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賣的商家都知道,現在想要把外賣稍有起色,都要費很多心思討好顧客。菜品口味好那是基礎的,平臺運營也得玩得轉,品牌包裝也得懂一點。拿最簡單的說,想要吸引用戶下單,只有好看的菜品圖片還不夠,菜品描述也要到位。
為什麼老闆們需要寫好菜品描述?
好看的菜品圖片是用戶的敲門磚。用戶剛被這敲門磚吸引了,卻沒有點單動作,那一定是菜品描述這「臨門一腳」出了問題。
菜品描述承擔著傳統餐飲店中服務員的角色,就是你的「線上服務員」,在你不能和顧客直接對話的時候,它能幫你「服務」顧客,給顧客講解菜的分量、配料,以便顧客判斷是否要下單這道菜。
好的菜品描述能提高門店在顧客心中的可信度,他們對你信任,單量也就上來了。
告訴大家,不寫菜品描述的商家的下單轉化率經常比寫了菜品描述的商家低,有時這種差距能達到3.4倍左右!
你的菜品描述不到位?要麼不到 「味」,要麼不到「胃」。
1、沒有菜品描述,用戶點單全靠猜
分量、搭配一概沒有,不走心不到「胃」
外賣想要跟用戶建立信賴關係本來就很難,而你想要玩神秘?用戶熟知度高如麥×勞、金×萬,都不敢玩這招,你要是這樣做,就是花樣作死。
2、菜品描述路線跑偏,務虛不到「味」
用戶最關心的往往是菜品的口味,而你的菜品描述寫了一大堆,沒有任何關於口味的信息,如食材、口味、做法等,用戶怎麼知道好不好吃?中午短暫的點餐時光怎麼能在腦補中度過?
特別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口味都比較挑,不吃香菜不吃蔥蒜不吃胡蘿蔔,如果不寫明食材,用戶怎麼能產生安全感?
3、不玩情懷就難受的
比如:吃了這碗飯,給你戀愛般的感覺!(戀愛是什麼感覺,不懂)
4、不明就裡自嗨的
比如一個「魚香肉絲」的描述:「身為男人,無法讓步的有兩件事,勝利和小喬」
如果你是王者榮耀粉絲,也許這句臺詞會讓你熱血沸騰,就著魚香肉絲打遊戲更溜喲。但是感覺作為一個顧客,想點份外賣還跟我玩文字遊戲,哎,不點也罷。
5、和顧客玩文字遊戲
一些商家為了促進下單,就和顧客玩「欲擒故縱」,把產品名字取得花裡胡哨的。
有些有耐心的顧客會想「先下單吧等送來就知道了」;碰到一些脾氣差的直接就不點了,心裡還想「這什麼傻玩意兒」,直接負分!
在平臺上看到過很多外賣描述的,有這樣的:
1、一個字也沒,白花花一片。比如:-------。 (啥也沒有)
2、簡單的一個菜名,但是連查字典都找不到解釋。比如吃歡喜XX飯,全是牛XX鍋。 (你到底賣的是什麼?)
感覺作為一個顧客,想點一份外賣也是不容易。顧客進你們家外賣店就是為了吃飯,結果你和人家玩文字遊戲。簡單點,商家表達的方式簡單點。
看了錯誤的示範,你有沒有踩坑呢?菜品描述怎麼寫,外賣老闆應該心裡有數了吧!
你要說沒文學細胞,來,這些技巧拯救你
草根基礎版:
一、簡單描述所用食材
這是外賣界中最基礎、也是最為常見的菜品描述寫法。寫它不需要任何文筆,只需要將菜品中使用的所有食材名稱按重要順序依次列出來就行。
這種寫法的優勢是簡潔,讓顧客一眼看出有沒有忌口的東西;劣勢是過於枯燥,無法引出顧客的「饞蟲」。
如果菜所用的食材不多,這種寫法會顯得很敷衍。比如「小米南瓜粥」,菜名中已經寫了小米南瓜粥,在菜品描述中再寫一遍「小米」、「南瓜」又有什麼意義?
另外,隨著平臺功能的不斷更新,單純地列出食材名其實更適合填寫在菜品描述下方的「詳細信息」中。
二、標註菜品分量
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巧。根據經驗,很多顧客在收到外賣後發現分量比自己想的小,於是憤而打差評。如果老闆們能在菜品描述中寫清楚克數或者大小,可以有效預防這種情況。
華麗進階版:
一、使用味覺詞彙
在菜品描述中使用帶有明顯味覺色彩的詞彙,可以快速觸發顧客的食慾;配合上清晰亮眼的照片,下單率想低都難。
這個技巧看似需要文學天賦,其實很簡單,老闆們只需要記住以下詞彙就行:
口味類:鮮味十足、爆辣、香辣、甘甜、酸酸甜甜、鹹甜適中、濃鬱、酸溜溜、甘醇、酸爽、鮮辣、甜滋滋、
口感類:外脆裡嫩、筋道、酥脆、爽口、嘎嘣脆、綿綢、厚實、順滑、爽滑、細膩、綿軟、軟糯、脆嫩、爽脆、Q彈、滑嫩、肥而不膩、蓬鬆
嗅覺類:醇香、清香、飄香四溢、滿面撲鼻、香氣逼人、醬香
其他:唇齒飄香、大快朵頤、色澤光亮、滿口清香、回味無窮、食指大動
老闆們將這些詞彙根據實際情況組合,著重體現出菜品的某個特點(比如特別辣,或者很香),一段誘人的菜品描述就出來了。
二、描述菜品製作方法
一道好菜,精彩之處不光在於最後被人品嘗,還在製作過程中。這就是為什麼美食視頻喜歡重點拍攝廚師做菜的片段。
聰明的老闆們會將製作方法在菜品描述中詳細寫出來,一方面是為了讓顧客對菜品更放心,另一方面也能引發他們對口味的期待感。多多使用「熬製XX小時」、「精心製作xx小時」、「從凌晨翻炒到X時」等寫法,展現老闆們的「匠心」。
三、帶上營養、卡路裡信息
隨著關注健康的人們越來越多,老闆們可以在菜品描述中帶上這道菜富含什麼營養(如果不清楚,可以在網上查找食材的營養成分)、有多少卡路裡,讓健康人士吃得更放心。
如果你的商圈中女性白領,或者高校女生居多,強烈建議加上這些信息;如果是輕食店,則必須要加上。
四、解釋顧客可能誤解的信息
很多差評都是因為誤解產生的,如果直接在菜品描述中寫出來,可以省去很多麻煩。比如「單點不送」、「鍋底不含菜品」、「不備註菜品則隨機搭配」,讓顧客一目了然。
完美高級版:
一、寫上使用到的特殊調料、食材的特殊來源等信息
這些信息是高端餐館們常使用的噱頭,對非高端餐館來說,寫這些信息也能瞬間增加逼格。
如果你的菜品中有國外食材,可以寫「XX國原產XX」、「XX國進口XX」,比如「泰國原產香米」;如果使用的是國內某地區的好食材,可以寫「產自XX地區原生態的xx農場/田」。
就算你的食材實在沒什麼特殊的,把食材來源地區寫出來仍能無形中增加高級感,比如下方的「南方湖藕」。
對肉類食物,可以詳細寫出牲畜的養殖時長,肉來自的動物部位,讓顧客覺得這些食材很厲害、很珍貴。
二、寫明菜品合適的人群
對某些特殊菜品,可以在菜品描述中直接寫出適合人群,比如適合女生吃的美容養顏湯,適合兒童吃的酸甜小食。通過精確人群,能夠提高這道菜的下單率。
三、菜品的背後故事
想要體現店的人格化、讓顧客們覺得更親近,可以在菜品描述中寫老闆們為了做好這道菜,經歷過什麼困難,有過什麼個人故事。
這會讓顧客們感受到屏幕那端活生生的人,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
四、為自己打call型
很多風格年輕有趣的外賣店喜歡在菜品描述中使用文藝誇張的寫法,比如「沒有米飯的香鍋不是正經的香鍋」,「在我們丸子界,誰敢和我們安井牌爭第一」,這些都很俏皮有趣,能吸引眼球。
此類寫法不錯,但是老闆們必須要記住一點:不要玩脫了!
這種寫法很適合火鍋、麻辣燙中的菜(比如生菜、土豆之類沒經過加工的蔬菜),以及人人皆知的大眾菜品(比如醋溜土豆絲),如果你的菜品不符合這兩條,那這種寫法純屬自嗨,只會讓顧客們看不懂。
看看你的菜品描述,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嗎?不要猶豫,動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