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不景氣外賣業務卻來勢洶洶 Uber Eats將登陸100座新城市

2020-12-16 天極網

儘管Uber的網約車部門考慮退出某些重要市場,但旗下的外賣服務卻蓬勃發展,並拓展到了不少全新的城市。Uber Eats不久將會在歐洲、非洲以及中東地區的100個城市全新上線。據報導,Uber Eats將首次登陸羅馬尼亞、肯亞、埃及、烏克蘭以及捷克共和國等多個國家。

目前Uber Eats已經登陸到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其甚至進軍到了一些就連Uber網約車都沒有涉及到的市場。如今, Uber Eats的舉動如此之大,我們不排除該公司將上市的可能性。

ubereats

Uber指出其外賣業務已經在其上線的200座城市中的45個實現了盈利,在一年的時間裡,其業務範圍便從50個城市擴展到了200個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麥當勞正在與UberEats合作,全球20多個國家的近7000個麥當勞都可讓UberEats配送食物。

Uber Eats為Uber Everything的一大部門,Jason Droege在負責Uber Everything的同時也負責外賣業務。

(Via:ubergizmo.com)

相關焦點

  • 臺灣網約車難成氣候
    打開uber(優步)app,選擇出發地與目的地,等了大概半分鐘,便有一位黃姓車主聯繫記者。記者了解到,黃先生是臺北市一名普通上班族,閒暇時當網約車司機,不僅是一種生活消遣,也是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補貼家用的一種方式。然而,島內網約車的發展環境並不盡如人意。
  • 日本訂外賣App推薦!
    畢竟中國的各種外賣平臺到日本都沒用啦,很多人到日本感覺日本這方面要落後於國內,很不方便的感覺。雖然這些的確不如國內發達,但是各種外賣app也有呀!寫一篇給大家介紹下:日本面積小,就例如東京,幾乎下樓就能看到各式各樣的餐廳,其實很是方便。但是真的遇到想要訂外賣的情況,打開你的 App store下載三款App就OK啦!
  • Uber擬出售Elevate業務 聚焦網約車和送餐業務
    畢竟,因為疫情的關係,Uber的業務受到了一定衝擊,為了削減支出,今年5月的時候Uber曾宣布裁員23%,並決定將重點放在核心網約車和送餐業務上。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年中,Uber出售了共享電動車業務Jump,出售了其不斷增長但仍未盈利的物流部門Uber Freight的部分股份。同時,為擴大其Uber Eats業務,優步還將以26.5億美元收購食品配送公司Postmates,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Uber在美國的食品配送市場份額為37%。
  • 臺灣能不能用uber打車 臺北高雄能不能用uber打網約車
    由於臺灣當局認定uber「不合法」,不少臺灣民眾只好偷偷使用uber軟體,但由此也出現了保險賠償、人身安全等問題。­  「uber司機沒經過嚴格考試,而且車輛都是私家車,還被認定為『不合法』,若發生車禍事故或消費糾紛,不知道找誰來解決。」
  • 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後 打車公司Grab推出外賣業務GrabFood
    【TechWeb報導】5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完成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後,東南亞打車公司Grab正式推出了外賣業務GrabFood。該服務已經在包括泰國在內的少數幾個國家試點,現在正式登陸新加坡,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覆蓋東南亞六大核心市場。
  • Uber東南亞網約車業務新東家推出GrabFood外賣服務
    據外媒報導,收購了 Uber 東南亞業務的 Grab,剛剛又拓展了類似 UberEats 的外賣服務 —— GrabFood 。 究其原因是,當 Uber 於今年 3 月向 Grab 轉售時,並未將 UberEats 服務包含在內。
  • 繼東京、橫濱之後 Uber在大阪推出外賣服務
    人民網東京4月26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美國uber公司近日宣布,將於26日起在日本大阪市中心地帶開展外賣服務。除麥當勞、肯德基等大型連鎖快餐外,還將提供大阪煎餅、泰國菜、甜品等超過250家店鋪的外賣。
  • Uber洽談出售空中計程車業務Uber Elevate|全球快訊
    水草 2020-12-03 13:00 導語 創頭條編譯  外媒周三(12月2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稱,Uber正在就出售其空中計程車業務
  • 滴滴外賣第四座城市:25日登陸成都
    美團涉足網約車,滴滴則轉戰外賣,對於廣大用戶來說自然是有了更豐富的選擇,價格必然也會在激烈競爭之下更加實惠,尤其是滴滴外賣直接打出了「好吃不貴」的口號。滴滴外賣今年4月底正式上線,在此之前已經進駐無錫、南京、泰州三座城市,而下一站將是四川成都。
  • 被日本禁止叫車服務後 Uber開始在東京送外賣了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9月28日,優步計劃於周四在東京推出外賣配送服務,為在全日本推出該項服務做準備。目前,優步主營業務叫車服務在日本被禁止。  優步的外賣配送業務,即UberEats,起源於2014年。當時,優步在洛杉磯推出僅針對午餐的送餐服務,並在隨後將這一服務擴張至紐約、奧斯汀、芝加哥,以及加拿大的多倫多和西班牙的巴塞隆納。
  • 被日本禁止叫車服務後 Uber開始在東京送外賣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9月28日,優步計劃於周四在東京推出外賣配送服務,為在全日本推出該項服務做準備。目前,優步主營業務叫車服務在日本被禁止。優步的外賣配送業務,即UberEats,起源於2014年。當時,優步在洛杉磯推出僅針對午餐的送餐服務,並在隨後將這一服務擴張至紐約、奧斯汀、芝加哥,以及加拿大的多倫多和西班牙的巴塞隆納。
  • 配送費比Uber Eats低,滴滴出行將在大阪提供外賣服務
    共同社消息,滴滴出行日本公司23日宣布,將在大阪市正式開始提供餐飲店外賣送餐服務,並計劃到8月底前使服務範圍擴大至大阪市幾乎所有地區,並進駐東京都、京都市和神戶市等。報導稱,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導致日本外賣需求增加,滴滴此舉意在抗衡領先一步的來自美國的Uber Eats。據悉,滴滴4月起已在大阪市北區和中央區等地開始實證試驗,已與2500多家餐飲店籤約。配送費用比Uber Eats等便宜,力爭提高知名度並擴大利用。
  • 賣掉自動駕駛,認真做外賣的Uber越來越像美團了
    Uber今年以來股價走勢圖,圖源雪球先說22號提案,其主要內容為使網約車平臺Uber、Lyft和外賣平臺DoorDash等無需將司機歸類為僱員。除了受疫情影響大幅度裁員、關閉辦公室外,Uber今年以來多次放棄非核心業務,轉而將精力集中於網約車、外賣:6月,Uber向金融服務公司轉型的計劃遇冷,Uber金融部門負責人離任。9月,Uber宣布將其歐洲貨運業務出售給德國貨運初創公司Sennder。
  • Uber能否成為「美國版」的美團?
    作為美國網約車界的巨頭,今年受疫情衝擊Uber的日子可以說並不好過,前有打車業務同比一再下滑,市場份額遭競爭對手lyft蠶食,後有外賣業務收入激增,卻是賠本賺吆喝盈利微薄。與Uber多元化的戰略不同,lyft似乎更專注於北美市場,這些年也在慢慢蠶食著uber在美國打車服務上的市場份額。 根據eMarketer的預估,2020年美國74.5%的汽車共享用戶將使用Uber,而使用Lyft的用戶比例為54.0%。未來三年,Lyft在該市場的份額將繼續以比Uber更快的速度增長。
  • Uber 正在成為美團外賣,滴滴還有多遠?
    Uber 和滴滴,從同一項業務出發的中美兩艘「巨輪」,正在駛向不同的方向。Uber Q2 季度財報顯示,外賣業務盈收已經高於網約車業務,成為真正的「現金牛」;另一方面滴滴宣布核心業務(網約車)已經盈利,或者說有些薄利了,七夕當日訂單達到了 5000 萬單,目前也在基於出行不斷嘗試新業務。
  • 滴滴打算送外賣靠譜嗎?老對手Uber給出了答案
    網約車平臺開拓外賣業務,並非滴滴首創。早在2015年Uber便推出UberEats食物外送服務。在UberEats提供服務的城市,顧客可以在應用上選擇指定餐廳菜單中的食物,為確保能儘快把食品送到用戶手中,UberEats中的餐廳將展示送餐半徑。同時,顧客可以在等待外賣的過程中通過手機跟蹤查看自己的送餐進度。UberEats每份訂單的價格為5美元。
  • 樂拼網約車正式登陸凱裡……
    2020年10月30日,凱裡經濟開發區「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中午樂拼網約車開業儀式舉辦,一件是樂拼網約車公司舉辦了相應的慶典活動,這兩件事標誌著樂拼網約車正式登陸凱裡市場。
  • Uber和Ola能成為外賣之王嗎?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Ola網約車業務的主要對手Uber也不甘落後,宣布將旗下外賣平臺Uber Eats的業務範圍大幅擴展。這個成立了僅僅一年半的外賣平臺,開始登陸班加羅爾、博帕爾、特裡奇、蘇拉特、那格浦爾、盧迪亞那、特裡蘇爾、瓦多達拉等新興城市。
  • Uber出售司機租車業務 擬回籠4億美元彌補財務黑洞
    【觀察者網TMT頻道】據TechCrunch1月31日報導,Uber已經將司機租車業務X Leasing賣給了一家線上租車的初創公司Fair,此次舉動也宣告Uber經營兩年多的租車業務失敗。 此次的交易價格沒有公布,據媒體估算在4億美元,收購方的高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並未對這一估值提出疑問。
  • 公共運輸成功智能化提速 網約車領域混戰加劇
    摩拜單車6月起進駐日本多座城市 將投入3萬輛單車據日本媒體報導,摩拜單車6月份將正式開拓日本市場,屆時將以東京為開端,在今年年內將進駐20座城市,投入3萬輛單車。並計劃與日本麥當勞、星巴克咖啡等餐飲巨頭合作,在店外設置專用停車場。