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專注於新餐飲的大數據研究與測評機構NCBD(餐寶典)發布了《2020中國滷味熟食差評大數據分析與研究報告》,報告對幾個主要滷味品牌(周黑鴨、絕味、煌上煌、紫燕百味雞以及廖記棒棒雞)的差評作了研究分析。(滷味差評報告:周黑鴨、絕味、煌上煌、紫燕、廖記棒棒雞,誰最差)
分析顯示,廖記棒棒雞最受爭議的是其「價格太貴」「性價比太低」,差評超過三分之一;價格的標識不清晰與「可能存在欺騙行為」兩項的差評佔比在幾個品牌中是最高的,需要重視。
1 廖記棒棒雞概況
廖記棒棒雞總部坐落於成都,成立於1993年,由廖氏三兄弟創建,現在全國擁有門店600多家。廖記棒棒雞的影響力目前主要還是局限於西南區域,怎麼走出西南,打入一線城市,成為全國性的品牌,對它而言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公開報導稱,根據創始人原來的規劃,廖記棒棒雞要在2020年開遍全國主要城市,同時籌備公司上市,但目前的發展情況離這個目標還有不小的距離,廖記棒棒雞與其他幾個滷味品牌的差距也還比較大。
在大眾點評等平臺上,針對廖記棒棒雞「性價比低」「豬蹄太貴」等有不少差評。
從客單價來看,廖記棒棒雞的客單價較高,達到36.33元,僅次於周黑鴨。
2 差評分析
NCBD(餐寶典)發布的《2020中國滷味熟食差評大數據分析與研究報告》顯示,在針對滷味的差評中:差評主要集中在服務與產品方面,且整體比例相當;與餐飲其他品類相比,滷味的整體評價較少,消費者點評意願不足,這或許是因為在很多用戶眼中,「鴨脖」還不屬於嚴格的「餐飲」,線上評價習慣暫未養成。
從總體評價來看,廖記棒棒雞的整體表現較好,口味方面與周黑鴨有一定差距,但在環境和服務方面得分較為優異。
在差評率方面,廖記棒棒雞的差評率為5.11%,比周黑鴨與紫燕百味雞要高,處於中間水平。
從總體滿意度來看,廖記棒棒雞的滿意度達到8.26,在對比的5個品牌中僅次於周黑鴨。
3 主要槽點
通過對廖記棒棒雞抽樣門店的差評開展大數據分析,NCBD(餐寶典)發現,針對廖記棒棒雞的差評主要包括:太貴/性價比太低、產品不行、服務不行、價格標示不清晰以及存在「欺騙」行為等方面。
具體如下:
1、「太貴/性價比太低」的相關差評超過1/3
「性價比出奇的(地)低……沒有明碼標價……買之前問一直不正面回答……真的是非常非常貴」
「推薦的什麼豬腳,兩隻快90塊,加上一點毛肚和夫妻肺片,買單170?」
「差評!豬手178一公斤!……不知道這是什麼物價」
「結完帳發現一個豬蹄89塊錢!!!媽呀簡直是搶錢!!!」
2、產品不行/不新鮮/
在廖記棒棒雞的差評中,28.4%認為產品不行,2.0%認為食物不新鮮,1.7%認為產品疑似過期或餿的。
「串串沒啥味道,就是油……豬腳硬的(得)跟磚一樣」
「的!變味的!……來貨之前就變味了,差評!」
「豬蹄放久了,就做辣的賣,口感很差」
「嚴重懷疑龍蝦尾不新鮮」
3、價格標示不清晰/標價誤導
「明碼標價」是對商家的基本要求,而在廖記棒棒雞的差評中,有2.3%的差評給了「無標價/標價誤導」。
「沒有標價,問的時候說的便宜,實際買單很貴」
「怪不得豬蹄價格不敢寫在櫃檯上,看來騙了不少」
「它家的價格表太狡猾了……特別容易誤導大家,太不地道了」
4、存在欺騙行為
有4.6%的差評認為廖記棒棒雞的門店存在欺騙行為。
「店員說活動打5折……買單的時候……都是按著原價算的……收銀員說沒有打折,這是欺騙消費者嗎?」
「太黑了,太黑了……生意不是這麼做的吧,只做一次生意的嘛?」
5、服務不行
有17.5%的差評認為廖記棒棒雞的門店服務不行。
「服務超級差」
「評價低主要是因為服務……他們就好像推銷推薦都站在自己商家角度,能坑一個算一個的態度」
「服務差到極致」
4 結語
作為在客單價方面能與周黑鴨比肩的滷味品牌,廖記棒棒雞確實在價格方面很「棒」;與周黑鴨等其餘4個品牌相比,廖記棒棒雞在性價比方面的差評比例之高,也稱得上是「一枝獨秀」。
其實客單價高本身沒什麼問題,海底撈的客單價也很高,但高的客單價一定是要求提供相應的服務或產品,或者產品有優勢,或者服務有優勢,消費者才願意為此買單。
如果是靠一些小的營銷手段或者技巧,而讓消費者感覺受到了欺騙或者誤導,讓消費者感覺自己上當了,那就有點「不地道」了。借用一個消費者的評價來說就是,企業沒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為消費者考慮,而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如果是抱著「能坑一個就一個」的態度,這樣的企業很難長久,這樣的企業想要走出區域、走向全國,成為全國性的品牌,也可能會比較困難。
企業需要發展,尤其是餐飲企業,差評雖然不可避免,企業也該正視差評,杜絕如食品安全方面的低級問題,積極聽取消費者的聲音,把差評作為提升管理能力和運營水平、改善消費體驗的一個重要支點。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差評都不僅是一次小型危機,也是一個鞭策、一個反饋、一個溝通。對於任何一個差評,都應該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