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侏羅紀公園》的伶盜龍嗎?伊朗發現了兩趾恐龍足跡

2020-12-21 果殼網

2017年7月13日,中伊等國古生物學者宣布他們在伊朗北部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區域的中侏羅世地層發現了神秘的二趾型恐龍足跡,這意味著一類長有羽毛的兇猛恐龍在1.7億年前曾經漫步在伊朗大地上。

化石的研究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伊朗贊詹大學的納斯魯拉·阿巴西(Nasrollah Abbassi)副教授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教授在最近出版的《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雜誌撰文描述了這批足跡標本。

阿巴西副教授在考察恐龍足跡。攝影:邢立達

伊朗處於連接中東、亞洲、歐洲的「心臟地帶」,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地形地貌高聳的厄爾布爾士山脈橫貫伊朗北部,東西長960公裡,平均寬90公裡,山勢陡峭。其中的達瑪萬德峰海拔5671米,是伊朗最高峰。在過去幾年中,伊朗的地質學者在巴拉代地區發現了一批恐龍足跡,並邀請中國同行一起做了大量細緻的野外調查。

「巴拉代的足跡非常棒!它們非常『新鮮』,是近幾年修建公路才暴露出來的,這對我們研究非常有利」阿巴西副教授介紹道,「這裡的足跡多數是圓形的蜥腳類足跡,三趾型的肉食龍足跡,但是,在和邢立達的一次考察中,我們意外在山腰發現了2個小小的足跡,足跡非常小,長還不到10釐米。更獨特的是,這批小足跡竟然只有兩根趾頭。」

恐爪龍類的代表——伶盜龍。繪圖:劉毅

兩趾的恐龍足跡非常特別,它們讓古生物學家馬上聯想到一類著名的恐龍——恐爪龍類。恐爪龍類中最著名的成員,是出演過《侏羅紀公園》系列的伶盜龍(又名迅猛龍)。

恐爪龍類的殺手爪。供圖:邢立達

這類恐龍的共通之處就是它們都長著碩大的彈簧刀般的第Ⅱ腳趾,這是它們捕獵的「殺手鐧」。有趣的是,該第Ⅱ腳趾在恐龍平時行走時並不與地面接觸,於是就留下了兩趾型的足跡,這些足跡統稱恐爪龍類足跡。

一個保存完好的恐爪龍類足跡。攝影:邢立達

「上世紀90年代初,恐爪龍類足跡首次發現於中國四川,但足跡非常少,只有寥寥數個。」邢立達回憶道,「此後,中國山東、甘肅、四川,韓國南部等地都有陸續發現,但這些足跡基本都發布在早白堊世,個別在晚侏羅世。伊朗的發現刷新了這個記錄,將這類恐龍足跡在世界上的分布提前到中侏羅世。」

這個發現也與中國東北部的化石記錄互相呼應。中國古生物學家在中侏羅世髫髻山組和九龍山組發現了豐富的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和植物化石,被稱之為燕遼生物群。燕遼生物群發現了一批馳龍類恐龍,這些恐龍雖然是樹棲的,但兩趾型的腳部非常明顯。「有趣的是,伊朗的恐爪龍類足跡顯示,它們的造跡者體長約1米,這與中國燕遼生物群,以及隨後的熱河生物群記錄較為吻合。」邢立達解釋說。

足跡化石點發現的蕨類植物化石。攝影:邢立達

受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影響,大眾總是認為恐爪龍類為集群捕獵,就像現生的狼群一樣。但化石證據並不完全支持這點。「伊朗的恐爪龍足跡並沒有平行或密集出現,這表明它們可能是孤獨的獵手。」論文作者之一,權威恐龍足跡學者洛克利教授告訴記者。(編輯:婉珺)

參考文獻:

  1. Lida Xing, Nasrollah Abbassi & Martin G. Lockley (2017): Enigmatic didactyl tracks from the Jurassic of Iran, Historical Biology, DOI: 10.1080/08912963.2017.1339700 

相關焦點

  • 石板路驚現恐龍足跡!避暑山莊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2007年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的團隊陸續對麻地溝、避暑山莊、須彌福壽之廟和普陀宗成廟(小布達拉宮)等地的大量恐龍足跡化石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不僅豐富了中國恐龍足跡化石記錄,同時也為承德侏羅紀最晚期的恐龍活動進一步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 承德驚現恐龍足跡 發現一個多元化土城子恐龍動物群
    他指著一塊石板上碗口大小的三趾狀印跡說:「這不是恐龍的足跡嗎?」2018年7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帶領團隊來到避暑山莊,根據當年留下的線索,開展了一場「恐龍足跡」發現之旅。通過深入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實地探勘,最終發現近300枚恐龍足跡化石。很快,避暑山莊恐龍足跡成為國際古生物學者研究關注的焦點,更讓「多元化」的避暑山莊再次呈現在世界舞臺。
  • 重大發現!侏羅紀猜想被證實:臨沂這裡驚現恐龍足跡化石群,現場曝光
    一般來說,一個恐龍足跡點的恐龍足跡種類都是寥寥一兩種,但李莊足跡點的恐龍足跡卻包括了肉食性恐龍留下的三趾型中型獸腳類足跡、小型獸腳類足跡、微小型獸腳類足跡,以及兩趾型小型恐爪龍類足跡;植食性的窄間距蜥腳類足跡,寬間距蜥腳類足跡,以及鳥類足跡共七種類型,整體超過300個足跡。
  • 避暑山莊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科學家的發現讓避暑山莊一秒變得神秘...
    避暑山莊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科學家的發現讓避暑山莊一秒變得神秘起來了!時間:2019-12-06 13:16   來源:瀋陽晚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避暑山莊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科學家的發現讓避暑山莊一秒變得神秘起來了!
  • 河北傳來重大發現!這裡竟是座「侏羅紀公園」……
    被歸入伶盜龍足跡。恐爪龍類足跡在世界上的發現較少,目前僅有我國山東的馳龍足跡、四川的伶盜龍足跡、韓國的哈曼馳龍型足跡等。這些足跡都發現在白堊紀早期,而土城子組此前發現過猛龍足跡,是這個家族中最古老的成員之一。
  • 恐龍之馳龍科:馳龍,伶盜龍,小盜龍,猶他盜龍,中國鳥龍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堅尾龍類\虛骨龍類\手盜龍形態類\馳龍科馳龍科的恐龍特點,後腳的每第二個腳趾都是銳利鐮刀狀趾爪,著地只有第三第四2個腳趾,見下圖。好多品種發現都有羽毛,推測可能馳龍科都有羽毛覆蓋。
  • 《侏羅紀公園》電影看過沒?如果有一部VR科幻恐龍動畫片呢?
    那麼《侏羅紀公園》四部多少人追尋?今天給大家講講恐龍這一龐大的生物物種,以前只知道有這麼樣的生物存在,還是屬於怪獸。《侏羅紀公園》的恐龍很多都是被誇大化的。被侏羅紀捧紅的恐龍就是迅猛龍。這個當紅炸子雞,其實有點虛,真實的稱呼伶盜龍。小說與電影版本對於伶盜龍的描述有誤。
  • 避暑山莊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2007年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的團隊陸續對麻地溝、避暑山莊、須彌福壽之廟和普陀宗成廟(小布達拉宮)等地的大量恐龍足跡化石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不僅豐富了中國恐龍足跡化石記錄,同時也為承德侏羅紀最晚期的恐龍活動進一步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 避暑山莊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
    承德避暑山莊發現恐龍足跡一直備受各界關注,多年來一直有媒體陸續報導,但從沒得到官方權威機構證實。這次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教授、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安東尼·羅米裡奧博(Anthony Romilio)共同研究的成果論文,在國際知名古生物學期刊《白堊紀研究》上發表,是對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發現大量侏羅紀恐龍足跡最為有力的回應。
  • 承德避暑山莊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承德避暑山莊竟然是是「侏羅紀公園」!就連承德本地人都震驚了,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承德避暑山莊有恐龍生活過的痕跡......針對這件事,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12月6日共同召開了「避暑山莊恐龍足跡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新聞發布會:
  • 天啦嚕丨承德避暑山莊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承德避暑山莊竟然是是「侏羅紀公園」!就連承德本地人都震驚了,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承德避暑山莊有恐龍生活過的痕跡.目前在麻地溝遺留的足跡已經不多,而大量的足跡是保存在避暑山莊的地面上。產於麻地溝足跡點,平均長度為8.7釐米,足跡具有兩趾印痕(第III 趾和第IV 趾)和圓形腳跟,這種形態表明了其與恐爪龍類的親緣關係,被歸入伶盜龍足跡(Velociraptorichnus)。恐爪龍類恐龍包括了伶盜龍類與傷齒龍類,這類恐龍的共通之處就是它們都長著大型的、彈簧刀般的第Ⅱ腳趾,這是它們捕獵的「殺手鐧」。
  • 河北承德存在大量侏羅紀恐龍足跡
    河北承德存在大量侏羅紀恐龍足跡  本報承德12月7日電(記者耿建擴、陳元秋通訊員鹹力東)日前,記者從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共同召開的「避暑山莊恐龍足跡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中國地質大學邢立達副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完成了河北承德地區的恐龍足跡研究。
  • 避暑山莊恐龍足跡是怎麼發現的?
    昨日,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專家們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科研人員近年在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地面上發現了大量保存完好的侏羅紀恐龍足跡,總數近300個,分布在150多個鋪路石板上,這些足跡化石對研究恐龍的演化和地球氣候變化有重要價值
  • 侏羅紀系列電影裡恐龍那麼多,你叫得出名字嗎?
    最近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你看了嗎?雖然劇情套路感滿滿,但在特效的加持下,該片可能不失為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片。劇情驚險之餘不忘溫情元素,尤其是一隻叫blue(布魯)的恐龍,和主角的互動有愛。被認為是萌系擔當的「blue」。
  • 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這座皇家園林竟是侏羅紀公園?
    2019年,聞名中外的避暑山莊再次爆屏,在山莊內發現了近300枚恐龍足跡的化石,一億五千萬年前,這座皇家園林竟是侏羅紀公園?2019年12月6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萬曉樵、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在「避暑山莊恐龍足跡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為大家揭開了避暑山莊恐龍足跡化石的前世今生。
  • 承德避暑山莊發現恐龍腳印化石 皇家園林原是「侏羅紀公園」
    專家介紹,這批足跡最早是兩名專家在避暑山莊知名景點「熱河泉」邊的石頭上休息時,偶然在地面的石板上發現的。  承德避暑山莊發現恐龍腳印化石  「承德避暑山莊裡發現恐龍化石了!」6日,北青報記者從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調研員周餘良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萬曉樵、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等專家處獲悉,科研人員近日在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地面上發現了大量保存完好的侏羅紀恐龍足跡,對研究恐龍的演化和地球氣候變化有重要價值。  據介紹,此次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屬於一個多元化的土城子恐龍動物群。
  • 這些大傢伙你都造嗎? 《侏羅紀世界》恐龍大科普
    既然是「侏羅紀公園」,恐龍自然是公園的主角,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次公園裡又給我們安排了哪些恐龍一起玩耍,哪些是老朋友,哪些是新夥伴,哪些我們只能敬而遠之……惡魔暴龍初看很像是霸王龍,但是其頭部獨特的紋飾、堅韌的骨質鱗甲看起來又好像源自阿貝力龍這類獸腳類恐龍。其實,惡魔暴龍並非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恐龍,而是由哈蒙德(即「侏羅紀公園」的創始人約翰·哈蒙德,很可惜,飾演這個角色的理察·阿滕伯勒爵士已於2014年去世,未能出演本片)實驗室的基因工程學家打造的集合食肉牛龍、瑪君龍、皺褶龍和巨太龍之所長的「混血兒」。
  • 《侏羅紀世界》裡的迅猛龍那麼厲害,現實中卻比狗大不了多少
    不過總是聽到一些朋友在說「現實中的迅猛龍根本沒那麼大,迅猛龍也不長這樣」「侏羅紀公園的迅猛龍是虛構出來的」「這麼大的迅猛龍一定是以猶他盜龍為原型的」諸如此類的言論。這些觀點都是正確的嗎?又有哪些是非呢?這一期就讓我們來扒一扒《侏羅紀》系列中「迅猛龍」的各種是是非非吧。
  • 又發現一處侏羅紀公園!1億多年前,山東為啥這麼多恐龍…
    馬陵山,橫跨山東臨沭、郯城和江蘇新沂等兩省的3個縣,是一條低山丘陵,北南走向綿延60餘公裡,以形似奔騰的駿馬而得名,是一處國家地質公園。馬陵山上的金雞嶺以出產鑽石聞名,當地居民曾在附近的地表先後發現了國內出產的兩顆最大的天然鑽石,分別重達281.25、157.786克拉。
  • 如果侏羅紀公園真的存在,你會看到這6個真相丨漲姿勢
    圖片來自網絡壹讀微信號:yiduiread《侏羅紀世界》今天正式在國內公映,算上時差我們比美國人早看到影片整整3天。作為1993年上映的《侏羅紀公園1》的續集,今天上映的這部電影讓侏羅紀粉們等了22年。於是壹讀君(yiduiread)掐指一算,差不多到了被各種恐龍刷屏的季節了。當年,一部《侏羅紀公園》把恐龍從不入流的小怪獸圈拯救了出來。科學家們開始一窩瘋地研究復活恐龍,土豪們則準備重金砸出個恐龍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