上的,繩子在教練員的控制下收放自如,眼前五彩斑斕的傘在海天之間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在教練的幫助下,記者穿戴好裝備、系好傘繩,隨著巨傘一起衝向空中,開啟空中之旅。在高空眺望,碧藍的大海十分壯闊,海上帆影點點,儼然一幅美麗的濱海畫卷。雖然海風強勁,但翱翔空中時卻相對平穩,奇趣無窮。
「我在抖音平臺看到平潭有這些海上項目,就和朋友們一起從福清自駕來到這裡。」遊客鄭偉傑表示,平潭的海洋資源很豐富,這些海上項目很具吸引力。
遊客林城第一次體驗了拖傘艇項目,他也被平潭的濱海風光深深吸引住。他說:「第一次以這種形式飛到空中,既能享受休閒運動帶來的刺激感,也能在高空看到平潭美麗的海景風光,是一次非常不錯的體驗。」
拖傘艇項目為遊客高空看海尋覓到了新玩法
換個方式親水
平潭的海一直令各地遊客對其青睞有加,暢遊濱海,不僅能在海邊踏浪戲水,一系列的親水項目也為遊客提供了新的旅行體驗。在大福灣景區內,設置有遊艇、快艇、飛魚、摩託艇、水上飛人等親水項目,不同的遊玩方式,讓遊客們可以深入感受平潭濱海的親水之樂。
坐上摩託艇,在資深教練員的帶領下,遊客可以暢快地穿梭在海天之間,廣袤的大海肆意濺起朵朵浪花,拍打在遊人身上,讓人親身體驗大海帶來的清爽暢快,霎時間,夏日炎炎所帶來的燥熱感就消失殆盡了。
「我是從三明永安來的,因為疫情原因我們這次就趁著周末帶著媽媽就近來平潭看海。」遊客林雨萱說,「平潭作為我們省內濱海資源比較突出的城市,我覺得在旅遊發展上很有優勢,這裡的海灘比廈門更乾淨,這次來體驗了親水項目,更能感受到平潭海景的美。」
「過去平潭濱海旅遊形式比較單一,遊客來平潭看看海,踩水挖沙,這樣的體驗感並不是那麼強。」旅行社從業者陳恩慶表示,現在平潭多了很多親水項目,他們在接待團體遊客的時候會設置相關的旅遊線路,目前收到的旅行反饋都很好。
換個思路遊嵐
海是平潭旅遊發展的核心內涵。近年來,平潭依託海洋資源,大力推動濱海旅遊發展,通過引入豐富的海上旅遊項目,為來嵐遊客提供不同的旅行思路。不少旅遊業者也瞄準了海上項目的發展前景,紛紛加入隊伍,助力打造平潭休閒濱海旅遊度假勝地。
平潭「90後」施明昊就在大福灣景區內引入了水上飛人、拖傘艇、摩託艇等海上項目,為遊客提供豐富的遊玩選擇。施明昊認為,平潭的濱海資源豐富,在海上項目開發上具有廣闊的前景。「我們從去年就相繼開始在大福灣引入海上項目,遊客體驗時都會有專業的教練進行操作,項目帶來了不小的旅遊效益,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效益有所減少。」他補充道。儘管今年市場行情不盡如人意,但他仍對平潭海上項目的發展充滿期望。
除了大福灣外,龍王頭、田美澳等地也都陸續引入了海上項目,其中由漳州東山海戀水上運動俱樂部入住運營的田美澳帆船項目也頗受大家歡迎。「平潭的風力條件比東山島更適合做帆船項目,2014年時就想來平潭運營帆船項目。」田美澳帆船項目負責人胡石興說。
隨著帆船項目在此「起帆」,如今帆船已經成為田美澳旅遊發展的一大亮點。「帆船項目美觀、環保,而且安全性很高,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海上休閒旅遊項目。」胡石興表示,隨著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將建成通車,屆時平潭的客流量將越來越多,如將帆船項目規模化發展,相信可以成為田美澳甚至平潭旅遊的金字招牌。
編後語
用平潭海巧做文章
水不僅是觀光旅遊最重要的兩大旅遊資源要素之一,也是休閒度假旅遊最為看重的資源要素之一。而水上旅遊項目,因水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對遊客的天然吸引,已成為有水資源的景區的標配。
平潭,作為一座濱海旅遊城市,水資源豐富。一如大福灣推陳出新的系列海上娛樂項目,頗具特色,迅速圈粉親水旅遊愛好者。這是繼平潭國際風箏衝浪節後,平潭旅遊業態的有益嘗試和補充,讓往日因節日賽事來嵐的遊客從近水的觀光者到現如今的親水體驗者,能夠多方位、全觀感地參與到旅遊活動中,有利於吸引更多的親水愛好者來嵐體驗,打造平潭海上旅遊新名片,從而做深、做強濱海旅遊的深度和廣度。筆者認為接下來平潭的海上旅遊項目,既可以利用水勢、水格、水態、水色、水味、水聲等做深,還可以融合科技、文化等做活。
來源:平潭綜合實驗區融媒體中心
文字:陳小歡
圖片:江信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