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打工一代自述:不想再進工廠了,工廠很少看到年輕人了

2020-12-19 海子的社會趣聞錄

打工對於很多人來說,就像人生經歷一樣。每個人都必須有的經歷。但是對於一直在工廠打工。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種沒有能力的表現。因為很多人的常識裡是打工是沒有出路的。很多90後一代年輕的打工者。在工廠打工一段時間後便出來,另謀他路。

小軍是一名90後的打工者,在深圳打工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一直在富士康。並且是在流水線的車間當操作工。因為文化水平不高,他初中畢業後便來到了深圳,在中介的推薦下進了富士康。

兩年的工廠生活讓他意識到了,自己越來越迷茫了,除了打工根本想不到自己還能做什麼,工廠的生活很乏味,所有的時間都是在工廠裡,沒有多餘的時間接觸外界,這讓她擦覺到打工並不是唯一的出路,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都已經脫離了工廠,並且找到了很好的工作。這讓他越發的感到了危機感。因為身邊很多的年輕人,都漸漸地走出了工廠,現在工廠很少有年輕人了,大部分都是35歲以上的中年人。

對於90後的小軍來說,不趁著年輕去打拼一番。自己的人生一定會有遺憾。因此小軍想趁著年輕,走出工廠出去闖蕩一番,哪怕是失敗了也總比一直在工廠裡面強。

再者自己身邊的同事都是三四十歲的中年大叔,已經沒有多少同齡人了,與這些大叔一起總感覺自己會更加墮落,自己更應該跟同齡人待在一起。於是小軍決定了辭職,並且決定出來後,再也不要進工廠了。

兩年的打工生活,自己能夠堅持已經很不錯了,現在自己受夠了,太累,不想再進工廠打工了。哪怕自己跑跑快遞,外賣也不願意回到那個乏味的工廠上班。

對此我們來聽聽90後的心聲。

91年的我出來社會12年了,2017年7月出來的,整整12年,做過搬運工,進過工廠,幹過中介,做過餐廳服務員,學過電焊搞招牌,最後16年學了電子商務,去年在老家自己建了房子,有個窩了,但是卻負債十來萬,現在連電商都不想幹了,工廠又打死不想進,出來兩個多月了都不知道該幹嘛,迷茫了。

92年,06年出社會打工,在廣州一個小工廠呆了近十年,實在是看不到未來很迷茫,16年過年從廣州騎單車回老家湖北,回家老姐跟姐夫商量著讓我在家裡學燒烤,然後一起開個小燒烤店,學了近一年出來開店,開店4個月買了帝豪GS,今年買了房子,月入1-3萬不等,做燒烤很辛苦,就看自己能不能吃那個苦堅持下來,不過我現在最感謝的是我老姐跟我姐夫。

我十五歲不到出門打工。現在什麼技術都沒學到,一個人就拿著五千多的工資,但是我也不氣餒。本來我就沒想著打工能掙錢,我只不過是出門見見世面,找找媳婦兒。掙點創業的本錢。現在媳婦兒找好了。創業項目考慮好了。就是本錢還差一大截。再過最多兩年我就回家。創業錢不夠就找銀行借一點吧。

小編有話說我發現這些打工的朋友們最大的共同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恆心沒有耐心,沒有明確的目標,做事都是喜怒隨心,想幹就幹不想幹就走人,沒錢了幹一下救急,掙到點錢又覺得累不幹,一點工資就這樣東扯西拉消耗完了,做到最後錢也沒掙到,反到蹉跎了歲月。

我也打過工,進過廠,做過普通工人,做過管理人員,做過銷售,做過大區經理。打工我就從來沒後悔過。打工你得要有目標,為什麼打工?打工是為了什麼?打工能達到什麼目的?我自己能做什麼?我能掙多少錢?掙多少錢後要準備做什麼?打工不是貶義詞,打工是可以學習和完善自己的過程,也是積累以後自己創業啟動資金的過程。打工對於農村的或偏遠山區的孩子幫助是最大的,可以讓你大開眼界,可以讓你學習到很多新的理念,也可以讓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麼樣的。說到底還是人,有能力的打工就是一種鍛鍊,也是一種修行。打工掙錢拿工資是重要,但對於那些有目標有想法的人,工資多少是其次,只要是合情合理就可以,重要的是這工作能讓他學習到什麼,能讓他懂得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90後」打工一代:不想再進工廠了 機器吃掉我3根手指老闆要私了
    「90後」打工群體正慢慢成長壯大,至少從工齡上看如此。他們不少人已打工多年,軌跡相似:中學輟學,跟著父老鄉親外出,開啟漫長的打工生涯。在他們身上,也呈現出了和父輩們不同的烙印。碎片化的多地輾轉後,暫且落腳在新經濟服務業下。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90後打工一代拒絕進工廠
    在我們的身邊不缺乏很多讀書的時候非常的調皮,家人、老師怎麼勸說都不願意讀書的人,他們似乎只想逃離學校這個牢籠,只想快點離開學校,仿佛學校有什麼妖魔鬼怪,讓他們這麼的害怕,如此的想要離開,很多的人都是讀完初中或者高中就沒讀了,一部分人是因為不想讀了,只有小部分人是因為家裡窮。而一個初中畢業的、高中畢業的人出來能幹什麼呢?
  • 工廠招工難在哪裡?年輕人寧願學技術送外賣上工地也不願意進工廠
    我們都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去讀大學畢業後能找份好工作。其中有的朋友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無法繼續讀書;有的朋友是因為成績不好不是讀書的料形成厭學心理對讀書表示反感不願意進學校讀書;有的朋友是因為社會的各種誘惑太多就早早踏入社會輟學了……還有很多原因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 尤其迷茫的90後打工一代:不進工地不進廠 不實幹卻想出人頭地?
    90後,可能是整個社會聚焦目光最多的一代人了。他們在一個相對溫和的時代中成長,他們很少有體驗過不工作就絕對沒飯吃的生活狀態,他們即將成為整個社會的中流砥柱。他們在拉動全社會的消費的同時,也成為了借貸市場的半壁江山。
  • 紀錄片在線放映|90後打工人《工廠男孩》
    對於他的處女作,方亮自述道:「《工廠男孩》拍攝於2013年,當時我也是一個正在上大二的90後,自持一股想要拍東西的熱情,下意識性地把鏡頭對準了工廠裡三個與我一樣面臨未來迷茫的90後青年們,試圖從他們的困惑與焦慮中,窺探新一代打工群體的精神面貌。
  • 90後小夥曬出工廠食堂飯菜後感嘆:難吃,只能管飽
    90後小夥曬出工廠食堂飯菜後感嘆:難吃,只能管飽!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去工廠打工了,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收入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工廠的年輕人每個月差不多只能拿4-5千左右的工資。其中還包括不少加班費。其中還有個原因,那就是工廠夥食問題。
  • 90後女生曬出在工廠圖片,引發網友熱議,網友:又想騙我進廠打工
    導讀:90後女生曬出在工廠圖片,引起網友熱議,網友:又想騙我進廠打工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僅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人們的閱歷見識也在逐漸提高。一講到工作,相信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會選擇去工廠上班吧,除非是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有的甚至寧願沒工作上班賺錢也不去工廠上班。到底是為什麼呢?
  • 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原因主要在這兩方面,你被說中了沒?
    自90後長大以來,就聽到社會上廣為流傳的「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的言論,現在00後也已經開始走出校園,但是「用工荒」與「就業難」並存的局面並沒有出現好轉,甚至越來越嚴峻。出現這樣的現象,使我們誰也不願意看到的,但是人們一面指責90後的孩子嬌嫩,不能吃苦,聽到這樣的言論,真是讓人很是意外。有一種讓人反問的衝動,不想吃苦有錯嗎?難道生下來就是為了吃苦嗎?很多人因為自己吃苦受累的掙錢,就希望所有人都吃苦受累。
  • 90後男子本科畢業後,選擇到工廠打工,網友表示不能理解
    導讀:90後男子本科畢業後,選擇到工廠打工,網友表示不能理解。我想你們都知道,現在我們國家是非常重視教育事業的。現在我們國家每年的大學生產量也是非常的高,幾乎大街上十個人,有八個都是大學生來的。大學生的數量這麼多,到底又如何就業呢?
  • 工廠「招工難」,年輕人卻找不到工作?曹德旺怒批:太急功近利!
    文/拾柒 隨著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快,導致現在的個人出路也越來越多了,90後和00後大多都不願意去工廠去打工。做直播、做淘寶、送外賣、開滴滴、做微商、做小買賣,總之幹什麼都比在工廠打工好。現在大多數還願意再工廠打工的是5、6、70年代的人了。但是隨著他們年紀的增大,用工荒也越來越嚴重了。
  • 東莞打工妹不想進工廠,去哪裡工作工資比較高又輕鬆呢?
    東莞打工妹不進工廠還能幹什麼工作。最近一個以前的同事的小編幫她介紹一個輕鬆點的。工資不要特別高。3000元左右就可以。她在工廠幹了幾年,感覺人都快崩潰了。公司裡面白夜班,流水線。從電子廠做到印刷廠。最後又進鞋廠。電子廠。打工幾年附近的廠基本進了一遍。
  • 年輕人為何不願進工廠了?
    最關鍵的原因,是現在的年輕人不想進工廠了。現在工廠工人的主力,是90後和00後。這一批年輕人和上一代人不同,他們是生長在中國經濟騰飛的時代,從小生活條件還算不錯,受教育程度也普遍比70後80後高,思想更自由,活得更自我,不願意待在每天工作12個小時左右的工廠裡煎熬。
  • 工廠出現「用工荒」?年輕人「寧死不去工廠」,原因出自哪裡?
    當您走在大街上的時候,您會不時看到「小黃帽,小藍帽」這種騎著摩託或者電瓶車的外賣小哥。很多人認為這個外賣行業的賺錢方式簡單,還有利可圖,很多人也願意加入這個行業,甚至有一些老闆會來體驗一下這種送外賣的「快樂」。眾所周知,更多行業的興起意味著對不同行業人員的競爭。隨著這些的流行隨著行業的興起,工廠的人數正在逐漸減少。 以大學生的暑假打工來說,許多人都覺得進工廠打工是沒有前途的。
  • 千萬不要進工廠打工了,這個說法對嗎?
    越來越多的人,抱怨工廠裡太辛苦了,不僅工資低,還沒有自由,尤其是加班加點的時候,憋了一肚子火,恨不得馬上就辭職不幹了。千萬不要進工廠打工了,這個說法對嗎?看看以下幾個工友怎麼說。1.張先生:當初進工廠打工,就是一種錯誤;第二次進工廠打工,就是錯上加錯。
  • 為什麼農村人寧願窮,也不願進工廠打工?網友:一年掙30萬太難了
    在90年代,農村人因為沒有收入或者說收入比較低,紛紛從老家下廣東去打工。形成了一個打工潮。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為什麼以前爭先恐後去打工的人都回來了,並且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去廣東打工了呢?
  • 沒有學歷,沒有技術的年輕人,除了去工廠打工,還可以做什麼?
    沒有學歷,沒有技術的年輕人,除了去工廠打工,還可以做什麼?一位讀者跟小編分享,工廠裡有很多學歷不高的人,現在他們都在找一些成人大學繼續讀,就為了一個文憑,可是這些沒有學歷,沒有技術的人群他們該怎麼辦呢,進入公司一般都需要文憑,最普遍的也是大專文憑,沒有文憑的還容易吃閉門羹,所以有些進入工廠呆了幾年的員工,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也只能再去讀一些成人大學。
  • 復工後工廠迎來招工難,年輕人不再進廠,中國製造業出路在哪裡?
    復工後工廠迎來招工難,年輕人不再進廠,中國製造業出路在哪兒?推薦語:最近兩年,大家或許都聽說過類似工廠陷入用工荒的報導,其實今年的用工荒情況也不容樂觀,工廠倒閉也更嚴重。而就在全球爆發了新冠疫情後,很多在國內的工廠剛迎來復工通知,如今卻也被迫關門歇業。特別是那些專門做外貿的工廠企業,現在產品不能出口成了大問題,很多客戶也紛紛取消了訂單,外貿行業普遍停工。
  • 為什麼30多歲的人寧願做些小活,也不願進工廠打工了?真相很現實
    為什麼30多歲的人寧願做些小活,也不願進工廠打工了?真相很現實導語:對於許多打工者來說,進工廠是一件很方便快捷的事情,入職快並且還包吃包住,每月工資還可以省下不少錢,特別是對於剛出來社會打工的年輕人來說,都喜歡選擇先進入工廠工作,雖然沒有高學歷,找不到什麼好工作,但是至少在大城市有一個容身之處,這對於很多打工仔來說都是必經之路。
  • 千萬不要進工廠打工了,這個說法對嗎?
    越來越多的人,抱怨工廠裡太辛苦了,不僅工資低,還沒有自由,尤其是加班加點的時候,憋了一肚子火,恨不得馬上就辭職不幹了。千萬不要進工廠打工了,這個說法對嗎?看看以下幾個工友怎麼說。1.張先生:當初進工廠打工,就是一種錯誤;第二次進工廠打工,就是錯上加錯。
  • 深圳:進工廠的人越來越少,很多都選擇做短工,打工者該何去何從
    在深圳各大招聘市場人滿為患,很多大工廠也在大量招聘普工,但是即使找工作的人很多,工廠卻依然面臨著招工難的問題。很多打工仔不喜歡進廠,很多人都選擇做短期工,因為短期工來錢快還比較自由。伯恩光學臨時廠證若是壓一個月萬一老闆跑路了,或者自己不想幹了,想拿工資又扣這扣那的,所以很多人選擇做臨時的短工。第三,進工廠容易辭工難。很多工廠進去之後想要辭工,遇到黑一點的老闆,一句不批或者以各種理由扣工資,打工仔會很吃虧,維權難,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進工廠做長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