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

2021-01-07 日本二三事

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

真正的餐桌文化,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形成的,必定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在長久的歲月之中堅持,從每日的細節之中,展現出來的儀式感。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一起走進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看看這些細節之處,都是如何展現生活的儀式感。

一、用餐之前先說「我開動了」。

一句簡單的話語中,就讓用餐這件事,變得充滿儀式感。在擺滿美食的餐桌前, 在開始用餐之間,對自己,對身邊人說一句「我開動了」。

不僅是餐桌上的禮儀,也是一種飲食文化,其中體現了人對食物的尊重。

不是讓自己做好吃飯的準備,而是在說這句話之前,讓眼前的食物也有了被吃掉的準備。感謝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能量供給,是對糧食和生命的基本尊重。

二、飲食之中用手端著碗進餐。

保持用手端著碗進餐,這種習慣在日本人身上非常常見,在日本人的餐桌上,一邊用手拿著筷子,一邊用手端著碗,是一種基本的飲食禮儀。

在日本的飲食文化中,把碗放在桌子上,低頭單手吃飯的樣子不雅觀,也很不禮貌。

因此,他們認為用手端著碗進餐,不僅是飲食文化的傳承,也讓吃飯這件事變得更雅致,更富有儀式。

三、吃飯時堅持分餐制。

在日本人吃飯的時候,很少見到給別人夾菜的舉動,一方面,是因為用自己的筷子給對方夾菜,比較不衛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日本人吃飯堅持分餐制。

其實從飲食衛生的角度來看,分餐制是非常健康的飲食方式,這一點也很值得學習。

飲食文化中,堅持分餐制,在餐桌上不給別人夾菜,也是一種餐桌禮儀的體現。對這些飲食文化的傳承和堅守,也讓我們在日常用餐這件小事中,感受到了「儀式感」。

最後,看了以上的這些分享,對待這樣的「飲食文化」,不知諸位讀者朋友們又都是如何看待的呢?

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關注,我是本篇文章的作者,一起分享更多的日式生活美學,愛寫作,愛分享,愛美好,更愛生活。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日本二三事」,讓我們一起發現美好,傳遞美好,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
    「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  真正的餐桌文化,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形成的,必定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在長久的歲月之中堅持,從每日的細節之中,展現出來的儀式感。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一起走進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看看這些細節之處,都是如何展現生活的儀式感。  一、用餐之前先說「我開動了」。
  • 日本主婦的一日三餐:精緻的飲食,贏在「儀式感」
    日常飲食之中需要小小的儀式感加持,才會把平淡的三餐,調製出滋味;把平淡的日常,贏得「儀式感」。每次看過這位主婦的一日三餐曬圖,都能夠感受她對食物的用心,打造精緻的飲食,讓日常的每餐都贏得了「儀式感」。對於生活而言,一日三餐就是其中點綴著的「儀式」;對於飲食而言,食之精細就賦予了三餐的「儀式」。
  • 日本普通人餐桌上的早餐走紅朋友圈:好好吃早餐,生活才有儀式感
    日本普通人餐桌上的早餐曬圖走紅朋友圈:好好吃早餐,生活才有儀式感每天清晨醒來,聞著廚房裡面飄出來的縷縷香氣,用普通的柴米油鹽,點亮一天的生活,懂得好好吃早餐的人,她們的生活本身就非常具有儀式感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有一組日本普通人餐桌上的早餐曬圖走紅了朋友圈。對於熱衷自己做早餐的日本主婦而言,在每個清晨時光中,好好吃飯,眼前的生活才有儀式感。如圖所示,所謂早餐要吃得營養豐盛,大概就是這樣的狀態了。
  • 曬曬日本主婦餐桌上的飲食,每天分餐吃,乾淨又衛生,還很精緻
    曬曬日本主婦餐桌上的飲食,每天分餐吃,乾淨又衛生,還很精緻說起分餐的習慣,在日本由來已久,就算是自己一家人在一起吃飯,也會養成分餐的習慣,這樣的吃法,不僅更乾淨衛生,而且也會給人一種更精緻的感覺。如圖所示,打開今天的美食分享,曬曬這位日本主婦餐桌上的飲食,你就會發現,分餐而食,有多精緻。每個人都有自己一份套餐,而且每份套餐裡面,不同種類的食材,也會用不同的器皿搭配,從視覺上來看,就充滿了食之精細。
  • 日本人都是如何迎接新年?網友:細節很有儀式感!
    日本人都是如何迎接新年?網友:細節很有儀式感!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滿屏都被2021年的新年祝福霸佔了。揮別2020年,嶄新的2021年正在眼前,在此也祝福每位讀者朋友們元旦快樂,擁有新的開始。眾所周知,不同於我們的新年,日本的新年又稱「正月」(しょうがつ),也是我們的1月1日元旦節。那麼,日本人都是如何迎接新年的呢?在傳統的日式新年中,比較注重細節處的儀式感,也因此越是講究,越有年味。
  • 讓生活變得有儀式感,日本人都很注重這一個「細節」
    走進典型的日式生活,你會發現,日本人在過日子的時候,從來都不會缺少儀式感,春天賞櫻夏天觀看流螢和花火,秋天楓葉落滿地,冬天也會有一場聲勢浩大的冬日祭。不僅這些節日富裕日本人獨特的生活儀式感,就連日本人自己在日常的生活裡面也沒有忽視自己的儀式感。
  • 餐桌上的儀式感,給生活加點料
    什麼叫儀式感?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出門時,妻子貼心地幫丈夫把領帶給調整好,是儀式;逛街時,你特意記得我喜歡的衣服買來送給我,是儀式...未必需要盛大的場面、精緻的裝扮,簡單的動作、小小的心意,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儀式感,表達對生活的尊重。不僅生活需要儀式感,民以食為天,中國人長久以來的儀式感,在一方飯桌上也得到了格外的重視。01淨手吃飯前要洗手,這是小時候媽媽的教導。
  • 把田園果蔬搬上餐桌,深圳這間餐廳讓素食充滿儀式感!
    進門處,小菜園、綠植、外擺,古樸的木質隔斷上纏繞的藤蔓,營造出一種輕鬆感,讓人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的田野中。走進店內,高級且簡約的裝修風格,乾淨整潔的餐桌沒有太多華而不實的花俏,讓人一下就放鬆下來,在輕鬆自在的氛圍裡用餐。
  • 日本一媽媽給孩子準備的早餐走紅朋友圈,網友:吃得是「儀式感」
    日本一媽媽給孩子準備的早餐走紅朋友圈,網友:吃得是「儀式感」。她們說,擁有儀式感的生活,就是從早晨的一餐開啟的。用美味又精緻的食物,慢慢喚醒身體,讓消耗了一整夜的能量再次補充回來,元氣滿滿地開啟新的一天。
  • 讓生活充滿儀式感的文化,茶
    茶處於鬧市,卻能隔出一個鬧中取靜的小天地;在歲月痕跡的老房子裡闢出一方小院,讓茶與小軒窗、轉角樓相映成趣;在風光怡人的景區或高端住宅區,用一扇窗就可以借足大自然的動態美景;濃墨重彩充滿中式貴族氣派尤其是當中國茶遠赴重洋到海外的時候,這篇神奇的東方樹葉竟然演化出了儀式感滿滿的茶文化。
  • 餐飲營銷,如何打造儀式感?
    儀式無處不在,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餐飲品牌亦是如此。很多時候,產品帶給顧客的無形體驗更為重要。儀式感,正是增加產品附加值,強化品牌體驗的一劑良藥。某種程度上,塑造儀式感就等於塑造價值感。
  • 金海之聲|生活需要充滿儀式感
    世界上只有一種幸福,我們所需要的也是這種幸福——那就是愛的生活。而什麼是愛的生活中需要的儀式感?在《小王子》這本書裡寫道: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我想,擁有儀式感是對生活充滿著熱愛,把普通的生活變得不普通,為了讓生活成為生活。
  • 小餐桌大視野,打開拜佔庭的「餐桌」,了解背後的千年飲食文化
    教會自然是從羅馬帝國時期傳入的,在宗教思想上保持著西方宗教的原則。而在日後的政權建設,以及其他文化思想方面,卻深受黑海、中亞甚至是遠東地區政權的影響,這使得拜佔庭文化,更加多元化和複雜化。正是因為拜佔庭帝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當時東西方世界的交互程度不斷加深,這使得拜佔庭連接東西方文化的橋梁角色不斷強化。
  • 這些西餐廳,是儀式感,也是經典的飲食文化!
    這些西餐廳,是儀式感,也是經典的飲食文化!西餐文化雖然不算很傳統,但是我們日常生活裡也經常會接觸到。特別講究一些儀式感的時候,我們選擇進餐的地方通過都會是西餐廳。記憶裡的西餐廳就是有熱騰騰豐富的鐵板牛扒,牛扒上面有蔬菜有意粉,鐵板上還發出滋滋的響聲,散發出醬汁與牛肉的香氣。牛扒通常會配著一碗羅宋湯,羅宋湯是用牛肉、番茄、土豆以及洋蔥熬燉了幾個小時候濃稠的湯,喝起來有番茄的甜酸味,但是有牛肉以及其他蔬菜的鮮甜味,是西餐裡面最經典常見的一碗湯。
  • 堅守、嚴謹、自卑,日本刀華麗外觀為何會注重「儀式感」?
    在鍛造日本刀時強烈的儀式感,更是源自於日本人對神靈之力的敬畏與渴望。日本匠人希望用自己的敬畏之心、揮灑的汗水、意志的磨練,完成對神靈的獻祭。期望神靈能受到信徒虔誠的感化將力量賜予鍛造的刀中,以此傳遞無窮的力量給手握刀柄的日本人。使他們能夠在艱難險阻的世間擁有披荊斬棘的力量與勇氣。
  • 王浩然:充滿儀式感的食堂
    民以食為天,充滿儀式感的行為是對食物的尊重,甚至是一種信仰。日本人在用餐前雙手合十,虔誠地說一句「我要開動了」,有些人甚至會在飯前禱告,為所得的飲食表達感恩。兒時在樓下玩耍,母親做好飯後會把頭伸出窗外,大喊:「浩然,快回來吃飯。」回到家中,母親讓我先洗手再吃飯。如今,在公司食堂也能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儀式感,飯菜裡似乎也多了一種溫暖。
  • 飲食文化:通過中西方餐桌禮儀對文化差異進行研究
    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而西方這個主要以麵食為主的群體,餐桌禮儀的細節就顯得更加繁瑣而有條不紊。他們所用的餐則是分餐制,人自掃盤中菜,不管他人碗裡湯,互不相擾。西方人喝酒也聽憑自願,白蘭地,威士忌,雞尾酒,喜歡什么喝什麼,想喝多少喝多少,所尊重的是個人意志,體現出的飲食思想觀念要合理的多。
  • 商業空間|主題餐廳裝修設計,讓生活充滿儀式感
    吃,現如今逐漸成為一種文化消費,對美食的追求,不僅僅滿足於味蕾,更是來自於心靈的飽腹感。吃貨橫行的當下,與美食相關的主題元素越來越多。當乏味了千篇一律的餐廳風格,總歸要給生活增添些儀式感,今天安徽凱辰裝飾,就來說一說主題餐廳裝修設計風格有哪些。
  • 「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特展 瓷器展示中西飲食文化交融
    「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特展 瓷器展示中西飲食文化交融
  • 一文讀懂日本料理餐桌上的秘密!
    在我們國家,一句「民以食為天」的諺語體現了中國人對食物的崇尚與重視,而我們的鄰國日本也不乏這樣的理念。提起日本的國民美食,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壽司、拉麵、咖喱飯等經典日料,這些經典美食背後,都蘊含著獨特的飲食文化。說起日本的飲食文化,首當其衝的就是日本料理的「精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