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被譽為「城堡之國」,如果算上城堡遺址,大小城堡有上萬個,數量居世界第一。為數眾多的城堡不但為德國增添了許多傳奇與浪漫色彩,更是歐洲建築藝術和燦爛文化的重要源流和載體。
海德堡城堡位於巴登—符騰堡州西北部的城市海德堡,是這座歷史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德國最優美、最著名的城堡之一。這座紅褐色的古老城堡坐落於內卡爾河南岸,始建於13 世紀中葉,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
「混搭」的建築風格
城堡建於國王寶座山海拔約70 米處,主要由紅褐色的內卡爾河砂巖築成,外觀氣勢磅礴。城堡內部結構複雜,有防禦工事、宮殿、居室、城堡花園和著名的地下酒庫等,歷時400 年才完工。因建築風格不斷變化,古堡形成了文藝復興式、哥德式、巴洛克式和德國當地建築特色奇妙混合的多重建築風格,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性建築。
歷經風雨的古堡
城堡曾兩次遭受雷擊,並在歷次戰爭中被嚴重損毀,直到19 世紀末,主體建築才基本恢復原貌。如今,城堡中的房間、庭院等是開放給遊客參觀的,一些保存完好的大廳仍可舉辦宴會或表演。而未修復的部分仍為殘垣斷壁,城堡中有些房屋只留有一面外牆。會登山的纜索鐵路
要參觀城堡,可以體驗一下登山纜索鐵路。這段鐵路始建於1890 年,是德國巴登- 符騰堡州最古老的電動登山鐵路,已有120 多年歷史。上山過程中,隨著海拔的升高,視野也在不斷變化。最動人的景色要數剛從隧道中出來的時候——視野豁然開闊,層層的山巒、山腳的城市和遠方的河流像是一曲和諧的三重奏,交織出一派具有德國風情的美景。
伊莉莎白門
城堡門口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築物——伊莉莎白門,這是沒有了圍牆的紅褐色的凱旋門,體現的是巴洛克早期的藝術風格。伊莉莎白門由羅馬式立柱、松鼠、蜥蜴、甲蟲等雕刻物作為裝飾,將客人們迎進城堡。伊莉莎白門建於1615 年,規模雖然不大,卻頗具浪漫色彩,是弗裡德裡希五世送給妻子伊莉莎白·斯圖亞特的生日禮物,今天這裡成為了備受遊客喜愛的拍照地點。
城堡裡的著名宮殿
城堡主要由九棟宮殿建築組成,它們合圍成了城堡內院。
路佩西特樓是城堡建築群中最古老的建築。建築大門上有著精美的雕刻裝飾——兩個小天使舉著一個精緻的花環。據說,這座樓的設計者有一對雙胞胎兒子,他倆時常來工地看望父親,結果有一天不慎從腳手架上跌落而喪生。父親悲痛欲絕,夢見自己的孩子變成了一對小天使,於是就在拱門上加上了這個天使雕刻來懷念自己早逝的孩子。
弗裡德裡希樓是城堡建築群中的著名宮殿,由曼海姆市的創建者弗裡德裡希四世創建,是一座文藝復興式建築。宮殿外牆滿是精美華麗的雕塑,分布於四層的十六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雕像最為引人注目。這是海德堡城堡中修繕得較完好的一座宮殿,而其餘的建築很多都保持著斷壁殘垣的缺憾美。
奧特海因裡希樓同樣十分華麗,可惜現在只剩一面外立牆尚保存完好,但這絲毫不能降低它的知名度。宮殿共有三層,它最鮮明的特點是樓層越高每層樓的層高反而越低,這種設計會讓人感覺樓體更高大。這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頂級建築作品, 也是德國境內第一座帶有繁複牆面浮雕的宮殿建築。
「火燒城堡」的紀念活動
海德堡城堡歷經戰火,如今還可以在城堡的雕像上看到當年火燒的印記。現在,每年夏天這裡會舉辦「火燒城堡」活動以紀念來之不易的和平。不過,這「火燒」是利用燈光和煙火技術來再現當年法軍攻打城堡的歷史,並不是真的縱火。「沖天火光」中的城堡顯得十分壯觀慘烈,之後代表勝利的煙花在夜空中紛紛綻放,表示城堡迎來了「和平」。
世界上最大的酒桶
城堡的酒窖中,有一隻聞名世界的海德堡大酒桶。這個酒桶高7 米,長8.5米,由130 根橡木箍成,能儲存20 多萬升葡萄酒,如果一個人每天喝一升葡萄酒的話,要連續喝500 多年才能喝完呢。酒桶旁有一個1728 年的木雕,是宮廷小丑、酒窖看守者佩克沃,有千杯不醉「酒神」之稱的他,被人們視為歡樂人生的象徵。
醫藥博物館
奧特海因裡希樓的底層是德國醫藥博物館,裡面有多間收藏館、藥房配藥室和製藥實驗室,展示了16 世紀到18 世紀的藥草和當時的製藥器具,遊客可以通過展品了解到當時的自然療法。藥房的器皿多為金屬、木質或陶瓷材質的,而且均為手工製作,造型精美別致。
老橋上的銅猴
海德堡城堡下面的內卡爾河上,有一座九孔老橋,橋頭有一座銅猴雕塑,是德國現代藝術家盧姆普夫(Rumpf)創作的。當地人認為摸一下該銅猴左爪抓著的鏡子會帶來財富,握一下它的右爪以後就可以重遊海德堡。
俯瞰舊城區
在海德堡城堡前的天台上可以俯瞰山脈環擁的海德堡市舊城區——內卡爾河靜靜地穿城而過,一棟棟錯落有致的白牆紅瓦建築點綴在綠樹之中,陽光灑在河面和古橋上,遠處則是無邊無垠的葡萄園……置身在如詩如畫的美景和古蹟之中,宛若遊走於人間勝境。
海德堡城堡是一座美麗的大城堡,也是一處滿目滄桑的歷史遺址。馬克·吐溫這樣評價海德堡城堡:「殘破而不失王者之氣,如同暴風雨中的李爾王。」雖歷經八個世紀的風霜,海德堡城堡仍穩穩地矗立在內卡爾河畔,向世人展示著自己的殘缺之美和獨特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