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探月滿載而歸!印度不服氣重大成果:早晚能反敗為勝

2020-12-23 網易新聞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探月返回器成功返回地球,滿載從月球取得的月壤標本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的預定地區降落,這意味著首次地外天體採用返回任務圓滿完成,這標誌著探月工程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功,為下一步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工程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在全世界各國都在祝賀「嫦娥五號」的巨大成功之際,鄰國印度卻十分不服氣,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在太空競賽中該國就此落敗。


印度輿論認為,雖然印度的「月船-2號」探月器在降落月球的最後階段失聯墜毀,但是也已經取得了「98%成功」,「嫦娥五號」暫時走在了前面,但印度未來必將反敗為勝,「月船-3號」探月器很快將再次前往月球,有信心取得圓滿成功,此外印度輿論還認為,登月並不是新德裡的最高目標,探測火星的難度更高,印度在亞洲第一個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國家,雖然目前探測器出現了部分故障,但是這依然是印度無可爭議的驕傲。

雖然有些不服氣,但是還有部分印度人認識到了兩國的巨大差距,直言兩國在太空項目上的投入不可同日而語,印度「教徒報」12月17日報導稱,1969年到1972年,美國太空人從月球帶回了382公斤的月巖標本,「嫦娥五號」這次只帶回了2公斤,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後者就是無用功,此次從月球上帶回的月巖標本要比上世紀70年代美蘇帶回的「年輕幾十億年」,具有更大的科學研究價值,可以讓科學家對月球的形成有更深入的了解。

印媒稱,目前還不清楚「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是否會像美國之前那樣向世界各國分享,據悉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曾將1顆月壤作為「國禮」贈送給我們。印媒透露,這是「嫦娥」探月工程第三次成功登月,也是第一次從月球表面返回,西方猜測,未來可能會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這讓其他國家都十分關注。眾所周知,月球上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氦-3」,被認為是未來核聚變的最佳能源,舉例來說,全世界每年只需要100噸「氦-3」就能滿足發電需求,而在月球表層這種資源的儲量卻高達100萬噸,因此探月工程的意義也不言而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探月期間,日本同時傳出好消息,太空飛行器滿載而歸搶先返航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2月6日中午12點35分,「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器成功在太空分離,目前已經進入到環月軌道,等待最佳時機返回地球,這標誌著「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已經完成最難階段任務,距離圓滿成功只剩最後一步。
  • 嫦娥五號回家!美國求分享,印度不服氣,臺媒體人:臺灣也可以嗎
    圖說:12月17日,工作人員在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現場合影慶祝17日下午,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此次嫦娥五號取回的月球樣本主要有三類用途——第一類,進行科學研究,也是最主要的目的;第二類,為能早一點與公眾見面
  • 嫦娥五號幾個首次?棒!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
    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高光時刻 央視新聞 eet 快科 發表於 2020-12-17 17:49:49   你曉得嫦娥五號幾個首次嗎?權威準確的數據是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五項!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嫦娥探月灌注了科學家們幾十年的汗水和心血,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又一次重大飛躍。向航天科學家們致敬!普天同慶,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探月成功,攜土歸來!向航天科研人員再次致敬,不負偉大使命!為祖國驕傲和自豪!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結束23天探月之旅,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
    國家航天局專家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國家航天局專家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表示,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表示,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
  • 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 吳豔華: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和我的五位同事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電,高度肯定嫦娥五號任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這是對全體參研參試科技工作者的極大鼓舞和鞭策。
  • 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當天,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接收這批樣品,並送入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 嫦娥五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
    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回」這一步的主任務,成功實現了月球表面採樣返回。探月工程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
  • 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
    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編輯:崔瀟    來源:新華網    2020-12-17 07
  • 返回器順利降落四子王旗著陸場,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圓滿成功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返回地球,按照預定方案順利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這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收官之戰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包含15個分系統,承擔著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的重大任務。從11月24日起,嫦娥五號探測器經歷了發射入軌、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再入回收11個階段,歷時23天。
  • 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 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 嫦娥五號從月球返航,印度上下眼紅巨大突破:國力差距無法彌補
    近日,我國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了在月球的探索任務,正在踏入從月球回地球的歸途軌道中。我國的著名航天局專家表示,嫦娥五號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首要步驟,就是其上升器要在地球上科學家的遠程控制下與太空中軌道器進行交合,由於此過程關係重大,所以不允許有絲毫的差錯,同時這也表現出我國航天技術深厚的實力。我國嫦娥五號的成功探索之旅,使全世界各國目光聚焦於中國,都認為此舉是宇宙探索的一項偉大突破。
  • 中國探月三期主任務:發射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器
    我國探月三期的主任務是發射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器,從月球取回2千克月樣品到地球實驗室供科學家進行精查。其目標是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對返回樣品進行系統分析與研究,深化對月球和地月系統的起源與演化的認識。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北京越野首次全程參與嫦娥五號出徵
    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戰略合作夥伴,北京越野同步開啟使命召喚VII攬YUE計劃,首次全程參與嫦娥五號出徵、返回整體任務。
  • 嫦娥五號今日啟程!紫金山天文臺專家揭秘我國探月史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探月三期收官之旅。交匯點記者專訪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吳昀昭,為大家介紹本次探月計劃和我國探月史。
  • 嫦娥攬月|長五送「嫦五」,揭秘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三大看點
    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是今年最具「分量」的發射。11月24日4時30分,伴隨著撼天動地的轟鳴聲,長徵五號火箭騰空而起,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月工程第三步正式拉開序幕。
  • 地大教授肖龍參與「嫦娥五號」探月工程計劃 為成功「上天挖土...
    科學方面,著陸點要遠離以往著陸採樣區,還要有與以往不一樣的樣品,能夠回答以往沒有解決的科學問題。呂姆克山東部區域,有月球上最年輕的火山巖,樣品的研究意義很大。據介紹,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李大佛教授團隊和段隆臣教授團隊也曾參加了部分鑽探方案設計和鑽探模擬試驗等工作。據悉,「嫦娥五號」邁出了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的關鍵一步,計劃目標是實現月面自動採樣並成功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