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多見的收藏大多以瓷、玉、石、木等材料製成,而骨製品見得相對較少。據考古資料,骨製品的歷史源遠流長,它和石製品、木製品一樣,都是人類最早開發利用的生產或生活用品。
骨製品中有一樣較為神秘的物件——嘎巴拉。
嘎巴拉,其實是西藏人骨製品的俗稱。它一般由已獲圓滿報身有修為的藏族人死後的骨頭所制,以頭蓋骨,指骨為主,是神秘的密宗法器之一。
嘎巴拉翻譯成漢字的意思就是「頭骨蓋」,最早的嘎巴拉選用的材料是佛教高僧圓寂後的遺骨中的頭骨嚴格按照密教的儀軌和壇城,意在輔助密教信眾的灌頂和修行,十分珍貴稀奇。因此,能一睹真正嘎巴拉風採的人是非常少的。
而且並不是所有佛教人士都對嘎巴拉有所嚮往,這種人骨念珠只有佛教中的密宗才用。密宗又叫真言宗,它是中國佛教的宗派之一,由於其在實踐中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禮儀,本尊信仰崇拜為特徵,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存在。。
這種法器多用人骨,而且必須是高僧的遺骨,西藏的喇嘛死後喜歡天葬,把自己的屍體餵食給禿鷲,以達到世祖割股餵鷹的佛教境界。而肉體已經成為生靈的食物,那骨頭也是無用的了,所以就把骨頭便捐出來做法器,多用的是眉骨和手指骨。
「因為佛教講究因緣,僧人作法手指自然用得最多,而眼睛則是閱佛經明世情的地方,這兩個部位可謂是最有因緣,是具有悟性的骨骼,當然可以成為開啟後人之智的法器。」
一般來說,手指骨做成念珠還比較容易,因為手指上的骨頭小且多,一雙手十個指頭做念珠剛剛好,但是眉骨不一樣,一個人只有兩幅眉骨,如果要用眉骨做念珠可能需要十幾位高僧的眉骨才能製作而成,所以,用眉骨製作的尤其珍貴。
而且人骨念珠的製作十分複雜,因為全是手工製作而成,所以僧人要擁有非常高技藝的,每天還要磨出其光澤,同時要湊足一副念珠所有的眉骨,需要等十幾位高僧圓寂,這樣一來可能一副念珠需要花去五、六十年,甚至一百年……
只有指骨和眉骨製作的人骨念珠才能叫嘎巴拉,小腿骨等人骨製作的念珠只能叫做人骨珠,不能被稱之為嘎巴拉。
人骨念珠108 顆 表示求證百八三昧, 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 一百零八種煩惱六根,為: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樂、舍三受, 合為十八種, 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 合為十八種, 共三十六種, 再以前世,今世,來世三世合成一百零八種煩惱。
嘎巴拉可謂是百年之作,同時那麼多高僧的眉骨與製作僧人的血汗,使得人骨念珠異常珍貴,故而佛教裡有這樣的說法:人骨念珠可以使死者安息、生者平安,可謂是真正通死生之大,明陰陽之道的法寶。很多人都在追求一串正品嘎巴拉,但是真品則少之又少,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