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特展 瓷器展示中西飲食文化交融

2020-12-17 中國僑網

「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特展 瓷器展示中西飲食文化交融

  【解說】「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特展4月30日在成都博物館開幕。5月7日,記者來到該展,探訪這122件精品文物和豐富的圖文資料,感受中華飲食的源遠流長。

  據悉,此次展覽是「成都熊貓國際美食節——亞洲美食嘉年華」配套展覽之一,將持續至6月9日,免費對公眾開放。

  展覽以時代為線索,在展示先秦時期、漢唐時期、兩宋時期、明清時期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流變的基礎上,重點對每個歷史階段中外飲食文化的互相交流與影響進行介紹。

  【同期】(導遊 毛廷敏慧)展出的文物是有120餘件的,向大家去展示了從古至今中國的飲食文化的一個變化,包括中與西之間飲食的碰撞。

  【解說】清乾隆時期的粉彩瓷盤、宋代的青白釉瓜稜形執壺、隋代的青瓷高足盤、漢代庖廚畫像磚、西漢的銅勺、銅杯、新石器時代的陶三組炊器等展品吸引不少遊客駐足。記者看到,「活色生香——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中國味道」單元,以唐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與發展為線索,通過四川彭州市博物館藏宋代金銀食器、廣東省博物館藏宋代外銷瓷及東莞展覽館藏清代外銷瓷,重點闡述瓷器、茶葉等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品,對宋代飲食文化傳播所起的重要作用,對世界尤其是亞洲地區的飲食文化有著深遠影響。

  【同期】(導遊 毛廷敏慧)在這一個單元大家可以看到,很多與我們以往所熟悉的瓷器不一樣的一個形象,包括一會我們是可以看到有奶瓶、咖啡壺。其實這都是我們說從17世紀開始,荷蘭是打開了我們商業貿易的通道,更為的開闊了,所以這時候歐洲人開始看到了中國的瓷器,所以當時是有一句話來形容當時的景德鎮就是:「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

  【解說】專程從東北來成都參觀的遊客汪麗紅對此次特展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表示通過這些文物精品和圖文資料對「民以食為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同期】(參觀遊客汪麗紅)我覺得到這之後,感覺到不僅是吃在成都,在四川的這個文化應該很悠久,這種餐具都是很有文化的,真的是民以食為天。我覺得這更多來講應該是說,在成都、在四川,它給了我很多的這種啟發和啟示,這句話從文字上(來理解),到現在來講,我覺得從感性上,從理性上更高地認識這個東西。

  何浠 陳選斌 成都報導

【責任編輯:吳侃】

相關焦點

  • 品嘗美食文化 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即將開幕
    5月9日,成都博物館舉辦的「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展覽現場,兩名外籍觀眾對展品興趣濃厚。在5月15日-22日8天時間裡,共將開展一場開幕式、一場美食文化高峰論壇、一場「尋香之旅」生活美學體驗遊、兩場中外名廚交流、4類美食文化特展、8場主題日等45項大小活動。這場美食文化的盛宴,不僅將展示出川菜的百菜百味、火鍋的麻辣鮮香,還將端出一道集合了亞洲各國的「美食文化大餐」,為市民打開一個通過美食認識世界的新窗口。
  • 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
    文章著重從飲食觀念,宴會禮儀、飲食內容等方面尋找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飲食文化通過跨文化的交流,將會博採眾長,不斷完善發展,並實現中西文化的交融.    中西飲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異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上新了展覽|除了中日伊萬裡瓷器特展,還有這些新展值得刷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董攀英劇《王冠》中的下午茶與東方瓷器有何淵源?300多年前的中日工匠如何在瓷器上「神仙打架」?融合中日審美的瓷器如何徵服歐洲?7月3日,成博即將講述這場300年前中日伊萬裡瓷爭相競妍的故事。
  • 凝固歷史記憶 見證文化交融——感受澳門獨特的博物館文化
    新華社澳門12月12日電(記者章利新 王攀 王晨曦)在澳門,無論是流連於廣場還是漫步在小巷,400多年中西文化交匯的痕跡俯拾皆是:西式教堂挨著中式廟宇,不同宗教的墓地共存……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澳門歷史文化面貌的顯著特色。
  • 康熙瓷器與宮廷藝術珍品特展吸引業內關注(圖)
    「延薰秀色」康熙瓷器與宮廷藝術珍品特展由保利藝術博物館主辦、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與正觀堂協辦的「延薰秀色——康熙瓷器與宮廷藝術珍品特展」,將於2011年4月30 日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隆重舉行為期20天的展覽將展出超過100件珍罕康熙瓷器、宮廷藝術珍品與宮廷佛造像等,全面展示康熙盛世的宮廷藝術真貌。展品分別來自重要海內外私人收藏,可謂琳琅滿目,難得一見,是國內首次最大規模的康熙主題特展。年僅8歲就繼承皇位的康熙皇帝, 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 餐桌上的文化之旅 成都博物館開了一場「鍋碗瓢盆」的展覽
    銅勺銅筷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宋雅婷 王玲)5月10日報導 民以食為天,人類文明史首先是人類飲食文化的發展史,為配合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4月30日,《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展覽在成都博物館三層坡道展廳開始預展,為觀眾奉上一場餐桌上的文化之旅,展覽將持續到6月9日,全程免費對公眾開放。
  • 《文化保山的美食之旅》首發
    6月8日,《文化保山的美食之旅》一書在保山永昌會堂舉行首發式。該書首發之後,已出版的《舌尖上的雲南飲食文化系列叢書》數量增至27本。該書由多位作家、文藝青年以及美食達人撰寫的散文,勾勒出保山風味美食的「新圖譜」, 共分歷史封塵不住的珍饈美味、僑鄉飲食文化拾摭、山水田園中的名特小吃、少數民族美食風情、漫談保山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五大類,共收集整理了140餘篇美食文章。書中,不乏介紹保山各地美食歷史文化、演進過程的作品,更有人們對保山這座城市韻致的獨特體味以及濃濃的鄉愁。
  • 乘風破浪的瓷器來了!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特展亮相成博
    其實,「伊萬裡瓷」是指17-18世紀日本受中國景德鎮陶瓷風格影響所生產的瓷器,因其從日本伊萬裡港裝船外銷而得名。7月3日,成都博物館與東莞展覽館聯合舉辦的「競妍——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特展」在博物館三層臨展廳開幕。
  • 飲食文化:通過中西方餐桌禮儀對文化差異進行研究
    中西餐桌禮儀的差異,深受中西方社會文化,歷史文化及其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使兩種文化的距離相差甚遠。在中國,任何一個宴會,不管是什麼目的,都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勢。
  • 文化中國中華廚藝團走進泰國曼谷 展中華飲食文化
    文化中國中華廚藝團走進泰國曼谷 展中華飲食文化   中新網7月5日電 據江蘇僑網消息,近日,「文化中國•淮揚美食節」在泰國曼谷開幕,「文化中國•中華美食」淮揚菜廚藝團現場獻藝,向泰王國皇室成員、當地政要及泰國華僑華人展示中華飲食文化。
  • 四場精彩展覽 帶你領略美食文化
    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將於5月15日在成都拉開大幕,《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等4場精彩的美食文化展覽,是本屆美食節的重要活動。這4場展覽,將帶你從不同的角度,深度了解美食的歷史、現在與未來,了解中華飲食文化對世界餐飲文化的影響。
  • 交融中西文化 發展創意經濟
    那條從歷史深處走來,向激情四溢的未來延展的「天街」,正是杭州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汲歷史文化之底蘊,又不落窠臼,敢於融合創新的城市之魂的寫照。  用歷史的經典呼喚現代的創意  歷史在告訴未來,昔日的中山北路從來不缺乏經典。這裡曾聚集杭州不同時期的特色建築,濃縮了一個城市的千年演進史。
  • 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
    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真正的餐桌文化,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形成的,必定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在長久的歲月之中堅持,從每日的細節之中,展現出來的儀式感。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一起走進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
  • 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
    「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  真正的餐桌文化,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形成的,必定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在長久的歲月之中堅持,從每日的細節之中,展現出來的儀式感。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一起走進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看看這些細節之處,都是如何展現生活的儀式感。  一、用餐之前先說「我開動了」。
  • 「驪靬之約·文化之旅」 金昌驪靬文化旅遊節啟幕
    人民網金昌8月9日電(呼雙鵬)8月8日,主題為「驪靬之約·文化之旅」的中國·金昌第六屆驪靬文化旅遊節在甘肅永昌縣正式啟幕。 活動當日,歡快熱烈的開場舞《盛世鑼鼓》,拉開了本屆驪靬文化旅遊節的序幕。
  • 廣州博物館年度大展之「白色金子」瓷器
    「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選取以景德鎮為代表的中國瓷器和以梅森為代表的歐洲瓷器精品77組136件,其中廣州博物館16組18件,江西省博物館13組13件,上海市歷史博物館6組6件,日本大阪東洋陶瓷美術館9組10件,德國黑提恩斯——德國陶瓷博物館和德國梅森瓷器博物館
  • 弘揚村域文化,一場美食與文化交融的國慶之旅——臥龍區將舉辦達士營首屆美食文化節
    讓您這個十一「雙節」,在家門口就可以來一場打卡全國各地美食地圖的舌尖之旅。達士營村連續三屆獲評「全國文明村鎮」,是「南陽十大最美特色鄉村」之一。這裡風景秀美、產業明晰、文化豐厚。此外,主辦方根據不同年齡段市民遊客的喜好,以「美食+比賽、美食+活動」為主線,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分別策劃舉辦 「美麗鄉村·醉美達士營」攝影書畫大賽、艾草玉器烙畫暨非遺文化展、群眾廣場舞比賽、戲迷票友大賽、青年聯誼會和青少年才藝大賽暨小記者採風行、網紅抖音快手小視頻比賽等活動,全方面、多層次的烘託美食節熱鬧氛圍,真正讓參與美食節的市民遊客實現「吃喝玩樂」樂翻天的一條龍服務。
  • 一周觀展指南|京滬瓷器特展多,江南扇面涼風至
    炎炎夏日,京滬兩地紛紛開啟了關於瓷器的大展,「龍泉青瓷」、「空白期瓷器」、「明德化瓷器」等,望觀眾感受瓷器的魅力。而在江南、蘇杭等地則接連推出了「明清扇面展」、「扇與江南雅文化」等,為酷暑帶來一絲涼風。此外,北京故宮的「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敦煌的「吐蕃文明展」,深圳的「國漫展」也都吸引著藝術愛好者的目光。
  • 上海博物館調整今年展覽計劃:三大特展延期,五個特展即將登場
    春色好景正當時,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響應觀眾們的觀展需求,上海博物館特將「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與生肖文化有關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則延期至3月29
  • 「LINE FRIENDS 世界巡迴之旅」特展在上海舉行
    當日,「LINEFRIENDS世界巡迴之旅」系列特展在上海虹橋南豐城揭幕。該展將世界多元文化融入七大主題展區,設置拍照場景和趣味互動體驗,讓遊客可以足不出「滬」感受多元風貌。  新華社記者陳飛攝   1月23日,遊客在「LINEFRIENDS世界巡迴之旅」特展現場遊玩。  當日,「LINEFRIENDS世界巡迴之旅」系列特展在上海虹橋南豐城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