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垃圾桶是怎樣做成「網紅」的?

2020-12-18 經濟日報

「來,猜猜這是什麼?」浙江台州黃巖華萍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挺一見到經濟日報記者就迫不及待地展示剛下生產線的智能垃圾桶。這個高40釐米左右的金屬桶,蓋子上有液晶顯示屏和幾個按鍵,只要用手在蓋子上隔空一晃,蓋子立刻彈開,響應速度非常快,也沒有發出什麼聲音。「0.3秒感應開蓋,不鏽鋼外殼、全身防水,長按可臭氧殺菌除味,這就是疫情期間推出的新款智能垃圾桶。」周挺介紹。

一個垃圾桶為啥要做得這麼高科技?「在國外,智能垃圾桶已經是非常成熟、廣泛普及的產品。伴隨著消費升級、環保理念提升,人們對生活垃圾處理也有更高的要求。智能垃圾桶不僅用起來方便衛生,而且也倡導了更加健康、更有品質的生活理念,因此深得國外消費者青睞。」周挺表示,多年來,在為外國品牌做代工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智能垃圾桶的技術並不難。在積累了大量技術經驗後,周挺決定「歸國創業」,拓展國內市場。

↑潔安惠品牌的智能定製垃圾桶。(華萍公司供圖)

產品研發轉向國內

今年以來,華萍公司也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展會參加不了,生產訂單也無法確認。周挺告訴記者,公司過去以貼牌為主,向國外商超供貨。目前,國外的智能垃圾桶市場已是紅海,產品毛利率不高,加上疫情影響,生意就更難做了。

幸好該公司及時布局了國內市場。從2014年開始,華萍生活用品有限公司以自主研發的「潔安惠」智能感應垃圾桶產品線為基礎,同步發力國內外市場,並在國內主流電商平臺開店,直接面對消費者。

像所有創業者一樣,潔安惠也經歷了創業瓶頸期。周挺很快意識到,智能垃圾桶雖然在海外已經普及,但在國內卻得從頭開始。國內消費者接觸最多的是幾元、十幾元的塑料垃圾桶,按壓、腳踏開蓋已經算升級版了,但潔安惠的智能垃圾桶一個要賣80元到100多元,市場會買單嗎?

為了打開市場,周挺團隊認真地研究國內消費者。「中國人喜歡金色,因此我們推出的第一款產品是金色的,雖然產品的性價比不錯,但與其他垃圾桶比起來還是偏貴。」潔安惠電商負責人張成龍記得,剛在國內開網店時,諮詢的多消費的少,很長一段時間網店每月銷售額不過1000多元,這讓他們一度懷疑國內市場是不是無法接受高價位的智能垃圾桶。為此,潔安惠還上線了腳踏式垃圾桶,但銷量也不好。此時,周挺認為消費者需要培養,既然是好產品,那麼就要堅持智能垃圾桶的高端路線。

在培育市場的這幾年裡,華萍慢慢摸到了門道。外貿運作的方式是甲方給訂單,廠家按訂單備貨生產,鏈條比較單一,國外客商問得比較多的是「能不能按時交貨」。但在國內電商平臺上,要琢磨消費者喜歡什麼,跟每位消費者溝通,一件件打包發貨。剛起步的時候,華萍公司連客服和物流人員都沒有,周挺和張成龍輪班工作,打包發貨也是倆人親自動手。

他們發現說服國內消費者下單的關鍵是證明自己是否是「正品」。發現這一訴求後,該公司急忙找第三方機構認證,把專利證書、不鏽鋼材質證明、防水檢測報告等貼在了產品的詳情頁,看到權威評測後,消費者也逐漸打消了懷疑。

國內消費者關心的第二個問題是何時發貨、是否包郵。意識到包郵的重要性後,潔安惠決定所有產品都順豐包郵,即使是西藏、青海、新疆這些偏遠地方也採取順豐包郵,消費者只需增加一點費用。

由於智能垃圾桶比普通垃圾桶多了許多電器元件,因此損壞風險很大,潔安惠還為此推出了「終身質保」,感應器壞了可以更換。這個舉措讓消費者下單更加踴躍,店裡生意慢慢有了起色。有的消費者先是嘗試買一個,然後再買一個,慢慢把家裡垃圾桶都換成了智能垃圾桶。

↑華萍生活用品公司員工正在加工智能垃圾桶。(華萍公司供圖)

大數據成了「參謀長」

熬過了轉型初期的不適應,潔安惠開始在各大電商平臺嶄露頭角。2017年,電商平臺拼多多在台州調研時發現了潔安惠。「他們的產品類型新,技術成熟,具備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拼多多新消費研究院研究員範日召對潔安惠印象深刻。但潔安惠也有自己的擔心,比如國內消費者要求產品更新換代快,追求流行色、新功能。但外貿企業是按大客戶訂單生產,國外消費者喜新不厭舊,對產品換代需求不高,因此作為剛瞄準國內市場的外貿企業,缺少主動引領消費者的能力。

面對難點,潔安惠一方面加大營銷團隊建設力度,另一方面加入了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借用數據推動產品創新,平臺的大數據也讓單打獨鬥的企業多了個「參謀長」。「消費者對智能垃圾桶有什麼新需求,下一款產品就做成什麼樣子,一下就有了大數據支撐。」範日召表示,根據搜索大數據和用戶大數據,他們發現智能感應垃圾桶的主要消費群體年齡在35歲到50歲之間,這個群體更加理性地追求性價比、使用體驗。根據數據分析,潔安惠制定了新的產品策略並提煉了4個功能和特點:不鏽鋼材質、0.3秒揮手感應開蓋、手提式內筒、智能化關蓋。

根據這些信息,潔安惠研發了一款售價86元的不鏽鋼「自動感應智能電動垃圾桶」。產品上線後迅速成為智能垃圾桶領域的銷量冠軍,帶動潔安惠店鋪粉絲增長至近1.3萬人。到現在,這4個關鍵詞成了潔安惠產品的「標配」。

挖掘增量成功轉型

今年3月疫情得到控制後,潔安惠順勢加大了對內銷市場的投入,用電商直播等方式推動產品銷售。在拼多多協調下,台州市黃巖區副區長金哲蒙也來為智能垃圾桶直播「帶貨」。

此時的周挺明顯感覺到周邊外貿企業回國內銷的心情迫切。「在直播『帶貨』火了之後,來問我們怎麼開拓國內市場的人更多了。」他很理解同行們的心情,「外貿單筆訂單大,但壓價壓得厲害;內銷雖然環節多,但個人消費者壓價不多,市場也大」。

周挺並不打算從已經高度飽和的現有市場裡分一杯羹。「轉內銷的產品往往是之前國內市場不太常見的產品,發掘的是消費者的新需求,做的是增量市場。」他解釋說,電商、物流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填平了地域鴻溝,這使得智能垃圾桶沒有拓展市場的後顧之憂。

這幾年,周挺對消費升級的感受很強烈,他發現消費者更願意為好產品買單。「我們的智能垃圾桶月銷量已經達到4.5萬單。」周挺表示,經過幾年市場培育,現在國內消費者很願意嘗試這些80元至100多元的智能垃圾桶,這將為企業帶來更大發展機遇。

不過,周挺擔心的問題也有很多。比如,外貿企業轉內銷之後同質化產能太多,市場可能出現價格戰。人才、物流問題也讓他比較為難。「當地懂電商的人才比較少,外貿企業之前都是考慮海外物流,所以布局在沿海地區,現在要輻射全國發貨,物流時效和費用就比較困難了。」

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從整體銷售額看,去年是6000萬元,預計今年將實現9000萬元。從結構上來看,國內市場已佔大頭,預計今年外貿只佔25%。外貿絕對值仍在增長,但國內銷售額增長更快。」周挺說,打開市場後他們也沒有停止創新步伐,每個月都在推新產品,優化產品功能,希望有一天智能垃圾桶能真正在日常生活中普及。

點 評

出口轉內銷還需應對轉型挑戰

文/佘穎

近幾年,一部分外貿企業踏上了「歸國創業」路。他們有的是出於避險試圖「兩條腿」走路;有的則是在海外賺到了第一桶金,想要把海外市場已經成熟的產品複製回國內市場繼續做大;有的還是因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訂單銳減,被迫轉回國內。這種隨時隨地能調頭、千方百計求發展的韌性,恰恰是民營經濟最靈活的一面,台州黃巖華萍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就是生動的案例之一。

外貿企業轉內銷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他們歸國後都面臨著轉型問題。首先,原有的產能不一定適應國內市場。比如歐美衣服的S碼,在中國可能是XL碼,企業需要調整生產線,生產適合中國消費者體型的S碼。

其次,國內市場營銷和銷售通路不同,對人才需求也不同。外貿企業訂單主要盯住大客戶買手,一對一溝通接待,就能確定成千上萬件訂單,最需要外語人才;轉內銷後,大多數外貿企業都轉向了電商,溝通變成一對多,這意味著企業需要重新建立產品研發設計、營銷團隊,學習如何與庫存打交道,急需懂電商運營管理的人才。

此外還有物流問題。外貿企業過去出於海外運輸考慮,往往布局在沿海地區,形成了產業帶。如果要建立便捷、低成本的物流線路,也需要政府牽頭建設大型物流園區、引進物流企業完成配套。

所以,外貿企業轉內銷既是企業完善經營管理、打造內功的挑戰,也是政府優化放管服、推動產業升級、區域轉型的契機。內需市場為那些真正具有製造能力的外貿企業提供了「變道超車」的機會,企業和地方政府應當抓住。

相關焦點

  • 想紅不要命?17歲網紅「垃圾桶煮50包泡麵」大街上開吃,路人看傻
    想紅不要命?17歲網紅「垃圾桶煮50包泡麵」大街上開吃,路人全看傻!近年來直播產業相當發達,有不少素人藉由高顏值或是出眾才華吸引大批粉絲,藉此闖出超高名氣的同時更撈金無數,不過也因此有不少人為了博眼球、吸引關注而往往不擇手段,造成亂象頻出。
  • 北京頤和園一垃圾桶成「網紅」 眾人圍著垃圾桶拍攝「金光穿洞」
    原標題:北京頤和園一垃圾桶成「網紅」 眾人圍著垃圾桶拍攝「金光穿洞」   12月20日,眾多攝影愛好者和遊客,在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西北角拍攝「金光穿洞」奇景。
  • 用過的紙杯和茶葉都扔在溼垃圾桶?網紅奶茶店收到整改通知書
    網紅奶茶店把用過的紙杯和泡過的茶葉,丟棄在一個垃圾桶裡。而一家提供易拉罐裝飲料的餐飲店內,竟沒有專門設置可回收物的垃圾桶。3月1日,上海城管系統率先在全市範圍內啟動「新時尚」生活垃圾分類大整治行動。上海虹口區城管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上述情況後,便立即向店鋪經營者開出整改通知書,要求其儘快完成整改。
  • 衢州:一隻垃圾桶掀起一場「綠色革命」
    市環衛處副主任趙堅稱,所謂垃圾桶「瘦身」入戶,就是取消沿街可移動固定點位垃圾桶,改為沿街商戶分發便捷式分類垃圾桶;取消垃圾車早晚清運,改成由垃圾回收車巡迴上門回收。  據統計,截至目前,衢州市共有12條主幹道試點垃圾桶「瘦身」入戶新政,共取消沿街可移動固定點位垃圾桶96組200餘個,發放便捷式分類垃圾桶970個、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收集宣傳冊2000餘份。
  • 廣東清遠古龍峽一隻手一把梯每天引來萬人打卡,這就是網紅的力量
    ,西安大唐不夜城,而這個紅遍網絡與短視頻平臺的推手就是位於清遠市古龍峽景區的一隻手掌,遊客稱之為「通天神掌」。,上面直徑2米多的小平臺則做成一隻五指向上併攏的手掌。由於短視頻的流量分享機制,只要走紅的網紅項目,跟拍與隨拍都可以分到不菲的流量。當然,手掌與天梯處於峽谷之巔,風景漂亮,氣勢磅礴,能夠拍出大片。
  • 邵陽:網紅羅士水杉林更紅了!
    羅士水杉林每到暮秋初冬,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五彩繽紛,吸引了湖南周邊地市旅遊愛好者,成為十分火爆的網紅水杉林打卡地。去年12月8日,市紅十字保護母親志願者協會20名志願者來到這裡,發現來這裡遊玩曬太陽的人很多,可是滿眼到處是刺人的白色垃圾,卻不見保潔人員,也沒有設置垃圾桶。
  • 小米有品再推「網紅款」:拓牛智能垃圾桶T1S,全面升級
    日前,智能垃圾桶的領軍企業,拓牛科技再次推出其經典T1的升級版:拓牛智能垃圾桶T1S。話說這個操作還真的有點意思,像之前家裡普通的垃圾桶,每次換袋,搞半天那個袋子還是揭不開,或者是鋪到桶內沒有完全張開,現在有了這款T1S,才知道原來還能這麼優雅的裝垃圾袋除了速度非常快,實際上這內的聲音也是很小,就陣清風吹過一般,就搞定了。
  • 六盤水鋼製垃圾桶批發
    六盤水鋼製垃圾桶批發更多的家居中,垃圾桶的使用也是極為的常見,例如:臥室、廚房、衛生間、客廳等等,處處都是有使用到,只是正在更多的操縱到的時分,往常日子中的節能環保也需求陳某們擁有著很好的領會曉得。從總體設計方案看來,塑料分類垃圾桶的優勢的確許多。
  • 遊客扎堆頤和園,爭拍「金光穿洞」奇景,同款垃圾桶意外成網紅
    遊客扎堆頤和園,爭拍「金光穿洞」奇景,同款垃圾桶意外成網紅每年冬至前後,在夕陽餘暉的照耀下,北京頤和園的十七孔橋都會出現「千載難逢」的絢麗美景。金光燦燦的落日餘暉,它把十七個橋洞的側壁全都照亮了,遠遠看去就像是有人在橋洞裡點起了明燈,而這一景象也被人稱之為「金光穿洞」或是「紅光滿洞」。
  • 網紅火鍋店後廚曝光:掉地上的牛蛙直接不清洗,用手攪菜……
    鴨鴨前兩天才去吃的火鍋,今天就看到「哥老官」火鍋出事兒,不幸的是鴨鴨吃的就是同品牌火鍋店……「哥老官重慶美蛙魚頭」算是一家全國連鎖的網紅火鍋店,近日,中國質量網調查人員對「哥老官重慶美蛙魚頭」位於上海市人民廣場二哥店進行實地調查。
  • 上海網紅火鍋店後廚曝光!案臺洗垃圾桶、徒手翻菜品……哥老官致歉...
    在上海 說到網紅火鍋 「哥老官」一定有姓名! 在案臺上清洗垃圾桶 據該門店內張貼的「核查表」規定,「八大紅線」就包括嚴禁在營業期間踩踏操作臺。這明顯違反了店內規定。 此外,後廚員工將多個垃圾桶搬到案臺上,用抹布塗抹洗滌劑進行清潔的一幕也被調查人員看在眼裡。
  • 一隻青團引"瘋狂"滬老字號不爭"網紅"求"長紅"
    一隻青團引"瘋狂"滬老字號不爭"網紅"求"長紅" 發布時間:2017-04-01 16:48:43.0中國新聞網 李姝徵 攝      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 題:一隻青團引「瘋狂」滬老字號不爭「網紅」求「長紅」      作者 李姝徵      清明臨近,上海「青團大戰」進入白熱化。1日上午,老字號點心鋪王家沙總店前購買青團的顧客們排起長隊,近百人的隊伍沿著南京西路「拐彎」至石門一路,一眼望不到頭。
  • 網紅智能垃圾桶,真的不是智商稅產品!拓牛智能垃圾桶體驗分享~
    直到前一陣去朋友家做客,親眼見到和體驗了一下智能垃圾桶,我才發現這種產品真的很實用,於是我也買了一個,就是這次要分享的一款在小米有品購買的拓牛智能垃圾桶T1S選擇拓牛品牌的原因我為什麼選擇拓牛智能垃圾桶呢?
  • 網紅爆款拓牛T1S智能感應垃圾桶,一鍵打包、換袋
    其實我是之前有買過他們家第一代的產品拓牛T1,現在出了第二代T1S,據了解二代在開蓋感應時間、開蓋聲音、垃圾桶整體重量、待機續航等幾個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現在我們看看這款拓牛T1S智能感應垃圾桶到底有哪些提升吧。
  • 網紅「乞丐哥」落網,草莽江湖宣告終結,做怎樣的網紅真是個問題
    擁有400萬粉絲的網紅「乞丐哥」高德飛落網,我看到這一消息時並不感到意外,也不吃驚。此事發生後,我以前一直在思考的關於亂鬨鬨的直播和「網紅」現象,再次引起我的深思。這次「乞丐哥」落網,從反面警示我們:今天,我們應該做怎樣的網紅?
  • 存了54個塑料瓶做成一個垃圾桶,真的一點都不難!實用就是有點醜
    前段時間天氣熱,老媽批發了很多飲料放在冰箱裡,現在飲料喝完了,剩下的就是一大堆塑料瓶了,賣又賣不了幾個錢,堆放在家裡還礙事,於是老媽想著跟手工達人們學學,用這些不要的塑料瓶diy一個垃圾桶放在廚房裡。千萬不要覺得有多難,其實很簡單,花費不了多久更是不用花一分錢,你就能得到一個有個性的垃圾桶,是不是很划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樣一個特別的垃圾桶到底是怎麼做的。
  • 傻狍子變身小網紅,敷面膜吃泡麵惹來網友嫉妒:活得不如一隻鹿
    它是一隻被人工飼養的小鹿,名叫跳跳,主人是來自東北的小夥曹先生,偶然的情況下,它被曹先生收養,意外成了一隻網紅小鹿。曹先生對他的小鹿可是寵愛有加,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在家給跳跳做好吃的,用各種蔬菜混合做成沙拉。為了讓跳跳吃到原生態的食物,曹先生還會去山上給跳跳摘野生水果。
  • 一隻大閘蟹,可做30道菜,「網紅」廚師告訴您「全蟹宴」的秘密
    大閘蟹,大家都吃過,但是,一桌美食,每道菜都由大閘蟹做成,大家可能沒有見過。這桌「全蟹宴」,共22道菜,包括「百鳥歸巢」「萬裡尋機」「繁花似錦」「萬象更新」「吉祥龍珠」「金牛出水」「花好月圓」「蝦兵蟹將」等等。每道菜都有獨特的工藝,講究食材的選擇、色彩的搭配、烹調技巧。這家飯店叫玥玡灣壹號,位於牟山鎮青年創業的「網紅」生態餐廳。
  • 網紅買一整桌炸雞拍完照就扔 網紅錢多的用不完是真的?
    0072vMbFly4frwnndleshj30go0b4gmt.jpg近日,中國臺灣臺中一網紅點了一桌子炸雞,目擊者說「拍完就倒了,一口沒吃」。該網紅遭到網友怒斥,她發文說「努力了兩個小時,實在吃不完」。
  • 日本網紅把壽司做成「鞋子」,逼真到沒人捨得吃,真是厲害了!
    我們都知道,壽司是日本的特色美食,不過如今在中國也是很流行的,有很多中國人都特別喜歡吃,平時我們吃的壽司,都是普通的壽司,現在的網絡越來越發達了,在網絡上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事情,日本有很多的網紅,他們最大的愛好,就是製作各種奇葩的東西,有一個日本網紅,把壽司做成了鞋子的形狀,做的還非常的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