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縣城不僅山水絕色,美食也是一等一的鮮

2020-08-27 任家二少TM


◆ ◆ ◆ ◆ ◆


▲ 慶元蘭溪橋。攝影/周勇


咦?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


說起浙江,我們總是將目光聚焦在她的平原和濱海。以杭州為起點,不停地向西南移動,你將看到她鮮為人知的另一面——群山起伏、層巒疊嶂的浙江。

浙江多山。她「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地理格局中,杭州等大城市所在的平原,面積只佔兩成,而山地卻佔了全省陸地的七成。

浙江的地勢就是中國地勢縮影:這裡總體西高東低,浙西南隆起最高處,猶如「浙江屋脊」。海拔最高的地帶,幾乎集中於西南角的慶元縣和龍泉市,又以慶元為甚。龍泉區域還有相對平坦的龍泉溪河谷,而慶元縣境內則幾乎都是山。


▲ 從「江南水鄉」到「浙南山鄉」。製圖/Paprika


慶元,這個位於浙江的縣,三面被福建合圍,只有一面朝向本省。她也是全省距省會路程最遠的縣,高高地坐落在「浙江屋脊」——洞宮山脈之上。


▲ 慶元五大堡鄉西川古村落。圖/圖蟲·創意


浙江西南角,望不盡的山山山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著名的「三江源」,浙江屋脊慶元也有個縮小版的「三江源」,甌江、閩江、福安江的源頭從浙江省,也是包郵區的第二高峰百山祖發源,向北、西南、東南發散,形成樹枝狀水系。
慶元雖沒有大江,但每個鄉鎮、村落都有屬於自己的「母親溪」,全縣大小溪流有926條之多。

▲ 慶元縣的母親河——松源溪。攝影/周勇
慶元河流水質之好,冠絕整個東部地區。2019年生態環境部發布第一季度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中,發源於慶元縣百山祖北麓的小溪(沒錯,正式名稱就叫這個)名列第六,全國水質最好的十條河流中,這是唯一位於東部的一條。 驅車進入慶元,經竹口溪流經的峽谷,山勢仿佛一下子豎了起來。車沿著竹口溪一路蜿蜒向南,峽谷就像一條撕扯開的裂縫。公路貼著峭壁穿行,隨處可見的激流險灘。

▲ 三井溪,號稱「浙南九寨溝」。攝影/周勇


海拔落差巨大,在這裡形成了江浙難得一見的山地景觀:「徘徊行曲千盤嶺,道路坎坷霧迷障。」
南北走向的洞宮山脈和東西走向的仙霞嶺在此遭遇,構成了浙江最大、最高的山脈。地殼猛地隆起後,兩條山脈夾角處以南就是今天的慶元地區。 海拔1929米的江浙第一高峰黃茅尖、海拔1856米的第二高峰百山祖均位於附近,周圍還簇擁著20多座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

▲ 霧漫百山祖。攝影/吳天明
眼前的風景,除了墨綠還是墨綠。在經濟高度發達的浙江,你很難想像,這裡還有一處森林覆蓋率高達86%的「綠富美」地帶。
因為山多林密、人口稀疏,這裡建縣較晚。南宋之前,慶元還是龍泉縣的一個鄉。說起來,「慶元」的得名還有著「皇家」血統——南宋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朝廷析原龍泉縣松源鄉等地置慶元縣,以南宋寧宗皇帝年號「慶元」命名。
▲ 百山祖冷杉,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攝影/鄭建斌
墨綠蔥蘢的「浙江屋脊」,具有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這裡棲息著獸、鳥、昆蟲、兩棲動物2000多種,種子植物有1462種,真菌230種。 重重山嶺之中,掩映著如畫一樣的竹口鎮。隨著一座叫後坑橋的廊橋出現,鎮子也就不遠了。這座由臺樓閣、拱券門、美人靠、小花窗組成的木拱廊橋形似一把木梳,溪流則像美女飄逸的秀髮,廊橋倒映在水面上仿佛一隻無形的手,在不停地梳理著秀髮。

▲ 有山的地方就有溪流,有溪流的地方就有廊橋。製圖/Paprika


一座座古橋、一個個村落,構成了美妙的「廊橋流水人家」畫卷。這些如夢如幻的古廊橋,是讓外界認識慶元的最好窗口。

歡迎來到「中國廊橋第一縣」
1995年上映的電影《廊橋遺夢》讓上有屋簷、下有橋梁的廊橋成為一種美好意象。中國建築學家劉傑等發現並提出,世界上最多、最美的廊橋不在歐美,而是在中國浙江省南部和福建省北部,這一帶分布著世界最多的廊橋。

▲ 中國廊橋看浙閩,浙江廊橋看慶元。製圖/Paprika、王躍


位居浙南的慶元,依舊保存有近百座古廊橋,是全國廊橋數量最多的縣。平均下來,總面積1898平方公裡的慶元,大約每19平方公裡就有一座廊橋。

▲古地圖上,廊橋是慶元最醒目的地標。製圖/Paprika


在慶元行走,你總會與廊橋不期而遇——它們,或橫跨於險灘,或鑲嵌於青山,或靜臥於村落,或屹立於街市。
公元1024年,北宋天聖二年,在慶元(時為龍泉縣管轄)大濟村,一群工匠熱火朝天地重修一座古舊的木橋。隨著橋板、風雨板、大梁、廊屋搭建完畢,一座上屋下橋的木構橋梁橫跨在溪水之上。這座長11米、寬4.5米的木橋未用一釘一鉚,全靠椽、桁緊密銜接——這就是建築學家所說的木拱廊橋。

▲ 有明確紀年的雙門橋,是木拱廊橋活化石。繪圖/孫大仙工作室、Paprika


此橋原名臨清橋,出資造橋的是當地大族吳氏。這一年有吳氏兩兄弟同時考中進士,為激勵後人進取,族人將橋改名為雙門橋,取「雙門進士」之意。按照族譜記載,吳氏於公元1004遷來之前村中就有臨清橋(即今雙門橋)、莆田橋兩座廊橋。

▲ 大濟村雙門橋,古風依舊。攝影/王建平



這麼說,這兩座宋代廊橋比《清明上河圖》中著名的汴水虹橋還早100多年。 所有廊橋類型中,木拱廊橋的營造技藝最複雜,是我國古橋梁研究的活化石,是世界橋梁史上的絕品,其拱架由數百根直木穿插、編織、別壓、咬合而成,利用建築力學科學地解決了大幅度拱跨受力難題。

▲ 一張圖,解讀「編木為拱」的秘密。製圖/Paprika,底圖供圖/張寶華


慶元境內,至今還保存著21座木拱廊橋,以及眾多木平梁、石拱等不同類型的廊橋。慶元廊橋還有多個「之最」:有廊屋最長的單孔木拱廊橋黃水長橋,有全國史料記載最早的木拱廊橋雙門橋與莆田橋,有全國古廊橋分布最密集的村莊月山村。

▲ 俯瞰月山村全景。攝影/周勇

▲ 位於慶元縣東南部的月山村,猶如一處世外桃源。這裡古代曾有10座廊橋,現存五座,名為如龍、來鳳、白雲、步蟾、稈坑。製圖/Paprika
慶元,還有有確切紀年、現存壽命最長的木拱廊橋如龍橋,有全國現存單孔跨度最大的明代木拱廊橋蘭溪橋。

▲ 秋日的如龍橋。攝影/葉衛舟


▲ 青山掩映下的蘭溪橋。攝影/洪子根
今日的慶元已形成完備的公路交通網絡,那些古廊橋就失去了原有的交通功能。但是,慶元人並沒有放棄廊橋這份沉甸甸的文化遺產,他們依然在營造這種「疊木為拱」的古典式橋梁,依然將這裡視為神聖的「橋廟」和公共信仰空間。

▲ 慶元廊橋工匠正在修復始建於明代的嫋橋。攝影/王培權

「菇神」,一個專屬於慶元人的神祗
古代慶元,凡有廊橋,必有廟宇。廟宇中供奉的是鄉民膜拜的眾多偶像,其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尤為顯耀。 大約800年前,一位被慶元人民尊為吳三公的人,發明了「原木砍花法」,成功栽培出世上最早的人工香菇,慶元就此成為世界香菇培植技術的發源地。吳三公也因此被抬上神壇,奉為「菇神」。

▲ 供奉「菇神」的西洋殿。攝影/範敏姿


慶元縣五大堡鄉西洋村,明代廊橋蘭溪橋頭,有一座叫西洋殿的廟宇,其主祀的神靈就是吳三公,因此也稱「菇神廟」。 明初慶元又迎來了另一位菇神劉伯溫。劉伯溫是處州青田(今麗水市青田縣)人,在他的建議下,慶元、龍泉、景寧三地的香菇產業得到敕封,特許擁有香菇的經營專利權。

▲ 食用菌基地。攝影/曾牮
慶元從那時開始,香菇產業空前繁榮,菇商走遍大半個中國,形成了以香菇種植和貿易致富的慶元菇幫。菇民十分感恩劉伯溫,於是也尊他為菇神,與吳三公同祀。 因為香菇經濟,山區縣慶元成為商賈雲集的地方,財富的聚集,也為明清以來的廊橋修建,提供了充裕的資金。現在看到的許多廊橋,是由菇民、菇商人、衣錦還鄉的官宦或報答家鄉或攀比顯富而建。
▲ 慶元龍巖香菇。攝影/周勇
統計數據也表明,慶元現存的很多廊橋始建於明代,跟香菇業的繁榮密切相關。 菇民外出闖蕩之前,一定要到西洋殿朝拜吳三公,帶著神靈的保佑,背井離鄉,跋涉於浙、閩、鄂、雲、貴、川、陝等省。每逢農曆七月十六到十九日,為西洋殿「香期」,十裡八鄉的慶元菇民都要來此聚集祭祀、演菇民戲、耍香菇拳、唱菇民山歌,同時洽談香菇生意、交流生產技術。
▲ 西洋殿「香期」的菇民戲。攝影/徐剛強
今天的慶元縣,依然在傳承前人創造的這份基業,其年產香菇幹品約10000噸,約佔全國的1/15。因為香菇產業的優勢,這裡也成為了全國最大香菇生產和批發集散地。

▲ 食用菌集錦。供圖/慶元縣文廣旅體局


你未必知道慶元,但幾乎每天都在跟她打交道。除了香菇,這裡還是中國最大的鉛筆生產基地、最大的竹木製品基地之一。平時你用到的大到竹木家具,中到竹製涼蓆,小到砧板、筷子,可能都來自這個地方。

最好吃的黃粿,慶元必須第一!

多年以來,我發現了一個尋找美食的秘訣:到多省交界地帶去!
慶元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她與福建壽寧、政和、松溪交界,與江西玉山縣相隔也不遠,香菇集散地的身份,又吸引了周邊省份的菇農、菇商的不斷到來,潛移默化中,將他們的文化輸入到這裡。 浙江其他地方的人到了慶元才會發現:這裡的飯菜之中,總是能找到浙江鮮、江西辣、福建香的多味組合。

▲ 炒黃稞。供圖/慶元縣文廣旅體局


黃粿,是浙西南一帶流行吃的美食,又以慶元最好吃。
一到年底,慶元人便開始製作黃粿,人們上山砍來一種叫柃木的灌木,燒成灰後瀝取其汁,將粳米浸泡其中,直到米色變得橙黃,再經衝淨、蒸熟、戳搗、揉壓、切條等工序製作而成。米粿用肉絲、青菜、冬筍、香菇絲等佐料爆炒,黃橙橙,亮晶晶,清香四溢,柔韌可口。 比起黃粿,慶元社粿的製作更有神聖的儀式感。 「一都饅頭二都粽,三都社粿滿村送。」這是慶元的兩句民謠,說的是每逢春社,慶元就有烙社粿的習俗。

▲ 社稞,是慶元人獨有的小吃。供圖/慶元縣文廣旅體局
人們把事先泡好的秈米和糯米用石磨磨成米漿,將山上採摘而來的鼠麴草洗淨,搗碎,加入米漿之中,再加入蘑菇幹、筍絲、瘦肉末、蔥等攪拌均勻,在油中烙成圓形的薄餅形狀,烙好一面,翻個身,繼續烙另一面,等到兩面都熟透便大功告成。一口咬下去,酥酥的,滿嘴噴香,非常可口。
▲ 「菇城」慶元,怎能少了炒香菇?供圖/慶元縣文廣旅體局
坐擁「世界香菇發源地」桂冠,慶元的美食菜餚中,一定少不了菌菇的參與。慶元的自然環境優質,所有食材無不帶有草木的清香,再加上香菇和野生菌等佐料,可以輕易地讓慶元的味道與眾不同。
▲ 灰樹花燉豬手,慶元人稱為「妙手生香」。供圖/慶元縣文廣旅體局
各種香菇和野生菌齊齊登場,以炒、燉、蒸、炸、燴等各種烹飪方法創造出了「百菇宴」,據說吃一次,就能品出200多種口味。 凡遇節氣、必有佳餚。剛剛過去的立夏,慶元農家會專門烹製立夏羹。其他如春節吃年糕、清明吃粿、四月初八吃烏飯、端午包粽子、七月半炊米饅頭等等。總之,慶元人的胃口一直圍繞著二十四節氣在轉。
▲ 慶元烏米飯。供圖/慶元縣文廣旅體局
必須提醒吃貨,要體驗典型的浙江口味,慶元不是第一選擇。 這裡的飲食頗有「山城」風味:宵梅、油菜火鍋、泥鰍芋頭火鍋、酒糟肉、酒糟大腸等,多數都有點重口味——再拌上一些當地人自製的辣椒糟,如果你能吃得津津有味,那麼恭喜,你已經算得上是半個合格的慶元人了。

▲ 「山城」慶元的特色油菜火鍋。供圖/慶元縣文廣旅體局


相關焦點

  • 不僅山水絕色,美食也是一等一的鮮香辣
    她也是全省距省會路程最遠的縣,高高地坐落在「浙江屋脊」——洞宮山脈之上。隨著橋板、風雨板、大梁、廊屋搭建完畢,一座上屋下橋的木構橋梁橫跨在溪水之上。這座長11米、寬4.5米的木橋未用一釘一鉚,全靠椽、桁緊密銜接——這就是建築學家所說的木拱廊橋。
  • 皖南的徽菜,不僅色香味一等一的好,文化底蘊更是十足,你喜歡嗎
    是自然風光秀麗還是古村落的婉約淡雅,相信說起安徽,基本沒有人說它對皖南印象不深刻,畢竟皖南可以說是整個安徽的旅遊中心,也有人會疑惑,皖南的具體定義,皖南是安徽長江以南地區,是皖南革命的發源地,這裡不僅有著秀麗的山水風光,還有眾多的歷史遺蹟,山水風光中最具代表的黃山、九華山、桃花潭、江南第一漂、徽杭古道、宏村等自然風光,歷史遺蹟中最具代表的是歙縣古城、蕪湖古城、花山迷窟等,除此之外皖南等古民居村落更是我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瑰寶
  • 桂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稱,這幾樣美食在桂林也是一絕
    今天給大家說說廣西桂林,小編可是去過好幾次了哦。小編就是廣西人哦,桂林那個地方說真的非常哇塞,山清水秀的非常適合夏天避暑人們都常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桂林不僅遊山玩水,還可以嘗到當地的美食哦,喜歡的小夥伴可以來桂林看看哦。
  • 中國值得一去的小縣城,風景不輸大城市,就在江蘇省內
    能夠選擇最好的、最優秀的,就絕不應該選擇次一等的。很多時候旅遊的時候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想往那些世界知名的景點擠,就導致去旅遊的時候人山人海,很難體驗到什麼真正的樂趣。尤其是一些小縣城,很多景區都沒有進行過度的商業化開發,在這裡旅遊不僅能看到較為天然的風光,而且在花銷上也是比較實惠的。
  • 旅遊地圖,這裡山水甲天下,美食也是一絕
    有人會說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也可能會有人說是那邊的美味米粉跟桂林辣醬,當然也有多人會因當地的民風而愛上桂林。那桂林到底是怎樣一個地方呢,各位小夥伴別急,咱們這就一起去瞅一瞅魅力四射的桂林吧。桂林,簡稱桂,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城市也是中國對外開放國際旅遊城市,這裡旅遊景點眾多,像我們比較熟悉的便有絢麗多彩的灕江、象鼻山景區、兩江四湖以及古樸雅致的西街風景區,此外,這裡的美食也是多的數不清,桂林米粉只是一種。花花相信,來過之後,你也一定會愛上桂林的。
  • 【美食美言】小縣城的美食之旅
    帶你吃遍公安水鄉,我們的美食之旅就從過早開始吧——公安人過早的講究,天下無雙。凌晨五六點,鍋盆碗勺的交響敲醒了小縣城的夢,街上行人寥寥,小麵館裡卻已是燈火通明,熱火朝天。比如在平安巷有一家小麵館的煎魚尾巴,就是公安過早的一絕。魚尾本是做魚糕後的下腳料,不知怎樣被這家老闆開發出小縣城的絕佳美食。老闆將曬得陽幹的魚尾巴放進鍋裡,一般一鍋煎五個,一會兒功夫,篩子裡的魚尾巴就都煎好裝盤了。一盤擺四個,一天也就煎二十個,生意再好,想吃的客人再多,老闆也是不再煎了的,吊你的胃口。這煎的魚尾巴,魚皮金黃,香糯可口,配上青紅辣椒末,實實愛煞人。
  • 廣西不僅有桂林山水,下面這9個地方的風景也是廣西濃縮的精華
    廣西地處南方沿海,是一個既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又有浪漫民族風情的地方,這裡也是國內最早成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的省份。廣西的景觀以豐富著稱,這裡既有以桂林山水為主體的喀斯特地貌和山水奇觀,也有巖溶洞穴、瀑布奇觀、濱海風光、歷史悠久的古鎮和邊關風情。
  • 運城兩個縣城合併,有個一等火車站,未來經濟發展不可估量
    文/旅行狂魔小蜂(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處於山西省的南部被稱為山西南大門,也是陝西這一區域通向河南區域的重要通道,在軍事地位上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在運城市的管轄下有著很多具有歷史文化的著名的縣城。,也是被大家所公認十分看好的縣城,它的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強的,近幾年來在經濟發展上的趨勢也是很迅速,在山西也是屬於小有名氣的縣城 ,在最早之前也是由兩個非常小的縣城合併而成的,現在的名字便是萬榮縣。
  • 山水遠勝桂林!古鎮世間一絕!還是攝影天堂,這座縣城不要太美!
    古徽州一府六縣,你知道最地道的徽州文化與風韻都在哪嗎?自秦便設縣,不僅歷史悠久,文化深厚,這裡的自然山水也同樣驚豔!山水遠勝桂林!你不會想到,在安徽的一個小縣城,竟有比肩桂林的山水,如詩書水墨,暈染出一幅絕美的畫卷。
  • 隱藏在小縣城裡的美食,「臨朐全羊」,那真叫一個「鮮」啊!
    山美水美人更美,不僅如此,山東的美食也是十分的豐富,青島海鮮,煙臺蘋果等等太多了,不過小達人在十一的時候去濰坊臨朐爬石門坊的時候,聽說臨朐全羊在濰坊可算是家喻戶曉的,我們緊接著就跑去嘗鮮。今天,小達人就給大家好好說說這個「臨朐全羊」。放眼全國,羊肉的吃法可算是五花八門的,但是在濰坊最有名的還是「臨朐全羊」。
  • 國慶最值得去的湖北小縣城,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同時美食遍地
    湖北省近年來一直都名聲不小,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的新一線城市中的佼佼者武漢的存在,讓我國的很多人都刮目相看,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軍事政治這些方面上,武漢都在布頓啊的趕超我國最著名的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同時,武漢也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這裡有著很多的旅遊資源,每年都有很多人來到武漢打卡,而我們今天介紹的就是國慶最值得去的縣城,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同時美食遍地。
  • 國內面積最小的省會,比很多縣城都小,經濟高度發達人均GDP20萬
    國內面積最小的「省會」,比很多縣城都小,經濟高度發達人均GDP20萬我國擁有眾多省份,而各省的省會往往是每個省的矚目點,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國面積最小的「省會」,甚至比很多縣城都要小,人均GDP卻能達到20萬。
  • 安徽省最窮的小縣城,卻也是最美的縣城,擁有七個4A景區
    有如此多稱號的小縣城,總面積也不過1403平方千米。石臺地處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的核心,享有「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的美譽,有牯牛降、秋浦河、蓬萊仙洞、富硒村、怪潭、醉山野、魚龍洞、仙寓山、目連山、百丈崖等景點,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7個。
  • 廣西不僅僅有桂林山水,還有純天然的大山原始森林,最美的大自然
    隨著城市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所以選擇一門減壓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有些人喜歡用健身跑步聽歌來減壓,而有的人則是選擇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旅遊已經成為了大眾化的遊玩方式了,許多人甚至都不滿足在國內旅遊,飛往了另外一個國家,而廣西也是許多人選擇的一個地方,畢竟廣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聞名世界,但是今天小編介紹的,並不是廣西的桂林山水,而是廣西的一個小縣城,天峨縣。
  • 公安小縣城的美食之旅(上)
    帶你吃遍公安水鄉,我們的美食之旅就從過早開始吧——公安人過早的講究,天下無雙。凌晨五六點,鍋盆碗勺的交響敲醒了小縣城的夢,街上行人寥寥,小麵館裡卻已是燈火通明,熱火朝天。比如在平安巷有一家小麵館的煎魚尾巴,就是公安過早的一絕。魚尾本是做魚糕後的下腳料,不知怎樣被這家老闆開發出小縣城的絕佳美食。老闆將曬得陽幹的魚尾巴放進鍋裡,一般一鍋煎五個,一會兒功夫,篩子裡的魚尾巴就都煎好裝盤了。一盤擺四個,一天也就煎二十個,生意再好,想吃的客人再多,老闆也是不再煎了的,吊你的胃口。這煎的魚尾巴,魚皮金黃,香糯可口,配上青紅辣椒末,實實愛煞人。
  • 南充這座小縣城,不僅5塊出租跑全城,還藏著驚人的美食和美景…
    在離南充主城不到1小時車程的地方,藏著一個美麗的小縣城。在這裡,不僅可以五塊出租跑全城,還藏著驚人的美食和絕美的風景!
  • 安徽山野的小縣城,到處都是山水田園風光,值得一遊
    安徽省池州市有石臺縣,這裡的風景風景很好,有7個國家4A級景區,非常值得一遊。但來石臺,除了在此暢遊山水,還有一種不可錯過的體驗就是這裡的「西餐廳」。起初我聽到西餐廳的時候也是很吃驚!由於石臺這典型的山水田園風光與西餐廳似乎格格不入,何況到處還開張。
  • 真正的民間美食,都隱藏在鄉鎮邊上的小縣城裡
    在此之前,絕大多數人口都居住在縣城。每一個老饕都鍾愛縣城開化,一座處於錢塘江源頭、縣城人口都不足10萬的浙西小縣城。若單獨拿縣城的某一道菜,或者某一家店,和一線城市米其林級別的餐廳相比,自是沒法相提並論的,可在縣城隨意走進一家小館子,踩雷的機率確實要比一線城市低很多。著名自媒體人,也是「重量級」老饕的王五四便說,「我在縣城裡能最大概率吃到好吃的東西。
  • 這裡不僅有山水甲天下,美食也有話說
    」絕妙詩句之稱的桂林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山水風光秀麗,每年吸引眾多國內外遊客。來到桂林旅遊,這些當地的特色美食,可千萬不要忘了去品一品,嘗一嘗。要說這灕江蝦與平常的蝦有什麼不同呢?鴨塊呈醬色,鹹鮮微酸,香辣濃鬱。吃完唇齒留香,值得回味。
  • 桂林除了如畫的山水,還有好吃的美食,這四樣不可錯過
    從小就被灌輸「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理念,去桂林,看那如詩畫般的青山綠水,便是很多人從小到大的夢想。然而,桂林除了如畫般的山水,對於吃貨來說,當然不可錯過的還有她的美食。桂林的街頭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攤,逛了秀麗山水,再吃一碗桂林米粉,飽享眼嘴之福,實在是一大樂事。螺螄粉雖然是柳州市的特產,但在桂林也能吃到這一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