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和李小龍的真實故事

2020-12-19 捕快講電影

看了《葉問》全系列過後 ,難免會讓人感到非常懷舊 ,一代偉人的故事就這麼樣為後人所崇拜和敬仰 。

眾所周知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更是他的學生 ,早年在香港學習詠春拳的李小龍後來赴美留學 ,即使集合眾家之長自創「截拳道」後 ,武術底子仍然是以詠春拳為主 。兩位武術天才可謂惺惺相惜 ,即使李小龍在美國生活的許多年都仍然對師傅滿懷敬仰 ,更憑藉自己萬中無一的身手將中國功夫推廣到了海外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李小龍的偉大業績也使得他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武術家 。

然而在 1972 年 12 月 ,詠春拳的一代宗師葉問逝世 ,這無疑是香港武術界的一大損失 ,而愛徒李小龍則憑藉電影這個更大影響力的傳媒繼續將武術發揚光大 。就在葉問宗師去世短短七個月後的 1973 年 7 月 ,正值事業高峰期的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也突然在香港暴斃 ,他們的相繼離世更成了華人界一個珍貴的永恆回憶 。

相關焦點

  • 葉問是李小龍的師傅,學成歸來的李小龍和葉問誰厲害呢?
    本身李小龍身體條件就是比他自己的師傅好,而且在西方學成歸來,也有自己的拳法,本身西方也是注重肌肉的培養,我們可以當年的李小龍身體肌肉是非常強大的,在加上李小龍本身出拳的速度也快,相信打敗年老的葉問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 《葉問4》:葉問,李小龍,萬宗華,中國功夫的隱忍與亮拳
    《葉問4》:家庭教育,安身立命,文化傳承《葉問4》完整的故事情節,激烈真實的打鬥場面,深深吸引著觀眾。我更感興趣的是詠春拳背後藏著的哲理思索:家庭教育,安身立命,文化傳承。葉問希望孩子能好好讀讀書,孩子卻希望能跟著父親學習打拳。孩子學校打架,被學校勸退,葉問又不惜代價,送孩子到美國讀書。葉問原打算是不接受徒弟李小龍的邀請,到美國去,但為了孩子,葉問又改變了選擇,萬裡奔波,前往美國,為孩子選擇學校。中華總工會萬會長的女兒喜歡跳舞,萬會長卻希望女兒勤練武術,傳承文化。萬若男學得很不用心,也很痛苦。
  • 《葉問4》定檔12月20日,葉問李小龍師徒聯手同闖美國唐人街
    《葉問4》的故事緊接前作,主要講述的是葉問徒弟李小龍因年少氣盛在全港拳擊比賽中樹敵眾多,其父為了保護李小龍強迫他遠赴美國舊金山自立,李小龍在美國唐人街開設武館卻因此得罪了當地人
  • 《葉問4》曝光「人物小傳」!與李小龍「師徒團聚」打出民族氣節
    葉問十年IP終章引期待宗師故事、動作比拼雙雙升級十年前,一聲霸氣的「我要打十個!」不僅讓一代宗師葉問留在觀眾的心裡,還全面點燃了觀眾激昂的民族自豪感。十年後,《葉問》系列迎來終篇,甄子丹將繼續演繹葉問的傳奇故事。這個故事裡葉問首次走出國門前往美國舊金山,這段發生在異鄉的宗師傳奇該如何落幕,讓人期待。
  • 《葉問4》明明葉問身體不好,為什麼不讓李小龍代自己出戰?
    對於很多網友說的,既然叫《葉問4》自然是主要表現葉問了這個說法,雖然咋聽起來沒啥毛病,但個人認為太過簡單粗暴。電影劇情這麼寫,自然有它一定的邏輯存在,不然就成了爛片一部了。如果仔細看完了電影的人,其實是不難從劇情中看出為何葉問沒有讓李小龍出戰軍官巴頓的。
  • 真實的葉問,在香港時抽鴉片,「包小三」,和電影中大不同
    真實的葉問,在香港時抽鴉片,「包小三」,和電影中大不同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這期文章做客,我相信可以看到本期文章的人,都是對歷史事件特別關注的,那麼可以給小編我先點個關注嗎?他的名字就是葉問。一說到葉問,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葉問和他的徒弟李小龍之間的一些事,有人說如果沒有李小龍的話,葉問的名氣並不會有這麼大,然而小編覺得是葉問成就了李小龍,而不是李小龍成就了葉問,對此你們覺得呢?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葉問他在武學上的成就。而是說他在因為一些原因逃到香港之後,他的一些私生活。
  • 葉問葬禮,大佬送行,李小龍跪別恩師
    葉問,是詠春拳乃至中國武術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師,葉問眾弟子當中就有青出於藍的,其中除了封門弟子梁挺外,還有將中國武術聞名世界的李小龍。 李小龍和其他徒弟也都在靈堂接待來賓,把師傅看成自己的親人。
  • 最後一部葉問是什麼意思?葉問4故事背景介紹
    近日,最後一部葉問引起很多網友關注,12月17日,《葉問4:完結篇》來到了佛山舉行了首映式,這會是甄子丹的最後一部武打片,來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最後一部葉問  12月20日,最後一部葉問登上熱搜,功夫明星甄子丹的新片《葉問4》今天正式上映,這會是甄子丹的最後一部武打片。
  • 真實的一代詠春宗師葉問功夫究竟如何?其弟子評價:深藏不露
    電影《葉問4》自公映以來,已連續一周蟬聯單日票房冠軍,票房成績一路飄紅,總票房近10億,很多觀眾感言:其票房突破20億隻是時間問題。在電影中,葉問李小龍師徒堅守立場,一起將中華武術發揚光大,不少觀眾感動的熱淚迎眶:「師徒二人聯手真牛,讓世界看見中國功夫的實力!」
  • 少年李小龍:每年拍1部電影,拜葉問為師學詠春,比武屢戰屢敗
    說起李小龍,很多人是會對他讚不絕口,因為他是中國人的驕傲,因為他讓「Kungfu」寫入了英文詞典裡,也是因為李小龍,從而讓外國人覺得我們中國人個個都會功夫,總之李小龍去世後被塑造成為「武術神話」、「民族英雄」的感覺,那麼真實的李小龍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 歷史上真實的葉問,武功究竟有多厲害?能用手指將手槍壓彎
    (葉問劇照) 那麼,歷史上葉問,其功夫的真實實力,究竟如何呢? 我們先來看兩個真實的故事。 1910年,在佛山舉行的「秋色」遊行盛會上,葉問攜表妹一同參加,途中偶遇一個當地軍閥的排長。這個排長垂涎於葉問表妹的美色,幾次三番出言無狀。葉問為息事寧人,拉著表妹避開了排長的糾纏。 但似乎冤家路窄,在人山人海的遊行隊伍中,葉問兩人又和這位囂張跋扈的排長相遇了。
  • 《葉問4》豆瓣7.0影片和歷史差距究竟有多大
    最後一部《葉問》,口碑票房雙豐收,毋庸置疑是一場圓滿的告別。今天我們一起探究《葉問4》影片中十大高手究竟都是誰以及真實歷史上的葉問與甄子丹所飾演的葉問之間的存在著哪些差距,以及《葉問》到底讓我們得到了什麼感受和啟發。
  • 李小龍14歲開始學習詠春拳 為何剛拜入師門葉問就斷言他會短命?
    大家都知道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是詠春宗師葉問的徒弟,只可惜其英年早逝。當徒弟李小龍拜入師門的時候,葉問為何斷言他一定會短命呢?首先簡單介紹一下詠春宗師葉問先生,他出生在廣東佛山,是當地有名的大少爺,為了發揚詠春拳,他師承陳華順、梁贊。
  • 還原真實的宗師葉問,比電影裡更能打,打倒日本武士只需一分鐘
    可惜的是《葉問》一片中只截取了葉問從30歲到50歲之間的幾個重點事件,令人看完後意猶未盡,片中展現的故事哪些是真哪些是後人錦上添花,葉問本人的真實功夫有沒有被添油加醋?《葉問》一片的編劇波利以及葉問大師的兒子葉準,還原一個最真實的「葉問」。
  • 李小龍走路總愛一蹦一跳,葉問看到後非常擔憂:天賦驚人可惜短命
    即使在近代歷史上,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武術大家,比如李小龍和葉問便是這樣的人。人們對於李小龍的名字自然是十分熟悉的,此人是將中國武術帶到世界之人,更是中國人的驕傲。但是,李小龍卻也是不幸的,因為他活得並不久,而這一切,葉問很早便看出了,並且還將其歸因於李小龍的致命缺陷。
  • 葉問,或許是香港電影中的最後一個英雄
    電影裡,李小龍用最直接的動作來擊倒敵人,他出拳的瞬間都洋溢著力量和速度的沒敢,「快、準、狠」的一招一式都充滿真實感,一改之前古裝刀劍片的陰鬱、悲壯,在武術和美學方面同時滿足觀眾。「李三腳」、「凌空飛躍」以及極具穿透力的喊叫聲成為他永不磨滅的象徵。
  • 「一代宗師」之外真實的葉問:常以飲茶麻將為樂
    當時陳華順年事已高,對此年幼弟子極為疼愛,自收葉問為徒後,則不再接受任何人士拜門學技,葉問成為陳華順的關門弟子。陳華順逝世後,葉問再隨師兄吳仲素鑽研拳技。在一次的「秋色」遊行中,葉問與表妹數人一起觀賞「秋色」遊行,突有一便衣警察上前欲對其表妹動手動腳,葉問以慣用的詠春拳手法,來個攤打齊發,即見對方當場應聲倒地。對方氣急敗壞,起身拔槍,葉問轉身握住對方的左輪手槍,並以其大拇指的力量,直壓左輪手槍的轉輪,竟然把手槍槍芯壓彎,使其不能發射,一時在當地傳為美談。
  • 李小龍是葉問的高徒,為什麼少見他打詠春拳?張安邦答網友問
    張安邦聊聊李小龍,說說截拳道——大家有這個疑惑是正常的,確實很少看見,因為非「李小龍研究」領域的老百姓能看到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大多是李小龍成為巨星之後的,也就是1971年返港拍片之後的一些資料,那時候的李小龍大紅大紫,報導鋪天蓋地,留下的資料自然眾多
  • 《葉問4》裡值得品味的情節
    《葉問4》播出有段時間了,作為《葉問》系列的收官之作,內容還是有很多看點的!第一個看點,葉問與葉正父子間的分歧與和解!這父子間的戲碼,在國人看來再熟悉不過,這完全就是中國傳統家庭的真實寫照!而之後葉問在美國的所見所聞,讓他放棄了強迫孩子留學的想法,選擇尊重兒子的喜好!而當葉正得知父親患癌的消息,瞬間明白了親人的重要,也懂得了去心平氣和去向父親表達自己的意願!說句實話,這一段,我淚奔了!父母,永遠都只是為了孩子!一代宗師,也不例外!第二個看點,葉問與李小龍的師徒情!
  • 詠春一代宗師葉問的真實人生
    1972年12月1日,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於香港旺角通菜街居所內,坐在一張沙發上安詳離世,享年79歲。1893年(或疑為1899年),葉問出生於廣東省佛山縣桑園大街葉家莊。葉家莊左邊大祠堂於1906年租予詠春拳名師陳華順,因此葉問得以跟隨陳華順習武,並得到二師兄吳仲素指導,從此對功夫極度熱愛。1924年,葉問到日本神戶深造未果,遂在兄長的家居住,等待到民初政局穩定後再返回佛山,和髮妻張永成結婚。葉問回國後衣食無憂,對詠春極富熱忱,閒來與二師兄吳仲素及幾位同好互相研習,亦師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