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快遞行業第一股的資本爭奪戰終於塵埃落定。7月28日,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了大楊創世(600233)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相關事項。
「發行完成後上市公司總股本為28.21億股,具體上市日期不需要證監會批覆,待取得證監會核准批文後由公司根據操作時間確定。」8月1日,圓通速遞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獨家採訪時透露。
值得關注的是,自從去年十月申通快遞宣布作價169億借殼艾迪西;今年1月,圓通速遞宣布借殼大楊創世上市;5月順豐宣布借殼鼎泰新材;7月韻達貨運火速借殼新海股份。國內幾大快遞巨頭的舉動引發了市場的極大關注。
圓通搶「頭籌」
8月1日,前述圓通相關人士受訪時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比申通晚了一步,但圓通速遞在後續的重組進程中效率頗高,從首次披露借殼到成功登陸A股,僅僅用時6個月。
8月2日,查閱公開資料發現,今年1月16日,大楊創世對外公開其借殼重組對象為圓通速遞;3月22日,大楊創世披露重大資產草案,擬作價175億元購買圓通速遞100%的股權;4月13日,這一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獲股東大會通過;7月28日獲中國證監會審議通過,圓通速遞成功登陸A股,成為快遞業第一股。
「資本的介入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對快遞企業競爭排序產生顛覆式的變化,迅速固化新的排序並持續拉大差距從而徹底重塑產業結構,圓通拿下A股快遞第一股的代表意義比實際意義更為重要。」對此,快遞專家趙小敏分析指出。
7月30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物流供給側改革高峰論壇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在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專訪時透露了一個數據,2016年上半年全社會物流總額為107萬億元,同比增長6.2%,社會物流總費用5萬億元,同比增長2.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8個百分點。
然而,記者在查閱圓通速遞資料時發現,其呈現逆勢增長。2014年圓通完成快遞量18.57億件,同比增長44.63%;2015年業務量達到30.32億件,同比增長63.27%,市場份額高達14.67%,躍居行業第一。在業績上,圓通速遞2015年實現營收120.9億元、淨利潤7.17億元,這一成績在業內也僅次於順豐。與此同時,圓通速遞還承諾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1億元、13.3億元、15.5億元。
「目前圓通速遞在全國範圍擁有自營樞紐轉運中心60個,終端網點近5萬個,縣級以上城市覆蓋率達93.9%,擁有7架自有貨機,全貨機運行航站數量為4個,是國內僅有的兩家擁有自有航空公司的民營快遞企業。」圓通速遞負責人在受訪時指出。
事實上,在資本市場上,那些被借殼的上市公司諸如鼎泰新材、大楊創世等,股價已經被炒了翻了數倍不止。
「從四家宣布借殼上市的公司來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總股本比較小,而主營業務又很差,這對於快遞公司資產注入提供了便利。對於炒作的資本而言,也是極其容易藉機瘋狂拉抬股價的。」8月3日,海通證券一位物流行業分析師受訪時表示。
誰家的快遞
在業內人士看來,估值千億,市值數千億,這是未來快遞行業紛紛借殼上市後必然出現的局面,而其背後的實際控制人和各路資本又將賺得盆滿缽滿。
記者了解到,順豐在經過前期融資後,其估值已經達到433億元;韻達估值達到180億元;圓通估值達到175億元;申通估值達到169億元,僅這四家完成借殼的快遞公司估值就接近千億元。
在順豐的背後,是實際控制人王衛以及包括中信資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古玉資本等資本獵頭。韻達的背後,是掌門人聶騰雲以及背後的各路資本。
圓通的背後是創始人喻渭蛟以及阿里巴巴集團和馬雲旗下的雲鋒基金。2015年5月14日,後兩者對圓通速遞進行戰略投資。今年3月23日,大楊創世發布公告,公司擬將全部資產與負債出售予蛟龍集團、雲鋒新創,後者以現金方式支付對價,交易作價為12.34億元。同時公司擬以7.72元/股,向圓通速遞全體股東非公開發行合計22.67億股,作價175億元收購圓通速遞100%股權。
公司擬10.25元/股向7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3億元。公司總股本將大幅增至28.21億股,其中蛟龍集團持股比例為51.18%,為第一大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圓通速遞的實際控制人喻渭蛟、張小娟夫婦。此外,阿里創投、雲鋒新創將分別持有公司股份11.09%和6.43%。
申通的背後,是實際控制人陳德軍以及一眾資本。
「在這場快遞業資本重組大戲中,必然又是一波資本市場創富的熱潮。」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如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