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大航海時代-之三】:雪梨海事博物館

2021-02-17 一時般若
雪梨海事博物館位於雪梨達令港的西海岸,建立於1991 年,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海事博物館。在2010年,英國的泰晤士報將其列為世界上最酷的十大博物館之一。

海事博物館的建築外形就是一片類似風帆的屋頂,從原住島民文化,到衝浪運動,從商業航海到海軍艦船,按照不同的主題介紹了澳大利亞與海洋之間的聯繫。

澳大利亞海事博物館的門前的海岸線停泊著許多船隻,其中有三艘最著名,分別是HMAS VAMPIRE(吸血鬼驅逐艦)、HMAS ONSLOW(翁斯洛號潛水艇魚雷艇),最後一個是發現澳洲大陸的COOK 船長的HMB ENDEAVOUR(奮進號)的船隻複製品。

2010年英國的星期日泰晤士報將海事博物館列為世界最酷十大博物館之一。站在達令港大橋上可以看到海事博物館主展廳的全貌,幾片巨大的白帆頂下是現代化的展覽廳。

Oberon級常規動力潛艇是由英國人設計的,吸取了英國二戰潛艇的經驗教訓,並受到了德國XXI潛艇的影響,共計製造了27艘,其中英國皇家海軍13艘、澳大利亞皇家海軍6艘、加拿大皇家海軍3艘、巴西海軍3艘、智利海軍2艘。目前這27艘潛艇均已退役,其中的8艘潛艇被整體改成博物館,3艘潛艇的部分外殼被保存展示,1艘潛艇被私人購入,剩餘的均被解體。

Onslow是西澳一個小鎮的名字,在1885年為了紀念西澳當時的首席法官-Alexander Campbell Onslow(1842-1908),取名Onslow小鎮。Onslow在歷史上共有3艘。第1艘是900噸的英國驅逐艦,1918年退役解體。第2艘是1610噸的O級驅逐艦,於1949年轉交給巴基斯坦海軍。第3艘就是這艘Oberon級常規動力潛艇。

最精彩的要數可以上船遊覽的「吸血鬼號」,它是皇家澳洲海軍最後一艘大型槍船。「吸血鬼」是一艘建造於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皇家海軍V級驅逐艦,在1933年她被借給皇家澳大利亞海軍使用,主要作為補給艦使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重新作為戰艦啟用,服役於地中海,該艦隊被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稱為廢鐵艦隊(Scrap Iron Flotilla),因為該艦隊完全是由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艦艇組成。

「吸血鬼」標準排水量1188噸,滿載排水量1489噸,全長312英尺(約95米),最大航速34節,裝備4門QF 4英寸MK V火炮,2座3聯共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後期改裝為2座4聯。

海事博物館四周有很多關於鯊魚的雕塑,來自一個命題為《鯊魚與人類》的展覽。

遠處看這是一個紅色鯊魚,但走進了再看,又是一個變形的貨櫃。確切的說是一個貨櫃被一隻鯊魚瞬間衝破的景象,鯊魚呼之欲出!

貨櫃是載貨工具,簡潔又具工業美感。滿載的貨物象徵著繁榮,貿易和財富。但似乎聽到越來越多的抗議之聲: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更多的貨櫃貨運預示著人類的消耗浪費和對自然的毀滅。雕塑以《涅槃-鯊魚》命名,顯然是希望這受盡磨難瀕臨消亡的物種,可以像鳳凰涅槃一樣重生吧。

在澳大利亞有關鯊魚與人的關係問題爭論已久,近些年由於鯊魚對海員的生命慢慢構成了威脅,於是捕殺鯊魚的呼聲日益高漲。但同時,有部分人要求對鯊魚加強法律保護,避免捕殺大白鯊等瀕危的鯊魚品種。

據報導,一位剛滿19歲的澳洲小夥扎克和他三個朋友在澳大利亞東海岸衝浪時,遭到一頭虎鯊的襲擊,隨後,扎克不幸身亡。在他的追悼會上,其家人卻明確表示,反對捕殺鯊魚的倡議。

在澳大利亞西部情況有所不同,這裡被認為是世界上遭受鯊魚襲擊的最危險的地帶。一個西部州長同意捕殺任何一頭在海灘附近接近遊泳者的鯊魚,他指出:必須嚴厲對待這類事情,哪怕會導致鯊魚的滅絕也要嚴厲對待,畢竟人的生命才是最寶貴的。

這部作品名字叫《守護者》,一個守護大海的海神。人類確實需要保護,但是大海似乎更需要保護。不是嗎?沒有了大海,還拿什麼保護人類呢?

這是一座很特別的雕塑,一個全身都用機械零件組成的鯊魚,名字叫《獻給海神》。澳大利亞環境部部長說,人們應該清楚所要做的預防措施,以免成為鯊魚襲擊的犧牲品,而不要草率行事。

這是我特別喜歡的作品,用金屬絲編織而成的巨大的鯊魚鰭,高高的伸向藍天,這部作品有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名字,《蝶戀花》。

這座白色燈塔建於1874年,最早位於北昆士蘭州的Cape Bowling Green,後來由於海岸坍塌白色燈塔被搬離原地,再後來退役後被澳大利亞海事博物館收購,如今安置在達令港,成了這裡一處獨特的風景地標。

海事博物館的前面就是達令港Pyrmont大橋,站在大橋西面橋頭回望雪梨CBD摩天大樓,漂亮大氣。達令港,一個美麗的港灣;海事博物館,一個有看頭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海事博物館門票預訂:雪梨海事博物館門票在哪買
    雪梨海事博物館門票在哪買 海事博物館門票預訂。雪梨海事博物館也叫作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這個令人驚奇的主題博物館,從土著人的獨木舟和捕鯨歷史到第一艦隊和衝浪文化,向人們講述了澳大利亞人和海洋的關係。
  • 【我愛大航海時代-之五】:西班牙巴塞隆納航海博物館
    巴塞隆納航海博物館,其館址原來是西班牙的一個軍艦廠,為西班牙打造了一支強大的艦隊,如今改造為航海博物館,展示著昔日海洋帝國的輝煌。博物館內展示著歷年來戰艦仿真模型,以及各種工作船、漁船、武器、錢幣、紀念章、郵票、雕塑、工具和各種藝術品,通過現代藝術設計和數字展示,打造了一個獨特的西班牙航海歷史博物館。
  • 走進世界最酷的十大博物館之一,雪梨海事博物館
    雪梨情人港最著名的應該就是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 (Australian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想了解探險家和航海家的故事,想登上高桅帆船,想進入潛艇和驅逐艦內部一探究竟,想看卡梅隆的4D電影,那就是這裡了,保你樂趣多多。
  • 海事博物館門票預訂:雪梨海事博物館門票在哪買
    雪梨海事博物館門票在哪買 海事博物館門票預訂。雪梨海事博物館也叫作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這個令人驚奇的主題博物館,從土著人的獨木舟和捕鯨歷史到第一艦隊和衝浪文化,向人們講述了澳大利亞人和海洋的關係。  雪梨海事博物館很多經歷了大風大浪,收藏了頗具歷史價值的船隻!
  • 香港海事博物館國際會議論明代航海史
    為配合香港海事博物館與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Bodleian)圖書館合辦的《針路藍縷:牛津大學珍藏明代海圖及外銷瓷》特展,博物館於6月中旬舉辦了開館以來首場國際學術會議,主題為「中國明代航海史」。會議一連兩天舉行,共分為6節,討論範圍包括﹕明代東西洋航海圖、明代針經、明代沉船考古、明代航海史、《東西洋航海圖再探》及明代中國與東南亞。
  • 航海博物館:香港海事博物館 遠洋航務e刊
    由萬利輪船有限公司贊助港幣470萬元發展的「顧國敏船舶模擬駕駛室」,現已座落於香港海事博物館。這個堪稱全城最先進的航海駕駛模擬設施,將為參觀者帶來最具真實感的航海體驗!在專業的模擬駕駛室,參觀者可在博物館職員或海事訓練學院的學員指導下,透過電子海圖確定船隻身處的位置及航道,聆聽實時無線電通訊,根據雷達檢視海上交通狀況,最後成為掌舵的舵手。模擬駕駛室亦可設定各種天氣情況,包括波濤洶湧的海面,霧、雨甚至是下雪等,猶如親臨其境,甚至可能令人有暈船之感!
  • 走進世界最酷的十大博物館之一,雪梨海事博物館
    雪梨情人港最著名的應該就是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 (Australian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想了解探險家和航海家的故事,想登上高桅帆船,想進入潛艇和驅逐艦內部一探究竟,想看卡梅隆的4D電影,那就是這裡了,保你樂趣多多。
  • 香港海事博物館國際會議論明代航海史
    為配合香港海事博物館與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Bodleian)圖書館合辦的《針路藍縷:牛津大學珍藏明代海圖及外銷瓷》特展,博物館於6月中旬舉辦了開館以來首場國際學術會議,主題為「中國明代航海史」。會議一連兩天舉行,共分為6節,討論範圍包括﹕明代東西洋航海圖、明代針經、明代沉船考古、明代航海史、《東西洋航海圖再探》及明代中國與東南亞。
  • 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首開中文海洋科普課程
    澳大利亞海事博物館深受孩子們喜歡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大勇):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近日攜手燈塔體育,開設南半球首個中英文海洋科普課程項目——燈塔實驗室。該項目旨在通過一系列的海洋主題課程,向公眾普及和推廣航海科學知識與海洋文化。作為澳大利亞首個使用中文的海洋科普項目,燈塔實驗室致力於為澳大利亞本地華人社群和中國遊客,提供更多接觸和了解世界和澳大利亞航海歷史發展的機會,為航海文化的多元交流注入更豐富的內涵。
  • 新加坡海事博物館四大看點
    該博物館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是兩館合一,買一次門票,可參觀兩個館,所以該館的全名是「新加坡海事博物館及水族館」(Maritime Experiential Museum & Aquarium,簡稱「MEMA」)。 過去當海員,船年年路經新加坡,每次下地多則半天時間,想去也沒有時間。今年終於實現了這個夢想,航海之人,哪有對海事博物館不感興趣的。
  • 走進雪梨最酷的10大博物館
    這裡是小編最愛的博物館之一!這裡的常設展示廳和大部分的臨時展覽都是免費的,而且經常會有來自各國的藝術精品來這裡展覽!可以在裡面逛上一整天!愛好美術作品的你絕對不可錯過!作為雪梨最重要的博物館,這裡記錄了雪梨這座城市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博物館共分三層,館內的幾個主題館,詮釋了雪梨市早年的歷史、當地尤拉原住民及早期歐洲歷史。
  • 聖淘沙名勝世界全新開幕海事博物館 開啟史詩航海探索之旅
    新加坡訊– 今年12月,聖淘沙名勝世界在對海事博物館長達9個月的全面升級後,再次向公眾開放。以嶄新面貌示人的海事博物館將讓訪客經歷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多感官的史詩航海探索之旅。該海事博物館作為聖淘沙名勝世界全新開放的景點,將成為新加坡唯一一處可重溫昔日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展館。全新升級後的海事博物館,將以15個不同場景的主題場館以及其中5大全新場景亮相。
  • 走進荷蘭國家海事博物館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座海事博物館,即荷蘭國家海事博物館(The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坐落在港口區奧斯頓堡(1656年這裡是皇家海軍兵工庫)中,以前曾經是荷蘭海軍的軍火庫。荷蘭國家海事博物館外觀▲博物館展出荷蘭黃金時代航海和殖民的歷史資料,這裡的收藏與所屬圖書館的藏書一起,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海事收藏。
  • 探索中國航海博物館!跨越時空疆界,體驗大航海時代的無窮魅力
    中國航海博物館,全稱「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位於浦東新區南匯新城,佔地面積24830,第一層設置了航海歷史館、船舶館、海員館,以及漁船與捕魚專題展區;第二層設置了航海與港口館、海事與海上安全館、軍事航海館,以及航海體育與休閒專題展區。
  • 新加坡海事博物館四大看點
    該博物館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是兩館合一,買一次門票,可參觀兩個館,所以該館的全名是「新加坡海事博物館及水族館」(Maritime Experiential Museum & Aquarium,簡稱「MEMA」)。 過去當海員,船年年路經新加坡,每次下地多則半天時間,想去也沒有時間。今年終於實現了這個夢想,航海之人,哪有對海事博物館不感興趣的。
  • 【澳門博物館】在海事博物館,遇見400年前的澳門
    緊挨著媽閣廟不到100米處,有一座海事博物館,則少有人知。澳門回歸前政府高官均是葡國人,其中有一位曾任澳門海事署(即現在的「海事及水務局」)署長的海軍少將,喜愛收藏航海及相關物品。1919年,他在辦公大樓裡專闢房間展示收藏,這就是澳門海事博物館的前身。1986年,當時的海事署署長蘇勵治海軍中校提出建海事博物館的設想,並選中了媽閣廟前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建築物。
  • 香港海事博物館出版航海圖冊《針路藍縷》
    您的鼓勵是對維護民族與國家海洋權益的一份支持!香港海事博物館大型航海圖冊《針路藍縷》出版(香港中華書局2015年11月)《針路藍縷》套裝包括兩冊書和一張按《明代東西洋航海圖》原圖印製的大地圖,乃2014年香港海事博物館舉辦特別展覽及學術會議的成果之作。
  • 在裡斯本,重溫大航海時代
    位於歐洲大陸西南角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葡萄牙,面積不足十萬平方公裡,但卻在15世紀與其鄰國西班牙一起,作為海洋探險的先行者,引領了全球大航海時代,開啟了歐洲文明主導世界歷史的新紀元。欲重溫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首都裡斯本恰好是串聯諸多海事歷史的聚集區。
  • 在海事博物館,遇見400年前的澳門
    澳門半島的最南端,是16世紀葡萄牙航海家最初踏上澳門的地方,人們都知道有個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景點媽閣廟。緊挨著媽閣廟不到100米處,有一座海事博物館,則少有人知。澳門回歸前政府高官均是葡國人,其中有一位曾任澳門海事署(即現在的「海事及水務局」)署長的海軍少將,喜愛收藏航海及相關物品。
  • 觸摸澳門的記憶之海事博物館
    ​​那天坐錯車,誤到媽祖閣,因人多,我們放棄了遊覽,決定去媽閣廟對面的海事博物館參觀。博物館的陳列大樓就建在當年首批葡萄牙人登岸的地方,在博物館前地人們可靜靜地觀賞河流以及供奉「娘媽」天后的道教廟宇。1919年,他在辦公大樓裡專闢房間展示收藏,這就是澳門海事博物館的前身,1990年博物館在原館的對面建起了一座新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