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八大法器,玩家必知!

2021-02-08 文玩圈

來源  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佛教法器是指僧侶們舉行佛事活動和佛教儀式時所用的器物。佛法賦予了它們特殊的作用,使他們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變得更加神聖莊嚴。藏傳佛教法器是指僧侶們舉行佛事活動和佛教儀式時所用的器物。佛法賦予了它們特殊的作用,使他們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變得更加神聖莊嚴。

藏傳佛教法器的種類繁多,各種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各不相同,如轉經筒、念珠、海螺、金剛杵等。它們大多借鑑了印度佛教法器的形式,並加入了自身的特色。藏傳佛教的法器大多用於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持佛法等。今天主要介紹藏傳佛教中比較常見的八大法器。

▌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一——法鈴

法鈴是喇嘛、僧人誦經作法時手中離不開的法器之一。有碰鈴、金

剛鈴等,其材質大多是銅質,造型為喇叭口,柄把呈半根金剛杵形狀,內有鈴舌,外部鏤刻著各種圖案。在藏密中,法鈴具有深刻的內涵意義。

鈴象徵著般若智,多與金剛杵合用,承負它的金剛杵代表著通過金剛乘而變成五種無上智慧的心之五種煩惱或擾亂之感受。法鈴上部相當於佛身,下部相當於佛語,金剛於其心中。法鈴的含義是驚覺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

▌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二——金剛杵

金剛杵又名「伐折羅」,原來是古印度的兵器,後被密教吸收為法器。金剛杵多使用有金、銀、銅、鐵、香木等材質,形狀一般有一股、三股、五股、九股等。

金剛杵代表堅固鋒利之智,象徵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形形色色障礙修道的惡魔。也象徵佛智、真如、空性、慈悲和智慧等。在和金剛鈴一起使用時,還有陰陽含義在其內,金剛鈴代表陰性,金剛杵代表陽性,有陰陽和之意。

▌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三——法鼓

法鼓是藏傳佛教中的禮讚法器之一,種類很多,如大鼓、銅鼓、腰鼓、曲柄鼓、羯鼓、嘎巴拉鼓等。主要用於佛教慶典、宗教節日、活佛坐床、開光儀典等重大喜慶法事活動中。

曲柄鼓的鼓錘是彎的,就像一張弓,鼓面直徑約1米,下有一柄。誦經時,喇嘛左手持鼓柄,右手用曲柄鼓錘敲擊伴奏。嘎巴拉鼓,藏語稱「扎瑪如」,鼓腰箍鑲寶石鏤花金片,墜飄帶,兩面蒙皮,鼓體有木、象牙和人頭骨幾種。法會上嘎巴拉鼓多與金剛鈴一起演奏。

▌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四——法螺(右旋海螺)

法螺,又叫右旋海螺,藏語稱為「東嘎葉起」。是藏傳佛教僧侶從事佛事活動、講經說法時吹奏的法器,又是樂器。作為法器的海螺多為白色,按佛經說,佛祖釋迦牟尼講經說法時聲音宏亮如同大海螺聲,響徹四方,所以用法螺代表法音。

海螺用於佛教法器的歷史約有兩千多年。相傳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帝釋天等將一右旋白色海螺獻給佛祖,自此,右旋海螺成了吉祥圓滿的象徵,用於宣講佛教教義,給人們帶去和平。

有的法螺有裝飾,有的法螺不裝飾。裝飾海螺用於法事活動,由專門的司號僧吹響。法事活動所用的法螺,一般都是鑲金嵌銀,華麗無比,其中最有名的是鑲翅法螺。不裝飾的法螺,一般供奉於正殿,放在青稞之上。

▌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五——念珠

念珠是佛教禮敬法器的一種。藏傳佛教的念珠一般一串有108顆。在修五加行之大禮拜、供曼扎時,為了方便計數,也用25顆一串的念珠。

藏傳佛教念珠,一般由念珠本身、節珠大家更常稱作隔珠、佛頭、雲珠/背雲、計數器,卡子,掛環等幾大類構成,在這些大類配件存在的同時還伴隨著各種各樣有意義的小配件的存在。念珠念佛時用來計數和束心的法器。

念珠材質多種多樣,一般而言,菩提子念珠較常使用。根據佛經記載,使用菩提子念珠可增上無量倍功德,而且適用於任何法門的修持。當年佛陀在菩提樹下成就正等正覺,因此菩提子也包含了成就佛果的意思。所以,菩提子念珠成為最廣泛使用的法器之一,無論顯密宗都是如此。

▌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六——嘎烏盒

嘎烏盒是藏傳佛教的護身法器之一,可以用來避邪、護身、鎮宅和增福等。嘎烏,漢語為「佛盒」,一般用金、銀、銅製成,並雕飾有精美的圖案,有的甚至還鑲嵌松石、珍珠、珊瑚等寶石。嘎烏盒裡面裝有泥塑或金屬制小佛像或經卷,隨身佩帶,用來祈佛保佑平安吉祥。

▌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七——轉經筒

轉經筒在西藏非常常見,是藏傳佛教的祈禱法器的一種,又叫「嘛呢」經筒,嘛呢輪。分為手搖式和固定式兩種。手搖式轉經筒也叫手搖嘛呢輪,用金、銀、銅皮製成,壓制著各種花紋圖案,並刻有六字真言。內裝有經卷。並裝有可轉動的軸。轉一轉嘛呢輪,就等於誦經一遍。

固定式轉經筒是指裝置在藏傳佛教寺院裡的經筒。寺廟裡的轉經筒有大有小,一般有銅製和木製兩種,經筒筒身刻有「唵、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裡面裝有經卷。依據藏傳佛教的教律,凡轉動經筒一回,等於誦讀了一遍內藏經文。轉經是藏傳佛教信徒們懺悔往事、消災避難、修積功德最好的方式。

▌大藏傳佛教法器之八——酥油燈

藏傳佛教中,酥油燈是供奉神明時不可缺少的法器之一。使用酥油作為燃燒源的油燈就是酥油燈。西藏的寺院裡最常見的莫過於那一盞盞長明的酥油燈。酥油燈在藏傳佛教信徒心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信徒們的精神之燈。

除了在寺院,在藏族人家中,也能看到長明不滅的酥油燈。無論是家中舉行念經法事,還是為逝者作祭祀活動,都要點上幾盞或上百盞酥油燈。

在佛前供一盞酥油燈,可以祈願老人健康長壽,兒女吉祥平安,家庭幸福快樂;可以將世間變為火把,使火的慧光永不受阻,可以排除障視和愚昧之黑暗,獲得智慧之心,使在世間永不迷茫於黑暗。

法鈴、金剛杵、法鼓、法螺、念珠、嘎烏盒、轉經筒、酥油燈是藏傳佛教最常見的八大法器,是眾多佛教儀式和重大法事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器具。

◆關注我後迅速回覆:

星月金剛打結硨磲琥珀蜜蠟

崖柏鳳眼黃花梨小葉紫檀青金

水晶菩提根綠松老山檀

沉香〡珊瑚金絲楠橄欖〡葫蘆打結

碧璽牙骨鳳眼椰殼龍血金絲竹

◆更多關鍵詞查詢,請回復「00」獲取

南紅購買:13111081107

文玩交流購買:wwq-10086

商務洽談投稿:V18434377888

點擊「閱讀原文」,探究揭秘歷史真相,瞬間即可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法器欣賞
    藏傳佛教法器介紹 一、禮敬法器 禮敬法器包括袈裟、念珠和哈達等,表示對佛的禮讚。藏鈴是喇嘛、僧人誦經作法時手中離不開的法器之一。 法螺、海螺、骨笛、骨號、銅號和嗩吶是藏傳佛教僧侶從事佛事活動、講經說法時吹奏的法器,又是樂器。作為法器的海螺多為白色,按佛經說,佛祖釋迦牟尼講經說法時聲音宏亮如同大海螺聲,響徹四方,所以用海螺代表法音。
  • 藏傳佛教法器你知道多少?
    藏傳佛教的法器種類繁多,神聖而威嚴。其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時也加進了具有自己特點的內容。藏鈴是喇嘛、僧人誦經作法時手中離不開的法器之一。海螺、骨笛、骨號、銅號和嗩吶是藏傳佛教僧侶從事佛事活動、講經說法時吹奏的法器,又是樂器。作為法器的海螺多為白色,按佛經說,佛祖釋迦牟尼講經說法時聲音宏亮如同大海螺聲,響徹四方,所以用海螺代表法音。骨笛長約30釐米左右,用人的小腿骨製成,局部包金銀或銅,吹起來聲音尖利刺耳,給人一種恐怖之感。
  • 佛教法器 | 漢傳、藏傳佛教法器概述
    法器之種類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狀互異;即以同一名稱之法器,亦每因製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時代之異,而於形式上有迥然之別。一般所謂之佛教工藝美術,概不外乎以法器為其代表者。若以用途分類之,則法器可大別為莊嚴具、供佛器、報時器、容置器、攜行器,及密教專用法具等。分列如下:一、莊嚴道場的佛具:這是指莊嚴佛堂、壇城、道場的器具,包括:佛壇、須彌壇、幡、蓋、經幢等物。
  • 常識丨藏傳佛教中最常見的八大法器 帶你一一認識!
    藏傳佛教法器是指僧侶們舉行佛事活動和佛教儀式時所用的器物。佛法賦予了它們特殊的作用,使他們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變得更加神聖莊嚴。藏傳佛教法器的種類繁多,各種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各不相同,如轉經筒、念珠、海螺、金剛杵等。它們大多借鑑了印度佛教法器的形式,並加入了自身的特色。藏傳佛教的法器大多用於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持佛法等。
  • 藏傳佛教中常見的八大法器
    藏傳佛教法器是指僧侶們舉行佛事活動和佛教儀式時所用的器物。
  • 藏傳佛教八大神山之——梅裡雪山
    梅裡雪山位於雲南德欽,在藏族人的心目中,它是藏族聚居區八大神山之一,而且是唯一的雄性神山。在這裡,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人稱「太子十三峰」。 到德欽梅裡雪山轉山,已經成為藏傳佛教虔誠信徒的必修功課,每年都會有很多虔誠的信徒來參加。於是,在梅裡雪山周邊的叢林、山崖、峽谷和凍土荒漠地帶,形成了一條轉山人走出的道路。
  • 【精美圖文】藏傳佛教中常見的八大法器
    藏傳佛教法器是指僧侶們舉行佛事活動和佛教儀式時所用的器物。佛法賦予了它們特殊的作用,使他們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變得更加神聖莊嚴。  藏傳佛教法器的種類繁多,各種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各不相同,如轉經筒、念珠、海螺、金剛杵等。它們大多借鑑了印度佛教法器的形式,並加入了自身的特色。
  • 解讀千年藏傳密宗法器之「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
    的確這三種法器如果對藏傳佛教文化沒有一些了解的話,是很難區分的。藏傳佛教的法器製作選材一般比較珍貴,同時在法器的制型上又融入了藏傳佛教博大精深的教義精神。再談其用途又多以修法除障為主要目的。因此藏傳佛教法器不僅僅是一件法器,也是一件具有很大收藏價值的藝術品。藏傳法器的類目繁多,後續我會按需逐篇進行介紹。這次我們先說說入門法器「金剛杵、金剛橛和金剛鉞刀」。
  • 佛教法器簡介,那些杵、鈴有什麼特殊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的佛教來源於印度,在傳承上卻有漢傳和藏傳的區別,藏傳佛教在吐蕃王朝之後,隨著藏地戰亂興起,漸漸式微,最終伴隨著各地封建領主、軍事將領、貴族和義軍首領割據一方,形成了各個宗派,其中不乏像密宗一樣神秘的宗派,他們誦經時手拿法器,顯得莊嚴神聖,其中左手拿的應該是鈴鐺,右手拿的應該就是金剛杵
  • 故宮藏傳佛教文物概覽
    本文依據故宮現存的藏傳佛教文物以及《大清會典》《大清實錄》《大清會典事例》《清宮陳設檔》、《故宮物品點查報告》等文獻資料,對紫禁城內藏傳佛教文物進行綜合性梳理。藏傳佛教(又稱西藏佛教、喇嘛教)是中國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世紀開始傳入內地,為元朝皇室所崇信。
  • 密宗神靈的忿怒身 藏傳佛教莊嚴法器
    唐卡《拘那含牟尼佛》(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藏民族對黑色的偏愛,源自於從古老的原始宗教基礎上發展形成的苯教信仰。苯教俗稱「黑教」,因苯教徒喜蓄長發、身著黑衣而名。其後藏傳佛教密宗在藏地盛行,吸收了大量本土原始宗教、苯教的教義內容,與之相適應的各種藏傳佛教藝術形式便應運而生。黑色本身具有兇惡、暴烈、威嚴、黑暗、神秘等視覺審美特質和色彩象徵內涵。因此,黑唐卡極其適合表現密宗神靈變幻莫測的意境,以黑色為基底就成了黑唐卡在表現形式上的定性。黑唐卡藝術還把對金色的運用發展到了極致。
  • 藏傳佛教密宗中恐怖的人骨法器,有什麼說法?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基本上可以接受藏傳佛教密宗拿人體骨骼做法器的這種做法,在佛教理論中,人體骨骼和木頭、玉石、銅銀等材料是無差別的,並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之所以選擇人體骨骼,是因為人體骨骼對人更有震撼警醒的作用。 佛教是教人看透人生的無常、虛幻、不可把握,讓人覺醒,不要執著於身體的吃、穿、性帶來們快感,不要執著於功名利祿錢財這些暫時的擁有。
  • 藏傳佛教的金剛法舞
    金剛法舞,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宗教儀軌(舞蹈)。藏語稱為「噶爾羌姆」或簡稱「羌姆」。在書面記載中,正式名稱為「密宗金剛噶爾羌姆舞」。漢語意譯為金剛神舞。寫這篇文字之際請示仁波切,仁波切說可以根據漢譯再轉譯為「多吉羌」,這樣很直觀。
  • 藏傳佛教中為什麼會有人骨法器?它們是怎麼來的?
    佛教中的法器,是修行者舉行各類佛事活動,或佛法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在藏傳佛教中,法器種類繁多,材質各異,造型奇特,各種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義,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這些法器大體可以分為六大類:袈裟、哈達等屬於禮敬類;鐘鼓、海螺等屬於稱讚類;寶塔、壇城等屬於供養類;木魚、金剛杵等屬於持驗類;護身佛、秘密符印等屬於護身類;轉經筒、幢等屬於勸導類。
  • 藏傳佛教的金剛法王舞,令人震撼,見即解脫!
    若舍嫉妒不善心誠心歡悅作隨喜佛說同獲彼福德有一年在寺院看「法王舞」,幾個來旅遊的人看得滿臉疑惑,他們並不知道眼前這些人為什麼要戴著猙獰的面具,穿著誇張的戲服,拿著笨重的法器藏文化千百年來的傳承,藏傳佛教成為了其最為核心的部分,不管從宗教角度去剖析,還是從藝術角度去理解,藏傳佛教承載了太多太多。今天給大家解鎖的是:藏傳佛教神秘的金剛法王舞……金剛法王舞,藏傳佛教獨有的一種宗教舞蹈,只要有藏傳佛教寺院的地方,都會有法王舞,這當中也包括不丹、尼泊爾等以藏傳佛教為主的國家。
  • 藏傳佛教的祈禱內容和方式
    在藏傳佛教文化圈內,祈褥儀式與藏族群眾的生活聯繫是非常密切的。在整個藏區最有影響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中,可以看到許多受藏傳佛教影響的祈禱詞,這裡試舉《天界篇》中的一段祈禱詞:「唵、嘛、呢、叭、咪、吽。頂禮無邊世界的救主前,西方極樂世界估主光不變。你的悲心無偏袒,不淨的輪迴也是照見。在那輪迴的大苦海,專嗜殺業的惡鰲出現。可畏的五毒起狂斕,明鏡之心被障成盲者。
  • 青藏高原文化史:藏傳佛教的特點
    佛教同藏區固有的傳統文化—苯教文化的結合是藏傳佛教的主要特點。9世紀中葉以前,傳入吐蕃的印度佛教遭到吐蕃苯教的強烈反對,導致了朗達瑪的禁佛。1世紀末,佛教再次在藏區興起時,佛教廣泛吸收了苯教的神衹、儀軌和「伏藏」的經典,減少了社會阻力,吸引了民眾,獲得了發展。藏傳佛教,已不再是完全的印度佛教,而是藏地化了的佛教。
  • 風馬、瑪尼堆、吉祥八寶,藏區旅行這些藏傳佛教法器千萬別認錯了
    藏區是中國西南地區極富特色的民族異域風情區,生活著信仰藏傳佛教的藏民,生活方式也與中國內地差異很大。拉卜楞寺在藏區,經常可以看見獨具特色的宗教法器,野小遊整理了常見的一些宗教器物:風馬藏語稱隆達,「隆」即風,「達」即馬,傳說雪域高原的守護神以風為馬巡視人間,人們向它獻祭風馬以表敬意和祈求平安
  • 西藏密宗的法器(圖)
    西藏密宗的法器:骷髏碗藏傳佛教密宗盛行用人的骨骼製成各種法器。骷髏碗也稱人頭器,它是密宗修祛者舉行灌頂儀式時,在灌頂壺內盛聖水,頭器內盛酒,師傅將聖水灑在修行者頭上,並讓其喝酒,然後授予密法。灌頂的意義是使修行者聰明和衝卻一切汙穢。
  • 藏傳佛教中八種表示吉慶祥瑞之物
    八寶又稱八瑞相、八吉祥,依次為寶瓶、寶蓋、雙魚、蓮花、右旋螺、吉祥結、尊勝幢、法輪,是藏傳佛教中八種表示吉慶祥瑞之物,寺院、法物、法器、佛塔和藏、蒙民居、服裝及繪畫作品中,多以此八種圖案為紋飾,以象徵吉祥、幸福、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