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中國駐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大使唐松根在當地出席一場活動的照片,遭到了美國和澳大利亞多名政客以及臺灣一些媒體的惡意炒作。
當時,歡迎唐大使到來的當地人,採用了一種當地歡迎貴賓的傳統儀式,即讓人們躺在地上排成一種「人肉地毯」,然後請唐大使從上面走過去。
然而,這入鄉隨俗的一幕,卻被美國、澳大利亞的一些政客和反華分子以及臺灣的一些媒體惡意歪曲成了中國在「踐踏」當地人的「尊嚴」和「人權」,是「殖民者」。
但打臉的是,人家吉里巴斯的當地人對於美澳臺的這些無知的炒作卻極為不滿,認為這是在貶低當地的文化。有兩位吉里巴斯裔的學者更撰文一篇,給出了當地這個傳統一個令人震撼的由來。
如下圖所示,英國《衛報》今天就刊登了這篇由兩位身在澳大利亞的吉里巴斯裔學者撰寫的文章。這篇文章一方面介紹了這種「人肉地毯」傳統的由來,一方面則批判了歪曲事實對中國大使進行炒作的那些人的無知和對當地文化的冒犯。
根據兩位學者的介紹,唐大使當時前往的那處吉里巴斯的島嶼,在吉里巴斯的文化和歷史中,有著「婦女之島」的稱號,因為島上居民信奉的四位守護神靈都是女性。每一個來到這座島嶼的訪客,也都要入鄉隨俗地將自己介紹給當地的四位女性神靈,以示尊重。
兩位學者繼續介紹說,被美國、澳大利亞和臺灣的政客和媒體惡意歪曲和炒作的「人肉地毯」,則是當地用來歡迎貴客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常見於當地的婚禮,妻子一方需要踩著嶽父母一家男性成員的後背完成開始這段新伴侶關係的儀式,而且這種儀式對於那些躺在地上的男性成員來說也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情。
兩位學者認為,中國的唐大使經歷了那種歡迎儀式,也是由此而來的,為的是開始一段中國與當地的新關係。
截圖來自兩位吉里巴斯的學者在英國《衛報》上刊登的文章
兩位學者還特別強調,這種儀式是由當地族群的長老們一致投票決定的,而那些拒絕這一儀式的人,反倒會被視作對當地——特別是對躺在地上的人的不尊重乃至侮辱。因為這種拒絕,等於是在將躺在地上的人視作了「糞便」,所以才不願意去踩上去。
所以,兩位學者透露,根據他們的了解,儘管當時唐大使對於這種參加儀式也有點「不適應」,但如果拒絕反而會在文化和政治層面損害中國與當地人的關係,所以大使才參加了這一歡迎儀式。
截圖來自兩位吉里巴斯的學者在英國《衛報》上刊登的文章
而這也是為何這兩名吉里巴斯裔的學者對於唐大使參加的這一歡迎儀式遭到美國、澳大利亞和臺灣一些政客和媒體的惡意炒作十分不滿。
兩人在文章中就引用當地一名年輕族群領袖的話說,這種炒作說明了「國際社會在發表評論前需要先尊重當地迎接客人的文化習俗和社會責任。」
截圖來自兩位吉里巴斯的學者在英國《衛報》上刊登的文章
除了介紹當地這一習俗的由來,兩名學者還透露了一些讓炒作此事的澳大利亞和臺灣政客與媒體極為難堪的情況。
根據兩人的說法,由於這種歡迎貴客的儀式是當地的一種傳統,所以不止中國的唐大使經歷過,多年前澳大利亞一名在當地擔任「高級專員」(相當於大使)的官員也曾在當地接受過這種歡迎儀式。兩人說,這是因為當時澳大利亞給當地資助了一所學校,而且這一消息來自吉里巴斯官方。另外,在吉里巴斯與臺灣「斷交」之前的2011年,一名臺灣「外事人員」也曾獲得過這樣的接待。
截圖來自兩位吉里巴斯的學者在英國《衛報》上刊登的文章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前兩天當澳大利亞一些政客在拼命地歪曲當地的這一傳統,以此惡毒抹黑中國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曾表示澳大利亞駐吉里巴斯的一名外交官多年前曾獲得過類似的歡迎儀式。但澳大利亞官方卻通過澳大利亞的媒體宣稱他們「不認為有過這件事」。
可如今,當吉里巴斯官方都表示有這事時,澳大利亞官方的說法看起來就更像是在狡辯和撒謊了。不僅如此,澳大利亞的這種否認,恐怕還會被當地人視作是在冒犯和羞辱他們。
圖為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一名記者稱澳大利亞官方告訴他澳方從來沒有人參加過這種歡迎儀式,但從吉里巴斯官方的說法來看,這種說法顯然有問題
在文章的最後,兩名吉里巴斯裔的學者還清楚地指出,這件事之所以會被美國和澳大利亞還有臺灣方面惡意炒作,是出於他們的地緣政治焦慮,可這種炒作卻將吉里巴斯給卷了進去。
但兩名學者有力地表示,吉里巴斯不會因此就放棄自己引以為豪的文化傳統和文化權利,並表示這種權利也是一種「人權」。
截圖來自兩位吉里巴斯的學者在英國《衛報》上刊登的文章
至於國際社會如果真想關心吉里巴斯,從兩位學者的語氣來看,就應該從氣候變化這個直接威脅到當地存亡的問題入手。
但遺憾的是,澳大利亞官方在這件威脅著幾乎所有南太平洋島國生存的事情上,一直表現出了強烈的牴觸態度,拒絕為了這些國家的生存權而犧牲自己一點點的利益。這,也才是令這些國家與澳大利亞離心離德的根本,而不是中國給當地帶來的發展和機會。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