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西餐廳,是儀式感,也是經典的飲食文化!

2020-12-16 百家號

這些西餐廳,是儀式感,也是經典的飲食文化!

西餐文化雖然不算很傳統,但是我們日常生活裡也經常會接觸到。特別講究一些儀式感的時候,我們選擇進餐的地方通過都會是西餐廳。記憶裡的西餐廳就是有熱騰騰豐富的鐵板牛扒,牛扒上面有蔬菜有意粉,鐵板上還發出滋滋的響聲,散發出醬汁與牛肉的香氣。牛扒通常會配著一碗羅宋湯,羅宋湯是用牛肉、番茄、土豆以及洋蔥熬燉了幾個小時候濃稠的湯,喝起來有番茄的甜酸味,但是有牛肉以及其他蔬菜的鮮甜味,是西餐裡面最經典常見的一碗湯。

湯一般也會配著麵包或是法包,麵包是搭配牛油來吃,或是有些客人喜歡用麵包來蘸取湯汁吃,這樣麵包泡軟後又吸收了湯汁的味道,吃起了是另一種風味。西餐的甜點也是讓人很期待的一個環節,西餐甜點都比較精緻,一般都是蛋糕類,最經典的一款可以說是一款軟綿綿的蛋糕上鋪滿了奶油,蛋糕上面會放些水果,一般選擇放的是櫻桃或是草莓,最早期的話還會放一個小雨傘這樣的裝飾品。不過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這麼經典的甜品的,但市面還是存有著很經典的西餐廳,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三家經典的餐廳。

太平館這個名字是很多人都已經很熟悉的了,是一家經典老字號的西餐廳了。無論是裝修還是菜式都維持了原先的經典,但也跟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的改善著自己的出品。徐錫安是太平館的第5代傳人,他的創業態度是「 力求保持,不求創新」,堅持用新鮮食材並使用原汁原味的烹調方法,照足老祖宗的方法原樣繼承家業。翻開菜牌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大半都是經典的菜式,光看名字的時候,腦補到菜式的模樣,已經能知道那種美味了。

太平館的經典菜品「瑞士雞翅」,到店的客人幾乎每一桌都會點到這款瑞士雞翅,這款菜式其實是醬油雞翅,吃起來的時候會有點甜味,因為用的是甜醬油來醃製的,但是西餐的菜品名字都比較外國化些,所以起名為瑞士雞翅。太平館的甜品「舒芙釐」是很出名的一款菜式,儘管點這款菜式需要等下兩個小時,但是依然有很多客人願意花費這個時間去等待,正所謂細工慢做。舒芙釐之所以要等這麼長時間,一因為它是現點現做的,它需用到7個蛋白以及需要人工攪發30分鐘以上才行。太平館的乳鴿醬汁也是無法複製的,因為這麼多年以來,他們醬汁堅持是用豬皮來熬製的,吃起來就是只有太平館才獨有的味道。即便是百年老店了,但是太平館在出品上還是保持著一如既往的用心。

王家衛的西餐廳在拍電影的時候,餐廳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這家餐廳叫金雀餐廳,位置是在香港的銅鑼灣。因為電影的關係,很多粉絲也來吃飯時間回憶感受下電影的氛圍。前期的金雀是以夜總會的方式營業的,裡面有一個大舞池可供客人跳舞,燈關設計比較昏暗有情調,客人跳完舞后可以在這裡喝杯咖啡或者吃些甜品,這裡的懷舊的環境以及西餐也一直是人們心中的經典,很長一段時間,朝偉和曼玉鋸扒談情的位置是一位難求。

哥登堡餐廳是一家三十多年的西餐廳了,餐廳咖啡色皮質卡座、磚形窗花、啡白階磚地如餐廳名字一樣摩登經典。餐廳的牛扒套餐性價比很高,之前經常是一些情侶家庭來吃,現在多數是學生。這裡有一款番茄肉醬的意粉是人氣菜品,肉醬是當天採用新鮮的肉質製作的,番茄醬用的不是罐頭番茄醬,而是廚師用番茄洋蔥熬製出來的濃稠醬汁,吃起來特別新鮮。雜果賓治和椰汁紅豆冰也是到店客人必點的甜品,紅豆冰是將煮好的紅豆加上牛奶以及冰塊,喝起來香甜冰爽。

對於這種西餐飲食文化,我們有的不僅是儀式感更是一份溫暖的親切感。回憶裡面有著舒服的卡座、服務員們紳士的態度、混著煙肉粒、蒜蓉的醬汁,還有那些經典的甜品。

相關焦點

  • 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
    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真正的餐桌文化,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形成的,必定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在長久的歲月之中堅持,從每日的細節之中,展現出來的儀式感。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一起走進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
  • 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
    」,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  真正的餐桌文化,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形成的,必定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在長久的歲月之中堅持,從每日的細節之中,展現出來的儀式感。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一起走進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看看這些細節之處,都是如何展現生活的儀式感。  一、用餐之前先說「我開動了」。
  • 長春6家平價西餐廳,儀式感和性價比全都要!
    不用怕,今天盤點6家平價西餐廳儀式感和性價比全都要King Ranch國王牧場BIG披薩位於桂林路與百匯街交匯的人氣西餐廳,小兩層的休閒美式裝修風格年輕有活力。NUBA帶骨牛排在長春有多家分店的品牌西餐廳,店內環境雅致自然令人感到舒適自在。帶骨牛排是招牌特色,口感鮮嫩多汁肉香四溢,金牌黑椒牛柳意面和榴槤披薩也是好評滿滿值得嘗試。
  • 商場中不起眼的角落裡,卻隱藏著有儀式感的西餐廳,值得品嘗
    前幾天跟幾個好友一起去逛商場,沒留意時間,眼看就到飯點了,就在幾個人正在商量著去哪吃飯的時候,不經意看到商場拐角有家西餐廳,店名起的很有意思,叫做「黎你很近西餐廳」,想著反正到哪都是吃飯,不如試試這裡的口味如何,酒足飯飽之後,大家一致認為這個頗有儀式感的西餐廳還是很值得去品嘗的,接下來跟小編一起走進這家西餐廳吧
  • 日本主婦的一日三餐:精緻的飲食,贏在「儀式感」
    日常飲食之中需要小小的儀式感加持,才會把平淡的三餐,調製出滋味;把平淡的日常,贏得「儀式感」。每次看過這位主婦的一日三餐曬圖,都能夠感受她對食物的用心,打造精緻的飲食,讓日常的每餐都贏得了「儀式感」。對於生活而言,一日三餐就是其中點綴著的「儀式」;對於飲食而言,食之精細就賦予了三餐的「儀式」。
  • 鄭州普羅理想國窗外西餐廳丨所有的儀式感,都來自愛你的人
    在春暖花開四月裡,窗外西餐廳共接待了1場訂婚儀式、1場春天裡主題婚禮秀、2場生日派對、1場汽車新品發布會。頻繁的團體接待,正是人們對春天與自然的嚮往,對窗外西餐廳地道西式美食、正宗西式服務的最大認可。四月的黃昏是蔚藍的。
  • 衣服沒穿對可別進西餐廳!吃西餐的各種「儀式感」你都了解嗎?
    哈爾濱擁有 100 多年的西餐史,全市粗略估計有各類西餐廳 200 餘家,吃西餐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吃了這麼多年西餐,你真的吃明白了嗎?場景一" 天太熱不想做飯了,咱去吃西餐吧。"小強和愛人穿著背心短褲,腳踩拖鞋進入西餐廳。隨著西餐走進我們的日常飲食行列,人們去西餐廳的穿著越來越隨意了。電視中常看到穿著正式的場景在現實中並不多見,但在正式場合還是要遵守男士著正裝、女士著禮服的規定。波特曼西餐廳總經理張克山介紹,雖然現在的西餐廳沒有硬性規定吃西餐必須穿著正裝,但是記住,出入西餐廳至少要儀容整潔、穿著得體。
  • 儀式感和美味俱佳,蕭山哪裡的西餐最地道?
    蕭山作為一個越來越international的城市西餐不僅是一種美食代表,更是體驗西方文化的一種方式~這些
  • 喝茶需要儀式感!村上春樹說:廣州人生活的儀式感離不開茶?
    廣州人的生活從一杯早茶開始,將生活融入到一杯普通的早茶文化之中。食在廣州,是對廣州飲食文化的最高讚譽了。而最能體現嶺南文化與飲食文化的就在最不起眼,卻最有儀式感的一杯早茶開始。這種精髓是文化的一脈傳承,也是嶺南文化的融合。
  • 儀式感滿滿的聖誕大餐,就藏在無錫這11家餐廳!
    儀式感滿滿的聖誕大餐 就藏在下面這11家餐廳 趕緊收藏好 去約那個你喜歡的人吧~ 普羅旺斯西餐廳 |開了18年的經典老牌西餐廳| 地址:梁溪區西水東商業街173-2
  • 西餐廳裡,擺放桌上的「檸檬水」也是有講究,很多人也是不明白
    西餐廳裡,擺放桌上的「檸檬水」也是有講究,很多人也是不明白,我們每個國家的飲食文化就是也就不一樣,還有就是口味上就是有很大的差別,並且就是在餐桌上一些梨擺盤,還有就是順序上,還有就是使用工具都有著非常大的區別,我們知道歐美的國家非常習慣性就是用刀叉吃飯,可是東方人就是習慣用筷子吃飯
  • 法國用餐文化很有儀式感,這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來了解一下!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法國人的飲食應該是最具有藝術感的。因為我們在影視作品或者書上看到的法國人用飯時的場景,基本上都是很正式,很有儀式感的。這當然少不了一點兒浪漫的氣氛,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法國用餐文化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 南京觀景最好的西餐廳,地處商務核心區,以絕佳體驗感迅速走紅!
    在南京商務核心區的河西有一家觀景最好的西餐廳,用絕佳的地理位置與觀景效果,讓食客們坐在餐廳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欣賞繁華的城市街道景觀,整體視覺效果非常令人震撼,並以絕佳的體驗感而迅速走紅。您知道是哪一家西餐廳嗎?看到這樣餐廳環境給你們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富麗堂皇還是高大上呢?
  • 飲食也是一種文化,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差異原來有這些!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記載:「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飲食是全世界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歷史的積澱,飲食也逐漸發展形成一種文化。由於中國和西方國家的人們價值觀念、社會環境、傳統文化等差異,使得中國和西方國家在飲食文化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 日本師傅街頭做蛋炒飯,儀式感滿滿,中國網友:滑稽感十足!
    雖然我們也經常聽說美食是不分國界的,但是實際上因為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文化的不同,所以飲食文化也是不大相同的,就算是在我們中國這樣的一個國家裡邊,因為地大物博,所以說也就導致了中國的北方人和南方人在飲食方面的方式是不大一樣的,所以說世界這麼大,世界上的飲食差異也是同樣如此比較大的,但是說到炒米飯在我們國家做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 在家吃飯沒有儀式感?有這幾招,讓你在家裡也能吃出西餐廳的感覺
    小編也是和朋友一起過的,當晚還發了朋友圈,結果家人朋友們都留言以為小編是在某個浪漫的餐廳過的呢,解釋是在家裡過的後都很驚訝,還有人直接說了羨慕,其實只要稍微用點心思,就可以過得很浪漫了哦。還在抱怨在家吃飯沒有儀式感?有這幾招,讓你在家裡也能吃出西餐廳的感覺。
  • 讓生活充滿儀式感的文化,茶
    茶處於鬧市,卻能隔出一個鬧中取靜的小天地;在歲月痕跡的老房子裡闢出一方小院,讓茶與小軒窗、轉角樓相映成趣;在風光怡人的景區或高端住宅區,用一扇窗就可以借足大自然的動態美景;濃墨重彩充滿中式貴族氣派;或走時尚現代的小清新路線;還有些則在不同的茶室裝飾出不同的風格和主題……茶,本是一種解渴的飲料,泡茶本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發展歷程:各個朝代關於飲食文化的淺析
    常見的調味料也是不勝枚舉,油、鹽、醬、醋、姜、蒜、香料等等,利用這些調味料可以讓一些原本平淡的食材煥發生機,給食客們帶來驚豔的味蕾體驗。關於烹飪方法也是數不勝數,最常用的就有二十餘種,煎、烤、炒、炸、熘、燉等方式,可知中國飲食文化烹飪技巧之精湛。
  • 哈爾濱俄僑的飲食文化
    其代表為俄僑塔道斯在中央大街127號別爾科維奇大樓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塔道斯西餐廳和俄僑楚吉爾曼在西八道街經營的楚吉爾曼餐廳。民國時期,楚吉爾曼餐廳曾因經營不善多次更換股東,但主營的俄式西餐和茶食小吃業務始終未變。1959年,該餐廳公私合營改造為國有餐飲企業,其經營場所遷至中央大街112號後更名為華梅西餐廳。時至今日,華梅西餐廳已成為名揚東北亞的哈爾濱俄僑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 為什麼上菜之前,西餐廳會上一份強裹腹感的麵包?下次別再弄錯了
    為什麼上菜之前,西餐廳會上一份強裹腹感的麵包?下次別再弄錯了所以說現在也是的多元化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飲食文化交流也越來越深。不過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飲食習慣,所以我們在吃飯之前,也最好是弄清楚其中到底有什麼講究,免得去吃飯的時候鬧出笑話就尷尬了。我們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一班在去西餐廳用餐的時候,在上菜之前,甚至還沒有點單的時候,服務員就會給我們這樣一個具有強果腹感的麵包。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