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為20年房產經驗總結,摘自我們的「知識星球」內部分享,如有啟發,請關注我們。
提問:
章哥好,現在我看上了朝陽的**小區,小區裡既有塔樓也有板樓,都是高層。價格稍有不同,板樓稍微高一點。請問我應該怎麼選擇?十年後當我出手置換時,哪種的升值率更高些?
回答:
1、 先明確回答,板樓的升值率會更高,甚至會高得多。
2、 現在開發商們很少再開發塔樓了,尤其是在北方,越來越不好賣。因為不符合北方的居住習慣和氣候條件。
3、 塔樓的優勢其實只有一個:土地利用率高。但這是站在開發商角度考慮的,跟百姓的訴求並不相同。
當年之所以塔樓流行,主要是因為學香港。而香港是因為面積狹小,政府又嚴控土地出讓。所以寸土寸金,開發商只能儘量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儘可能的多蓋房子。
在大陸當年(2008年以前),因為那會大家都不懂。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買房人,都是懵懂的,對樓房的認識不夠。而且又對香港的生活方式很推崇,看人家都是塔樓,所以也就模仿了起來。
北京還好些,我在外地見過更多的稀奇古怪的塔樓和戶型,都是當年盲目抄襲香港的建築。今天看來是奇葩,但當時大家都還覺得挺時髦。
南方對塔樓的接受程度相對好一些,因為氣候原因,對朝向的要求不是很在意,所以到今天也還有蓋的。
4、 板樓的優點就不必多說了,只要戶型不是太小,那做到南北通透是很容易的事情。從風採光和朝向都不是問題,戶型也容易做的方正,很少出現奇葩戶型。
5、 我之所以說十年後板樓會比塔樓升值率高,除了居住體驗方面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得房率。
一般來說,高板的得房率在80-85%之間,塔樓的得房率在70-75%之間,平均相差10%左右。也就是說,同樣在房本上100㎡的房子,僅從使用面積上,塔樓就比高板少了10㎡。按照北京現在的均價,這就是60萬啊。
現在的中國內地,除了重慶,都是用建築面積來計價,包括物業費取暖費什麼的。但是,隨著業主們消費意識的覺醒,都認為這種計價方式不合理,強烈要求改革。
2019年2月,住建部就推出了一份意見稿,其中明確要求,以後要按照套內面積計價。既然已經有了成文的文件,雖然還沒有實施,但也是早晚的事情。
一旦按照套內面積計價,那塔樓的房本面積就會縮水,比板樓要縮水的多。在此情況下,塔樓業主要想還賣出建築面積計價時的原價,那就只能提高單價。
可買房人不傻,會算帳。兩種樓明顯的居住體驗就有差距,價格上再高,那誰會買?
所以,最終塔樓業主只能降價一部分,否則賣不出去。
6、 另外再講一點,獨棟式的小戶型塔樓千萬不能買,那將遭受更大的損失。這種產品以公寓居多,尤其是綜合體公寓,因為地塊狹小,所以只能開發成塔樓。為了好賣,又都設計成了小戶型。
獨棟的高板小戶型,其得房率都經常在65%左右,而高塔的獨棟小戶型呢,能達到60%就算到頭了。我甚至見過50%使用率的,號稱50平米一套,實際使用面積才25㎡,減去衛生間和過道,就剩一間臥室加個灶臺了。
這種公寓一旦按照套內計價,就等於要把現在的價格幾乎翻番,那誰會買?
7、 總結:不管按照套內面積計價的政策何時推出,這已經是大勢所趨。一旦開始執行,塔樓業主必定會受損。所以,就算兩種樓的升值率是相同的,塔樓也會因為面積問題而受損,最終在十年的漲幅低於板樓。
提問:
章哥好,我準備純粹投資房子,不自住只出租。現有資金230萬,如果是二套資格的話,能購買什麼樣的房子。我目前住在景泰附近,請問附近那些區域比較合適,圖的是照顧起來方便。如果可以,請推薦幾個小區。
回答:
1、 首付230萬,二套資格可購380萬左右房產。
2、 以南三環附近的價格來看,380萬可購60平左右小兩居。
3、 建議在劉家窯附近選擇,因為交通方便,利於出租,同時離你住的地方不遠,方便管理。
小區:四方景園,價格相對中檔,小區規模較大,可選擇餘地多。十年左右的樓齡,戶型也方正居多,出租方便,而且租售比相對合理。
如有疑問,請再次提問。
提問:
章哥,再提一個問題。我是首房首貸資格,手中現金100,可以再借款150萬,年息20%。以此為首付購房,請問有沒有什麼大的風險。
另外,我目前關注石佛營附近小戶型,請問有什麼推薦的嗎?
回答:
1、 以250首付,可購625萬房產,貸款375萬,25年息月供2.1萬。你150萬借款的月息為2.5萬,合計4.6萬。請根據自身的還款能力進行衡量。
2、 石佛營。如果以你250萬首付的話,在這裡可以購買稍大的戶型了,因為像國美第一城,迎曦園什麼的也到不了6萬,625萬能買100平米以上了。甚至可以考慮華紡易城等更高端一些的項目。
石佛營的炫特區周邊的小戶型很多,在50平米左右,300萬之內的選擇就不少。
3、 如果你準備購買這些項目,那就不必借那150萬了,100萬首付基本夠用。但是,炫特區一類的小區以小戶型為主,造成得房率不高,如果將來以套內面積計價,有可能受損失,請考慮。
本欄目文章均為原創,皆摘自「知識星球」同名欄目內部分享。解答從購房時機選擇、選址、看房、砍價、籤約、資格、貸款,一直到法律維權的全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