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市通江縣規劃引領現代水產養殖業基地輻射帶動五千戶增收

2020-12-20 水產養殖網

四川巴中市通江縣規劃引領現代水產養殖業基地輻射帶動五千戶增收

2012-10-23 15:0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四川水利廳信息處        瀏覽量: 2683 次 我要評論

  ——巴中市通江水產業發展紀實

  四川三農新聞網成都訊(通訊員&nbsp劉武)「沒想到通江的小山村還有這麼好的大閘蟹,個頭和口味一點也不比沿海產地差……」10月19日,來自平昌縣的客商在通江縣黎明特色水產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採購大閘蟹時高興地說。

  近年來,巴中通江縣緊緊圍繞「漁業增效、漁民增收」這一目標,大力發展高效、特色水產養殖業,通過走規模養殖、特色精養、立體混養之路,加大水資源開發利用力度,促進水產養殖快速、健康發展。2011年,全縣水產品總量達1.5萬噸,產值突破2億元。今年,預計全縣水產品總量將達1.7萬噸,產值將達2.5億元。

  規劃引領發展現代水產養殖業

  通江有各類水利工程6527處,宜漁水面16.6萬畝;有江河魚類82種、較大經濟價值的魚類60種、重要經濟魚類30種,有國家級、省級重點保護品種7種。先後被列為「諾水河省級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大通江河巖原鯉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發展水產養殖得天獨厚。

  近年來,通江縣按照統籌城鄉理念,先後完成了水產業發展規劃、水區域灘涂養殖規劃、水產養殖「9+2」發展規劃等一系列規劃,以特色品種養殖、珍稀品種搶救、野生品種繁育、暢銷品種發展為重點,建立諾水河、大通江河自然保護區,繁育搶救珍貴水生野生魚種資源;在城郊結合部、場鎮結合部發展休閒觀光漁業;在中心村宜漁水田發展稻魚工程和藕魚工程;在宜漁特色鎮精心打造現代水產園區。到「十二五」末,力爭全縣水產品總量達5萬噸,綜合產值超過10億元。

  基地輻射帶動5000農戶增收

  「這4畝土地種莊稼,一年辛苦下來也就5000元錢,現在加入專業合作社後,每年的土地流轉費、務工費再加年底分紅有3萬多元。」興隆鄉漁池村7社村民李富陽欣喜地說。

  通江縣以項目為抓手,共吸引社會和民間投入1.8億元用於水產基地建設。通過實施諾水河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區項目和大通江河巖原鯉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項目,在諾水河、長勝建立大鯢繁育基地和巖原鯉種苗培育基地;通過實施小農水等水利項目,全縣新增或改善漁業養殖水面達3萬畝,發展壯大了鐵佛坪壩名優水產養殖基地和雙泉商品魚基地;通過引進業主,投資6000萬元開工建設了縣水產科技示範園和年加工2000噸的水產品深加工基地。通過園區、基地引領,輻射帶動全縣120個村5000餘農戶發展水產養殖。

  技術支撐增強產業發展後勁

  通江把加強技術支撐作為增強水產養殖業發展後勁的重要手段,先後引進四川農大等院校專業人才5名,選派1名技術人員遠赴非洲深造;邀請西南農大、四川農大等知名教授授課培訓,培訓「水產土專家」500餘人。積極培育新品種,先後在鐵佛坪壩村、諾江鎮城西村等養殖園區引進匙吻鱘、鱖魚、虹鱒、大閘蟹、龍蝦等名優特品種,豐富水產品種類。加快繁育珍稀品種,先後建成諾水河、金溪河、紅碑河3個大鯢養殖基地和建立巖原鯉瀕危育種中心,先後在鐵佛坪壩村、諾江鎮城西村等養殖園區引進匙吻鱘、鱖魚、虹鱒、大閘蟹、龍蝦等名優特品種,豐富水產品種類。加快繁育珍稀品種,先後建成諾水河、金溪河、紅碑河3個大鯢養殖基地和建立巖原鯉瀕危育種中心,既成功搶救了大鯢、巖原鯉等瀕危品種,又滿足了科研和市場需要,同時又實現了諾水河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增強了產業發展後勁。

  創新機制激活水產業發展一池春水

  「我們通過與養殖戶籤訂協議,推行分戶養殖,實行包技術、包種苗、包回收的『三包』政策,實現了農民致富、企業贏利雙重效益。」諾江鎮城西村金科水產公司負責人告訴筆者。

  積極創新投入機制,通過整合各類項目資金6100萬元,建成水產養殖園區6個;引進業主建園區,出臺優惠政策,加大水產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有資質、實力強、信譽好的企業大力發展水產園區;發動群眾建工程,按照「民辦公助」原則,建設標準化藕魚、稻魚工程1.13萬畝,發展庭院小池塘養殖2000餘畝。

  積極創新發展機制。通過推行「公司+基地+農戶」、「協會+農戶」、「大園區+小業主」、「龍頭企業+協會+農戶」等發展模式,成立水產養殖公司11個,培育名特養殖專業戶41戶,增強了產業發展活力。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積極實施五大行動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
    2020年,全市漁業戰線從業者,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圍繞「品質提升,尾水減排,減量增收」發展思路,著力創新推廣漁業新模式、新品種、新品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實現了漁業增效、農民增收。截止2020年底,全市水產養殖面積發展到2400畝,產值達到2500萬元。
  • 農業部副部長: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
    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上強調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7月5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暨生態健康養殖技術集成現場會在銀川召開。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上強調,水產養殖業要認真貫徹落實綠色發展新理念,把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作為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為促進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于康震指出,實現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念好「地、水、飼、種、潔、防、安、工」八字訣。
  • 關於《欽州市現代生態養殖業發展規劃(2016-2025年)》的公示
    全市水產養殖業目前已形成了5個萬畝大蠔連片養殖基地、1個萬畝連片對蝦養殖基地、4個5000畝連片對蝦養殖基地、2萬箱海水名貴魚類網箱養殖基地、5000畝「官垌草魚」養殖基地和400萬隻名貴龜鱉規模養殖基地。
  • 巴中市通江縣:開創百姓富生態美新未來
    基礎設施建設奠定脫貧基礎通江位於四川盆地的「盆沿」向秦巴山區過渡地帶,地形複雜、山高坡陡,橫亙綿延的高山深谷,曾經束縛了通江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欠帳多,是制約通江脫貧步伐的突出短板。
  • 四川從水產大省向水產強省邁進
    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四川水產領域舉行的最高規格會議。這場大會,釋放出哪些信號?看現場稻漁種養助農增收隆昌市聖燈鎮三臺村是此次現場會參觀的重要點位,這裡的稻漁種養模式吸引了與會者的關注。近年來,聖燈鎮以專合社為龍頭,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模式,輻射帶動了石龍、盤石等8個村發展稻漁綜合種養1.2萬畝,年產優質稻穀5600噸、優質稻魚稻蝦640噸,年產值4800萬元,畝均增收2000元,實現了糧穩產、漁增效、民增收。
  •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水河風景區龍湖洞風光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水河風景區龍湖洞風光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水河風景區龍湖洞風光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水河風景區龍湖洞風光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水河風景區龍湖洞風光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水河風景區龍湖洞風光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水河風景區龍湖洞風光
  • 休閒、旅遊……南京水產養殖業走出綠色轉型之路
    根據近期出臺的《南京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9-2035)》,全市包含長江、固城湖、石臼湖、秦淮河、滁河等在內的近四成水域灘涂被劃為禁養區。記者了解到,我市計劃到今年底禁養區內水產養殖將全面退出。  這是南京貫徹落實國家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要求的舉措,水產養殖也將告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粗放型發展模式。而退出後如何謀劃下一步的漁業發展?
  • 四川僅有3個!邛崍現代農業產業園列入國家級創建公示名單!
    66個產業功能區之一,位於「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的邛崍,園區以「中國西南種業中心」為總體定位,規劃面積約100平方公裡,主要覆蓋6個鎮鄉(街道),32個村(社區)。目前,已建成以雜交水稻為主的制種基地3.5萬畝(其中水稻制種基地2.8萬畝),擁有能繁母豬2.9萬頭,年繁殖水產種苗2.3億尾,種業已成為全市農業的先導性支撐產業。
  • 2020中國縣域電商發展論壇在巴中市通江縣召開
    四川在線記者 鍾帆脫貧攻堅收官在即,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如何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10月30日,由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四川省商務廳指導,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巴中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中國縣域電商發展論壇」在巴中市通江縣召開。據悉,本次論壇主題為從「電商精準扶貧」到「數字鄉村振興」,與會專家學者、政企代表將圍繞「電商精準扶貧」「農村電商變革與創新模式標準」等話題展開討論。
  • 關於加快推進全市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滿足人民對優質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優化水產養殖空間布局,推行生態健康養殖方式,創新生產經營體制機制,實現我市漁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基本原則  堅持質量興漁。
  •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著力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林錫能局長到...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著力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林錫能局長到三明市調研漁業工作2019-09-06 15:1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        瀏覽量調研期間,林局長一行分別到清流縣、永安市兩地,實地察看了澳洲鱈魚現代漁業產業園、龍興源鰻魚工廠化養殖基地、滄龍漁業專業合作社、翔豐烤鰻加工項目、「蝦稻共生」示範基地,詳細了解當地在漁業生態養殖、水產養殖尾水處理、休閒漁業發展等方面的情況,並與項目負責人進行了交流座談,就漁業轉型升級、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等問題進行探討,聽取當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和項目負責人的意見建議。
  • 四川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公布,巴中通江縣上榜
    綿陽市:江油市內江市:隆昌市樂山市:市中區巴中市四川省計劃通過5年努力,建成50個旅遊特色鮮明、產業實力雄厚、發展環境優良、服務設施完善、綜合效應突出,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天府旅遊名縣,以持續推動縣域旅遊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提升,促使縣域旅遊發展實現提質增效,增強縣域旅遊綜合帶動作用。
  • 四川達州市達川區大樹片區水產養殖業呈現蓬勃發展趨勢
    &nbsp&nbsp&nbsp&nbsp四川達州市達川區大樹水利站非常重視水產養殖業發展,今年以來該站在大樹片區良好的水產養殖環境基礎之上,再添措施,再想辦法,突出抓好新思維的建立
  • 于康震副部長在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現場會上的講話
    今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並在國新辦新聞發布廳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社會反響強烈。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水產養殖業發展歷程中規格最高、影響最廣、意義最深的政策利好。據我了解,湖北、廣西、青海、雲南、寧夏、吉林、黑龍江、福建、四川等省(區)也及時出臺了貫徹落實的配套文件,我們要牢牢抓住用好這個重大機遇。
  • 通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四級調研員李安模被查
    7月30日,巴中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通江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四級調研員、黨組書記、主任李安模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李安模簡歷李安模,男,漢族,1971年9月生,四川通江人,大學文化。1990年8月參加工作,199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追憶四川通江縣檢察院檢察長張曉梅:巴山有梅 芳香如故
    ——張曉梅   3月7日上午,70多歲的老人張學明忍受著極度悲痛,開車行駛在成都市通往巴中市的高速路上,車裡放著女兒的骨灰盒。就在幾個小時前,他的女兒——四川省通江縣檢察院檢察長張曉梅,永遠告別了她摯愛的、眷戀的、為之奮鬥的紅色通江,年僅42歲。
  • 四川巴中市有一個縣,擁有1條鐵路、1條高速、3個4A級景區
    巴中市位於四川省的北部地區,境內多山地,最近境內巴中市的交通建設突飛猛進,修建了很多高速公路和鐵路,在巴中市有一個縣,境內擁有1條高速公路、1條鐵路,而且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3個4A級景區,可以說是個旅遊大縣,更有意思的是有個4A級景區不僅僅是個古鎮,還是個著名的水鄉。
  • 江蘇鹽城建湖恆濟鎮靠水產養殖業又出名啦!
    江蘇鹽城建湖恆濟鎮靠水產養殖業又出名啦!先後引進美國奧本大學最新水產養殖技術,建成全國面積最大的循環水生態養殖基地。池塘循環水生態養殖項目規劃面積4500畝,一期已建成面積700畝,建設養殖水槽80個共1.13萬平方米。2016年,實現總產值1140多萬元,其中利潤480多萬元,畝均利潤6000餘元。
  • 廣東惠州吳波畜牧水產有限公司「網際網路+」水產養殖 打造綠色漁業
    ,「海燕皇」石斑魚深受消費者青睞;洪興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注重產品品質管理和品牌塑造,近兩年以觀賞龜為主打產品佔據市場份額;海膽輝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幫扶帶動周邊農戶發展海水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