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種語言很傷人,別讓你的嘴,變成傷害孩子的利刃

2020-12-24 龍漁教育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匿名網友的故事:

媽媽有一天在朋友圈裡看到朋友曬出女兒的成績,然後晚上媽媽就對我說:「你怎麼不如XX?你上學期是不是沒用功讀書?」

每次聽到媽媽這麼說都十分難受,因為媽媽朋友的那個女兒,高考的時候只比我高一分,媽媽就說我怎麼總是屈居人後,總是比別人差一大截。後來我和XX去了不同的大學,本來想著終於可以分開了,沒想到上了大學,媽媽還是沒有停止這種比較。

每次我都和媽媽解釋,寒假時候,由於疫情,天天在家上網課,即使後來可以外出了,也一直在家學習。很少出去玩,周末也是在家預習功課。

以為這樣媽媽就能夠看到自己的努力,但是事與願違,只要媽媽在朋友圈裡看到她拿朋友的女兒成績優秀時,就會馬上數落自己。

終於有一次,我實在受不了了,就對媽媽發脾氣:「你為什麼老是拿我和她比較?你自己為什麼不跟XX的父母比一下,XX的爸爸是重點大學畢業的,你不就是個中專生,我和XX的起點本就不一樣,有什麼可比性?」

雖然我的言語有衝撞,但是媽媽聽了之後啞口無言。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千萬不可輕視小孩心,給他一塊糖,對他來說猶如給了他千千萬萬的施捨;打爛了他的泥娃娃,他會像寡婦傷了獨生子一樣的傷心。」

父母的語言,很可能就會讓孩子陷入萬劫不復。密西根大學的研究表明:情緒傷痛和身體傷痛在大腦區域的反應路徑幾乎是完全一樣

當孩子受到嚴重的語言侮辱時,會呼吸急促,身體疼痛,甚至會出現噁心眩暈的現象。

或許你只是覺得不就是罵了幾句孩子而已,又沒有動手,哄哄就沒事了。事實上,身體的傷容易痊癒,但是語言的傷害,會給孩子的幼小心靈埋下陰影。

以下10種負面語言,父母不要再對孩子說了:

1、責備的話讓孩子心生惱火

責備是對他人的一種指責,也是對他人的質疑。人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美的,尤其是孩子。

當父母用責備的語言來和孩子溝通時,就會極大地否定孩子之前所做的一切,這不僅會讓孩子惱火,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比如:「你真笨、窩囊。」「你真讓我失望。」「怎麼總是做錯?」「就知道哭。」「你不要丟人現眼了。」「你真是太不懂事了。」「你真差勁。」等。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犯錯誤,如果孩子犯錯了,父母只是一味地責備而不講究批評策略,往往會導致孩子的抵抗。

2、辱罵的話讓孩子變得懦弱

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曾說:「打罵式的管教,其所養成的只是奴隸式的孩子。」辱罵下的孩子會變得叛逆和暴力,它會摧毀孩子的自尊和果敢,導致孩子變得懦弱。

例如:「你是豬嗎?怎麼那麼笨。」「你怎麼又忘記帶作業了,腦袋讓驢踢了?」「你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你的良心讓狗吃了?」等。

辱罵的話只會讓孩子增加對父母的憎恨,沒有任何教育意義。卡耐基說過:「你想讓一個人憎恨你嗎?那你就罵他吧。一句輕輕的惡語,就會讓人記恨一生。」

辱罵是對孩子十分嚴重的語言暴力,所以,父母切勿因為一時衝動就胡亂說話,試著讓「你真笨。」變成尊重孩子的話「你這題錯了,再好好想想。」

3、警告的語言會給孩子帶來精神壓力

警告的話更容易給孩子造成精神壓力,比如「警告你啊,不要那樣做,否則後果自負。」「如果出了問題,你自己承擔。」「警告你,別再和XX交往。」等。

父母對孩子的警告語言,會讓孩子陷入痛苦之中,導致孩子的潛意識認為自己如果做了,就怎樣怎樣,這種潛意識會時刻伴隨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

父母換種語氣說話,效果會更好,例如:「如果你再和XXX交往,你就別再回這個家了。」換成「我知道你想和XX交往,不過他前段時間做出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你需要當心。」

4、對比的語言讓孩子產生自卑(自大)

每個人都有攀比心態,但是如果父母經常拿自家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家孩子的長處做比較,會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反之,如果父母拿總是拿孩子出去和其他孩子的劣勢比較,也會讓孩子變得自大。

5、命令的語言讓孩子反感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循序漸進的引導和溝通,而不是一聲令下地指揮孩子必須這樣做。命令的語言往往帶著強烈的指揮語氣,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與父母是平等的,並不是服從關係。

命令的語言往往讓人不舒服,帶著強烈的強迫感。只有放下架子,學會和孩子商量,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才能消除孩子的牴觸心理。

6、抱怨的話讓孩子變得消極

抱怨是摧毀人心的催化劑,當家庭裡充滿了抱怨時,負能量就會瀰漫在空氣中,讓周圍的人窒息。

父母對孩子抱怨一次,就會讓孩子消極一分。比如「我怎麼生了你這麼不爭氣的東西。」「你怎麼總是做錯?」「這輩子不指望你有什麼出息了。」「你真讓我感到丟人。」等。

把抱怨的語言換成積極的語言,讓孩子不畏懼困難。如「做錯了不可怕,改正了還是好樣的,不要放棄,相信自己。」

7、挖苦的語言導致孩子負面情緒

「你還真行啊」「你要是能考上XX大學,太陽都能從西邊升起了。」「你這寫的都是什麼呀,我怎麼看不懂。」「就你?省省吧」等。

這些挖苦的語言不僅讓孩子覺得難堪,還會激發孩子的負面情緒,得不償失。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更是一份尊重而不是挖苦。換種說法「XX大學確實不好考,但是媽媽相信你是可以的。」會更好。

8、說教的話讓孩子變得麻木

有時候,我們越是和孩子講道理,他越是不聽,甚至在他們心裡,父母說的道理變成了嘮叨。比如以下情景:

孩子:「媽媽,我忘記帶雨傘了。」

媽媽:「怎麼會忘記了呢?為什麼不把需要的東西記在本子上,你要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從小養成這種習慣就不會丟三落四了,像你現在沒有好習慣,變得粗心大意,以後一定要改掉。」

孩子:「知道了。」

孩子心裡想,本來忘記帶東西已經夠煩了,媽媽還說一大堆,真是煩人。

每個孩子都有強烈的自尊心,如果用理解和共情的態度接納孩子,尊重孩子,會讓他更努力改變自己的偏差行為。

9、威脅的話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

威脅的話能讓孩子暫時服從,卻沒過多久孩子依舊照犯,比如「如果你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有任何零花錢了。」「如果你不改,就哪裡都不能去。」「如果你不聽話,就不要你了。」「再不睡覺,大灰狼就過來把你抓走。」等

威脅的話很容易削弱教育的效果,如果父母只是威脅孩子,從沒有執行,很快父母的威信就會喪失,而且孩子心理也埋下不安的土壤。

我們可以把威脅的語言換成「你是個好孩子,你會這麼做的。」

10、預言的話讓孩子沒主見

「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你算是完了」「你這輩子也不會有太大的發展了」「你早晚會犯事」等,這些有預言性的話會深深地傷害孩子的自尊,還會讓孩子變得沒有主見。

預言性的話一般都是父母在生氣的時候說的,因此,在處於憤怒情緒下時,我們首先要保持冷靜,再慎重地與孩子進行談話。

說出我們內心的感受,拋開銳利傷人的批評,用耐心和愛,去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世界。

END

作者簡介:池沐,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注親子教育,用溫暖的筆觸,寫深情的文字,做精益父母,關注我,一起攜手成長!

相關焦點

  • 父母的嘴,是一個家的風水!請嘴下留情!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想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說法的語氣和方式。」很多父母不注意與孩子的語言,結果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 孩子「嘴笨」表達力差是天生的?抓住語言敏感期,孩子變成巧嘴娃
    比如孩子一張口「這個」,不等孩子說完,父母馬上就把孩子要的東西拿給他。還有的家長,嫌孩子說話慢,會把孩子要說的話說出來「你是不是要......」這樣,孩子就失去了一個完整的表達機會。當孩子吐字不清晰、講話囉嗦、表達磕巴,家長就變得不耐煩,打斷孩子,並加以指責,導致孩子害怕張口說話,害怕與人溝通。還有的父母喜歡模仿孩子說話,把孩子的「錯話」當成笑話,導致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於是他們開始主動地關閉語言通道,導致語言能力得不到發展。
  • 一句話帶來的傷害,就似「一把刀」,請嘴下留情
    這名老師解釋說是為了這個孩子好,罵她是為了激發她,只是教育方式不對。就是所謂刀子嘴豆腐心。評論裡有個人說聽錄音聽哭了,因為她想起了自己的經歷。曾經一位老師雖然僅罵了她四、五次,但那些言語深深傷害她的自尊心。事隔多年,她仍然無法原諒他。身體的傷是可以癒合的,而心靈受到的傷害卻難以癒合。
  • 我的舌頭變成利刃把困難給磨平是什麼歌 庇護所完整歌詞介紹
    我的舌頭變成利刃把困難給磨平是什麼歌 庇護所完整歌詞介紹  歌詞 「我的舌頭變成利刃把困難給磨平」 是什麼歌?據悉,這是由 Lil.Jet 演唱的《庇護所》。  庇護所完整歌詞介紹  作曲:Lil.Jet  作詞:Lil.Jet  編曲:牧羊少年  混音:拾荒  我的舌頭變成利刃能把困難給磨平  也能用來談天說地傳達愛與和平  我的牙齒變成盾牌做全家的庇護所  或撞擊他來賺點money讓同齡人嫉妒我  我能把節奏和韻律都融合變成金子
  • 這10種行為,可能正在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作為父母的你做過幾種?
    這位媽媽可能心情非常的不好或者很累需要休息,不過孩子總歸是孩子,他沒有長大,所以不懂事。其實,退一萬步講,現在的我們,誰不是在負重前行呢?著名教育家葉瀾老師指出:「如果不對這些傷害孩子的行為加以避免,會極大地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今天,彩彩關於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問題和大家探討一下,這10種行為,可能正在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作為父母的你有過幾種?
  • 怎樣說話,怎樣愛你,比拳頭更傷人的是舌頭
    畢竟在情緒裡能記住的,就是那一句傷人的話而已,可是喬喬男朋友也是一樣,自暴自棄對喬喬說,是我沒什麼用,我也派不上什麼用場,很多時候我也找不到你的點,也理解不到你。不知道該怎麼做,不知道該說什麼傷害到你,要不然咱們兩個分開吧。
  • 這8種致命網紅毒玩具,千萬別給孩子買!快看看你家有嗎
    放在水裡5個小時之後,原來直徑為3mm的小球,就會變成16mm,重量由原來的0.02g變成2g多,竟然是原來的100倍!一旦不小心吃進嘴裡,後果不堪設想。而且,這種色彩斑斕的小顆粒非常像糖果,有時候連大人都分不清楚。
  • 別輕易相信什麼「刀子嘴豆腐心」:大多數情況下,這是個偽命題
    作者:劉宏宇好像一說誰「刀子嘴豆腐心」,就很容易得到諒解。甚至,被「刀子嘴豆腐心」們剛剛言語傷害了的人,竟還會隱隱覺得對方本意還是挺好、心地還是挺善良的。但其實——不盡然!真的、真的,要小心!我們自己小時候也這樣那樣難受、不適、痛苦、彷徨啊……可事實證明,我們今天能「長成」,當初長輩的「責」,確是「對」的啊……這裡面的基本邏輯是:哪個孩子小時候不「受責」,我們小時候都受過來了,事實證明那是必要的;所以,你、你們,也必須是要經受。因為我們對你們更加的愛,希望你們將來強過今天的我們,所以,你、你們,要經受更多、更「切」!
  • 家長注意,這3種肉別再給孩子吃了,太傷害孩子身體了
    因為安安的父母都要忙著上班,都沒有時間幫孩子準備飲食,孩子的成長也不是很好,於是安安的父母每天都會給安安一點零花錢,讓安安多買些肉吃,但沒想到,安安用這份零用錢每天買的肉居然是烤腸。父母的初心是想讓孩子自己買點肉吃點好的,沒想到反而害了孩子,給孩子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安安的父母后悔不已。
  • 語言暴力,以愛之名,傷人最深
    想一想這樣的對話是不是每天都在發生,這就是一種語言的暴力。有一些話是我們自己說出來的,有一話是別人對我們說的。我們都是施暴者,也都承受著語言暴力帶來的傷害。這些暴力的語言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引發各種矛盾和爭吵。
  • 4種上了黑名單的嬰兒用品,家長最好別再給孩子用了,或會傷害到寶寶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總是有求必應,哪怕是小寶寶,家長也一直想要給他們最好的一切,但是有些嬰兒用品是有可能會傷害到寶寶的,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4種上了黑名單的嬰兒用品,家長最好別再給孩子用了,或會傷害到寶寶!
  • 傷人最深的永遠是這兩個字!
    來源:實戰財經視點傷人最深的永遠是這兩個字:語言。在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極其優秀,可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經常對別人出言不遜。他的父母和朋友總是勸他,他總是說:「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幾句話麼,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 婚姻裡最傷人的,是這四句話
    我的觀點正好相反,外人不會在意你說什麼,哪怕你再誇讚,別人也是一笑而過。你對愛人語言暴力,那種傷害力度是持久的。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婚姻裡最傷人的四句話,希望你們永遠沒有聽過。1. 我家的事情,不用你管!
  • 經常被「吼」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看看這些傷害,家長值得深思
    很多家長反映,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自己因為當時沒有足夠的耐心,往往是還沒有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就直接地嘲孩子吼去,事後又覺得自己做的不對,會懊惱自責。其實每個家長都是很心疼孩子的,可一看到孩子搗亂犯錯誤,條件反射地又重複之前的行為。時間長了還學會自我安慰,沒關係,反正小孩子不記仇。可是家長你知道嗎?雖然孩子不記仇,但潛移默化中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
  • 原生家庭的傷害終生難愈!為了孩子,這3種行為千萬不能有!
    《原生家庭》將給孩子帶來終身負面影響的父母稱為「有毒父母」,在孩子最脆弱、最可憐的童年時代,父母的負面影響很可能會伴隨終身,並且可能嚴重影響孩子的未來。所以,為了孩子的將來,父母們要儘量避免這3種「下毒」行為。1、暴力行為這裡的「暴力」包括:行為暴力、語言暴力、冷暴力。
  • 閱聽|再生氣也不要跟孩子說這些話,語言暴力如此可怕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鄒泓提出:"同伴或老師實施的語言傷害,還會給孩子的心理上投下一種陰影,致使他們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覺得這個社會是冷漠的、惡毒的,對社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排斥感……"你可以不去鼓勵一個孩子,但是你千萬不要去用言語傷害一個孩子。
  • 「我終於把孩子吼成了窩囊廢」,語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傷痛
    而我的視角是停在裡面的家庭語言暴力,不可否認校園暴力存在的危害,但是家庭的語言暴力傷害也不可估量。女孩的爸爸出軌離婚,獨自留下媽媽撫養女孩,不甘心婚姻的失敗,媽媽整日酗酒,喝得爛醉。喝醉了就開始打罵女兒,說女兒是個「賠錢貨」、「跟你爸一樣賤」,所以女孩從小缺乏安全感,媽媽是愛她的,但是總是夾槍帶棒,導致出現了問題不敢求助於自己的媽媽,這才讓她處於孤立無援的地步。
  • 佛教:如果你信佛,這4種話要少說,因果不饒人!
    種下什麼樣的因,感召什麼樣的果,業力其實就是「因果」。佛門裡將人的業力分為「身口意」這三個方面,即行為、語言、念頭。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業力清淨,是為大福報。業力不淨,自有災殃。人要想修大福報,不但要有好的德行、好的心念,更要懂得守好自己的口業。修行人常說一個詞叫「止語」,勸誡世人修好己心、莫言人非,不要妄想去改變別人。
  • 勸告父母將這幾種蔬菜「下架」餐桌,莫當寶,或比砒霜還傷人
    勸告父母將這幾種蔬菜「下架」餐桌,莫當寶,或比砒霜還傷人人們認為肉和酒吃多了身體才會受損,但有些蔬菜和水果也會傷害身體器官。在新鮮的土地上生長的水果和蔬菜,一定不會對人體產生毒素。一般蔬菜水果被加工或長時間放置的話,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