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人。
那時候,時光緩,歲月充滿了溫情。
古人的生活,雖然不如現代便捷,卻簡單淳樸,與自然親近,待他人情真,獨處時亦不無聊無趣。縱使條件簡陋,生活環境不盡如人意,但是內心的充實卻勝過其他,知足常樂,隨遇而安。
和現代人一樣,古人也是講究富有儀式感的生活,不過,未必是建立在豐裕的物質條件上,更多的,來源於精神和態度。
王維
王維除了寫得一手好詩,尤喜參禪論道,性情恬淡,有「詩佛」之稱。蘇軾評論他的詩裡有畫意,畫裡又有詩情。
王維對於自然風光,也是很喜歡的。越是與自然相處,越是能找到真實的自己。他如高林隱士,追尋著超脫的精神秘境,即使不被人理解,亦怡然自得。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裡館》
一個人,也是很講究儀式感的。詩人悠閒地坐在碧綠的竹林裡,彈著琴,時而長嘯。因為林深也沒人知道他在這裡,只有皎潔的月光照了下來,如同是知己。他不會感到絲毫的孤單,這無人相擾的地方,正合心意,而一輪明月,已是足夠。
白居易
香山居士白居易,才高八鬥,雖屢遭貶謫,卻從未喪失對生活的信心。
在寒冷的冬天,有朋友登門,他喜不自勝,熱情地燙著酒,招呼著友人。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問劉十九》
新釀的酒還沒有過濾,上面浮著綠色氣泡。用來燙酒的紅泥小火爐已備好。看天氣將要下雪了,能不能坐下來喝一杯?
這樣的熱情好客,誰能拒絕?越是冰天雪地的苦寒,越要過好每一天,燙酒,喝酒,暢談,暖融融的火爐會溫暖整間屋子,和屋子裡的人。
好心情,從不會被壞天氣影響。生活的儀式感,來源於心中的熱情和樂觀,不是風雪所能擊敗的。
賈島
苦吟詩人賈島,比起別的詩人,更多了幾分執著。這不僅僅表現在寫詩時。
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鍾猶是春。
——《三月晦日送春》
原來,詩人更是一位惜春者。時光匆匆流逝,不覺已到三月三十日,今夜一過,就是夏天了。詩人很捨不得春天,然而誰能留得住呢?詩人對朋友說,我們今晚都不要睡覺了,只要晨鐘沒有敲響,那依然是春天呀。
在春天的倒計時,一分一秒他都不願錯過,如一位虔誠的愛慕者,比如今的追星族有過之而無不及。
守著春夜不眠,這是用實際行動來表明,他對春的愛與憐惜,對時光的珍惜,已到骨子裡了。
張志和
自號「煙波釣徒」的張志和,比起官海沉浮與人生無常,平生所最愛的,大約還是自在地垂釣吧。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歌子》
春天釣魚,是很美的一件事。所謂釣者,往往釣的不是魚,而是一份心情,一種儀式感。至於魚,那是額外的收穫。
西塞山前白鷺翩飛,兩岸桃花盛開,有鮮豔的花瓣飄落,浮在水面上,碧波紅花,甚是好看。這時節,河水裡的鱖魚正是最肥美的時候。頭戴青色箬笠,身披綠色蓑衣,即使斜風細雨裹挾而來,也絲毫未打擾到垂釣的興致。
春日細雨,風景美如畫,令人陶醉,一點點風雨,不過是更添詩情罷了。
嚴中和
江南,每一年的梅雨時節如約而至。
詩人嚴中和的眼裡,這就是一個潮溼而不乏生機的世界。
梅雨天氣入簾櫳,衣潤頻添柏火烘。
四月人家無矮樹,江南都在綠陰中。
——《詩三首其一》
梅雨時節的淫雨霏霏,讓多少人皺眉,嘆氣。不過只要保持一份平和,什麼樣的日子過不去呢?
天氣陰溼,衣物也容易受潮生黴,那就燒起柏木,用火慢慢烘烤吧,不急,把潮溼的心情也烘乾。看看外面的風景,已是四月初夏,樹木已長成,鬱鬱蔥蔥,江南都在無邊無際的綠陰中了。
蘇軾
蘇軾的一生坎坷曲折,流放是他的宿命,但他所走過的路,都成了風景,他所吃過的苦,更豐富了他的經歷,滋養了他的才情,成為最美的詩篇。而他的心,從來沒有在苦難中沉淪。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海棠》
良辰美景,自古須珍惜。詩人雖流放於外,卻從不肯錯過任何的美好。這個春夜無比美妙,東風輕柔,雲彩淡淡,月華灑落人間,霧氣氤氳中飄散著花兒的芬芳。詩人對於海棠花愛不釋手,竟怕夜太深花兒會睡雲,因此燃起了高高的紅燭,好好欣賞海棠綻放的繁華。
古有秉燭夜談,而蘇軾秉燭觀花,此時此刻,海棠是他眼中唯一的風景,唯一的知己。
這樣的儀式,花兒若是有靈,怕也會被感動吧?
李清照
千古第一女詞人,也曾有過蜜裡調油的幸福生活。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新婚的李清照,沉浸在初為人婦的喜悅裡。在賣花的擔子上,買了一 枝帶露的鮮花,怕郎君覺得自己不如花好看,斜簪了花朵,偏要教他比比看。
作為郎君,能說什麼呢?接下來又是一番嬉鬧吧。
寫得了詞,喝得了酒,會妝扮,還會撒嬌,這樣完美的女子,堪配最好的生活。
王冕
王冕喜梅,也喜畫梅。他筆下的梅花,以墨為本色,不施粉黛。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墨梅》
他畫了一幅墨色的梅花,並且賦詩一首。我家洗硯池邊的梅樹,朵朵花開有著淡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氣飄滿天地間。不爭春,不獻媚,不卑不亢,活出自己的精彩。
他一生未仕,歷經世間疾苦。但他的日常,亦是有詩有畫。不以顏色塗抹的墨梅,以自身清高和超脫,驚豔了世人。
後記
世事是難以預料的,人生總有順境逆境。
然而,如何度過每一天,卻是自己的選擇。
就算窮困,依然可以活出精彩,只要心中有詩,眼裡有畫,日子也會變得活色生香起來。生活的儀式感,不是環境給的,也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對於生活和人生的態度,走一路,總能與陽光相遇,總能看到花開,總覺得,還不錯呀。
作者:橡木,一個於閒暇時寫字的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