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十三寨裡聽山歌去!

2020-12-12 湘湘愛旅行

美麗的土家十三寨

這裡山水秀麗就像一幅延綿不絕的捲軸

這裡木屋古寨就像一首浪漫溫馨的情歌

這裡歲月悠遠就像一卷濃墨未乾的書冊

……

初春時節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畫裡古寨

——土家十三寨

十三寨寨主—覃誠芳演繹《么妹住在十三寨》

十三寨位於黔江區小南海鎮新建村

地處黔江國家地質公園小南海

核心區的大山之間

青山環繞、綠水相依

如詩如畫、清幽靜謐

宛若陶翁筆下的世外桃源

地震堰塞湖小南海

有1800多年建制歷史的黔江區,歷經多次巴楚爭戰,一些巴人流亡至此、繁衍生息。巴人為了抗禦自然災害、對付野獸襲擊、抵制外來侵辱、發展農業生產,多成群簇居,形成了13個古老的自然村寨和居民院落,歷經千年,生生不息。由於其獨特的母系文化,因此也有「千年十三寨,神秘女兒谷」的說法。

十三寨迎賓寨門

十三寨裡有一條小溪叫板夾溪,溪水清澈、依山繞寨,兩邊阡陌縱橫、群山聳峙……土家人在此逐水而居,或處平壩或據坡地,寨子錯落有致、形態各異,布局以半包圍品字形、全包圍四合院、吊腳樓等樣式為主,多採用木板木架結構,木起瓦蓋。保存最久遠的木板屋建於南宋年間,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

古樸居民

和原生態的農耕方式

清澈見底的板夾溪

每寨居民少則十餘家幾十口人,多則幾十家上百人,多以姓氏為寨名,目前集居生活著200多戶近1000人,形成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家民居群落,並成為土家族首個被批准建設的民族生態博物館——武陵山民俗生態博物館,也是首批國家級少數民族特色村落。

向左滑動觀看 >>

風格迥異的十三寨寨門

一條 呃 溪水河

天上那個飄下來呀

夢中常流過

情歌那個繞雲彩囉

山路彎又彎

十七八個拐 囉

彎彎曲曲

連著那土家寨 囉

......

「陽春白雪,下裡巴人」。在十三寨,山歌比古寨更加古老,它是古老巴人的山民歌(通俗歌曲),土家人談情說愛婚喪嫁娶都要唱歌。土家建築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民間傳說都留存在一首首古老的山歌裡,山歌可以說是了解土家族獨特人文風情和歷史記憶的活教材。

十三寨寨主唱山歌

由於十三寨位於小南海地震遺址堰塞壩後側,又稱為後壩,因此這裡的山歌統稱「後壩山歌」,被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這裡出了一個會唱山歌的女寨主,她就是以女子之身躋身戰國七大富豪之一的巴清

巴清像

巴清 : 守家護國 修築長城

巴清,戰國時代大工商業主,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女企業家之一,執掌的丹砂帝國盛極一時。曾出巨資幫助秦始皇修築長城,為秦始皇陵提供了大量的水銀,從而受到皇帝禮敬。

據史料記載,巴清的名字就是秦始皇所賜,秦始皇還「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巴清不僅為富能仁,全力以赴搞好勞工福利待遇,積極扶貧濟困,還以財自衛,守護一方平安,被土家人視為女神,受到尊崇。

從此以後,十三寨女兒谷每年都要通過歌賽選女寨主。

準備參選十三寨寨主的土家姑娘們

自秦而始,穿越千年,山歌中傳唱著許多世代流傳的優良家風家規,教育子女向上、勸說人們向善,凝結著土家族人民的智慧,體現了土家兒女質樸的家國情懷,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後人。比如《勸世歌》《孝順歌》等,就秉承了土家族廉、孝、忠、勤的傳統美德。

孝敬就像竹林林,竹林筍子根連根

你若來做好榜樣,保證家和萬事興

孝順歌

為官歌

當官之人要聽清,不要見錢就動心

要學前朝包文正,美名流傳到如今

「黔江有個小南海,後壩有個十三寨。吊腳樓下織彩錦,山歌飛出山門外,擺手堂內置美酒,阿妹等著阿哥來……」十三寨山歌,由於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吸引著眾多遊客慕名而來。

外國遊客學習土家打蓮簫

十三寨修建了全市首座土家山歌對唱廊亭,為山歌傳習提供場所,同時也為遊客欣賞民俗文化搭建平臺;組建了30人的山歌表演隊,開展土家山歌常態化演出......

跑客節開幕式上的山歌合唱

對唱涼亭前的山歌彩排

山寨不老,山歌常新。近年來,十三寨以山歌為媒,以「歌」話清廉、揚文化,以「歌」寓教育、抒情懷,賦予了後壩山歌新的時代內涵,在潛移默化中讓廉政文化化風成俗、潤物無聲。

心中有紀天地寬

(領)也嘿 觸碰黨紀 喲 家庭毀囉

(合)也 依呀誒誒誒

(領)也嘿 父母傷心哦嗬哦 夫妻散 哦 喲嗬

(合)喲嗬嗬 哦嗬哦嗬嗬 嘿

(領)也嘿 人人都有哦 幾多情哦嗬

(合)嘿也

(領)心中有紀哦天地才寬(喲)依喲

(合)依喲嗬嗬嗬 喲嗬嗬 依喲嗬嗬嗬 喲嗬嗬 喲嗬嗬嘿

當地村民唱廉歌

向上滑動閱覽

廉政花開幸福來

漁鼓咚咚敲,別的我不表

廉政建設唱一段,大家聽根苗

建設新農村,廉政要先行

幹部處處為榜樣,為民獻初心

政務要公開,腐敗不會來

群眾監督抓落實,漏洞堵實在

公僕要自律,莫動歪心思

麻雀飛過有影子,哪有人不知

打虎滅蒼蠅,貪慾手摸伸

身敗名裂案例多。個個是教訓

紀檢監察委,責任壓落實

防微杜漸講成效,一片新天地

精準來扶貧,鄉村大振興

項目資金管理好,廉潔作保證

廉政氣象新,政治很清明

長治久安多幸福,圓夢在如今

時間有點緊,就唱這一陣

廉政花開春常在,幸福萬年春

在歷史傳統與現代文化的碰撞中

十三寨

正煥發出蓬勃生機!

【來源:凡老師說茶】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山歌女神」覃誠芳,走進十三寨 么妹個個乖
    《十三寨的么妹個個乖》,是「山歌女神」覃誠芳「么妹」系列作品的新作,其陣容強大程度不亞於前作《么妹住在十三寨》。歌曲由丁曉宏和楊軍兩位老師作詞曲,覃誠芳傾情演唱,北京華數音樂出品發行。覃誠芳,土家十三寨總寨主,人美歌甜,名副其實的「山歌女神」,代表作《么妹住在十三寨》。詞作丁曉宏,知名詞作人,曾任長陽縣土家民族藝術團團長。《花咚咚的姐兒一枝花》《借個月亮對山歌》、《么妹住在十三寨》等佳作,均是出自丁老師之手,其中以《么妹住在十三寨》最為廣大聽眾所喜愛。
  • 覃誠芳:么妹住在十三寨 黔江山歌飛天外
    在這樣充滿民間音樂薰陶的環境中,覃誠芳默默地聽著、學著,不知不覺也學了不少土家民歌。進入高中後,覃誠芳選擇了藝體班的音樂專業,獨自離家到數百公裡外的當陽市求學,她從未喊苦喊累。最終,她進入了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習音樂教育專業。從大山深處的土家妹子到專業院校的求學,她堅定不移地走著。
  • 重慶珍檔丨用山歌吵嘴,重慶十三寨這個習俗有點怪
    寨主與寨民親密無間十三寨女兒谷以女性為尊,他們崇拜巴清娘娘。十三寨何家寨非遺傳承人田桂香,今年已65歲,唱了一輩子山歌和小調,她說:「用唱山歌吵架鬥嘴,從祖輩就有這個習慣,小時候,見大人們唱歌吵嘴,覺得非常好玩,每當大人們用唱吵嘴時,大人們總是把我們小娃娃們都趕開。他們越是趕我們走,我們越是聽得起勁。」
  • 「山歌女神」覃誠芳《情歌飛出十三寨》甜蜜來襲
    《情歌飛出十三寨》,是「山歌女神」覃誠芳新作,並有知名土家族歌手《我的中國星》全國冠軍祝家家和覃誠芳恩師江小平的傾情演繹,為我們呈現出了獨具風情的土家特色。覃誠芳覃誠芳,土家十三寨總寨主,嗓音高亢悠揚,婉轉嘹亮,受土家山歌文化的影響,在演唱民族風情歌曲上獨樹一幟,被譽為「山歌女神」,代表作《么妹住在十三寨》。
  • 寨裡人文龍的故鄉 情懷四方
    趁著全縣發展的東風,進一步解放思想,唱響時代發展主旋律,大力發展孝德文化,做大、做強、做好寨裡「鄉村旅遊」名片,提升大美寨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努力實現旅遊、生態、文明新寨裡,為建設富強美麗幸福新莒縣貢獻力量。
  • 寨裡人文 龍的故鄉 情懷四方
    趁著全縣發展的東風,進一步解放思想,唱響時代發展主旋律,大力發展孝德文化,做大、做強、做好寨裡「鄉村旅遊」名片,提升大美寨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努力實現旅遊、生態、文明新寨裡,為建設富強美麗幸福新莒縣貢獻力量。
  • 山歌藝術-允兒吳佳琪山歌:姐家床墊頂呱呱
    你一聲來我一聲,山歌好比教學生。 學堂教書有書本,山歌無本句句真。 你是壇裡老歌手,朋友分離難聚首, 要想得哥走來伴,除非你心真的有。 唱歌還要兩個人,獨自一個唱不成。
  • 關於寨裡,有些新發現
    正好借這個機會,重新審視了昝崗和寨裡組團。昝崗前面已經提過了,即使有新發現也不再重複,這次說說對於寨裡組團的一些新看法。與其他組團不同,寨裡組團不是縣城,所以不會存在大面積小區拆遷情況。同樣因為不是縣城,所以也不存在既有路網。這真正是一張白紙好做畫。另外,寨裡與昝崗組團也不一樣,昝崗組團因為有雄安站樞紐片區和自貿區,所以規劃也比較複雜。
  • 喜迎黨的十九大 山歌唱給世界聽
    「灕江碧水任傳情,絲路萬裡飄彩雲;喜迎黨的十九大,山歌唱給世界聽!」老同志們飽含深情,用帶著泥土芬芳的民族語言,用帶著壯鄉溫度的鮮活歌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與欣喜振奮之情。&nbsp&nbsp&nbsp&nbsp歌迎十九大 ,情寄新發展。
  • 廣西各族人民共同「唱支山歌給黨聽」
    掃一掃,看「唱支山歌給黨聽」專題。本報南寧訊 (記者/王建偉 金凱樂)為迎接建黨百年,廣西雲客戶端與廣西新聞網聯動全區主流媒體及各單位團體,共同組織發起「唱支山歌給黨聽·慶祝建黨100周年線上音樂會」主題活動。
  • 【百靈鳥夜聽】黃霞丨十三寨的刨湯宴
    十三寨緊鄰著名的黔江小南海景區,地處重慶和湖北交界之地。據記載,鹹豐六年,一場大地震震垮了兩座山頭,滾石掩埋了田舍,摧毀了莊稼,堵塞了河道,十餘條溪水匯聚成湖形成了小南海。有地質專家考證,這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地震堰塞湖之一,可謂「世界罕見,中國唯一」。獨具的資源稟賦讓小南海成為渝東南最早的國家級4A景區。
  • 河池第十三屆銅鼓山歌藝術節11月在鳳山舉行
    廣西新聞網南寧10月22日訊(記者 潘曉明)為深入打造河池銅鼓山歌藝術節這一品牌
  • 運城——寨裡關帝廟獻殿
    寨裡關帝廟獻殿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泓芝驛鎮寨裡村內,距市區20公裡。該廟創建後歷經戰亂,其他建築早毀,僅獻殿獨存。獻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正面簷下施通圓木大額枋,其上施四鋪作單下昂鬥拱九朵。前簷的大梁放置在通面額之上,不與下面的立柱相對應。次間外的兩根柱子略向中間靠近,皆為移柱造。
  • 雲南山歌歌詞:沒有時間陪伴你,夜晚陪你唱山歌
    人走茶涼樓已空,不見往日笑面容。門前結冰三尺凍,回首往事一場空。人走茶涼樓已空,往事仿佛如夢中,是個男郎就努力,盡力莫讓妹打工。夜深人靜睡不著,為情為愛受折磨,魂魄落在家鄉土,思戀伊人眼淚落,愛情美酒無色味,世人都把你追尋,美酒只要喝一杯,一生一世也無悔。
  • 看滇劇、鬧花燈、聽山歌……昆明花都文化旅遊節7月...
    看滇劇、鬧花燈、聽山歌……昆明花都文化旅遊節7月...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看滇劇、鬧花燈、聽山歌
  • 雲南山歌歌詞:開開心心唱歌樂,編寫一首山歌來
    開心就好你請聽,美女再多不敢跟,跟妹要跟感情好,感情不好不開心。叫我聽著我聽著,哥哥說話有道理。跟著一個沒感情,以後日子不好過。連妹要連心合心,跟妹要等妹開心。吵吵鬧鬧不好過,害了別人害自身。連妹要連好良心,不然討著不開心,吵吵幹架不好過,傷了別人還自己。現在社會太虛偽,難找真心實意人。不得一年或半栽,不得哪個會明白。別人千年等一回,是怪哥哥沒耐心。捨得十年磨一劍,一朝鐵杵磨成針!
  • 【民間歌謠】刁覺民 ‖ 山歌嘹亮繞山鄉
    今天我們整理的《白巖山系列山歌》,是從當地一位山歌愛好者近十年走村串戶訪談交流而收集來的。然而,這樣美妙的民間音樂,卻在傳統生產生活方式不斷改變、傳唱老人們一天天地老去的今天,世代相傳的山歌,因失去「表演的舞臺」而正在逐漸消失,甚至銷聲匿跡。當我們有幸見到和聽到一群老者和80多歲高齡的莊興太、莊興平兩位傳唱者以及他們的後代、愛好者,再次傳唱和表演這樣高亢激昂、曲調婉轉的山歌時,興奮不已,抑制不住吼上一聲。
  • 尋找大山裡的聲音|古老的山歌代代傳,木洞山歌唱出數百年的民間記憶
    「我1936年丙子年出生,從小聽山歌長大,13歲開始學唱,家裡窮沒得錢讀書,學山歌也就是做農活時聽別人唱,自己把歌詞和調子記下來,70年積累下來,肚子裡大概有三千多首了。」潘中民說。潘中民耳朵不好,聽了幾遍才聽清張邁的話,他趕緊擺手,花白的頭搖得像撥浪鼓,「啥子歌王喲,莫說勒些,當不起喲」,他很認真地說,「我只是會唱一些山歌,能把這些山歌傳承下去,就是我最大的心願了。」
  • 山歌女神覃誠芳歌頌土家母親河,情動《我的阿蓬江》
    「阿蓬江,江水倒流三千裡,浪花追逐,碧波蕩漾」山歌女神覃誠芳最新歌曲《我的阿蓬江》,獻給最美阿蓬江。祝家家老師認為,要吸引沒有到過黔江的人來,並且留住外來的人,就必須要用浪漫點的構思,去讓人記住和想像黔江。所以,由這樣的思路發展而來,才有了副歌部分的把姑娘和阿蓬江比喻成情侶的構思,從而讓聽過歌的人能想像到黔江的美與浪漫。「你就是我的情郎,我的阿蓬江,我是被你守候的,十三寨的姑娘」。
  • 明天來虎丘溼地公園聽山歌 第二屆白洋灣山歌文化節開啟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 吳麗婷)2020年「一路山歌」第二屆白洋灣山歌文化節將於29日在虎丘溼地公園開幕。本屆山歌節將圍繞三大主題、六大系列活動,「線上線下」互動推進。為讓白洋灣山歌更接地氣,山歌節上還將首次公布「山哥哥」和「花小妹」山歌文創IP形象。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白洋灣地區阡陌縱橫、水網密布,孕育了豐富的「三耕」「三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