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二時辰 你知道子時是幾點嗎?

2021-02-23 公主小說免費

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你知道各個時辰怎麼命名嗎,來看看這些時辰到底是幾點吧!

古代十二時辰分別為: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我們現時每晝夜為24小時,而在古時則為12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鐘錶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醜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十分易記。

【子時】

子時(23點至1點),膽經最旺。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夜間11點至次日凌晨1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故稱「子鼠」。

【丑時】

丑時(1點至3點),肝經最旺。

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凌晨1點至3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餵牛,故稱「醜牛」。

【寅時】

寅時(3點至5點),肺經最旺。

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凌晨3點至5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

【卯時】

卯時(5點至7點),大腸經最旺。

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清晨5點至7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稱「卯兔」。

【辰時】

辰時(7點至9點),胃經最旺。

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早晨7點至9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雲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

【巳時】

已時(9點至11點),脾經最旺。

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時至11時)。

上午9點至11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豔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稱「巳蛇」。

【午時】

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最旺。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中午11點至午後1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

【未時】

未時(13點至15點),小腸經最旺。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午後1點至3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

【申時】

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最旺。

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下午3點至5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稱「申猴」。

【酉時】

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最旺。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下午5點至7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

【戌時】

戌時(19點至21點),心包經最旺。

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傍晚7點至9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稱「戌狗」。

【亥時】

亥時(21點至23點),三焦經最旺。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夜間9點至11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故稱「亥豬」。

怎麼樣,古代十二時辰說出口是不是比「X點」更文藝好聽呢?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卯時是幾點 古代時辰的介紹
    古代時辰是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種計時方法,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那麼對於古代時辰的介紹都有哪些呢?
  • 西石大十二時辰,你確定看過了嗎?
    》的熱播盛世大唐的宏偉長安圖景引人入勝開放、包容、自信的大唐榮耀深入人心《長安十二時辰》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時間的替換更讓古代的長安氣象萬千從歷史深處向我們款款走來聲聲「清平樂」,漫捲長安城時光往復,周而伊始今日小油便為大家帶來西石大的十二時辰一日可看盡長安花 ,十二時辰亦展現西石大
  • 中國古典文化│子時是幾點?:十二地支與「時辰」的對應
  • 古代「子時」是指幾點?
    1.古代「子時」指的是(  )。
  • 讀懂「十二時辰」(上篇),或可了解眾多健康養生的方法
    古人將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而每一個時段都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其中的任意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代的勞動人民根據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日常的生產活動和生活習慣進行的歸納總結。「十二時辰」獨創於世,是僅屬於中國人的優雅!
  • 十二地支之「子時與凌晨」,農曆節氣陰曆陽曆排八字之注意點
    上一節中將十二地支在手掌中的布局位置和月份,結合五行方位進行了串聯,本節將十二地支與節氣、與時辰進行串講。再溫習一下上圖上節中結合手掌對應圖之口訣:亥子北方水,寅卯東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辰戌醜未土。
  • 子時是幾點到幾點
    子時指23時至第二天1時,也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別稱;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而成。古時候一晝夜被分為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為一個時辰,每一個時辰又對應十二生肖中不同的屬相,且每一個時辰都有自己的別稱。十二個時辰的別稱分別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 《長安十二時辰》,沒有鐘錶、手機,古人如何知道時間?
    通過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劇中向人們展現的那些古人計時的智慧。《長安十二時辰》劇照擊鼓聲落,畫面出現了日晷上書「大荒落,巳正」,《長安十二時辰》與時間賽跑拯救長安安危的故事由此展開。
  • 十二時辰,如何與十二生肖聯繫起來的?原來暗藏生活智慧
    在古時候,我國採用幹支紀年法,時辰則用十二地支來表示,分別為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一個時辰代表兩個小時,和我們現在的24小時制相近,不過還是有些微差別,那麼十二時辰的具體含義是什麼呢?
  • 中年老母十二時辰
    最近爆火的《長安十二時辰》,在各行各業、各地區各城市,掀起了一股曬「十二時辰」的熱潮。有辰時午時酉時亥時都在不停呷飯的廣州人,有無論何時都在碎碎念「現男友何時來娶我」的追星族,有時時刻刻都在手指翻飛激情寫代碼的程式設計師……幾乎讓吃瓜群眾看足了眾生相。烏泱泱的曬「十二時辰」大軍裡,怎能少得了眾多中年老母呢?
  • 中國古代的十二時辰
    十二個時辰制,中國西周時就已開始使用。漢朝時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 我國古代十二時辰與十二生肖,古人的智慧放到現在可以月薪過萬!
    還有前段時間愛奇藝熱播的宮鬥劇中,也有妃子用計,設計魏姓妃嬪和富察氏御前侍衛約好一個時辰偽裝於恭桶中出逃私奔的故事情節。在為這些劇中主演們捏一把汗的同時,有些小夥伴們可能並不能理解劇中的一些時辰究竟是什麼意思。比如古代宮門上鎖的時間一般是申時到酉時,依照現代人的作息習慣,莫非申時到酉時是半夜十二點麼?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最近熱播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長安十二時辰劇情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看錶盤上的「十二時辰」
    活動一:「穿越古代」認識錶盤本周一年級第一個數學活動是「做鐘錶」,我們這個鐘錶可不一般。數學活動:做鐘錶同學們,你們知道古時候是怎樣記錄時間的嗎?請你閱讀《時間的故事》1.思考:12時辰對應分別對應幾點鐘呢?12生肖又與時間有什麼關係呢?2.通過閱讀,你一定有了新的收穫,那就利用手中的材料,做一個帶有古代12個時辰的「穿越版」的時鐘錶盤吧!
  • 考研十二時辰:我見過凌晨5點的太陽
    (原標題:考研十二時辰:還記得你當年被考試支配的恐懼嗎?)莫屬「你是什麼垃圾」和「××十二時辰」
  • 「十二時辰」簡史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在引發觀劇熱潮的《長安十二時辰》中,導演在片頭巧妙地利用日晷指示時間,既突出了劇中主題,又渲染了緊張氣氛。大家對這日晷所指示的「十二時辰」有多少了解呢?《長安十二時辰》第一集片頭十二時辰制在我國古代,基於日月運行以及人類的生活習俗和生產活動規律劃分的分段計時制度,是沿用歷史最悠久的古代計時法。
  • 古代的十二個時辰分別說明了什麼?古人的智慧真是不簡單
    但是,在中國古代,時間記錄是以十二個時辰記錄的,依次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來記錄十二時辰。根據當前的時間系統,大約是兩個小時對應一個時辰。那麼,古人和現代人記錄時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現在的二十四小時,它的作用只是記錄時間。古代人的十二個小時不僅具有記錄時間的功能,而且還具有文化承載的作用,這被當今大多數人所忽略了。下面讓我們看一下這十二個時辰的不同含義。
  • 重溫《長安十二時辰》:古代時間的雅稱
    前段時間的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司天台報時博士龐靈出場的第一句臺詞便是: 「巳正,大荒落,萬物,熾盛大出,霍然而落,故云荒落。」 司天台在唐代真實存在,劇中龐靈報時所用的說辭也有文獻可考,他所用的文言文,多出自《爾雅·釋天》。
  • 讓鄂爾多斯更美好 創城有我 | 創城十二時辰:子時
    讓鄂爾多斯更美好 創城有我 | 創城十二時辰:子時 2020-10-17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知道什麼是「旅遊十二時辰」麼?來看看!
    最近流行《長安十二時辰》,緊接著有北京十二時辰,上海十二時辰等等,現在帶大家看看旅行十二時辰。子時、丑時、寅時、卯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從子時開始,看看有哪些好看的風景。子時(23:00-00:59)雲南六庫鎮的通達大橋。燈火通明,夜色璀璨,別有一番風味。六庫鎮位於雲南省西部邊陲,是東方大峽谷怒江第一鎮。丑時(1:00-2:59)雲南省怒江慄慄族自治州蘭坪縣。天邊的閃電驚擾了夜間的安穩,丑時的天際充滿了神秘。在這座小城待上一夜,看看北極星,會是什麼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