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千年藏傳密宗法器之「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

2021-01-10 福祿多吉

大家好我是多吉,好久不見。最近一直比較忙,又不想胡亂寫些內容去影響閱讀質量。因此耽擱了內容更新。非常抱歉。希望再次更新後,我的內容你們依然能喜歡或對你有些幫助。願大家吉祥如意,扎西得嘞!

【開篇】

閒聊時有朋友問我藏傳法器「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該如何區分?各有什麼用途?的確這三種法器如果對藏傳佛教文化沒有一些了解的話,是很難區分的。藏傳佛教的法器製作選材一般比較珍貴,同時在法器的制型上又融入了藏傳佛教博大精深的教義精神。再談其用途又多以修法除障為主要目的。因此藏傳佛教法器不僅僅是一件法器,也是一件具有很大收藏價值的藝術品。藏傳法器的類目繁多,後續我會按需逐篇進行介紹。這次我們先說說入門法器「金剛杵、金剛橛和金剛鉞刀」。

【金剛杵】修法法器

金剛杵。梵文譯為 Vajra 瓦支拉,藏語稱之為「多吉」,還有很多根據音譯的名字就不過多贅述。金剛杵在古代印度迦毗羅衛國時期被煉化出世。由於質地堅固,能擊破各種物質,故稱金剛杵。在古印度時期是做為武器使用的。後融合於古印度佛教傳入中國西藏。

藏傳佛教密宗認為,金剛杵象徵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能破除和降服一切業障。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各種修法路上的阻礙和惡魔,因此為密宗諸尊者的持物或瑜伽士修道的法器。密宗「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者皆持金剛杵。真言行者亦常攜而行。是金剛部必修法器。以金剛杵象徵如來金剛智慧,用以破除愚痴妄想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及修行金剛部法。

據《大藏密要》中敘述,金剛杵發菩提心能「斷壞二邊契於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即五佛五智義,亦表十波羅蜜能摧十種煩惱」。由此可見金剛杵對藏傳佛教是極具影響力的法器。

金剛杵的型制有很多種,在西藏製作金剛杵的材料通常以,金、銀、銅、鐵、石、水晶、木、骨等材料為常見。長度以指量計數。最為常見的是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也有特別制型的。金剛杵中間為握手,兩端刃頭分別有獨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等,特殊刃頭的還有人形杵羯磨金剛杵、塔杵、寶杵等制型。獨股、三股、五股在藏傳密宗最為常見。獨股象徵獨一法界、三股象徵三密三身、五股象徵五智五佛。獨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寶杵、塔杵合稱「密宗五杵「。其中,獨股杵是最為古老的杵型。兩端鋒刃很長,為大日如來護法密跡金剛力士所持。此外,千手觀音其四十手亦持金剛杵,以及金剛藏王菩薩一百零八臂中之一手,亦持獨股杵。

五種金剛杵中,以獨股杵與蓮華部相應,置於壇城之西方,其獨鋒象徵獨一法界。三股杵與羯磨部相應,置於大壇之北方。通常稱為「瓦支拉」的即指三股杵。五股杵對應其它,又稱五智金剛杵、五峰金剛杵、五峰光明、五股金剛,其五股象徵五智五佛,中間一股象徵佛之實智,其餘外圍四股則為四佛權智的標誌。而外圍四股向中間一股彎曲,其意義是所有「權智「最終歸屬」實智」之人。杵的上下兩端形狀相同,代表佛界、眾生界同具五佛之智。五股杵中間一股代表「大日如來」外圍內曲四股代表「四方智慧佛」受大日如來加持教化,同具五智。中段握柄處一般鑄「四層八片菩提葉」代表般若波羅蜜和十六大菩薩及八供四攝三十七尊者。藏傳佛教會在金剛杵八葉腰部拴以二繩,代表定,慧二法。如此手握金剛杵,即獲得五佛、十六菩薩以及三十七尊者的智慧加持。

金剛杵的用途,在藏傳佛教修金剛部法、或成就事物必持「五股金剛杵」加持。神物、佛像加持必持「三股金剛杵」加持。行道念經、修佛部、蓮花部法持「獨股金剛杵」加持,修大威德金剛法持「九股金剛杵」加持。

【金剛橛】降服法器

金剛橛,梵文譯為vajvakilaka,音譯為「伐迦羅羯羅迦」又稱四方橛,和金剛杵一樣在古印度時期是當做武器使用的。後融入古印度佛教流傳到西藏。金剛橛的型制和匕首差不多,尖刃頭加握柄。但與匕首的區別是金剛橛普遍握柄較長刃頭較短。

金剛橛的主要用途是用於滅除障礙或降服惡魔鬼魅。在藏傳佛教的用途一般是在修法道場的四周扎地而立。使道場範圍內固若金湯,不被任何障礙侵犯。

金剛橛用途不同時,握柄的造型也有所不同,頭戴五骷髏冠忿怒菩薩造像、馬頭金剛造像、五股金剛杵型制的幾種最為常見。象徵著忿怒,降服的含義。製作金剛橛的材料也以「金、銀、銅、鐵、石、木、牙」為主。型制除握柄處外,刃頭基本統一為三稜狀,沒有金剛杵型制那麼多變。

引述百度資料《蘇悉地羯羅經》卷中說:「宜以佉達羅木作橛四枚,其量為二指。應折懺其一頭,如一股杵釘在四角,稍露橛頭。」在《蕤呬耶經》卷中,敘述曼荼羅的造立法:「四方已定後,又量角絡(即對角線)。校正畢,復量中心。在其中心打一橛子,在其他四角各置一橛。在第二院及最內院,四角各置一橛。應取乳木作橛子,頭應如金剛。」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道場念誦儀軌》中更進一步地說:「壇之四角應釘佉陀羅木之橛,若無此木之橛,鐵、紫檀木之橛亦可。長應為十二指,四指入地。」可以看出所有佛經中描述的金剛橛都是用於修法道場除障。只是製作的材料不太一樣。

相傳公元前五世紀蓮花生大師曾到過卡沙卡瑪拉北部地區,至今盛行金剛橛崇拜。後來,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峽谷帕爾平阿修羅洞中靜修時,他遭遇三大惡魔製造的魔障。使當地三年不降雨且疾病、饑荒橫行。為了應付這些難題,他讓人從印度帶去《金剛橛密法》。這些經文一到尼泊爾,人們就開始修持,自此之後,一切障都戛然停止。在抵達西藏時,蓮花生大師向他的二十五位心傳弟子授了《金剛橛密法》。蓮花生大師教授這些經文旨在除障,以在西藏弘傳佛法。古藏傳佛教寧瑪派最早把金剛橛神作為能夠除障的本尊神進行修持,又因為寧瑪派當時在西藏屬於影響力最大的藏傳佛教教派,因此這種修持也被廣泛吸納到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之中。

金剛橛在藏傳佛教裡有四橛,第一橛物質橛是實物材料製作的橛又稱其為「普巴金剛橛,普代表空性,巴代表智慧「。金剛橛型制通常上端為三怒相神頭飾。下端刃頭為三稜型,象徵斷滅貪、嗔、痴「三毒」。三怒相神分別是白臉怖畏金剛(或降三世明王)的臉,代表「身」和斷滅「嗔」。藍臉甘露王的臉,代表「意」和斷滅「痴」。紅臉是馬頭金剛的臉,代表「語」和斷滅「貪」。就身、語、意而言,這三個神靈也代表「三身」。九隻眼睛象徵著寧瑪派的「九乘」和五佛及四佛母的九大智慧。三個恐怖的人頭連在一起每位頭頂一尊骷髏冠,連起來是一圈十二個骷髏頭的冕狀頭飾,代表戰勝十二因緣的十二節鏈環。花環上部中央處有一個髮髻,是用三個金剛神的頭髮攏綰而成,既象徵著把一切極端之事和爭執束縛在一個簡單的現實之中,也象徵著對密宗的承諾或誓言的約束。頂髻上通常用半截金剛杵做飾頂,有時是無裝飾的扁平頭頂,象徵著用金剛橛把四處遊走的亡魂惡靈釘住。此為物質橛。

其餘三橛為慈悲橛,菩提心橛,智慧橛。這三種橛實際上講的是修持普巴法的其中一種修為方式。所以金剛橛的主要用途主要還是是用於道場除障,各種降服類儀式以及修行普巴法的。

最早記載金剛橛儀式的「葉貝經」在巴基斯坦北部吉爾吉特一座古老寺廟的佛塔內被發現。

【金剛鉞刀】修法法器

金剛鉞刀,梵文譯為Vajra Tomahawk,藏語「Trigug」又稱為「空行母刀」是藏傳佛教常見的法器之一,象徵神聖佛法不容侵犯,衛護佛法之心。鉞刀的型制與古代戰場所用的斧極其相似,而鉞刀不同的地方則是上端為金剛杵形,下端為斧狀的刀刃和刀口。刀刃尾部有一點彎鉤。西藏的《醫學綱目》內也有用鉞刀作為醫用切割工具的記載。

金剛鉞刀又稱之為「空行母刀」。是因為在古藏傳佛教被完整保存下來的大部分唐卡、佛經、儀軌、典籍中所描述的金剛鉞刀多為「空行母、瑜伽母、佛母」所持,佛母修法時右手持鉞刀,左手持嘎巴拉碗。虎面空行母、獅面空行母都持鉞刀護法。 天杖、鉞刀和嘎巴拉碗是密宗女性瑜伽母和空行母的三大主要器物。 空行母「向十大方向揮舞鉞刀」,來恫嚇並戰勝一切惡魔和邪惡力量。金剛鉞刀代表可以斷滅一切情感汙穢和精神感知的陰性智慧。鋒利的刀身可以斬斷二大「障蔽」一是惑障,例如:慢、嗔、嫉妒和欲望。另一個是智障即痴愚的謬見。徹底斷滅二大「障蔽」標誌著獲得圓滿。刀身還可以斬斷六蔽(慳貪、破戒、嗔恚、懈怠、散亂、愚痴)使人進入禪修狀態。

有部分忿怒金剛也持鉞刀,例如大威德金剛,瑪哈嘎拉(大黑天)等。不過男性神所持是兩種型制的,一種是帶鉤的與空行母刀相似的鉞刀,另外一種下端呈半圓形的金剛斧。一般都稱之為金剛鉞刀。

製作鉞刀的材質和,金剛杵,金剛橛一樣多為金、銀、銅、鐵、石、木、牙為主。主要用於藏傳佛教密宗的宗教儀軌或驅魔儀式中的法器。或用於修佛母或空行母時的修法法器。

【結語】

感謝大家費時將內容讀到這裡,千年藏傳文化的法器當然不是短短篇幅可以敘述清楚的。此篇的目的只是讓大家多了解的更加細緻一些。若有不足還請大家諒解。

我是多吉,願大家在2021新年伊始一切吉祥如意。再次謝謝大家。扎西得嘞!

於2021年1月1日凌晨

相關焦點

  • 推薦金剛杵鉞刀吊墜
    今天要介紹的首飾,就一款純硬漢風格,不管是造型還是象徵意義,氣場都很強大,特點非常鮮明,它就是金剛杵鉞刀吊墜。這款吊墜通體都是黃金打造,用了寶石做點綴,而且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金剛杵,一個是鉞刀。從外觀上看很有氣勢,因為它們本身就是武器,在佛教中更是進階為法器,所以看上去有點誇張是很正常的。
  • 【佛教】藏傳佛教法器
    除了手鼓之外,藏密中還有一種特殊的鼓:內中曲柄鼓,它的鼓錘是曲如弓形的,鼓的直徑約一米,下有一柄,頌經時,僧人自己左手持鼓柄,右手用曲柄的鼓錘伴奏。又譯作曼拏羅、滿荼羅、曼陀羅、漫荼羅等。意譯為壇城、中圍、輪圓具足、壇城、聚集等。「曼荼羅」一詞即意謂「獲得本質」。所謂「獲得本質」,是指獲得佛陀的無上正等正覺。
  • 智慧劍、金剛杵是四大菩薩那幾位的法器
    1文殊菩薩生於印度舍衛國,後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常隨侍釋尊左右,幫助師尊弘揚佛法,「文殊」是妙的意思,「師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稱之為吉祥金剛、般若金剛。文殊菩薩司理智慧,與普賢菩薩相對。文殊的圖像一般為騎獅像,頂結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梵篋,右手執智慧劍(金剛劍)。
  • 暢行天下王暉:大明永樂年施款識宮廷御製鐵雕鋄金銀金剛鉞刀
    2015年瀚海拍賣秋季大拍以落錘價加佣金總價六千多萬成交了一件「大明永樂年施」款識的明代永樂宮廷御製鐵雕鋄金銀金剛鉞刀。這個成交價應該是現在所知法器類器物拍賣最高的成交價。除此之外,這件鐵雕鋄金銀金剛鉞刀在工藝和紋飾範疇上更是完美解答了之前不為人所知的一些問題的答案。
  • 觀修的智慧與歡喜 藏傳佛教五大金剛的藝術特性
    大威德金剛是密宗修法中的五大明王之一。所謂大威德金剛的象徵意義,如佛經所言,有「降伏惡魔之威,護善安良之德」。也就是說伏惡之勢,謂之大威;護善之功,謂之大德。由於威德極大,能制伏毒龍,斷除諸障,降伏閻羅,故稱「大威德金剛」。這裡的「金剛」有無堅不摧之意。密宗繪畫藝術中的大威德金剛有多種造型,一般是三面六臂、一面兩臂、六足六面六臂,乘騎為青色水牛。
  • 金剛持、金剛手、金剛杵——有關「金剛」的佛教術語
    金剛,代表著最堅硬的東西。我們經常會看到和「金剛」有關的佛教術語。如「四大金剛」、「金剛手」以及「金剛持」等等,還有佛教典籍中知名度最高的《般若金剛經》。縱觀這些詞,都是以「金剛」所代表的寓意衍生而來。其中有些是佛、菩薩的名稱,有些是法器和佛經名。
  • 佛教法器簡介,那些杵、鈴有什麼特殊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的佛教來源於印度,在傳承上卻有漢傳和藏傳的區別,藏傳佛教在吐蕃王朝之後,隨著藏地戰亂興起,漸漸式微,最終伴隨著各地封建領主、軍事將領、貴族和義軍首領割據一方,形成了各個宗派,其中不乏像密宗一樣神秘的宗派,他們誦經時手拿法器,顯得莊嚴神聖,其中左手拿的應該是鈴鐺,右手拿的應該就是金剛杵
  • 藏傳佛教符號和圖案都是什麼?
    金剛杵密宗法器之一。用金、銀、銅、鐵、檀木製作,長8~20指。頭有獨股、三股、五股、九股不等。代表佛智,有不空、真如、智慧等含義。十字金剛杵密宗法器之一。用於法臺桌帷、靈塔、寺廟建築、法器和繪畫之中。鉞刀密宗法器之一。刀刃狀如彎月,刀身有精美圖案,刀炳為金剛杵。用銅、銀、象牙、檀木等製作。只用於密法中。
  • 展訊|深藏故宮法器精品即將展出
    作為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的一個重要門類,這些神秘的法器類文物平日大多深藏宮中,極少展出,因而鮮為外界所知。展覽所選110餘件文物大多是乾隆時期的藝術精品,充分展示了清代宮廷的最高工藝水平。展期將至明年3月14日結束。
  • 藏傳佛教八大法器,玩家必知!
    有碰鈴、金剛鈴等,其材質大多是銅質,造型為喇叭口,柄把呈半根金剛杵形狀,內有鈴舌,外部鏤刻著各種圖案。在藏密中,法鈴具有深刻的內涵意義。鈴象徵著般若智,多與金剛杵合用,承負它的金剛杵代表著通過金剛乘而變成五種無上智慧的心之五種煩惱或擾亂之感受。法鈴上部相當於佛身,下部相當於佛語,金剛於其心中。法鈴的含義是驚覺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
  • 藏傳佛教法器欣賞
    按照藏傳佛教密教經典規定。修雙身法用的嘎巴拉鼓的骨身要用童男童女的頭骨製成,童男要16歲的,童女要12歲的,然後蒙以猴皮,並在上面畫"雅布尤姆佛"即父母佛,又稱雙身佛。這種鼓在法會上演奏時和金剛鈴並用。鈴有碰鈴、金剛鈴等,合稱為藏鈴。其大多為銅質,造型為喇叭口,柄把呈半根金剛杵形狀,內有鈴舌。外部鏤刻著各種圖案。鈴和杵合用,在藏密中有深刻的內涵。
  • 藏傳佛教的金剛法王舞,令人震撼,見即解脫!
    若舍嫉妒不善心誠心歡悅作隨喜佛說同獲彼福德有一年在寺院看「法王舞」,幾個來旅遊的人看得滿臉疑惑,他們並不知道眼前這些人為什麼要戴著猙獰的面具,穿著誇張的戲服,拿著笨重的法器藏文化千百年來的傳承,藏傳佛教成為了其最為核心的部分,不管從宗教角度去剖析,還是從藝術角度去理解,藏傳佛教承載了太多太多。今天給大家解鎖的是:藏傳佛教神秘的金剛法王舞……金剛法王舞,藏傳佛教獨有的一種宗教舞蹈,只要有藏傳佛教寺院的地方,都會有法王舞,這當中也包括不丹、尼泊爾等以藏傳佛教為主的國家。
  • 藏傳佛教法器你知道多少?
    鈴象徵著般若智,承負它的金剛杵代表著通過金剛乘而變成5種無上智慧的心之5種煩惱或擾亂之感受。鈴上部相當於佛身,下部相當於佛語,金剛於其心中。鈴的含義是驚覺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在和金剛杵一起使用時,還有陰陽含義在其內,一般以金剛杵代表陽性,以金剛鈴代表陰性,有陰陽和之意。藏鈴是喇嘛、僧人誦經作法時手中離不開的法器之一。
  • 藏傳佛教大威德金剛的藝術特性
    ,是藏傳佛教寺院中常見的護法神像,也是格魯派寺院中修習的重要本尊之一。佛經《仁王經儀軌》說:「威怒六足金剛,此尊為阿彌陀如來之教會輪身,其自性輪身,為文殊師利菩薩,在五方中為西方。」又《補陀羅海會軌》說:「六足尊無量壽佛忿怒,自性輪身文殊師利菩薩。」大威德金剛是密宗修法中的五大明王之一。
  • 天人合一的藏傳佛教密宗曼荼羅藝術
    一、曼荼羅——藏族本土原始宗教、苯教和藏傳佛教宇宙觀的產物  藏傳佛教密宗因其信奉者修習「三密」即「身密、口密、意密」而得名密宗,又稱「真言乘」、「金剛乘」。藏傳佛教密宗教理認為,對宇宙萬物本性的認識,是佛和菩薩以外凡人所不能感受到的,非依如來加持感應之力而不能識得,因此凡人務必修習「三密」,以求清靜,達到認識宇宙萬物的本性。
  • 北京禾穀2020年春拍 明白玉雕十字金剛杵
    北京禾穀2020年春季拍賣會明 白玉雕十字金剛杵尺寸:長5.9cm金剛杵原系古印度的一種兵器,後來演變為密宗的法器,它象徵堅固鋒利智慧,可斷除煩惱,消除惡魔。十字金剛杵又稱羯磨杵,可消除自身一切罪障。四個金剛杵的杵頭從中心點向四大方位散射,象徵著絕對的定力。此金剛杵以白玉為質,玉質通透白皙。整器嬌小,然可於微小處見其工藝,金剛杵身螺旋紋理,其工藝、比例,都做得恰到好處。來源:香港回流。
  • 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薩迦寺舉行普巴金剛法會
    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薩迦寺舉行普巴金剛法會跳金剛舞製作的壇城法會現場佛教在線西藏訊 2014年9月1日至12日,在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藏傳佛教薩迦派主寺薩迦寺舉行了盛大的普巴金剛法會薩迦寺普巴金剛殿傳來虔誠的誦經聲,僧人們有條不紊地供奉金剛撅、唐卡和酥油花,薩迦派上師進入聖壇,用金剛杵點擊東方定位,標誌著為期兩天的壇城繪製儀軌正式開始。這是法會中一個較為神秘的環節,因為僧人在製作壇城過程中要完成多項密宗供養。壇城,梵語為曼荼羅,其本意是指國家的領土和祭祀的祭壇,意譯為「圓輪具足」、「聚集」或「壇城」,引申為「諸佛菩薩聚集的空間」,或者是「徹悟的本質」。
  • 他能令金剛杵飛起來:穢跡金剛大成就者濟塵法師!
    數術逸聞之:會飛的金剛杵記得以前讀南懷瑾先生的書,裡面寫到:「……準提法究竟有什麼好呢?不論在家、出家一樣的有效果,不管何時何地是淨是垢,最髒之時,地也都可以修。密宗其他咒子,其他法門就不一定行,有些咒子,如吃了一口大蒜、犯了什麼忌諱,這些咒子就不靈了。只有準提法,一切不避諱。另有一法也一切不避諱,即金剛密跡的法門。那是降魔法,非常歷害。我在峨眉山上看過一個和尚修成了金剛密跡,把杵一丟,杵就騰空飛起,一如劍仙放劍。
  • 雍正時期的金剛杵又是什麼?
    「敖其裡」是朝珠配件還是藏傳佛教法器加上前引所記還有「咒語」和「喇嗎字花紋」等,推測此「執事九件」中的「敖其裡」應非朝珠上承接小件「佛頭塔」,而是藏傳佛教的法器之一。清單股金剛杵故宮博物院藏藏傳佛教法器眾多,其中的金剛杵源自古印度兵器,象徵所向無敵、無堅不摧的智慧,有去煩惱、降妖除魔的功能,後為藏傳佛教喇嘛念經時手所持用,滿語為「wa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